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2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0: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拣儿童多处行》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认识“隙、漾、拣”等7个生字,会写“概、聚、释”等9个字,掌握“释放、大概、匆匆、纽扣、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3、我要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和“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

4、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情?



导学过程:

自学引导:

1、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2、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A、生字我记牢,我注音,我写好我会组词

概(gài 0( 大概 )              聚(   )(   )                              匆(   )(   )

梢(    )(   )                       释(   )(   )                               额(   )(   )

纽(    )(   )                       旺(  )(   )                                 召(   )(    )

拣(   ) (    )                          隙(  )(   )                                 漾(   )(    )

棠(   )(    )

B、词语我回用,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聚精会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蕴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忸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无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百盈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浑身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读课文,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在存疑处做标注。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并交流读懂的内容,说说喜欢的理由。  

5、 评价读书情况,梳理疑难问题。

二、合作交流

1、思考: 冰心奶奶为什么把诗句改为“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2、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行踪顺序及主要见闻。

我能找出冰心奶奶的游踪:(   )——(    )——(    )——(   )

讨论交流作者的主要见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体会作者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2、我能跟着冰心奶奶的行踪,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3、我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自学引导:

1、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一说作者跟着儿童的足迹到了哪些地方。

2、合作交流学习

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品读“儿童多”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块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默读课文,我边读边画出文中写儿童多的句子。

2.讨论交流。

①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魔术匣子”和“小天使”分别比喻什么?我体会到冰心奶奶的什么情感?)

②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理解“座无隙地”,我体会到什么?)

③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

  (“脱”“搭”表现了什么?“说”“笑”表现了什么?“闪着汗珠”表现了什么?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呢?)

④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无数”写出了什么? “荡漾”“ 哗哗”衬托出他们怎样的心情?)

⑤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表现了他们的什么?从而可以看出孩子的什么特点?)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体会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3.小结: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不知疲倦。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

品读“春光美”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为了找春天,找美好的春光,那么作者在儿童多处有没有找到春光呢?

1.我能找到描写春天的段落,把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海棠花开得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读了这段文字,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着这段话。

4.看到这样的春景,看到这样的春光,我该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冰心奶奶又是怎样赞美的呢?     

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灿烂,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齐读,读出惊喜、赞叹之情)

5.尝试背诵,积累语言。

二、全班交流展示

领会儿童与花儿的相通之处。

冰心奶奶把儿童和春花怎样联系起来的?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体会: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

 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欣赏着满院的春色,看着满眼的儿童,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指名说)

小结: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美,因为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三、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1.春天在哪里?冰心奶奶告诉我们: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齐读最后一段,领会儿童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永远的“春天”。

2.文章开始交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的结尾,又写到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文章的题目也是用“只拣儿童多处行”。相信现在你对“只拣儿童多处行”又有了深刻地的理解,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只拣儿童多处行”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走近冰心。

1.走近冰心: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因为冰心奶奶爱儿童。她曾经说过,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儿童是天使,是春的使者,是祖国的春天。冰心奶奶一直关心着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奶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

正如巴金老爷爷所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出示冰心的作品:《别踩了这朵花》《纸船》

2.推荐阅读:诗集《繁星春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0:14:22 | 只看该作者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教学完本课后,静心反思,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刚上课就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通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稍做思考就能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接着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然后交流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

2、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补充。

3、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

4、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

5、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下文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抓住关键词,深入挖掘,感悟内涵。

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就能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让学生体会游春儿童的多和快乐之外,结合“小天使”来深入挖掘,这些儿童还是怎样的儿童呢?(天使般的儿童、春天般的儿童、鲜花般的儿童……)学生对儿童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群儿可爱、纯真、快乐、活泼,充满朝气的儿童。下面的句子我同样抓了“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两个“匆匆”等一些最能体现儿童特点的词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感悟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拓宽阅读,走近作者,感悟真情。

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上台交流朗读课外读的冰心奶奶的作品选段或阅读感受。(课前推荐阅读《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0:15:25 | 只看该作者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新补充阅读》上的课文助读,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教学完本课后,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待学生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之后,就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然后交流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反思: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2、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补充。3、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4、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5、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反思: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下文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20: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