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学年度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总复习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1: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能力,优化知识结构起着不可忽视的激活作用。
    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生成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充分考虑预设和生成,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一、数学总复习的任务   
      1、首先我们系统地梳理小学阶段的所有核心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优化,从而形成符合学生个性要求的有效知识网络结构。   
      2、引导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毕业复习本身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再学习和知识结构再优化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过程。我们很清楚,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而通过总复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各种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4、再次激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学习目的教育、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数学总复习内容的组织方面   
  教材在最后一单元安排了总复习内容,该单元全面、系统地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所有数学知识,分四个领域编排,每个领域又分成若干段,从而有利于突出各段的复习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的掌握。   
    教材在复习每段的知识上,设计了两个栏目。先是“整理与反思”,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这段里的主要知识内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优化、完善认知结构。然后是“练习与实践”,安排一些习题让学生解答,更好地掌握、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个栏目既是教材的编写设计,也是复习的主要活动。  在复习中,我们根据各班特点,充分利用教材,合理剪接教材,适当补充教材,将教材的作用最大化,全面为课堂教学作好充足准备。   
  三、在数学总复习过程的安排上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各班教学实际和本校特色,总复习阶段共计30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与代数”  
分成: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四段。   
1.“数的认识” (3课时)   
重点复习:
    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以及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数的实际应用。   
复习建议:
  (1)帮助学生熟练地在数轴上填整数、小数、分数,理解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2)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素材读、写多位数,改变数的计数单位,求近似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写多位数,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包括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位分级、多位数的组成等。通过读多位数、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求多位数的近似数以及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数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读多位数一般先分级,还要遵循读数的规则,尤其是数里的0的读法规定。另外这里还带着复习小数的知识,包括计数方法、读写方法、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比较大小的方法等。   
  (3)在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性质、小数性质改写数与式上。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计算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这些知识常用于名数的化与聚,并且还是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结点。可以先复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相互改写。   
  (4)将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5)用卡片摆数,复习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我们着重利用摆出的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回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个活动之中,使知识不孤立,复习不枯燥。   
    (6)新教材中特别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在车票、商品标识以及报纸、网络上寻找数的信息,体会数的具体含义,感受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序或用于编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1:26:29 | 只看该作者
2.“数的运算” (5课时)
重点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和算法,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路。   
复习建议:
  (1)应该掌握的口算、笔算、估算等方法。
并进行灵活的选择,主动采用简便运算。通过选用合适的算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应主要抓住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的训练,全面、充分挖掘条件间的联系,进行信息的再加工;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规划解题的步骤。充分利用分数、百分数的概念进行推理,充分利用题组体会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交流解题的体验,自己再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式与方程”  (2课时)  
重点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质和解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等。  
复习建议:
  (1)让学生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书写规则。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2)熟练掌握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列算式计算,思路曲折、列式困难,如果列方程解答显得顺畅、方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更要让学生学会合理的判断。     
4.“正比例和反比例”  (2课时)   
重点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及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复习建议:
  (1)通过用测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或统计表里的数据写出比、体会比的意义。并能熟练用比组成比例,体会比例和比的联系与区别。   
    (2)能通过判断,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画出正比例图像并能解决一些有关比例尺知识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分成: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三段
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8课时)
  重点按“线—角—形—体”的顺序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教师把形、体的特征与求积计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复习。
复习建议:
    (1)首先回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整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接着整理学过的角,用工具度量角的度数、画垂线与平行线,再认平面图形的底和高。   
  (3)在复习三角形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上,复习包括三角形的分类、边特殊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等内容。   
  (4)在四边形知识的整理与复习上,我们可以采取从一般到特殊的线索进行整理。   
  (5)组织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以及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突出1个单位是多长、多大,并整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   
  (6)在复习周长、面积公式方面,我们应帮助学生回忆整理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再次体验转化策略,深入理解各个公式的内涵探索规律,发展逆向推理的能力,鼓励思路多样、画法多样。   
  (7)在立体图形这一块,我们主要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充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组织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整理体积公式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     
2.“图形与变换”  (1课时)  
重点复习:轴对称图形,图形平移、旋转,图形放大、缩小。
复习建议:
  (1)着重整理图形变换的方法。一类是平移与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另一类是放大与缩小,改变了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2)让学生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画图,掌握图形变换的操作。   
    (3)学会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观察生活里的现象。培养数学意识和审美情操。   
3.“图形与位置”  (1课时)  
重点复习:常用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复习建议:
    主要采用边回忆边整理的方法。小学阶段教学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总复习确定位置,先对已有方法回忆整理,但应以高年级教学的知识为主,从六年级学生的角度去把握。   
(三)“统计与概率”  
分成:统计、可能性两段   
1.“统计” (3课时)  
重点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学会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数据,用统计量分析数据。   
复习建议:
  (1)在这一加深理解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   
  (2)能看懂复式条形图上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比较。   
  (3)会画复式折线图,进一步体会正比例关系。   
  (4)会看扇形图进行估计和计算,体会扇形图的特点。   
(5)会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合理使用统计量。   
2.“可能性”  (1课时)  
重点复习: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重温不确定现象。  
复习建议:  
    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体验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生活中的事件都有一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三种现象,在可能发生里又有经常发生、偶尔发生两种情况。并让学生熟练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以及用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综合应用”  
安排了四项活动,每项活动安排1课时。   
  四项活动具有“背景宽”的特点:   
  《住房的变化》介绍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996~2000年的变化情况;《绿地面积》介绍我国1996~2000年人均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部分城市2002年的人均绿地面积、部分国家首都2002年的人均绿地面积;《保护水资源》介绍我国水资源的拥有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情况。这些背景资料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开展活动的兴趣,接受国情教育。   
  复习建议:
    (1)在复习过程中,把统计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和方法。每项活动都要收集数据,并通过计算加工数据;在统计表里或统计图上呈现数据;还要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提出并解决问题。突出了统计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2)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自己家庭或全班同学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逐年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感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从人均绿地面积以及日常生活中用水情况,体会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   
另外:复习时有可能要结合校本教材组织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大容量,高密度的机械操练,真正做到轻松、高效学习。
六年级组数学教师应围绕总复习,设计相关的分类练习,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四、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对于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时调整。   
      2.充分注意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与中学阶段知识结构上的衔接,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并适当补充教材,拓展知识点。   
      3.充分深入、透彻把握《新课标》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应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5.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综合采用多种有利的因素,发挥学生自主性,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6.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教师也在愉快中教,教学效果也就明显的了。   
      7.注意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同事之间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13 09:5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13 09:57:47 | 只看该作者
怎样下载到这部分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1 09:45: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4-12 15:4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