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6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中考语文总复习提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8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古诗文阅读(一)

推荐中考总复习笔记(12)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中2008级9班

罗化请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三.古诗文阅读

l         《考试说明》要求: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3.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

4.理解并能意译文中的句子。

l         复习方略:

1.多读多背。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背诵文言文,特别是《考试说明》上规定的篇目,一定要熟读成诵,这样才能增强文言语感。

2.整理积累。将所学的文言文进行归纳整理,包括重点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注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的活用以及特殊文言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的归类区别。

3.理解联系。要能准确理解所学文言文的意旨,并能够将古人的观点情感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探讨其现实意义。

3.经典范例:(见《新支点》)

l         练习:(见《新支点》之“经典试题”和“经典预测”)

l         考点过关检测:(见《新支点》)



附:《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十篇文言文海练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

1、同“悦”,愉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罔:迷惑。殆:危害  4、齐:相同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故,旧的知识  7、弘毅:宽广,刚毅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                 为人处事要                   。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      。谈学习方法的:            &n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⑩《论语》的“论”读lún,它是   的书。文中告诉我们     。

⑾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学习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阅读:

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⑵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⑷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⑸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①[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            B.诲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下面句子中的“之”指代的分别是什么?

A.诲女知之乎: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其不善者而改之: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告诉的是一个什么道理?

4.选文的第二则,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



答案:1.C(通“智”,其余解作“知道”)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道理。善者。不善者3.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见出真正的君子。或: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真相。4.“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本领”或“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陋室铭》——刘禹锡[唐]

一、精要笔记:

(1)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形容其不陋,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类比衬托。山、水----陋室诸葛庐、子云亭----陋室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沿。

2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3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6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三、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参考答案: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四、默写填空:.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④《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⑤《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答案: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4、孔子云:何陋之有?5孔子云:何陋之有?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五、阅读:读原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

2.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3.展开合理的想象,把画线的句子扩展为一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答案:1.略2.安贫乐道3.略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8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河南非课改)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5.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

12.(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1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1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15.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二、阅读《陋室铭》回答:

1、解释句中加点词

(1)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          )

(3)可以调素琴(       )   (5)斯是陋室    (          )

(6)往来无白丁(        )  (7)无案牍之劳形(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                                 

3、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B、调素琴,阅金经。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5、文中的“诸葛”是指           “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                  

6、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7、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呢?

                                                                        

8、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2)孔子云:何陋之有?





9、用原文语句回答:

(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2)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3)“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主旨是:                                                 。

10、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1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地点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陋室铭》

1、(1)著名、出名(2)大 (3)调弄,这里指弹(琴)(4)这里指奏乐的声音(5)这(6)没有学问的人  (7)官府的公文2、(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3、C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诸葛亮;扬雄)6、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7、“惟吾德馨”,或精神充实。2分8、示例:(1)用反问句式,突出主旨。(2)引用孔子的言论,强调陋室不陋。(3)把“陋”放到“有”前,强调陋室不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9、(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鸿儒(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0、①无 / 丝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11、言之成理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2008中考语文总复习笔记_古诗文阅读 (二)

推荐古诗文阅读(二)



《爱莲说》——周敦颐[宋]

一、精要笔记:

(1)托物言志,以莲喻人,赞扬君子品格,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菊,正衬莲;牡丹,反衬莲。

(2)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骈句散句交错

二、解释下列词语答案

1可爱者甚蕃      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3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4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指隐居的人。

7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应当。

三、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5同予者何人?

答案:1、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

2、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3、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4、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5、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四、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22.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2分)

                                                               

23.【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

【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24.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四、

20.(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21.莲,是花中的君子。

2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3.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24.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13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答:                                                      

                                                           

                                                        。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二)9、①多  ②长枝蔓  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鄂州市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1.C(2分)  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9 06: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