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春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电子备课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28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课时   练习一
                      2—4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2、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后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熟练。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投影仪、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的口算卡片,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二、巩固练习(15页练习一)
1、圈一圈,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说一说圈图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画一画,填一填。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
3、
(1)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每组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后面数一个比一个多1,结果一个比一个少1.
4、谁钓得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好缺几张椅子?
(1)独立列式计算。
(2)体会比较意义下减法的意义。
6、写算式。
(1)独立列式计算。
(2)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7、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正确数出图中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2)提出问题。
(3)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8、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算一算。
(1)看题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提出想解决的问题。
(3)列式解答。
9、看谁说得多。
(1)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怎样才能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32 | 只看该作者

第九课时   做个减法表
                        3—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教学重、难点: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教学准备: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
二、整理退位减法的卡片
1、小组内同学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教师强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
2、指名汇报自己的小组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1)可以找的数相同的。
(2)可以找被减数相同的。
(3)可以找减数相同的。

3、做个减法表。
(1)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减法表。
2、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写完整。
四、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二 观察物体
课题:看一看(一)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
2.(老师)PPT ,实物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探索新知
生:交流,同桌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霞看到了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小宇看到了小兔的一只耳朵
师: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呢?
生:思考小女孩坐在小兔的正面小男孩坐在小兔的侧面
师:肯定评价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出示18页例题
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生:思考交流讨论小霞坐在小兔后面,看到的是小兔的背面,选第二幅图
师:鼓励评价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生:同桌面对面观察老虎交换位置说自己看到的形状
3 巩固新知
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4 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生:小组讨论 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4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课题:看一看(二)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
2.(老师)PPT ,实物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用电脑出示课本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 探索新知
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交流,同桌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
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
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
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
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肯定评价

3 巩固新知
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
解决问题完成例题 拿出书包观察侧面,做出选择
4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 ?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44 | 只看该作者

三  生活中的数

课题:数花生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一包花生米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小朋友,今天你们是不是带了花生呀?我们来数一数自己带了多少花生好不好?引起兴趣
学生自由数
2 探索新知
交流,你是怎么数的。全班汇报。给与评价
3 巩固新知
数一数(第23页第一题)
再数一数(用刚刚汇报的多种方式都试着数一数)
圈一圈(第23页第四题)
再用圈一圈的方式完成第四题
练习课后第三题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第23页第三题)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4 学生反馈
练习课后第二题接力赛生生练习:小组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三个人接着说
师生练习:
34、36、38、()()、()、()
20、30、40、()、()、()、();
45、50、55、()、()、()、();
22、32、42、()、()、()、();
练习第五题
晴天和多云有多少个,说说你怎么数的,看谁数的快。总结怎么数的
板书设计
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49 | 只看该作者


课题:数一数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教学准备:1.(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和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种)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数PPT上的小棒
复习一捆小棒有十根,九十九根小棒填一根就是100根
(二十九加一根是30,三十九加一根是40引起兴趣回顾旧知
2  探索新知
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师:课件演示100个小方块,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个小方块。估计一下有几个小方块
生: 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A、1个1个数,课件演示得出:100个一是100。
B、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个十是100。
①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一根一根的数
②同桌合作数小棒100根。十根为一捆的数
生:汇报交流,那种方法更好,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3 巩固新知 学生反馈
练习25页第1、2、3题
练习第四题
师:评讲 讲例题,再添多少就变成一百了?
总结再练习
思考练习第五题,古人计数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1:40:53 | 只看该作者


课题:数豆子

一、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大花生、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
估计有多少颗,说说怎么估计的。
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
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引起兴趣回顾旧知
2 探索新知
(一)学习记数和写数。
数一数 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颗?
拨一拨 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 ;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
写一写 怎么写呢?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教师拨珠,学生写数。36、40、100
3 巩固新知
练习书上27页第1、2、3题
练习书上27页第4题 师:讲例题,评讲
4 思考
找找生活中的100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01: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