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1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语文考点知识全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 字 知 识

1.知识要点与复习策略
要掌握重点教读课文中出现的常用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含义、会组词。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了解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书写汉字,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初中毕业生应认识的汉字较多,包括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和使用率较高的字。这些字的识记和掌握,若单靠毕业前夕的总复习来巩固,搞临时突击,显然不会有好结果的。因此,在掌握汉字时应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汉字构字常识(主要是形声字)。(2)对任何一个汉字,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来认识。(3)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字,读书时要注意分辨。(4)要学会使用字典,词典,掌握音序检字和部首检字这两种方法。

2.形声字
从字形上看,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大部分合体字属于形声字。形声字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旁(也叫义符)和表示字的读音的声旁(也叫音符)组合而成。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声字的形旁只能笼统地表示事物的类别,不能表示具体的意义。有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甚至已不能准确地表示现代的读音。

3.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对于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旁来判定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

形似字就是形体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表示几种不同的意义。辨别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意义、用法、词性等几个方面考虑。

学习多音字,不仅要了解某个字有几个读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同时,还要了解不同读音的不同搭配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

例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河北省中考题)
A.匿(nì)名    挑拨离间(jiàn)
B.迥(jiǒng)异 沾(niān)轻怕重
C.抖擞(sǒu)   并行不悖(bó)
D.狭隘(ài)    坦荡如抵(d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注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解答有关汉字的考查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如B项“沾(niān)轻怕重”中的“沾”是“拈”的误写。C项“并行不悖(bó)”是“并行不悖(bèi)”的误读。D项出现一个错别字,“坦荡如抵(dǐ)”中的“抵”是“砥”字的误写。只有A项全部正确。

例2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北京市中考题)
   A.招是搬非 随机应变 祸不单行 B.心旷神怡 大声疾呼 虚张声势
   C.敷衍塞责 知迷不悟 辨伪去妄 D.错落有致 自出心裁 不屑置辩
解析 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正确辨析、使用音同或形似而义不同的字,防止写别字,并正确运用。C项中“知迷不悟”的“知”应改为“执”,“执”是坚持的意思。整条成语是坚持错误而不觉悟的意思。而误写成“知”,显然是对成语的意义理解错了。如“甘拜下风”中的“甘”,是甘愿,乐意;而不能写成“干”。“下风”是风向的下方;而不能写成“下峰”。因此要把成语的每一个字写正确,必须准确地掌握每个字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训练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在括号中。
1.下列成语的首字按照音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浅尝辄止   ②貌合神离  ③寓意深长  ④气象万千
⑤持之以恒   ⑥古往今来  ⑦微乎其微  ⑧偃旗息鼓
A.⑤⑥②④①⑦⑧③                   B.⑤⑥②①④⑦③⑧
C.⑤⑥②④①⑧③⑦                   D.⑤⑥②④①③⑧⑦

2.下面有关字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功、芳、慈”都是形声字,但形旁和声旁的结合方式各不相同。
B.“戳穿”的“戳”和“杀戮”的“戮”是形似字。
C.“假、会、都、提”有的不是多音多义字。
D.“刻苦”的“刻”和“克服”的“克”是同音字。

3.下列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围  葵  闷  匪  界  爸               B.林  订  休  例  桂  功
C.尘  糊  揭  势  明  饭               D.烤  粗  致  聪  山  熬

4.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英勇无敌    安然无恙     勃然大怒     鞠躬尽瘁
B.契而不舍    坚持不懈     惊惶失措     小巧玲珑
C.大惊失色    卓有成效     义正词严     朝思暮想
D.声名狼藉    得心应手     不折不挠     锐不可当

5.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
A.见义思迁 一穷二白 举一反三 B.辨伪去妄 万事具备 招事搬非
C.不可救要 杳无消息 纵横绝荡 D.不屑置辩 虚张声势 为富不仁

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敷衍了事——了如指掌
B.错落有致——分工细致
C.一挥而就——一切就绪
D.莫名惊诧——莫名其妙

