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5:53 | 只看该作者

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  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三、总结。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1、 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2、、 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根据边来分,看,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再分类吗?你认为这里什么图形很特殊?
3、、 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4、、 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重、难点]
1、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图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小组活动: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该怎么办?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导总结:认识到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明确平行四边形两种高的画法。
二、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边形的高认识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试一试:
   第1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
   第2题:通过图示,指导学生怎样用三角板画高,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高的过程。
四、练一练:
   第1题: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从对着的边a的顶点到边a作垂直线段。
   第2题:画出边a上的高,就要画出与边a相对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
   第3题:借助方格纸,学生将发现几个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一样长的,所以它们的高相等。
   第4题:通过在方格纸上画指定尺寸的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边和高的相应关系,同时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
     画图示让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长度的边和高,再画其它的边。
五、实践活动:通过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使学生加深对三种图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5:57 | 只看该作者


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欣赏(第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案欣赏。
1、欣赏书中提供的图案和学生自己收集的图案。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二、活动1:
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
三、活动2: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基本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四、活动3:
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组织全部展览。
教学反思:

第   10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图形中的学问(第39页)
[教学目标]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
[教学过程]
一、小猫图案中有几个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去数,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

二、数人像图中的正方形
  让学生尝试自己数,再小组交流,数的方法。可以先数出小正方形有5个,中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共11个。
  做试一试:数长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个长方形。

三、练一练:
    第3题:由一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就是中间的1个;由两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3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2个;由4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6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4个;由9个小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有1个;共有16个。
第4题:这是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从有序的数,到找出规律。

四、数学游戏:
   有2个圆盘移动3次;有3个圆盘移动7次;有4个圆盘移动15次;有5个圆盘移动31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6: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 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12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二、试一试:
1、买1.5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
   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
2、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
三、练一练: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第3题:学生可以由6个2.5连加得出得数 ; 也可以这样想 :6×2=12,    6×0.5=3,12+3=15。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试一试:
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几何模型得出结果。
4、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先让学生解答1千克、2千克苹果多少元,再类推到1.5千克多少元。
二、练一练:
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
板书设计
小数的乘法
0.2×4=---------(元)
0.2+0.2+0.2+0.2=0.8(元)
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0.2×4=0.8(元) 教学反思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之上应加以简单的总结和概括。小组交流要充分落实合作的成果。不能简单的形式化。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6:11 | 只看该作者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有趣的小数点(一)(第42-43页)
[教学目标]
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教学重、难点]
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三种商品的单价,通过比较三个小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就不同。从而展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的研究。
二、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2、汇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如:把三个小数都转化为以分为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把三个小数写在数位表内,通过数字“8”在不同的数位上,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迁移推理。
根据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学生来推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三、解决问题。
1、说一说:应用发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2、算一算:应用发现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
四、练一练:
  第1题:综合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小数乘除法。
  第2题: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有趣的小数点(二)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通过情境图,提供了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小礼堂和屏幕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小礼堂、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0.2的结果。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
2、汇报探索过程。
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
三、试一试:
   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四、练一练:
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世界人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世界人口”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
2、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1、读书上提供的人口信息,再讨论“平均每秒增加2.6人”是什么意思,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根据第一条信息提出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分增加多少人?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3、引导学生根据第二条信息提出问题:我国有多少亿人口?
让学生先估算,再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小结竖式计算方法。

二、练一练:
  第1题:这是一幅世界人口统计图,先让学生说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其中1850年和1950年的人口数没有写出来,鼓励学生先从图上看出人口数的大致范围,然后通过第(2)、(3)得出具体人口数。
   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第5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人均国民收入”表示什么意思给学生一些解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第6题:可给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人口密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第7题:放手让学生提出摆放方案。在与同学交流摆放方案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摆一摆。对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画出摆放的平面草



  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 世界人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第48-4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读信息,提问题。
1、        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增长,按最近2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全世界平均每秒增加2.6人。
2、        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与美国的面积差不多,而美国的人口仅有2.76亿,我国人口却是美国人口的4.6倍。
3、        俄罗斯比我国人口少得多,面积却是我国的1.8倍,我国陆地国土面积是960万千米2。
读了这几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        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重点研究乘法问题。
例如: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增加多少人?列式:2.6×60=
2、        如果用竖式计算,你怎样列竖式?(请几个学生板书。)
3、        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数的数位怎样对齐?
4、        师演示竖式计算。
5、        学生尝试计算:3.4×21   1.24×1.7        4.47×0.72        3.5×28
6、        总结:谈谈你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也可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6:13 | 只看该作者

