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2-9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郑宇:
阅读教学的方式本来就应该多样化,表达对文本内容理解的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多样呢?低段儿童,他对文本的理解或感悟常常是心里明白,但嘴里说不太清楚,采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方式,把理解融入到画中,学生画的过程,就是表达理解的过程。学生画完后,再去读课文,确实感受到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了提高。此外,这节课采用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内地老师好象现在也忽视了。
个人感觉,香港的课在老师角色定位、在师生关系的把握方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很有启发的。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小片段,老师在巡视小组绘画的时候,一个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画。”老师摸摸他的头,微笑着说:“那你可以指导其他同学画呀。”老师的机智、对学生的包容和尊重,在这个细节里真是得到充分的体现。
翟京华:
参加观摩活动,我们学到了好多东西。全国小语会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导向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此次观摩课,在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风格等诸方面都很真实、平实、朴实,实效性代替了表演性,常态课代替了作秀课,观摩课更像是平时上课。其实,平实不等于不精彩,好多课的表现都很精彩。课堂上师生关系有所改进,教师大段的独白少了,更能看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良好的教学质量应该体现在效果上,主要看学生是不是在语文学习方面有所得。从教学效果来看,中、低段显得强一些,高年段稍稍弱一点,我个人认为高年段课的问题大多出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上,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老人与海鸥》,这两篇课文的共性是沿着情感生发的脉络而来。《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教学设计、在情感的营造上是比较好的,但老师把力全部用在讲父子情,有点可惜。其实,我们将父亲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信念的力量更为得当,教师做了颠覆性的平移,从而淡化了父亲行为了不起的根源。《老人与海鸥》一课中,正是因为老人爱海鸥如同爱儿女,所以海鸥才敬老人如敬亲人。教师先说海鸥如何纪念老人,而很略的带过老人对海鸥的所做所为,也就把课文的重点内容忽略了。
我们评课不能仅从教学设计入手,必须吃透文本,将教材用好,教法是为内容服务的,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文本,但应该紧紧围绕文章的主旨,更不能背离文章的主旨。这次观摩课欠缺的地方表现为:发展语言的意识强于发展思维的意识,忽视了培养思维、质疑的能力。如《圆明园的毁灭》,老师可以从思想内容到表达方法很好地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叫毁灭,不叫毁坏?”“为什么要用很笔墨先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写毁灭要说不可估量的损失?”阅读内容的目标性强于表达的目标性,虽然很多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写一段话,但往往在即将下课的时候布置,看不到效果,也不容易落实。引导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体会不到位。
许多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性尚不明确。高年段的第一课时应该是初读之后,对课文初步的感悟,整理思路。
陈先云:
《老人与海鸥》一课,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感情部分用力不够,有舍本逐末之感,可能是教师希望对文本内容的处理有所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对文本的正确把握。现在一些名师上课,对于文本的把握太高,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只是抓住三十几个小时的细节,却没有抓住文章的整体。第一会场上的课例,给我的感觉是高年级的课主要在文本的内容把握上出了问题。
黄丽梅:
教师非常重视朗读,是思维训练、激发情感相结合的朗读,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抓住租界里情景对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重视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上重视引导学生感悟,如《花钟》一课中:什么样的花,如何开放,让学生从多方面感悟,并提供表达的机会。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师生间的合作体现得很好,特别是香港的课体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大陆的课生生间的合作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缺乏同学之间的互评互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非常重视方法的指导,如《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师让学生用“开天辟地”的成语来概括大意,并让学生及时批注下来。
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对单元主题的运用还不够,如《开国大典》并非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机整合课内外的内容,如《圆明园的毁灭》,怎样真正寻找课外的资料,为勿忘国耻做好积淀。随文识字的方法多样灵活,但如何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不让情感打断,是今后需要研究的内容。
申春娟:
老师能够根据课文本身的语言特点进行正音、分析字形、认读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意等,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激发情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精彩有效的范读,提高了教学的实效。许多课堂设计巧妙,如《小动物过冬》,用一个词“商量”贯穿全文;《盘古开天地》课前谈话设计的反义词思考练习,有效地回应了课文中的反义词理解。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还给学生的问题权,还给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努力的目标。
张红:
全国的语文老师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所以应该给所有的与会老师有一个方向性引领。我总的感觉是,这次观摩课体现了一种趋势:导向了真语文课、实语文课和语文训练课。语文训练的意识得到了重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去理解表达的效果。巧妙设计写话训练,阅读给写话奠定了感情基础,提示了习作的方法,也就提高了写话训练的效果。重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如比较生字的偏旁,指导写字的方法,连写字的姿势、收拾文具等习惯也照顾到了。教师的评价语凸显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盘古开天地》告诉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是读书的好方法”、《花钟》告诉学生“读书要有疑,是读书的好习惯”、《老人与海鸥》告诉学生“在学习中要抓住关键词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好方法”等。
我的几点思考:有些课应该更实在些,可以注重一课一得,一节课不可能兼顾太多的学习目标。学生质疑能力培养还应更为凸显。有的课堂上,要么不让学生提问,要么让学生散着问,要么设好圈套让学生提问。最需要的是学生有自己真实想法的疑问,应该教学生质疑的方法。语言的评价和引导角度可以更多元,在情感评价之外应该有更具体的引导。
刘学慧:
这次观摩活动上课老师越来越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了,阅读理解更注重方法的引导,更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有两个思考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多留给学生一些沟通、表达的时机会。
郑宇:
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思想内容的体验感悟上,更应该关注文本的表达。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文章条理清楚,是一篇文学性的描写和说明性的表达有机结合的文章,表达方法上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不应该只让学生简单地体会、想象,在人文内涵的把握和文本表达的方式上,还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思考。
逄静:
这次观摩课有几点印象:教学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和读中运用;低年级的课堂,老师们能把“好理解”、“好记忆”、“好感悟”转化成“理解好”、“记忆好”、“感悟好”;注意了板书示范,如“小动物过冬”一课,在教“暖”字的时候,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视角,用左手书空,保持与学生一致的方向书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教“惩处”的“惩”,加入了很多个人情感:“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正义在哪里?正义在心中。”这样教写字的方法是否合适?好像学生没有记住,听课的老师都记住了。
周国华:
许多老师听到这里的时候都在笑。这是一个书写指导,当然可以有很多精彩的设计。但是所有精彩的设计,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和美观地写字,抛开这一点,设计都是没有价值的。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写字教学是否应该渗透情感?我觉得这个“惩”字的教学,对于教会学生写好字并没有正面的帮助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