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星星的态度
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一本叫《快乐的城堡》的书是一个家庭主妇在沙漠深处的一间小铁皮房里写出来的。
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主妇则只能一个人留在闷热的小铁皮房里,更要命的是,她的身边只有语言不通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是那样粗俗、那样无知,她无法想象和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情景。她感到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无论如何都要抛开一切回家去。
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但这短短的两行却从此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信中这样写道:两个犯人都从牢里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反复地看这封信,她幡然醒悟,决心要在沙漠里找到星星。她开始尝试和当地人交朋友。一开始,他们的反应就使她非常吃惊———当她对他们的纺织品、陶器感兴趣时,他们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从不卖给游客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她。她研究那些使人着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从土著那里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就这样,原来使人难以忍受的环境终于变成了使人流连忘返的奇境。一念之差,她把在恶劣环境中生活看成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为此著书,取名《快乐的城堡》。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她的心态变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摘自《青年作家》第7期作者何雄飞
不被重视的权利
某市残联部分成员受美国一家公益慈善分会的邀请来到洛杉矶。他们在美国出席了几个小型的慈善晚会,还和当地残疾人进行了联欢和交流。
回国后,有记者采访了带队的残联副主席,他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萎缩。他向记者介绍了美国残疾人的生存状况。记者最后总结说:“在国外,你们看到了残疾人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他打断了记者的话:“不,我没有看到残疾人在国外受重视,而是用心体验到了。”他说:“我在国外一个多月,在那里我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像一个残疾人,一切都十分方便。更为重要的,他们并不把我们当残疾人,我们在街头走过,很少有人会用好奇的眼光看我们,其实这是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
对于残疾人而言,真正的尊重和关心首先应是对一个人的人格的尊重,那就是不被“重视”的权利。
摘自《深圳青年》第6期作者陆勇强
不要扼杀学生个性
据《文汇报》7月3日报道,王聪化名 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4月底,学校组织春游,语文老师布置一道以“春天”为题的作文。
上个月底,全班同学交了作文,61名学生中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和风细雨、花红柳绿。唯有王聪的作文与众不同,认为“春天并不好”: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冷热不均,忽冷忽热……
在上周的作文点评课上,语文老师对全班学生说:有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
武汉媒体在报纸上披露了这条消息后,在武汉引发了一场教育大讨论,引起广大读者和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和反思。不少家长认为,“春天到底好不好” 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武汉正推行创新教育实践行的背景下,孩子们的创新不应该被扼杀在课堂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范先佐也认为,如此批改作文,是教师的权威思想在作怪,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他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观念是求同训练,喜欢搞一个模式,行动要求整齐划一。这样培养的学生没有创造力,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
成功的秘诀
一个年轻人想要获得成功。他听说有一个智者知道成功的秘密,于是就去找他。经过漫长而艰苦的长途跋涉,年轻人最后终于找到了智者。
“大师”,我请求您教给我成功的秘诀 ”年轻人对智者说。
“你想获得成功就跟我来吧 ”智者回答说。
