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7:2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选择注音有错的一项( )(5分)
A.蹲(dūn) 踩坏(cǎi) 列举(liè) 揣摩(chuǎi)
B.碌碡(liù) 萎缩(wěi) 羡慕(xiàn) 嘈杂(cáo)
C.不妨(fáng)闹哄哄(hōng) 混乱(hùn) 手帕(pà)
D.卑鄙(bǐ) 劈叉(pǐ) 胚胎(pēi) 泥坯(pēi)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6分)
①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
②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
③揣摩她现在不知怎么样了。
3.本文作者是 当代著名的 、 著有作品 、
、 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5分)
4.选词填空(8分)
①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________(软弱、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②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______(高贵、高尚)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③我们不妨稍微留心____________(视察、观察)周围的现象。
④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____________(理想、幻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
5.对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 )(5分)
A.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反问,强调它不只是树)
B.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比喻,生动地表明说话并不平常)
C. 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生动形象地说出了我们之间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
D.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对偶,使得句式整齐,增强表现力)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避免浪费。
C.我们初三同学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面孔。
7.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5分)
A. 希望大家能够遵守公道,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B. 只有那些善于掌握学习要道的人才能不断进步。
C. 万里长城气势磅礴,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6分)
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_______,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1)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2)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3)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4)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5)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6)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2)(3)(6) B.(1)(3)(5) C.(2)(4)(6) D.(1)(4)(5)
9.仿照例句造句
例句: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仿句:使他引以自豪的是,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阅读下列语段 回答问题
(一)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揣摩她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她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作者说:“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读叙述少女故事的文字,概括下列内容:(6分)
“平庸的背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灵魂生活的迹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动人的光彩”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理解有错的一项( )
A.“我”对“少女”的羡慕和对自己的青春岁月的缅怀,正反映了“我”对灵魂生活的崇尚。
B.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后来变得越来越实际,原因是年龄增长了。
C.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可悲的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D.作者为列车上的“少女”的举动而感动,并希望“少女”依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热爱读书,求知若渴。
3.根据作者的“羡慕”和“缅怀”,推测作者当时追求灵魂生活的情况。(5分)
4.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认为“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变得越来越实际”。请你就这句话发表看法。(5分)
5.请你结合如今的生活实际谈谈“生存斗争的压力”。(5分)
6.课文中说:“其实,无需举出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动人的光彩。”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动人的光彩”吗?试举例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7:24:07 | 只看该作者


(二)

①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思想的作家的笔下,可以写出意义截然不同的作品。②恩格斯说:“情节大致相同的同样的题材,在海涅的笔下会变成对德国人的极辛辣的讽刺;而在倍克那里仅仅成了对于把自己和无力地沉溺于幻想的青年人看作同一个人的诗人本身的讽刺。……前者以自己的大胆激起了市民的愤怒,后者则因自己和市民意气相投而使市民感到慰藉。”③这样的例子,我国也有。④大家去读读鲁迅的小说____a____和胡适的剧本《终身大事》吧。⑤这两个作品的题材也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写五四前后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故事。⑥但是,____a____表现了妇女在没有得到政治经济上的解放以前,婚姻自由只是一个幻想而已,子君即使走出了家庭的旧牢笼,依然走不出更大的社会的旧牢笼。⑦《终身大事》中的田女士则心满意足地坐上陈先生的汽车一走,就万事大吉了。⑧前者深刻地揭示了婚姻关系和整个社会的联系,揭示了小资产阶级梦想的破灭;后者则只是贩卖令人作呕的小市民的庸俗乐观而已。

⑨血管里出来的是血,喷泉里出来的是水。⑩根本的问题,是作家的世界观。 “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这里说的太阳,就是指____b____,无论什么题材,只要投以马克思思想的阳光,都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没有阳光的照耀,大海也不会有光彩。

1.文中a处应填的是( )

A.《一件小事》 B.《社戏》 C.《祝福》 D.《伤逝》

2.文中b处应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第____________句。

4.本文的论据,句②~⑧属____________论据,句⑨~ 属____________论据。

5.本文的论证方法有:______论证、______论证、_______论证、_______论证。

6.联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阳光的照耀,大海也不会有光彩。”的理解。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5分)

A. 他可是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B. 路旁空地上掺进了一些石灰,草都长不好,是一片不毛之地。

C. 水潭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真是惟妙惟肖。

D. 我期末考试的作文写得很成功,真是妙手偶得。

2.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5分)

①语言是反映人的风貌的另一面镜子②我们提倡语言美,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美丽的呢?③你的语言纯洁而明净④豪放的人语言激扬而不粗俗,潇洒的人的语言不羁但决非嚎叫⑤那是由于你的灵魂崇高而朴实⑥我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 ①②⑥③⑤④ B. ②⑥③⑤①④C. ①②⑥④③⑤ D. ②①④③⑤⑥

3.下面句式的变换与原意不一致的是:( )(5分)

A. 难道这不是太阳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吗? 这是太阳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B. 她扔掉的仅仅是一个馒头。 她扔掉的难道仅仅是一个馒头?