7.下列划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非作歹(坏人)     心旷神怡(愉快)    诘责(反问)
B.自出心裁(判断)     尔虞我诈(欺骗)    菜畦(田梗)
C.姹紫嫣红(美丽)     莫名其妙(说出)    惆怅(不如意)
D.辨伪去妄(荒谬不合理的) 油光可鉴(当镜子照)  效尤(更加)
背诵默写
知识点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在语文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了学生必须“能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考题解析

纵观近三年的语文中考题,我们发现背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直接型默写题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各区中考中都出现的题型。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2003年北京市中考题)


二、理解型默写题

这一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题稍大些,灵活性也强一些。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考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它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例:《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宠辱不惊”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2002年朝阳区中考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概括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条件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001年西城区中考题)


  三、迁移型默写题

这类题是新出现的题型,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的灵活性、综合性。考生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的储备量时,才能从容不迫。这类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001年东城区中考题)

例:“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邑轻尘”,请再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002年东城区中考题)


四、运用型默写题

重在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默写题亦然。只有在灵活运用中才能真正检验出对所积累内容的理解。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需要考生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这类题重在运用,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体,因有语境的限制,其答题范围也往往是有限的。

例:这次分手,我们再见面的机会也许微乎其微,但是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用初中教材里学过的诗句填空)(2001年朝阳区中考题)

例:朋友分别,如果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行,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杜少府三任蜀州》中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迈情怀。(2001年石景山区中考题)


五、简单赏析型默写题

这类题注重考生的情感、态度,重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考查他们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这类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凭考生自己的喜好在诗文中选择语句作答。这类题更具有开放性和主观性。

例:你在课内或课外一定学过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2002年石景山区中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这一题型会帮助青少年在记忆力的鼎盛时期为自己建造起民族语言文化的金字塔,并受益终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考查评价以新课标要求为准,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范围以新大纲定的16篇背诵推荐篇目为主,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文言散文也是复习重点。另外,也不排除考查课外浅易文言文。从考查角度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即“理解基本内容”;

二是明确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通假字的本字及意义,关键实词的含义;

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是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和艺术方法能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考点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考查热点]

1、知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5、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题型解析]

第一题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第二题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考试时要结合上下文,辩明词语的多种意义,写出该词语的特定含义。

第三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意。

第四题一般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词;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

第五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


[答题误区]

1、字词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失误: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准;②不能准确辨析古今异义的词;③通假字把握不准;④不能辨别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2、翻译文言句意,失误主要有:①关键词语没有译出或译得不准确;②对句子的隐含意义不理解。

3、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主要失误有:①不着眼于全篇,孤立地回答问题;②不善于概括表达,概括不准、不全;③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4、解答开放性试题,主要误区有:曲解原文、故意拔高、无中生有等。


[应对策略]

1、强化记诵,增加积累,提高语言感受能力。重点篇目的经典语段,要反复诵读,真正把握其内涵。

2、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学会从中揣摩规律,形成能力。

3、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具体语境、情境中领悟意思,把握情感。

4、对待开放性试题,要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力求新颖独到,但切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例题透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这里我们对“之”字的用法作一个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其中“其力之不足”在句中作“知”的宾语。

③用在复句的一个主谓式分句里面。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者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之”用在动词“鼓”(击鼓)后,无实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三、固定格式“……之谓也”,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说的就是……啊”。

  如:“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该句句意为:“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过上百种道理,便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四、用在表时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⑥/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语言衔接题
语言衔接题解题要领

  l、避免两个误区
  A、凭语感,读得顺
  语言衔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述的规范,和内在逻辑的严密。有些同学平时说话和写作的语言本来就不规范,逻辑不严谨,因此做语言衔接题不能光凭语感。

  B、这么连接也没错
  有些同学初做这种题,总觉得四个选项都挺对的,没有一项不对。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这种题考查的是“最恰当的一项”,而不是“错误”的一项。

