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1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圆的认识》教学片断
(一、)立足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体验圆之美、数学之美
情景1:(课起始阶段) (课件出示:圆。)
师:认识吗?
生:圆。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球是圆的。
生:想到了一个封闭图形。
生:十五的月亮是圆的。
生:画圆要用到圆规。
师: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张老师这里拍下了一些生活中的情景,看看大家能不能从这些情景中找到圆?
(屏幕呈现旭日东升、皓月悬空、星球的陨石坑、信号塔发射的电磁波等。)
师:从这些现象当中能找到圆吗?你有什么感受?
生:圆就在我们身边。
生:我们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圆形的。
生:圆是非常美的图形。
师:是啊!刚才我从大家的眼神中也读懂每位同学都有这种美的感受。西方哲学家曾经称圆是最美丽的图形。
【评析:直截了当的导入,让学生先说说对圆的认识,悄然走进了学生的认知世界。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加深了对圆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是真实、生动的。让学生观看“旭日东升”等自然现象后谈谈感受,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多种感官,刺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圆就在身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5:14 | 只看该作者
二、《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了带有百分数的物品,请拿出来。(学生拿出了有关物品放在桌上。)
师: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生:百分数。
师:谁来说一说?会读吗?知道它们的意义吗?
生1:羊毛含量占这件毛衣的90%,有90%是羊毛。
生2:这瓶酒的酒精含量占这瓶酒的48%,不太辣。
生3:实际完成是计划的150%, 超额完成了。
生4:我国人数占全世界的25%,我国人口比较多。
生5: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的5%,人多地少,要控制人口,保护耕地。
生6:……
(多名学生上台介绍。)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利用课前调查与数学信息收集,使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5:29 | 只看该作者
3、《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1、引领学生走进“7”的世界,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视角。  
(1)师:7是一个奇妙的数,古代有许多问题和7有关。  
师:这里有一首唐诗,与苏州有关(观摩课地点在苏州)。课件出示:(配乐朗诵)
枫桥夜泊  
[唐]张纪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这首诗里一共有多少个字?你能用一句口诀来算一算吗?
生:每句7个字,有4句,我用四七二十八,一共28个字。
师:对啊,所以又叫七言诗。
师:我们熟悉的七巧板,它们用拼图讲述了一个故事。课件出示:(配音“刻舟求剑”的故事)
师:每幅图用了几块七巧板?5幅图一共用了多少块?
生(积极的):我知道,5×7=35(块)。  
[赏析:或许没有人会想到,数学课上会欣赏一首七言古诗,听一个七巧板描述的寓言故事,然而确实又结合的这么巧妙、自然!贲老师给孩子的数学学习提供一个恰当的文化背景,品味数学与文化相辉映的魅力,不只是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新颖的、有趣的包装,更使课堂教学的“产出”获得了自然的增值。真是独具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5:42 | 只看该作者
四、《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圆柱?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请你们四人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四人合作制作圆柱,指一人代表小组介绍如何制作的。(边介绍边用实物投影展示。)
生A:我们组从3个圆、2个长方形中选择2个完全相同的圆和1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卷成一个圆筒,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为什么不用另一个长方形?
生:因为另一个长方形卷起来比这两个圆大。
生B:我们组从3个圆和1个长方形、1个正方形中选择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生C:我们组从3个圆、1个长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中选择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粘贴成一个圆柱。我们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侧面斜着展开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师:通过制作圆柱和这三个小组代表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D: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能得到一个正方形,斜着剪开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生E: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评析]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改变了课本上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的做法,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的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在选择合适材料的基础上,合作制作一个圆柱。通过小组交流,理解了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侧面展开图的不同情况。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5:56 | 只看该作者
五、《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片段
1、写分数。出示教材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
图略(有六张图,分别是3/4、4/4、5/4、2/5、10/5、12/5)
2、分类
先观察上述六个分数,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此进行合理的分类。
(教师话音未落,下面就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很简单啊,分成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不就行了吗?)
师指出:不能按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这样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唉”,学生有些失望,但也有些跃跃欲试)
先给予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大约五分钟后,教室里开始静下来,学生基本上组内达成共识)
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如下:
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3/4、2/5
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4/4
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5/4、10/5、12/5
生2:我们把这些分数也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1比较大小。
第一类:比1小的分数,有3/4、2/5
第二类:跟1相等的分数,有4/4
第三类:比1大的分数,有5/4、10/5、12/5
生3:我们分成了二类,分类的标准是有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有的不是。
第一类:实际上是整数的,有4/4(是1)、10/5(是2)
第二类:不是整数的,有3/4、2/5、5/4、12/5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相应板书。
3、概括特征
师: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1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分数值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分数值比1大。
教师把上述内容的板书合并在一起。并指出第一类是真分数,第二类与第三类是假分数。追问: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叫假分数呢?
指名说说,后小黑板出示真、假分数的概念。
师:第三种分法中,是整数的分数 4/4、10/5 都是什么分数?不是整数的分数中呢?
[评析]注意培养学生“想学”这种意识,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在想知而又不知的这种矛盾心理中。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时,学生很兴奋,以为按分子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就可以了,教师能很好地利用这个教学意外事件,来激起学生的“疑”,马上提出不能按这样的方法来分,要自己去找寻另外的办法,这时候学生就显得有些丧气,但很快又兴奋起来,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在寻找分类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6:08 | 只看该作者
六、《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师: 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1毫米)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 (短、小、细)
师: 请你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师:请你任意选择尺子上的相邻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数有几毫米,为了方便数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尖指着数。
学生交流(我数的是1和2中间或5和6中间有几毫米)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了一个什么规律?
出示:1厘米=10毫米
齐读,往返各一遍
[评析]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4:36:20 | 只看该作者
七、《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片断
1、 出示实践探究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任意拼出一个长方体,看看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 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把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了不同的长方体。
3、 观察填表
(1) 学生观察自己拼出的长方体,把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含小正方体的个数填在表里。
(2) 学生汇报
生1:每排摆4个,摆了3排,共2层,用了24个小正方体,体积是24立方厘米。
生2:每排摆7个,摆了2排,共3层,用42个小正方体,体积是42立方厘米。
生3:每排摆3个,摆了2排,共7层,也用了42个小正方体,体积是42立方厘米。
…………………..
4、 探究规律
(1) 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到底有样的关系?
(2) 汇报:
生1:长方体的体积与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系,摆的个数×排数×层数=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2: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
生3: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评析)新课程改革不仅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且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并从成功中获得喜悦。
学生为了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探究。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知识发现—验证—解释的思维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6: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