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座谈会纪要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徐轶:



我们的教学,课本毕竟只有那么薄。怎样指导孩子有效开展课外阅读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刘天华:



香港老师也是一节课的功夫,但学生读完了,也读懂了。怎样切近孩子实际,把他们领进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康馨洁:



孩子的表现则是放得开。有的课孩子比较紧张,更多跟着老师走。



盖燕惠:



这次观摩课老师的素质都很高。老师朗诵好,对教材挖掘深。很好处理了预设和生成。



徐轶:



这样一次活动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只能汲取有营养的部分,尽可能改进,也相信会越来越好。老师素质提高很快,这次显得特别明显,比如甘肃老师的表现。



郭利萍:



不能提前见学生,所以课前十分钟更见功力。一会场大陆的课,全都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这个现象也值得思考。课改之初,小组合作的形式非常多,是不是所有的课都不需要这种形式了。



刘天华:



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这次的课更突显工具性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背了四遍,你会觉得怎么背得那么有意义,毫不无聊。甚至包括写字,虽然有时也有打断文章的脉络的感觉。但穿插其中,绝大部分无可厚非。但有的很值得思考、探究,如《最后一头战象》,这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了主要内容和品细节两条线,两条线贯穿始终。阅读课上需要引导学生体会阅读方法,但怎样让方面的悟得和内容理解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让人觉得方法的引导很生硬很概念化呢?这是篇很悲壮的课文,文章情感情很浓烈,但老师的情感怎样自然融进去,而不显得装腔作势呢?有的文章,如《颐和园》,特别适合教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有的文章就适合把阅读方法的东西隐藏在最后。文章在教材中的定位也决定了文章该怎么上。《最后一头战象》在教材中不是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要求体会作者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怎么教,怎么用,很值得讨论。这次很多课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很突出。方法的东西不是教给学生,而是让他们感受到的。



康馨洁:



我带来一个问题:第一课时应该怎么上,不同年段的课,要处理到什么程度?第二课时到底要上什么?有的老师觉得处理的不到位,有的把第二课时的移到了第一课时。



徐轶:



观摩课上老师会总体考虑这节课怎样出彩、上出特点,所以课就有点像压缩饼干,只把精彩的环节拿出来,我们很难说观摩课的第一课时就是我们日常教学的第一课时。我们只能学老师的设计思路,包括文本的解读,对孩子的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刘天华:



观摩活动组织中的细节要求其实也很有导向性。以前的教案第二课时设计特别简单,这次第二课时要做什么是要求能清楚看出来的,这样能促使第一课时更真实更常态。



盖燕惠:



应该把语言训练和文本阅读有机融合起来。有时候在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把学生带开了,学生的情感就淡了。



郭利萍:



前四十分钟,我也听到一些困惑,比如该按常态课处理,还是压缩饼干式处理?会后我跟评委交流了一下看法。他们提出另外一个意见,不要把文本目标与课时目标混为一谈。评委评课是按前四十分钟评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样挺好。上海的徐根荣校长认为,目前教学都是一篇课文一节课上完,关键要学习老师对教材如何处理。



刘天华:



人教版教材大部分是主题组元,从不同角度来组织文章的。每篇文章承载着其特定的作用,要求落实的读写重点也不同。扩大阅读面是对的,但其承担的特殊作用如何体现呢?怎样体现这篇文章的价值呢?



吴琳: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略读课精讲,精读课略讲,老师可以灵活处理,否则不符合课标理念。



徐轶:



老师有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材,调整教材?



吴琳:



教材只是例子。这种形式什么时候可以这样上,什么时候不可以,其他老师不能回去完全模仿。但《猴王出世》中老师这样处理完全是可以的。



徐轶:



我也在想该课的投票结果。评委里很多是理事、各省教研员,他们可能会更多地思考略读课文教学的导向。



王贺玲:



我个人认为《猴王出世》这节课比较好,以精读为由将它打入冷宫是不合理的,它带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略读课究竟要完成什么任务?承担怎样的教材功用?个性的东西如何发掘?光读几遍是没用的,还应该有一些思考。古代白话文小说特点,老师抓得很好。让孩子读、体会,感受语言的美和精炼。课文的两部分也处理很好,一段老师讲,一段学生自己总结,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来的。读古代小说也好,学习这组的经典名著也好,首先要读懂它。读不仅是念出来,还要理解,体会词句。一下子提到表达方式,是不是过高?老师是不是过早提出语言表述方式?是不是拔高了要求?表法方法指的是现代的表达,而不是古代白话文的表达。



徐轶:



该课出彩的地方也很出彩,但前面的教学部分有漏洞,应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来呈现。学生课间确实读了四五遍吗?