  2、要领:寻找依据点。
  做语言衔接题,不能凭语感,要善于寻找依据。
  A、关注主语一致
  如下面练习中第一题3、4两句,考查的就是前后文主语一致的问题。“在无边的大海面前”这句的对象指的是人而不是自然,因此后边就应该是“人和自然交融”,并且从后文也可以看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的主语也是人而不是自然。所以只能选第4句。

  B、关注结构对应
  如下面练习中的第3题3、4两句,前文是“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与之对应的结构就只能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思考了一些问题”也没错,但从结构上不如“多思考了一个问题”更恰当。

  C、关注内在逻辑
  如下面练习中的第4题,应该先有“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才有船在“月光”与“水波”中飘荡。先有“船”,再有我“躺”在铺位上。先有“躺”,再有“倾听”。等等。这些都是考查了一个内在逻辑的问题。

  D、关注暗示语序的关键词语
  如下面练习中的第2题3、4两句,第三句中有“上述四大加工技术”,第四句中有“上述范围”,这些都是暗示上文有具体的内容与之对应。根据这些词可以判断句与句之间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检测

  1.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哦,大海,你多么广阔! 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 _______ 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①你创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②你蕴藏了多少力量,创造了多少奇迹,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③在无边的大海面前,自然和人交融,使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
  ④在无边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
  ⑤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拍打岩石,激起丛丛白色的浪花,
  ⑥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激起的丛丛白色的浪花,拍打着岩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2. 选出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辐照加工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加工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
  ②早期的辐照加工,是利用射线的杀菌灭虫性能来达到消毒、保鲜等目的
  ③本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辐照加工技术,是继上述四大加工技术之后,正在崛起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加工工艺技术
  ④现代的辐照加工技术已突破上述范围
  ⑤众所周知,机械加工、热加工、电加工和化学加工,是通用的材料加工技术
  A.①③②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③④②  D.⑤③①②④

  3.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_________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
  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从海湾那边返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A.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B.皓月当空,风平浪静。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我躺在铺位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C.我躺在铺位上,身子轻轻地摇晃着。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
  D.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我躺在铺位上,身子轻轻地摇晃着。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

  5.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_____________在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修 改 病 句
修改病句,改正错别字的试题在中考试卷上多年来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考生解答这类题在心理上有准备,答卷时已不感到有太大的难度。可是近年来,修改病文段的题型在全国许多省市的中考命题中浮出水面,它将文字的错用、误用;标点符号的不规范使用;还有语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逻辑等错误造成的病句;结构文章时出现的纰漏等汇集于一段文字中。以此考查学生的纠错能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查知识的积累和布局谋篇的能力等等。这类题考点不容易把握,较之修改病句和改正错别字的分别命题形式无疑是增加了难度。

[经典题型]

按要求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修改下面短文。

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所作的自我反省,更是向每个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

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够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民族没有因为愚昧或是盲从而有时破坏了自己的文化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个人、国家和民族,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

我想,忏悔要慎重,将自己的过失展现给世人,往往会为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自己的大好前途。一个人一生中谁不说几句谎话呢?说谎话也是需要勇气的。

忏悔是一种勇气,忏悔是一种英雄精神,只有当一个人有了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才有可能豪不留情的批判自己;只有心胸坦当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是坚强的,更是高尚的。

(1)文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改正其中两个。(如果多改,按前两个计分)(2分)

(2)文中有多处病句,请改正其中三处。(如果多改,按前三处计分)(6分)

(3)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以外,本文还有什么问题?请改正其中的一处。(如果多改,按第一处计分)(2分)(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试题)

[解题方略]

1. 审题。此题满分10分,分值所占比例不小,得分容易,丢分也容易。文中有多个错别字,有多处病句,此外还有别的毛病。只要改正两个错别字就可以得满分(2分),改正三处病句也可以得到另一个满分(6分),此外再发现一处不同类别的错误并改正,最后一个满分(2分)又得到了。答题时一定要慎重,不能马虎轻敌,只求稳、准,不得急躁贪多。否则丢分也是很容易的事,把备选答案考虑成熟后,选择自己最满意的,还要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注明。不能随意涂改。

