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语文新题型系列(三)—中考命题全面触“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考题回放】

〖积累与运用〗

例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07枣庄题)

A.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达到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剧。

例2.名著阅读。(07扬州题)

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扬州教育网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示例:初读《骆驼样子》,觉得故事好玩;再读,看到了他挣扎的痛苦,看到了他在困苦中走向堕落的无奈。我的理解在加深,对样子的同情和怜悯也在加深。我真想走进小说,帮他一把。

【考题分析】以上两道题从形式上说,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不过是一般的病句辨析和名著积累题。但前一题的“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这一项考查的是病句,用的语言材料却涉及到网络问题,这就把网络问题引进了中考。后一题先说是“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再说扬州教育网的“文学论坛”准备向大家征集“我最喜欢的名著”阅读感言,接着要求“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篇,写上几句感言”,说穿了,实质是考查名著阅读与积累,但是语言材料是有关网络问题的。

从这两个例子可见,这类考题并未实质地涉及到网络问题,只是与网络有关而已,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只是披着网络的皮,但仍考查的是积累与运用。

〖阅读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07潍坊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联网上的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技术开始起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网络视频(Webcasting)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和分支。

网络视频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计算机正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机。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做到通过转换器,实现计算机和电视内容彼此间的无线传输,届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都可以把计算机中的视频内容传送到电视机,也可以把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传送到计算机,从而使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界线越来越模糊。2007年1月,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苹果电视”,为使用者在电脑和电视机间架起桥梁。

从今后发展看,手机屏幕将很快是收看视频的重要的第三块屏幕。手机电视的实现主要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的方式,通过地面无线广播方式,通过卫星和地面补点相结合的方式。后两种方式均是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方式。中国广电系统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移动终端提供视频服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地面DMB。2006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已先后开通地面DMB,开始大力打造中国手机电视市场的形成和新的产业的形成。

在新视频时代,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尤其是互联网进入Web2.0阶段之后,播客和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造就了一道令人目眩的视频传播新景观。正是千千万万个网民浏览网站,创造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和交友网站,才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推动网络传媒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

在新视频时代,电视媒体要将自己定位为“数字视频内容的生产者、提供者、经营者”,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各类数字新媒体在竞争中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双赢。(摘自《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1.计算机成为家庭中的第二台电视的技术前提是什么?

2.文章是从哪两方面说明新视频时代的来临的?请结合文章说明。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视频的发展推动了新视频时代的到来。

B.数字技术使计算机和电视的视频功能都提高。

C.手机电视的实现都要通过数字多媒体广播方式。

D.千千万万个网民的参与使网络信息爆炸性增长。

〖参考答案〗1.通过转换,实现视频内容在计算机和电视间的天线传输。2.一是从视频收看系统的变化进行说明,计算机、手机屏幕将成为收看视频的重要媒介,二是从视频内容的制作和传播者的变化进行说明,广大网民已经成为视频传播与制作的重要力量,网络传媒已经进入大众唱主角的时代。3.C

【考题分析】由于这道阅读题是以说明网络的文章为阅读材料,可见是以网络问题考查,但它和学习网络的专业性文章不同,只是从某一方面来说明,或者说是对对网络问题做一般性说明而已。更主要的是所设计的考题并不难,前两个小题的答案都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最后一个小题选项的确定也是根据文章就可以确定的。因此,这只是把网络问题的文章作为一个阅读材料而已,其实质仍是考查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综合性活动〗

例1.学校开展“关注文化,阅读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踊跃参加。(07山西题)

活动:审视网络恶搞

据报道,网络恶搞由原来的戏说名著,进一步升级为对描写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经典之作进行“肢解”,如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小英雄潘冬子成了做明星梦的富家子弟,董存瑞没有炸碉堡,“屈原”成了猪饲料等。

你想提醒同学们正确面对这一低俗的文化现象,你要说的话是什么?

例2.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07宁波题)

我的观点是                                             

其理由是                                               

【考题分析】以上两道考题既涉及到网络问题,也考查了综合性学习,前一小题要求考生对“网络恶搞”这一低俗的文化现象做出评价,后一小题要求考生以正方或反方辩手陈述观点,也就是针对“网络阅读”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前一小题可答为:网络恶搞是对传统与经典的轻视和歪曲,模糊了是非、美丑,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多读经典。后一小题可以正方回答为: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裨益。也可以反方回答为: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

〖表达交流〗

例1.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的词语如:任性、自卑、孤独、偷懒、害怕困难、迷恋网络、受人关注、拥有笑容……(07福州题)

【考题分析】这其实就是一道一般的半命题作文,只是在命题提示的补充题目材料中有“迷恋网络”罢了。当然,从选材构思来说,若考生本身对于“迷恋网络”有深刻认识的,不管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耳闻目睹的,都可以补充这个内容,然后以网络问题来写,这样的材料真实,写起来有真情实感就可能写成好文章。

【网络考题特点及应对策略】

1.网络考题顺应时代发展而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然它会以不同形式进入中考,这已在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得到了印证。既然这样,我们就应对有关网络问题有所注意,当然这个注意并不是要我们去研究网络技术和专业知识,只是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点,对有关网络的社会问题有所了解,当然若能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把与网络有关的语言材料设计成练习自然更好。

2.网络考题并不神秘,仍考查语文能力,因此仍要扎实掌握语文能力。正如前面所讲,其实网络考题并不神秘,有的仅仅是把网络问题作为语言材料。不管怎样,网络考题一定考查的是语文知识和能力,不会因为与网络有关而考查非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所以,要应对网络考题的最根本的任务仍是加强语文的学习!

3.网络考题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时代感较强,需综合应对。从前面所举的例子来看,这些网络考题,特别是以与网络有关的语言材料,大多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感,这一方面要我们从生活实践中关注有关网络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答这类考题时,要有机地结合各方面能力来思考,也就是充分发挥我们的综合能力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刊于山西《学习报·语文专刊》人教版中考2007年12月14日第24期,有所删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9 07: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