刘天华:



主题组元,每篇文章的价值点不同。略读课文必须把点抓得特别准。虽说很困难,但必须实现。



王贺玲:



阅读课特别复杂。香港、台湾地区的教材不同,生字有专门课文解决,阅读就是单纯的阅读。但我们课文糅合在一起。理解内容,思维,情感,价值观,都由阅读课承担。阅读课怎么上得更好,在识字过程中教才能不影响思维的训练。《美丽的小兴安岭》出示的四个字,放入课文中就显得很生硬。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好的地方。对程度差的孩子非常好,对程度高的孩子,还可以有别的方法来呈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郭利萍: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排略读课和精读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什么时候确定为略读课?老师的处理与教材定位有何不同?



徐轶: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精读、略读、浏览的要求。处理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我们希望在略读课上,孩子更多的是有机会进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郭利萍:



是不是有两点意图:围绕主题拓展知识面,同时文章又有值得挖掘的教学点?



徐轶:



这个难讲。要根据学段目标来定,如读完文章发表自己的想法。略读在课标里提的高求比较低,如粗知文章大意等。安排略读的原因也是多角度、多侧面,一方面是丰富该单元的内容,另一方面,即使是迁移,迁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很多课密不透风,跟着其他人跑。孩子在课堂上难得说一句完整的话,只是答教师的下半句。孩子很难思考整体的问题,很少自己去概括总结。特别是高年级,应该让孩子自主读。



吴琳:



有一种现象:学生天天研究课文写了什么,但不知道课文怎么写。语文老师天天研究课文怎么教,但不知道教什么。



姜彦华:



关于课文的比较阅读。如学习了《窃读记》之后,再学习《我的长生果》。教学《钓鱼的启示》,我先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时也会先看课文的阅读提示,学生的提问与课后提问还是比较吻合的。学生之间的提问比老师的提问,学生更爱回答。《落花生》的教学一上来就问你读懂了什么,没读懂什么,学生抓得很准。所以,我觉得前面那篇课文的学习很重要,要带学生深入学习。后面的文章让学生放手去学,孩子能比较快找到重点。人教版教材,一个单元教下来,第一篇讲好了,后面很好教。



王贺玲:



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提倡精读和略读课文的比较学习。如《长生果》与《窃读记》,在比较中阅读是很好的方式,也是教材的编排意图。如三上和《陶罐和铁罐》与后面的略读课文,也是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刘天华:



不同的两篇文章,一起比较学习,学生收获就很大。如,都写鲁迅,《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同的人写的,写法很不一样,对比地读效果很好。



下午会议主题: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课例。



《猴王出世》



对于《猴王出世》争议很大,无法调和。两方的观点都很热烈。甚至有极端的看法,认为该课上得比精读还精读。



张立霞:



这堂课就具体教学设计来说,它有特色,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古代白话文,有语言自身的特点,老师意识到了,也通过几个点去抓了。老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深入。课的一开始两个问题抓得比较清楚。通过深读和简析,读得多,分析得少。很多地方比较有高度,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来用,有这样的意识。但有的地方抓得太过了。让孩子一遍一遍读那几句话。孩子读出了感觉,照老师的样子来读。有的语言点处理不够准确。“我进去,我进去”,体现的是猴子的语言风格,语速中可以看出猴子的顽劣,而不是孩子说的勇敢。“禽言兽语”孩子说是拟人,老师没有纠正,为的是把自己的课进行下去。还有一个需要探讨的是,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点,老师做得到位不到位的问题。从全文来看,古代白话文的特点不在于老师抓的那几句对仗工整的句子,而在于其他寻常语言中。老师通过读来让孩子感受古代白话文的特色,但应该偏向于课文中的平常语言。还有,孩子读了文章,除了那两个问题,还有其他问题,但老师没给孩子太多机会来提。“你读到了怎样的猴王”,孩子主要还是围绕老师提供的问题来思考。把握语言的特点,学的应该是现代白话文,而不是古代白话文,两者之间的过渡还解决不了,就抓住一些语言来体会表达特点,比较难。不如花时间先让孩子体会语言,以后读西游记会有更多的体会。总的来说,上出了特色,但并不那么完美。评委的评判其实很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姜馨洁:



老师抓的是兴趣点,而不一定是有代表性的,激发兴趣应该更重要。



张立霞:



我认为第一段抓的比较好,但有虎头蛇尾之感。



盖燕惠:



课文作为古典白话文,且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放在略读课文中。既然作为略读课文,选它的目的不是在语言表达特色上有受益吗?老师抓的东西都是比较对仗的东西,以兴趣点来切入。既然是略读课文,是不是要整个疏通文意,能够对内容有个理解,需要下一番功夫。课有精彩之处,但作为略读课文,应该考虑教材的编排意图,考虑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过去提倡“依纲扣本”,这在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指导意义。有的学生程度不是特别高,他听完这节课,收获在哪里呢?