2. 把握内容。进一步阅读文段,要速读。这是一段“随笔”之类的文字,针对巴金老人在《随想录》中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作者给予了肯定和赞扬。文章最后表明:忏悔是一种勇气,忏悔是一种英雄精神。

3. 疏通文脉。阅读过程即把握文段的行文脉胳。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引述巴金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之后也作自我反省,写出《随想录》,被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第二段引发议论,对过去的错误,“弯路”要勇于承认并改正,这样“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第三段思路陡转,又谈“忏悔要慎重”。与前文命题相悖,仿佛自己打自己耳光。第四段又接着第二段的命题,对勇于忏悔的精神提出了两个必要的条件,肯定了巴金老人的人格魅力。

4. 扫荡梳理。这一步是对问题解答的实际操作,可以在草稿纸上记录结果。

第一段有一个错别字:“由其”改为“尤其”,两处病句:第二个句子是一个被动句,“誉”字之前应增添“被”字,变为“被誉为……”。最后一个句子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改正后变成“发出呼唤”或“提出问题”。此外,还有一处标点错用:“忏悔录”的引号去掉,改为书名号《忏悔录》。

第二段有一个错别字,“渡”改为“度”,三处语病:①“以往”和“从前”重复表达,只可保留其中一个。②误用“因此”,依据文意要改为“因为”。③根据上文句子的表述顺序,“国家”和“民族”两个词的顺序要颠倒一下。

第三段表述不合题旨,尽可删掉。

第四段有两个错别字:“豪”改为“毫”,“当”改为“荡”。还有一处标点错用,“忏悔是一种英雄精神”之后应该用句号。

以上的梳理结果,需要再斟酌判断,选出最有把握得分的答案,用修改符号落实在原文上,一定要做到整洁清晰,合乎规范。

[演练平台]

阅读文段,按要求修改错误。

要求:(1)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2)文中有多个错别字,请改正其中两个。(3)文中有多处病句,请改正其中三处。(4)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以外,本文还有什么问题?请改正其中的一处。

苦咖啡

小时候,通过电视广告,使我认识了咖啡。那时,它给我的感觉是淡淡的,只是一种看起来很诱人的饮料。以后,它偶而会从商店的橱窗例不经意地跳出来,让我总想亲口尝一尝它的滋味。

上初三了,面对马上即将来临的中考,我十分紧迫,这时我想到了咖啡,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我准备了一只漂亮的杯子,耐心地等待夜暮的降临。吃过晚饭,我迫不急待地冲进房间,满怀欣喜地冲上一杯咖啡,于是那浓浓的香味飘满小屋的空间。

“呀,真苦!”第一口下去,我不禁咧嘴。我想倒掉它,可长久以来咖啡对我的印象让我坚持品味,慢慢地我从苦涩中感到了一种真正的香甜。那一夜,我学习了很久——

我开始研究咖啡。据说,巴西咖啡举世闻名,这要归功于从非洲引进了一种杀人蜂,由杀人蜂授粉的咖啡格外香浓可口。杀人蜂给巴西人带来了经济效益,当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我觉得咖啡真的很神奇。它能让我头脑清醒,学习时不知疲倦。它哪里会给我带来好运?我的好佳绩都是我自己的刻苦勤奋换来的。

以后,咖啡经常陪伴我学习到深夜。我的学习成绩也逐步成为班里的一名好学生。

我爱苦咖啡——。
中考总复习古诗文背诵集锦
七年级上册

《论语》六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淮上与友人别(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观沧海(东汉 曹操)

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

饮 酒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迢迢牵牛星(南朝梁  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望(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西江月(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宋  陆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渔家傲(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浣溪沙(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观刈麦(唐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赤壁(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已亥杂诗(明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

采薇 (《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送别(隋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朝天子 咏喇叭 ( 明 王磐 )