C. 我们中国人不是没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D. 家务和耕种占去了她的大半时间。 她的大半时间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4.下列横线上应填入语句正确的是:( )(5分)

________________,比如,早晨的露珠玲珑晶莹,不过,一旦把他们采集下来,那珍珠般的光泽就会立刻荡然无存。_________________,比如,远山如黛,美丽而且神奇,可当你真的走近它,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大堆冷漠的石头。______________,比如,水中清亮的月影,你要伸手一碰,那美丽的明媚就会立刻碎掉!

(1)美,有时是不能近观的(2)美,有时是不能触摸的(3)美,有时是不能采摘的

A. (3)(1)(2)B. (1)(2)(3)C. (2)(3)(1)D. (3)(2)(1)

5.阅读《读诗与识法》 回答问题

①年轻人差不多都爱读诗。拈几首有兴趣的,譬如喝水,三下五除二,咕嘟几下,解渴了事,这是一种读法。另有一些人,古代有欧阳修、苏东坡,近代有康有为、梁启超,当代有钱钟书、程千帆等,他们年轻时读诗,“灯下读诗兼品味,识来妙法与甘辛”,譬如饮茶,慢斟细啜,品出滋味,直欲舌夺精髓,这也是一种读法。与前者相比,后者不但能知其妙,还能知其所以妙,所以,有些评论家将这两种读法分别称作欣赏和鉴赏。

②识法,就是知其方法。以诗为例,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欣赏者的文章可以写出上千个字,说意境如何优美,诗情如何动人,可能对读诗者会有一些启发,但要使读者真正读进这两句诗,还须教人以诗法。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这里“两个黄鹂”是两个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春日景色无奇不有、无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写,他选择了两个点、一条线。这就是诗歌刨作中常见的用点线经营诗境空间的方法,叫“点线经营法”。用此法如果能读出唐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如点由上落下,“黄河”如线自西往东,那简直就大彻大悟了。

③十四年前,我曾与几位女中学生讨论过唐代张祜的《宫词》。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她们正在为这首诗是写宫女的哀怨,还是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争执不休,我发表了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么成功地写出宫女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现作者对宫女的深切同情。这首|小诗,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倒如“故国三千里”是写空间之远大,“深宫二十年”是写时间之久长。这是“时空经营法”。一个宫女的浓重哀怨,不用多言,仅以一个空间一个时间便表达出来了。如果用其他方法来叙述描摹,何能简约精妙如此?

④读诗识法,虽非易事,但只要有好书或老师点拨,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必须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其次,须识活法。若学一法便拘泥一法,学一句咬定一句,不能融会贯通,终究难免东施效颦、泥里行舟之病。宋代朱熹:“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这清楚地说明了读诗与识法的关系。 (作者:林岫)

①细读第①②段,概括加点词“欣赏”与“鉴赏”的含义。(4分)

欣赏: 鉴赏:

② “东施效颦”的本意是什么?第④段中的“东施效颦”具体含义又是什么?(6分)

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社个创作中常见的“点线经营法”,下列诗句中运用此法的一项是( )(5分)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作答)(5分)

⑤你最喜欢哪首诗,能结合本文所得,谈谈你喜欢的原因吗?(4分)

⑥作者认为:“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7:24:10 | 只看该作者


答案

A卷:1.D2. 地位高 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想像,推测3.周国平 学者散文家 《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 4.脆弱 高贵 观察 理想5.B6.B7.C8.D9. 略

B卷:(一)、(一)1.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书、记笔记我觉得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我心中充满感动2.B 3.读书不够积极主动,不够专心,不够人迷。4.略5.略6.略(二)1.D 2.作家的理想光辉 3.① 4.事实 理论 5.引用 举例 比喻 对比6.略

C卷:1.A2.B3.B4.A5. ①“欣赏”指读诗只凭兴趣,领略意境和诗情的动人“鉴赏”指读诗兼品味②指读诗学一法便拘泥一法,不会融会贯通③C④.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⑤略⑥赞同,只有识法,才能深入理解诗歌,得其情味和意蕴。不赞同,开卷有益,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只要去读,就会有所收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2: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