智者没有理睬年轻人的反应,来到了海边。年轻人立即跟上来。智者向前走,一直走进大海。他的身体已经被水淹没但他仍然向着大海深处前进。他突然将年轻人的头按在了水中。年轻人拼命挣扎最后终于挣脱了。这时智者紧紧握住了年轻人的手。一分钟后他放开了年轻人。年轻人跳出水面大口地喘着气。
“蠢货,你想淹死我吗 ”年轻人愤怒地朝智者喊叫。
“如果你渴求获得成功的愿望像是要呼吸到空气这样强,你就已经找到了成功的秘诀 ”智者说。
摘自6月3日《广州日报》,作者雨佳
常胜的歌手
有一位歌手,有一次她唱完歌,竟没有一个人鼓掌。于是她在开会的时候说道:“掌声究竟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难道掌声是美 是艺术 是黄金 掌声到底卖几分钱一斤 被观众鼓了几声掌就飘飘然,就忘乎所以,就选成了歌星,就坐飞机,就灌唱片,这简直是胡闹 是对灵魂的腐蚀 你信不信,如果我扭起屁股唱黄歌,比她得到的掌声还多 ”她还建议,对观众进行一次调查分析,分类排队,以证明掌声的无价值或反价值。后来她又唱了一次歌,全场掌声雷动。她在会上又说开了:“歌曲是让人听的,如果人家不爱听,内容再好,曲调再好又有什么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里是有一杆秤的,离开了群众的喜闻乐见,就是不搞大众化,只搞小众化,就是出了方向性差错,就是孤家寡人,自我欣赏,钻牛角尖,穷途末路,难以自拔在音乐厅里,我听到的不只是掌声,而且是一颗颗火热的心的跳动 ”
过了一阵子,音乐工作者开会,谈到歌曲演唱中的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和群众的趣味需要引导,欣赏水平需要提高。她便举出了那一次唱歌无人鼓掌作为例子,她宣称:“我顶住了我顶住了 我顶住了 ”
又过了一阵子,音乐工作者又开会,谈到受欢迎的群众歌曲还是创作、演唱得太少。她又举出了另一次唱歌掌声如雷的例子,宣称:“我早就做到了我早就做到了 ” 摘自6月28日《广州日报》,作者王蒙
小鱼吃大鱼
在海洋世界里,有许多弱小的鱼,由于身体具备某些特殊的器官,总能以小胜大,使一些大鱼甘拜下风。
形如鳗鱼的七鳃鳗,其吸盘状的口内长满了角质齿,它能吸附在大鱼身上,将大鱼皮肤咬个洞,然后吸大鱼的血,并分泌出一种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大鱼由于失血过多,不久便死亡了。
在海洋世界里的350多种鲨鱼中,有一种体型很小的鲨鱼,它身长只有40厘米,但牙齿却很厉害。这种小鲨鱼极其凶猛,甚至敢于向体重达七八百公斤的大鲨鱼发动进攻,它能咬破大鲨鱼的皮肤,进入体内使其致死。生活在海洋中的电鳐,身体虽小,却能把处在它形成的电场中的大鱼击伤。
人们在海洋里还发现一种头上长着两只尖角的鱼,它的嗅觉特别灵敏,能闻到几千米以外的血腥味。当它被大鱼吞食后,它也毫不在乎,待进到大鱼腹中后,它就用又硬又尖的双角钻破鱼腹,转眼之间便可从大鱼肚子里钻出,逃之夭夭,而那条大鱼却慢慢死去。在红海,人们发现了一种扁平的小鱼———豹鳎,它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毒液。这种毒液只需一小滴,就能使大鲨鱼瘫痪。
摘自6月18日《中国海洋报》
公 理
老师离开黑板,抖了抖手上的粉笔灰说:“现在请大家作笔记:平行的两条直线,任意加以延长,永不相交。”学生们低下头在本子上写着。
“西多罗夫,你为什么不记呢 ”“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交 ”“为什么 我不是已经讲过,因为它们是平行的呀。”“那么,要是把它们延长到一公里,也不会相交吗 ”“当然啦。”“要是延长到五千公里,它们就会相交了吧 ”“不会的。”“有人试验过吗 ”“这道理本来就很清楚,用不着试验,因为这是一条公理。谢苗诺夫,你说说,什么叫公理 ”一个戴着眼镜,态度认真的男孩子从旁边位子上站起来答道:“公理就是不需要证明的真理。”“对,谢苗诺夫,”老师说,“坐下吧……现在你明白了吗 ”
“那么,不论什么定理都可以叫做公理,就也都用不着加以证明了 ”“不是任何一条定理都可以叫做公理。”“那为什么这一条定理就可以叫做公理呢 ”“咳,你多固执啊……因为这是欧几里得说的。”“要是他说错了呢 ”“你大概以为欧几里得比你还要蠢吧 ”“不,我并不这样认为。”“那为什么你还要强辩呢 ”“我没有强辩,我只是在想,为什么两条平行直线不能相交 ”“因为它们不会相交,也不可能相交。整个几何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这么说,只要两条平行直线一相交,整个几何学就不能成立了 ”“那当然,但它们终究不会相交……你瞧,我在黑板上画给你看……怎么样,相交了没有 ”“暂时没有。”“好,你再看,我在墙上接着画……相交了没有 ”“没有。”“你还要怎样呢 ”“要是再延长,延长到墙的背面去呢 ”“现在我全明白了,你简直是个无赖,你心里很明白,但就是存心要跟我扯皮。”“可我确实不懂嘛。”“嗯,好吧,你不相信欧几里得,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我,你总该知道,总该相信吧我对你说,它们是不会相交的……喂,你怎么不说话了呢 ”“我在想。”“西多罗夫,那就这么办吧:要么你立刻承认它们不会相交,要么我把你撵出教室,怎么样 ”“我实在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西多罗夫哽咽着说。“出去,”老师喊了起来,“收拾你的书包见你的父母去吧。”
西多罗夫收拾起书包,抽泣着走出教室。
大家默默地坐着,然后老师站起来又走近了黑板。“好吧,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请你们再记下一条公理,两点间只能画一条直线。”
摘自《小说鉴赏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库尔良茨基?海特陈印泉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