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科学技术》导学案教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4:2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科学技术》导学案教学案
第16课  科学技术
【学前指导】
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           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2.        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3.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
二、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1.成功:          年9月。
2.地位:我国是世界上        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
三、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
1.培育:1973年10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他被誉为“            ”。
2.意义:为解决中国的              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四、中国高新技术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背景:世界高科技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2.制定:
⑴时间:        年3月。
⑵倡导者:          、           、            、           。
3.意义:对中国的高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合作探究】
1、 我国为什么要制定“863”计划?它的制定与实施有何意义?
2、 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有什么影响?

【达标巩固】
1、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在历经100多年的欺侮之后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一时刻发生在(    )                 
A.1955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右图是我国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州一号     
C.神州六号                 
D.长征一号
3.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整个民族为之动容。不仅为他“刺破青天锷未殘”自豪,而且更震撼那种“国为重”、挺起民族复兴大业坚实脊             梁的精神!下列人物与钱学森同一时代且堪称“民族脊梁“的是(    )
①邓世昌②张謇  ③王进喜 ④邓稼先 ⑤袁隆平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右图是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汪道涵
5、为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向秀丽
6、在航天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科学家是(   )
A 邓稼先    B钱学森      C 钱三强        D 陈芳允
7、建国以来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在世界上首次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8、我国跨入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原子弹、氢弹先后成功爆炸    B、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
9、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     )
A、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B、氢弹的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
10、1969年,欧洲有一场著名的足球赛,下列哪个国家的人不能看到现场直播?(  )
A、中国    B、苏联     C、美国     D、法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3: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