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语文《清明节的由来》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明节的由来》教学反思
                平罗县陶乐小学   张 欢
    这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由来的传说,讲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随臣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头昏眼花时,割肉奉君。他护主救国的举动,感动了晋文公。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不忘此事,想封他为官报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绝,为避当官,他躲进深山。晋文公想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图富贵,不居功劳的精神,激励着晋文公执政清明,完成治国安邦的大业。日后,晋文公怀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为清明节。百姓安居乐业,也十分怀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节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新性思维的。本课设计时我从问题入手,再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为抓手,解词析句,探究问题,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共同提升。例如:在学习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在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和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在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还有,对重点的句子感悟,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
       虽然看似目标完成得不错,但我仍有一种“空”的感觉,感觉课文深入的不够,这可能与学生这方面的生活体验少有关,但更多的是我对教材的挖掘还是不够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0:15:36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的由来》教学反思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文时,要与学习文化联系起来。我在教学《清明节的由来》这篇课文时,突出了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的特点。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向家人请教,了解家乡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在上课时组织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信息,谈清明节的习俗。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介子推的话及他留下的血书进行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和体会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及他对晋文公的希望,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宝贵的崇高思想,了解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怀念。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民族文化熏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5: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