张立霞:



在五下古典名著导读单元中,希望孩子读完这篇文章,有兴趣去读《西游记》,去读名著。分析猴王特点,的确是在引导孩子读书,老师带着孩子接着学习,但后面部分老师的指引还是有些偏。



徐轶:



对这节课能引起大家思考就很好,越有争议,就越有收获。



《黄鹤楼送别》



吴琳:



总的感觉,文包诗的样式,让人很舒服。老师的引导启发很细腻,很注重关注学生。“某学生读到最后一句时,读得特别慢。我来学他的样子来读这一句,慢一点,缓一点。”评价很巧妙,是对学生的指导。有的地方不太妥当,男老师上课时应该有阳刚之气。课前十分钟看功力,但老师话多露怯,老师上课风格也有点“油”。引入了其他的送别诗是有必要,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诗是情诗,不太合适。



徐轶:



关于文包诗,一首古诗,给它限定一种情境,也许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具体情景,语言,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刘天华:



李白“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有很多背景的东西。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不是文包诗能解决的,应该有更多背景性的知识。我如果解读,会从孟浩然的诗歌入手。这篇文章,老师借助文章解决了诗意的问题,文的意境的营造又为诗的意境做好了铺垫。总的来说有点偏移,没体现既像兄弟又像兄长的情谊。这篇文章表达的不仅仅是送别和思念。



王贺玲:



很多地方处理得很巧妙。先读词,而且读词就能读出故事。文包诗设定特定的场景,限制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学习古诗,不提倡文包诗这种呈现的形式。



刘天华:



老师巧妙的地方在于,读词之前,整体感受已经完成了。依依惜别抓住了,再处理两组词。可见必须要定位了情感,才能把词读出情感。



张立霞:



我同意这个看法。关键是程度的问题,是内在的引导。这个老师处理得并不别扭,很合适。



姜馨洁:



老师在上课之前介绍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对孩子理解文章的情感还是很有帮助的。



盖燕惠:



老师上课情感很饱满,处理教学资源也很好。老师的点评和引导都很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也有诗的感觉。



《最后一头战象》



刘天华:



我们上过这篇课文,而且以此为基础研究过长文短教的问题。我们上的是第二课时。几个大的板块要是抓住了,处理起来就比较方便。这一点上课老师做得很好。品细节也是长文短教的好方法。既然要品,就要品透了。老师抓了两个点:看到象鞍的时候;重返战场的时候。后者是全文高潮的地方,体现战象豪迈的地方,带着非同一般的情怀死去的,很壮烈,值得细细品。再回到第一课时的问题,如果抓事件,就可以把披象鞍的地方做足了,后面这个部分太重要了。这个地方不处理好,太可惜了,战象的形象没有办法树立起来。老师没有品透,想把两个地方都做了,结果都没做好,学生都浮在表面上。长文短教一定要舍得留,也舍得省,这样才能把文章的价值体现出来。需要之前做做功课,不做功课是体会不到的。我们要把课文放在教材中,放在单元中,看看哪些内容是不得不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盖燕惠:



长文短教还是很有效的。四十分钟达到这个目的,还是很不错。老师能抓住两个问题拎起全文,还有多种形式的朗读。



刘天华:



长课文怎么概括也是教学一线最大的问题。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是个重要的问题,该老师抓事件是个很好的办法。《黄鹤楼送别》抓时间、地点、人物,也很好。《送你一束花》,谁送给谁,抓课题,也很好。低年级把握到什么火候,如《陶罐和铁罐》,老师让学生讲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这样要求就挺高的。从低年级渐次培养,要提示一些概括的方法,也可以有一个大致的序,不要一下子就希望学生能够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吴琳:



六年级的学生,课前一定要预习。所以老师上课时让学生先浏览,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这节课还有一点,引用课外资源较多。老师一开始说“作者是沈石溪,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老师还介绍了作者其他的几篇文章。



《秋天的怀念》



刘天华:



