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时 奥运会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指名回答。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体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2、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旧知识导入。谁知道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有时候平均数不能很好的代表这组数的集中趋势,因此需要新的统计量,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新的统计量。板书课题《中位数和众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统计表:
经理 副经理 员工A 员工B 员工C 员工D 员工E 员工F 员工G 员工H 员工L
月工资 3000 2000 900 800 750 600 600 600 600 650 500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用哪一个数示工作人员月工资的平均水平?
3、用平均数为什么不行?
(月平均工资1000元可是大多数员工根本达不到,因此不合理)
4、引入中位数和众数。
将工资从小到大排列去中间的一个就是中位数;出现一组数据中次数最多的成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注意:中位数或众数虽然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他们不能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有时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巩固目标。
1、认一认。
2、试一试。
这组数据个数是偶数,怎样求它们的中位数呢?引导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书的平均数。
四、课堂总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