喇叭,唢哪,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渔家傲 (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曰:“吾与点也。”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水调歌头(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滁州西涧(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约客(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如梦令(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宋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下册: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泄。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芷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黄鹤楼(唐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行路难(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凉州词(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咏煤炭  (明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虞美人(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中考文言文复习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面”上掌握了些许知识,而真正落实到“点”上,许多同学还是会因为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细致而败下阵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复习中按照5天计划再进一步。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第四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第五步: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回答哪些内容,注意在回答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如“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和“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是不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混淆。这道题要抓住“理由”二字回答,答案应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和“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所以不应写。

第六步:对于某一篇古文、古诗的理解性背诵,理解起来还是较简单的;而对于在所有学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这只能要求同学多积累,多贯通,如积累一些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给它们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你收集的范围,在答题时可多想几个诗句,然后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调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第三天: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第一天朗读文章的时候,就给句子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句子翻译又要特别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所以第二天的实词整理又为它打下一层基础,那么,句子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不妨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这些文言语句:首先,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天: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天的课文诵读已让同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

  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天: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不要被课外语段所吓倒,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

首先,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议论文的论据,何乐而不为?

其次,你还要找10篇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不翻译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清。

初中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
教学目标:
根据“重点”中的要求,这节课我们通过实例的训练,要求具有如下的能力:
1、判断语文常识正误的能力。
2、分析语文常识的能力。
3、有关语文常识的选择与填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语文常识包括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文体知识重点掌握的是: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说明对象、特征、方法;议论的论点、论据、论证。
文学常识重点掌握的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
文化常识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难点:
识记和分析


预习要求:
1、阅读中考指要,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专题所要掌握的内容。
2、完成中考指要中的相关习题。
3、摘录疑难问题,准备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 :
一、明确要求:
1、了解重要作家的有关情况(包括姓名、朝代或国籍、主要作品及其出处等)。
重点掌握的作家:
中国现代作家:鲁迅、茅盾、老舍、朱自清、冰心、赵树理、周立波、吴伯箫、臧克家、鲁彦、魏巍、杨朔、王愿坚等。
中国古代作家:孔子、孟子、左丘明、韩非、司马迁、陶渊明、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范仲淹、苏轼、施耐庵、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
外国作家:安徒生、都德、契诃夫、莫泊桑、高尔基、马克?吐温、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2、了解文体知识(主要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及古代诗、词、曲等有关知识)

3、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古代重要的作品的有关知识(包括作品主题或故事主人公等)。
重点了解的作品有:《诗经》、《论语》、《左传》、《战国策》、《孟子》、《列子》、《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著作。

4、了解并掌握初中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有关知识(包括作品主题或故事的人物及主人公等)。如《分马》、《同志的信任》、《在烈日和暴雨下》、《变色龙》、《老杨同志》、《孔乙已》、《范进中举》、《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勒》

5、文体知识应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
②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
③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④应用文的格式、种类等。

6、文化知识应重点掌握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以上6条所涉及的语文常识需要朗读,不可忽视。


二、例题选讲:

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有些故事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B、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常常联系的,交错使用。
C、从文学常识的角度来看,《孔乙已》和《我的叔叔于勒》有三点相同:作品中的“我”都不是作者本人;都是短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
D、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人物;祥子是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人物;杨白劳是歌剧《白毛女》中的人物。

分析:
本题以选择题型考查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由于四个选项涉及的考点面较广,考生平时若识记没有到位,就易选错。回答本题的正确方式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将四个选项横向比较,找出疑点,再确证。答案为:C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交代的是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背景等。
C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D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一个集中的中心。

分析:
A项缺漏了“文学”,B项中社会环境描写是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是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自然景物。D要一个集中的中心。所以答案为:C

3、填空题:
①《论语》是有关   思想的重要著作,主要是记录  时思想家  言行的书。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史书,作者是  时的    。鲁迅誉之为“            ”。
③文房四宝是指:   、   、   、   。

答案:①儒家 春秋 孔子及其弟子 ②西汉 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③笔墨纸砚


附1-6册重要的作者、作品:

冰  心  原名谢婉莹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散文——《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小说——《小橘灯》

巴  金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繁星》(散文)