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2、结合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养成节约意识。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问题1:P47的第1题
1、        练一练的第一题。要求:
(1)        读出“世界人口统计图”上的信息。(生自由回答。)
(2)        独立解决(2)、(3)两题,集体订证。注意学生能否准确从图片中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
(3)        集体讨论第(4)如何列式。特别注意计数单位:60亿,2.6人。
问题2、P48的第5题。
1、        生读题,了解题意。
2、        师生共同整理已知信息,并板书:
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1)中国是850美元
(2)世界是中国的5.4倍
(3)发达国家是中国的28.3倍
3、        从(1)、(2)两个相关的信息中你可以知道什么?生自由回答: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是多少?
4、        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问题说完整。(提名回答)
5、        那么从(2)、(3)或(1)、(3)中你又能提什么问题?生自由回答。集体评议。
问题3、P48的第7题。
1、        生自由小声读题。了解问题。
2、        集体讨论怎样解决,板书出相应的算式,独立计算。
a)        探索小数乘法的特征。
乘法的积一定比乘数在吗?
1、        P47的第3题,学生先在书中填一填,然后汇报交流自己填的方法。
2、        集体观察、思考并讨论:
(1)        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        0.3乘什么数时比0.3大,什么时候比0.3小,什么时候等于0.3。
(3)        从这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4)        用你发现的规律验证第2列是否正确。
课后练习:P47、48的第2、4题。
教学反思:




  

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人口与环保(小数乘法的简算)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人口与环保”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创设一个参观环保展览的情境,介绍我国沙漠化的情况。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情境,再算算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二、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汇报做题的方法。引导说运算顺序,说明其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试一试
   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四、练一练:
   第1题:提供的题材是有关环保的内容,通过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试用一次性筷子要浪费很多木材,而大树可以用来净化环境,使学生在练习小数乘法的同时,受到环保教育。
    第2题:要求学生脱式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第4题:这道题数目较大可用计算器计算。




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人口与环保”的有关信息提出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体会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3、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2、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探索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中是否适用。
(8+0.8)×1.25      2.8×3.6+2.8×1.4      2.5×2.8×4
1、分两组计算:要求一组用正常的顺序计算,另一组按整数中的运算律计算。

2、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明确:乘法的分配律和交换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3、        P50的第2题,能简算的用简算的方法算。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证。
二、呈现环保类问题:
问题1、P49的插图信息。
1、        师生一齐读题,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2、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问题。
3、        汇报交流。注意多余数据对解决问题的干扰。
问题2、P50的第1题。
1、        生自由阅读题目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尝试列式解决问题。
2、        汇报:你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困难?
3、        师生集休讨论如何列式,板书出算式。
4、        学生独立计算上述的算式并解答。
问题3、第3题。师生一同读题,列出算式,学生独立计算。
问题4、第4题。明确: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可以不用计算器计算。
课后总结:你还有哪些问题要问?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6:18 | 只看该作者
10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第51-5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3、能用小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第1题:
结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计算飞船在太空大约运行的时间,一方面练习了小数的乘法,另一方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2题:
体现了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要使学生明确,用本期的读数减去上期的读数就是实际的用量。
第3题: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计算一年能节约水多少立方米,不仅练习了小数乘法,同时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
第4题:
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小数的乘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任意选一行、一列或斜行,找一找、算一算。
第5题:
   鼓励学生先自己估算,交流估算的方法,再看懂书上的估算方法。
教学反思:






第    11  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对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
2、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你学到了什么?”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2、小组讨论与交流,以表格、网络图或者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展示小组的作品,介绍整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进行反思和整理的能力。
二、想一想: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较难的或自己还不会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与交流,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交流学习。展示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介绍解题方法,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

第    12  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对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
2、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三、练一练:
1、第一单元练习: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单元练习:
  第3题
3、第三单元练习:
  第4--10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数学探索
第1题: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发现无论是什么四边形最后都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研究图形的兴趣。
第2题:从A到B有很多路可以走,有的是两个数相乘,有的是几个数相乘。主要练习用计算器做小数乘法,同时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五、数学游戏
通过数学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所学图形的特征,学习逐步缩小范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发展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8:36:22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
2、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
2、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玩中学
1、 出示教材。
2、 谈一谈观察后的体会。
3、 动手操作。
1、亲自按书中的图摆放好物体,并按书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操作,
二、学中做
1、完成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
三、做中得 1、 学生独自思考:四个问题
2、 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操作并交流
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辨认
1、 先交流,再汇报
2、 动手画一画。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
2、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们仔细回想。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看谁解决得最多。
二、出示书中图。
学生观察、交流。
小组合作做题。
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辨认
2、完成试一试
三、 学生练习
做中得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一样。
2、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一组物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相应画面。
一、 玩中学
1、 出示教材图。
2、 谈一谈观察后的体会。
3、 动手操作。
1、亲自按书中的图摆放好物体,并按书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操作,
二、学中做
1、完成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
三、做中得
1、 学生独自思考:四个问题
2、 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操作并交流
四、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辨认
1、 先交流,再汇报
2、 动手画一画。
学生练习
教学反思

点评

好  发表于 2016-2-16 08: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8: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