老师准备的表格很精心,很巧妙,给人印象太深刻了。说到阅读的方法,与理解相互融通,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典型。虽没说,但事实上就应该这样教。要透过语言去理解和感悟,去发现语言,以及语言背后深层的东西。让学生觉得读书要钻出去,就着文字去感悟。为什么母亲一次又一次提出要去看菊花,这是秋天的怀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课文本身很有哲理性,我们能感受到人生应该是怎样一个绚丽的人生。但是把这篇课文引到这么深的一个层次,教学设计密不透风,相互衔接贯穿也做得很细腻,学生要追着他跑,很辛苦。果子挂得很高,要够得着。有深度的文章的教学,听课的老师觉得特别好,但学生是否上得快快乐乐的,符合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很难说。可能可以考虑让环节再略微宽松点,张弛有度一些。



盖燕惠:



老师对教材的感悟很深,后面一层一层推的处理也可以看出老师的功力。原来的表格有些繁复,修改后的表格简化了很多,是可以把环节处理得宽松一点。



吴琳:



老师对生字的处理非常好。另外,抓住“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在进入情境,体会作者的自责和惭愧,之前的残暴,母亲内心的憔悴等,字字含情。老师的预设不错,老师引领的功夫也很厉害。



盖燕惠:



也有史铁生自身作品的魅力。我们自己去读的时候,也会品出很多东西。有锥心泣血的感觉,这是文字的魅力。文章中,菊花很不一样,这种深沉的悲伤的铺垫有其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吴琳:



教学设计不错。但我在整理实录的时候,也觉得老师的语言不是很好,啰嗦的话比较多。



刘天华:



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巧妙利用文本的特点,很有实效性。这节课上不是整段引用资料,但资料都很有价值。文章分为两部分:叶老改文章和“我”去他家做客,老师利用这种特点把修改病句,修改符号,词语积累的训练与文章结合在一起,很好,一点也不觉得多余,也不影响我们感受叶老的平和与温暖。这节课也给我带来一些思考:这节课的重点情节,“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作者不是说“一张”是用错了,而是语境中用“一幅”更恰当,这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准确与否的问题。把文章分两部分的处理很好,但文章本身是两个事件,但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事件,应该找出之间的联系。第二课时教学时可以分部分去做,但要有延续的脉络,脉没有断。



《月光启蒙》



刘天华:



这节课让我想到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有的课上,学生的问题都是课外的,浅层的。但这节课,学生的问题很有深度,有思考的价值。如,“妈妈不识字,为什么是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不长五谷,只长歌谣?”从中可以看出,老师还是很有教学智慧的。课上不可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可以留待课后或第二课时解决。第一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质疑,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虽然没有特别的设计手段,但效果很好,这一点值得思考。



这节课也让我很受启发,即如何处理好词语理解与课文内容理解的关系。词语与课文是有关联的,中间可以互相推知和理解。如“混沌”,同一个词在不同课文中的理解不同,通过后面的“豁然开朗”来理解“混沌”,“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是什么,这样词语与文意就互相融通了。“启蒙”这个词老师联系起来讲,也非常巧妙。这说明孤立地去理解一个词语不是好办法呀。



熊宁宁: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读出课文后能否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点突兀。但整个课听起来非常舒服。课文很美,作者没有逐句分析,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



刘天华:



我觉得有点虎头蛇尾。歌谣讲的时间比较多,其实后面谜语和民谣不必都做完,但老师都讲了。课文的核心问题是“不识字的母亲为什么能为我们启蒙?”最后一个段落必须要抓住。老师最后也抓了,但根基不是很牢,张弛度不是特别够。



耿春龙:



听完这些课我们有点含糊,脑子里有很多问号。最大的问号是:以后的课怎么上?感觉这样的课堂,总是想追求本真,上常态精品课。但不知道上课老师是听从背后智囊团的设计才这样上或者是功力不够,上成那样?或者迫于评奖压力,所以呈现成那样?看一节课,怎么看?不过我感觉我们听课时不求划一,不据定规,要多看深层的细节的智慧的东西,还要多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去看课。



徐轶:



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来交流,老师提了很多问题,包括困惑,这很好,这有助于我们梳理未来前行的方向。有不同看法时候怎么办,针锋相对时如何取舍?我个人特别不建议听权威怎么讲。权威很多,而权威之间意见也不一致,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时更需要我们的老师学着自己去思考,保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几年的观摩课也见证了各地尤其西部老师的成长,我相信我们大家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能对小语教学做更多的实事。



[整理:周国华 王宁风 审定:陈先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