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4 09: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蚌埠第七中学 杭法刚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但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活动而进行的活动。出现了华而不实的形式,呈现出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倾向。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起作用,而且还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简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文就目前开展的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作浅显的探究,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注意,也希望探究出一条做实语文综合实践的路子,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成既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活动,最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对目前开展的几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可以归纳以下几种类型,都存在着只注重过程不检测效果的现象。

1.知识积累型

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间开展。其形式表现为对词语的归纳积累、对名人名言的分类收集、对古代诗词的分类整理等等。一般是老师在周末把任务布置下来,学生周一把作业交上。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学生精心收集的资料。以成语的分类整理为例,一个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某一类型的成语。从这次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说,是很成功的。但实际上的效果如何呢?我曾经提问过女儿收集的一个类型的成语,结果是没有几个能记得的。那么收集那满满一张纸的成语是干什么的呢?只是为了充实那各地一轰而上的“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我想,老师设计这样活动的初衷无非是想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最大限度的多掌握一些成语。如果学生把任务完成后还是一无所获,那么我们所开展的活动还有何意义呢?学生如果利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至少能记住20个成语吧,通过这么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却是一无所得。如此看来,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失去了它实践的意义了。

2.实践活动型

这种活动大多以学生到课外开展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测量一个池塘的长度,到街上去找店面招牌上的错别字,到野外辨认书中出现的农作物,调查某种商品在本地的销售情况等等都成了一时时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形式上看,这种实践活动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活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那么,这种看起来很地道的综合实践活动效果如何呢?我们仅就上面两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分析,就可以明白了:

某教师利用星期天,组织一个班的学生到大街上去找店面招牌上的错别字。学生的兴趣很高,三三两两一起跑遍了城市的大部分地方,找到了几个错别字或是书写不规范的汉字。那么,我们要问的是,教师设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不是让学生注意常见的错别字?浪费那么长的时间,而且还冒着可能出交通事故的危险,就是为了找那么几个错别字,值得吗?如果我们给学生做一张常见的错别字练习,是不是能达到上述综合实践的目的?如果能,那么我们的那种综合实践活动除了形式上的活动外,还有开展的必要吗?从实际效果上看,那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做一张错别字练习的效果是没办法比较的。一张试卷所容纳的错别字是学生忙了一天能找到的错别字的几十倍。一个城市的店面招牌上能有几个错别字,这不用我说了吧。《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标准看,这样的实践活动也不能称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某一个数学老师在上完“测量”的内容后,把一个班的学生带到池塘边开始了实地测量。学生的兴趣有了,拉绳放尺,把计算中的数据和测量中的数据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了,一堂成功的社会实践课就出现了。我们要问的是,教师进行这样的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是什么?是在怀疑我们课堂上用数学公式算出的结果和实践测量的数据有矛盾吗?是让学生亲自测量后去相信那公式的正确性吗?不然,进行这样的测量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数学中的测量是不可能让学生拿着尺子去实际丈量的,而且有些情况是无法丈量的,比如计算月球到地球上的距离,“神六”飞行的总长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像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不也是很多吗?这不是在用实践的形式去检验已经运用了几千年都没有出问题的公式吗?过程是有了,但意义也全无了。

3.课题研究型

这一段时间,看了不少老师的课题研究型的案例。像宁鸿彬老师的苏轼专题,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学生把苏轼的作品研究如此精透,从作品的风格到作品的内容,从作品的背景到作者的生平等,几乎囊括了一个专门研究苏轼的学者所要涉及的内容。然后学生就能写出深有体会的赏析文章。看完这样的专题,我真的很佩服宁老师麾下的学生语文素养,也感叹宁老师的精心设计。也模仿宁老师的做法,但学生好像连苏轼的一些文章都看不懂,还谈什么研究啊!再看学生写的赏析文章,除了几篇在网上下载的,就没有一篇像样的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在哪儿?

日前,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看到了安徽淮南教研室一位老师的关于学生学习《三国演义》的综合实践课案例和一些专家对此案例的点评。其中有两位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种案例的“虚伪”性。短短的一、两节课,含概那么多内容,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典故,有关“三国”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关“三国”中某些章节内容的探究等,都在案例里得到很好的展示。是老师和学生的一起探究?学生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准备这些内容?是教师自己在闭门造车式的探究,那么这还能称说是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吗?没有了学生主体直接参与的实践也是不符合新课标意义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吧?《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种由教师“制造”的综合实践也不能算真正意思上的活动吧。

二、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看法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活动的效果

和语文课本的教学相比,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没有一个检测的体系。是一个可开展也可不开展的课型。语文课本的教学效果有平时的大、小测验和期中、期末的考试作为检测手段,这就强制地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务实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教师的一种自发的自由组织的活动,开展的多少,不直接影响传统的教学效果。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无序化和随意性,造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局面。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某一类型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应该是自下(学生)而上(教师)的。由教师设计出的任何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有的可以利用学生来实践,也是不足取的。因为它背离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把学生推到被动接受的地位。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是一项贯穿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活动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那只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样版。如果我们就依照教材的安排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也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同,就不可能开展同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的一项适合学生水平发展的,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学生词语方面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展词语积累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方面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展写作训练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有活动的开展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想达到某种效果是不可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活动工程,它是在一个个很小的活动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次次熏陶,是个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创造力的过程。活动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它应是一条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线索,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学生应该是被这条线穿起的一颗颗珠子,在运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教师只能做一个接线的阿婆,什么地方的线段开了,教师就把它接起来,教师永远不能去充当被线穿上的珠子,否则,就会造成上面所提到的种种现象,使我们开展的活动失去意义。

编辑短评:只重过程,不考虑效果,为活动而活动,“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的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那么,如何做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还是杭老师的观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考虑学习的效果”,“应是一项贯穿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活动”。语言很简单,却发人深省。(雨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0: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