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新闻两篇》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要塞( ) 噙泪( ) 媒体( ) 瞬间( ) 荻港( )
2.一则消息通常包括 、 、 、 和 等部分。(8分)
3.新闻的语言讲究准确地表达内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性。(9分)
⑴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⑵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⑶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4. 在下面括号内选择填入恰当的词语:(6分)
(人们 人士 同胞)
江泽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 ),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香港回归的( )表示感谢。向回到祖国怀抱的600多万香港( )表示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句子中“百万”交代了 ;“1000余华里”交代了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描述了人民解放军 的情景,“均是”突出了 。(8分)
⑵《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结语中,“来自世界各国700家新闻媒体的8000名记者”与导语中的“ ”相应,“历史性的一幕”与导语中的“ ”相应,这样的结尾,使全文的结构浑然一体,又给读者留以思考回味的余地。(8分)
6.两则新闻在所体现出来的感情上,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 ,但后一则新闻还表达了人们 的心情。(6分)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片断练习: 请用一、二个片断来刻画你身边的班干部的形象?(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 时电 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⑶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⑷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⑸至发电时止,该路35路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⑹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⑺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⑻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⑼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⑽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⑾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⒀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⒁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⒂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⒃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⒄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分别用“||”和“|”给文章划分层次:(4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3.新闻的导语部分是对 的高度概括。本文的导语概括了 的一事实。(4分)
4.作者先介绍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并且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略写的方法,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4分)
5.写三路军的进军情况,分别用“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试比较“渡至”、“占领”、“控制”三个词语的区别。(4分)
6.第八句中的“此种情况”是指 。(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