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教语言活动教案及活动反思 大班诗歌:捉迷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0: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趣味性。
2、学习用“XX躲在XX里”的句式进行仿编,学习词:静悄悄。
3、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恰当的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1、游戏场景布置(根据诗歌内容布置成小花园:大树、小草、玫瑰、菊花、大海、云朵)、幼儿胳膊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小块(红、黄、蓝、白、绿各若干)、太阳头饰与长手帕、反映个别难句内容的图片、班得瑞《春》的音乐、Flash课件。
2、幼儿玩过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
1、        了解活动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的教室今天变成了一个小花园,花园里都有什么?
2、        通过游戏理解诗歌内容。
①了解诗歌基本元素、难点前置
师:我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不过今天的捉迷藏和以前不一样,今天是太阳和颜色宝宝捉迷藏。我来当太阳,你们当颜色宝宝,你的衣服上贴的是什么颜色?你贴的是什么颜色,你就是什么颜色宝宝。等太阳的眼睛被蒙起来了,颜色们就赶快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躲在里面。(边说儿歌边出示表示“赶快”“喜欢”词义的图片)
师:你们知道要怎么躲了吗?(引导幼儿说出长句“赶快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师:躲好以后,要怎样才不会被发现?(引导幼儿讨论出躲好之后要安静,提炼出词汇“静悄悄”,出示代表“静悄悄”词义的图片。教师边指图边完整的将长句连起来说。)
②三次游戏,倾听熟悉儿歌
师:马上开始了,就要静悄悄的哦。在玩的时候,太阳会把游戏怎么玩的说出来,注意听听,太阳说了什么?(先请第一小组玩。教师根据颜色们躲的位置,提炼出诗句。)
师:现在请第二组的颜色宝宝来和太阳玩游戏,颜色们可以和我一起来边玩边说哦。这次你们又听到我说了哪些话?(根据幼儿的回答出图)
师:第三组小朋友和我一起玩,这次我小声说,你们大声说哦,说的好的小朋友一会请他来当太阳。

二、完整诵读诗歌
1、初步尝试完整说出儿歌。
师:颜色宝宝都被找到了。他们都躲在哪里?我们拿小手来当手帕,完整说一说,能完整说出来的小朋友我请他来当太阳。(请数名幼儿当太阳,数名当颜色宝宝,跟音乐边说儿歌边游戏。)
2、用愉快的心情,有表情的诵读儿歌。
师:刚才你们玩捉迷藏心情怎么样?其实我们刚才玩游戏说的话,就是一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就叫“捉迷藏”。那在说这首儿歌的时候,也要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说。我们轻轻站起来,一起跟着音乐,把这首好听的儿歌说一说。

三、创编诗歌、延伸。
师:刚才在玩的时候,颜色宝宝都找到了躲的地方。黄色宝宝,你们为什么要躲在菊花里呢?红色宝宝你呢?(依次问问其他幼儿)原来躲在和自己一样颜色的东西里面不容易被发现啊,你们真聪明!
师:除了诗歌里的黄色、红色、蓝色、绿色。还有那些颜色呢?如果他们也要玩捉迷藏,他们可能会躲在哪里?想一想,用诗歌里的句子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你们真棒,都会写诗,像个小诗人!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还有哪些颜色,看看他们躲在哪里!

