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1课《永远新生》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6:5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下册第11课《永远新生》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一、基础题(18分)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

2.根据下列文句中的拼音填写汉字。(6分)
(1)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 )和理想。
(2)乌篷船里的那些土财主的jiā juàn( )固然在,然而他们也不在乎看戏,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糕饼水果和瓜子的。
(3)“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dì( )固。
(4)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hài( )人听闻了。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4分)
(1)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那群人象疯了似的奔跑。( )
(2)脑海里常浮现五采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
(3)山坡上的千千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
(4)她就在这儿,虽然看不见,但近在只尺。( )
4.下面横线上应填入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写出“ , 。”两句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美。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 ;不是所有的哭泣都表达悲痛,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6.写出两条鼓励同学学习的名言。(2分)
(1)
(2)
二、整体感悟(10分)
1.文章列举莫奈和梵高两个典型事例的目的是什么?(5分)
2.文中“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分别指哪三种人?(5分)
三、课文阅读题(15分)
阅读课文第2段,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2分)
向隅( ) 周昉(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4分)
(1)经历过孤陋寡闻的时代,引进外国艺术是新鲜事。
(2)要识别精华与糟粕并不容易。
3.为什么不断反传统能使传统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呢?(3分)
4.为什么说引入异种是创新的关键?(3分)
5.杨贵妃的审美观被周昉接受;刘姥姥的审美观,如果长期在大观园熏陶,也会改变。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3分)
四、中考题(17分)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那梧桐下,总这样wǎn xī地说道。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作两处给两家住。这株梧桐,不偏不倚,恰恰长成屋前的分界碑。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国外去的路却有两条 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xiǎng。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夏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是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劈下来,拾起一看,叶dì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的忙了一个夏天。
1.依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3分)
wǎn xī( ) 分xiǎng( ) 叶dì( )
2.释义正确的选题是(2分)
(1)倚( ) A.靠 B.仗恃 C.偏、歪 D.依靠
(2)蚀( ) A.损失 B.损伤 C.亏耗
3.因为什么人们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3分)
4.这株梧桐的奇怪之处在哪儿?(2分)
5.梧桐是怎样变秃的,它经受了怎样的挫折?(3分)
6.秃梧桐如何对待挫折?它的求生的勇气表现在哪里?(4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6:54:36 | 只看该作者

一、1.A 点拨:B中“隅”应为yú;C中“拈”应读niān;D中“擎”应读qíng。

2.(1)憧憬 点拨:词义与心理活动有关,所以形旁应为竖心旁。(2)家眷 点拨:注意“眷”字的写法。(3)蒂 点拨:与植物有关,所以应为草头。(4)骇 点拨:字的左边为“马”。

3.(1)“象如应改为“像”。 (2)“采”应为“彩”。(3)“千”应为“芊”。(4)“只”应为“咫”。

点拨:注意汉字表意的特点,就不容易出错了。

4.D 点拨:理解诗句的意思便可正确作答。

5.C 点拨:注意前后句的连贯。

6.(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点拨: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句子的准确书写。

二、1.列举莫奈和梵高两个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点拨:论据都是为了证明论点。

2.“保管传统的孝子”是指只注重传统文化的吸收而不吸取外来艺术的人;“盲目崇外的浪子”是指只盲目的崇洋媚外,不屑于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的人;“回头浪子”指既注重吸取异种、又注重本土文化吸收的人。 点拨:结合前后文思考。

三、1.yú 点拨:不要误读为oǔ。 fǎng 点拨:不要误读为fāng。

2.(1)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点拨:放到句中去理解。

(2)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点拨:不要单纯地理解其本义。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

3.这是因为不断反掉的是那些传统中已失去了生命力的东西,属于糟粕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断地去掉,才能使传统更具有生命力。

4.因为引入异种的目的和实效都是使本种(传统)更具有生命力,它是传统艺术发展所必需的。

点拨:深刻理解文意是答题正确的关键。

5.为了证明人的审美观可以通过人的感染(“传染”)和交流来接受和改变。

点拨: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论点就在文中。

四、1.惋惜 点拨:注意形声字的表意和表音。 享 点拨:不要错写为“亨”。蒂 点拨:不要误写为“谛”,注意其表意与植物有关。

2.(1)C (2)B 点拨:注意放到句中去理解。

3.梧桐被蚂蚁所蚀,被雷电所劈。 点拨:认真阅读文段。

4.长的地方奇怪,恰恰长在尾前的正中,是两家的分界线。点拨:注意从文中找答案。

5.叶蒂被蚂蚁咬断,枝干被蚂蚁所伤,又被雨打雷击。

6.以它自强不屈的生命力继续长出新叶。依然萌发新芽,吐出新叶。

点拨:先从文中找答案,如果文中没有,再自己去概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30 16: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