附:散文诗“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
趁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
黄色躲在菊花里,
白色躲在云朵里,
蓝色躲在大海里,
红色躲在玫瑰里,
绿色太多了挤不下,有的躲在大树里,有的躲在小草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0:23:16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从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虑,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备课:
一、备幼儿。
大班幼儿喜爱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愿意在文学活动中积极感受积累艺术语言,并且开始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对句式规整的诗歌能很快接受,有一定的创编经验。
二、备教材。
《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有很强的叙事性,语言优美又充满童趣。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以及黑夜白昼的交替关系巧妙的通过幼儿熟悉的“捉迷藏”游戏串联到诗歌当中。诗歌在句式上既有很规整的部分(XX躲在XX里),也有比较复杂、不规整的长句,尤其是“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一句当中出现几个副词和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三、备教法。
在到底用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上,我经过两次尝试:
第一次教学采用倾听加图片策略。幼儿先看动画完整欣赏诗歌,再看每句诗歌相应的小图片理解诗歌内容。跟读几遍后,教师一步一步的撤图,幼儿复述。整个活动气氛呆板沉闷,活动中期幼儿就已经完全失去兴趣,跟读有气无力,不少幼儿开始走神。对诗歌也并不理解,当教师问起:“为什么黄色要躲在菊花里?”不少幼儿回答:“因为菊花漂亮”,“因为它喜欢菊花”……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法过于单一,教的痕迹过重,幼儿长时间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疲劳现象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以及通过参与获得经验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教学以游戏策略为主。全体幼儿参与捉迷藏角色游戏,通过反复的边游戏边倾听引导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结果由于参与游戏人数太多,幼儿非常兴奋,诗歌情境中的景物有限,幼儿你推我挤,基本上没有幼儿能注意倾听诗歌,活动草草结束。
总结以上两次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运用如下教学策略,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学习。
1、营造情境,帮助幼儿理解。
情境游戏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更深刻的理解诗歌,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通过一次次的游戏让幼儿真正的内化了。同时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熟悉了诗歌的结构,了解了诗歌的语言。到第三遍游戏时,孩子们都明白要找和自身颜色同样的事物躲进去,比起让幼儿凭空想象“为什么白色要躲在云朵里?”要有效的多。同时,这一重点的有效解决也为幼儿最后的创编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在活动最后的创编非常丰富“紫色躲在葡萄里”、“灰色躲在墙壁里”、“粉红色躲在桃子里”,“橘黄色躲在橙汁里”……
活动中的三次游戏每次只有一组幼儿参与,另两组幼儿观察、倾听。这样做保证了语言活动的语言性。熟悉、理解诗歌才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虽用游戏的策略,但要保证大多数幼儿能安静的倾听和理解。三次游戏也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保证了每一个幼儿即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理解,也有机会亲身体验诗歌内容。
2、难点前置,解决表述难题。
诗歌开头的长句“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出现多个副词和形容词,这个长句对大班幼儿来说理解上并不困难,但要掌握这种句式却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单独将这个长句作为难点用图片策略和迁移生活经验的策略解决掉。为之后完整的掌握诗歌奠定基础。
3、恰当用图,构建记忆支架。
活动中使用的图片不同于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有帮助幼儿理解和提示幼儿记忆两个功能,因此图片的数量多,基本上涉及到诗歌中的每个词语。但本次活动对诗歌的理解已经通过情境游戏得到解决。因此活动中只在关键部分使用了个别的图片,主要起到提示的作用,帮助幼儿构建记忆支架。
四、不足之处
《捉迷藏》这首诗歌其实还隐含了黑夜白昼的特点与交替关系。颜色“躲”起来,其实是因为到了夜晚,所有的事物都看不出颜色,难以辨别。太阳之所以“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了”,是因为到了白天所有事物都能明显看出颜色,所以才“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诗歌本身隐含的科学性在活动中没有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0:23:28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反思:
     这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从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虑,从这三方面进行了备课:
一、备幼儿。
大班幼儿喜爱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愿意在文学活动中积极感受积累艺术语言,并且开始学习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对句式规整的诗歌能很快接受,有一定的创编经验。
二、备教材。
《捉迷藏》这首散文诗有很强的叙事性,语言优美又充满童趣。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以及黑夜白昼的交替关系巧妙的通过幼儿熟悉的“捉迷藏”游戏串联到诗歌当中。诗歌在句式上既有很规整的部分(XX躲在XX里),也有比较复杂、不规整的长句,尤其是“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一句当中出现几个副词和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三、备教法。
在到底用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上,我经过两次尝试:
第一次教学采用倾听加图片策略。幼儿先看动画完整欣赏诗歌,再看每句诗歌相应的小图片理解诗歌内容。跟读几遍后,教师一步一步的撤图,幼儿复述。整个活动气氛呆板沉闷,活动中期幼儿就已经完全失去兴趣,跟读有气无力,不少幼儿开始走神。对诗歌也并不理解,当教师问起:“为什么黄色要躲在菊花里?”不少幼儿回答:“因为菊花漂亮”,“因为它喜欢菊花”……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教法过于单一,教的痕迹过重,幼儿长时间处于被灌输的状态,疲劳现象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以及通过参与获得经验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教学以游戏策略为主。全体幼儿参与捉迷藏角色游戏,通过反复的边游戏边倾听引导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结果由于参与游戏人数太多,幼儿非常兴奋,诗歌情境中的景物有限,幼儿你推我挤,基本上没有幼儿能注意倾听诗歌,活动草草结束。
总结以上两次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运用如下教学策略,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学习。
1、营造情境,帮助幼儿理解。
情境游戏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更深刻的理解诗歌,将色彩与事物的对应关系,通过一次次的游戏让幼儿真正的内化了。同时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熟悉了诗歌的结构,了解了诗歌的语言。到第三遍游戏时,孩子们都明白要找和自身颜色同样的事物躲进去,比起让幼儿凭空想象“为什么白色要躲在云朵里?”要有效的多。同时,这一重点的有效解决也为幼儿最后的创编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在活动最后的创编非常丰富“紫色躲在葡萄里”、“灰色躲在墙壁里”、“粉红色躲在桃子里”,“橘黄色躲在橙汁里”……
活动中的三次游戏每次只有一组幼儿参与,另两组幼儿观察、倾听。这样做保证了语言活动的语言性。熟悉、理解诗歌才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活动虽用游戏的策略,但要保证大多数幼儿能安静的倾听和理解。三次游戏也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其中,保证了每一个幼儿即有足够的时间观察理解,也有机会亲身体验诗歌内容。
2、难点前置,解决表述难题。
诗歌开头的长句“颜色们赶快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出现多个副词和形容词,这个长句对大班幼儿来说理解上并不困难,但要掌握这种句式却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单独将这个长句作为难点用图片策略和迁移生活经验的策略解决掉。为之后完整的掌握诗歌奠定基础。
3、恰当用图,构建记忆支架。
活动中使用的图片不同于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传统诗歌教学中的图片有帮助幼儿理解和提示幼儿记忆两个功能,因此图片的数量多,基本上涉及到诗歌中的每个词语。但本次活动对诗歌的理解已经通过情境游戏得到解决。因此活动中只在关键部分使用了个别的图片,主要起到提示的作用,帮助幼儿构建记忆支架。
四、不足之处
《捉迷藏》这首诗歌其实还隐含了黑夜白昼的特点与交替关系。颜色“躲”起来,其实是因为到了夜晚,所有的事物都看不出颜色,难以辨别。太阳之所以“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了”,是因为到了白天所有事物都能明显看出颜色,所以才“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诗歌本身隐含的科学性在活动中没有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8 15: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