郭沫若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诗集《女神》、话剧《屈原》
《石榴》 (散文)、《天上的街市》(诗歌:选自诗集《星空》)、《在萧红墓前排五分钟讲演》(讲演)

鲁  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小说 选自《鲁迅全集》)、《一件小事》(小说 选自《呐喊》)、《故乡》、《孔乙已》(小说《呐喊》)
《论雷峰塔的倒掉》(杂文)、《坟》、《“友邦惊诧”论》(杂文)、《二心集》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生命的意义》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朱自清   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
《春》(散文)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老  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济南的冬天》(散文)
《在烈日和暴雨下》(小说《骆驼祥子》)
《龙须沟》(戏剧)

安徒生   丹麦作家
他的童话有160余篇 《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列御寇  战国     《列子》
《两小儿辩日》
《愚公移山》

蒲松龄  字留仙  别名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人 文学家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狼》

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他与王维并称王、孟。
《过故人庄》

白居易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卖炭翁》(叙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

陆  游  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晏  殊  北宋初期词人,字同叔
《浣溪沙》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 词牌

马致远  号东篱  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天净沙 曲牌名

魏  巍  当代作家  长篇小说 《东方》
散文 《我的老师》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都  德   法国小说家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

林嗣环   清代人   《口技》选自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周立波   当代作者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分马》节选自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高尔基   苏联作家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
散文诗  《海燕》

杨 朔   作家主要作品散文集《海市》、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荔枝蜜》(散文  选自《杨朔散文选》)

孔 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陶渊明  东晋诗人  名潜  字元亮 《陶渊明集》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传记)

杜 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史”
《春望》、《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
《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少陵集详注》

文天祥  南宋大臣 、文学家。《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如梦令》选自《漱玉词》
如梦令 词牌名

契诃夫  俄国作家  
《变色龙》(小说)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伏契克  捷克斯洛伐克
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 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

沈 括  字存中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之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叶圣陶  《苏州园林》(说明文)
《多收了三五斗》(小说《叶圣陶选集》)

柯  岩  女作家 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周总理,你在哪里》

贺敬之  诗人 《回延安》(选自《放歌集》)
《白毛女》延安鲁迅文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

马南屯阝    原名邓拓  
《从三到万》、《事事关心》(选自〈燕山夜话〉)

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著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全唐文》)
《秋词》(选自《唐诗鉴赏辞典》)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

周敦颐  字茂叔 宋代著名哲学家
《爱莲说》(选自《周子全书》)

韩  愈  字退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倡导“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之一。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看选自《昌黎先生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歌)(《韩昌黎集》)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
《关雎》《蒹葭》(爱情诗)
《君子于役》

王安石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湖阴先生壁》

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西江月 词牌名 选自《稼轩长短句》)

李商隐  字义山 号玉奚谷生 唐代诗人  作品有《李义山诗集》
《夜雨寄北》、《无题》

茅  盾  散文《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

马克?吐温   美国进步作家
《竞选州长》(小说)《婴儿》(讲演)

苏  轼  北宋文学家  号东坡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散文  选自《东坡志林》)
《水调歌头》、《江城子  密州出猎》(词  选自《东坡乐府》)

《乐府诗集》   曹操  《观沧海》 《龟虽寿》
《陌上桑》(汉代乐府中的民歌)
《木兰诗》(北朝民歌)

李  白   唐代诗人   《李太白全集》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渡荆门送别》《行路难》

李  贺  字长吉 唐代诗人  作品有《李贺诗歌编》

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著有《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词牌名  选自《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艾 青   原名蒋海澄  代表作《大偃河,我的保姆》
《给乌兰诺娃》选自《艾青诗选》

吴敬梓  字敏轩  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范进中举》

吕叔湘  《人类的语言》《论“基本属实”》

顾颉刚  历史学家  
《怀疑与学问》选自《通俗论集》

孟  子  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柳宗元  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著有《柳河东集》
《捕蛇者说》(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始得西山宴游记》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王 勃  字子安  唐代初年的诗人 与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杜少府之任蜀川》选自《王子安集》

岑 参  唐代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

张养浩 字希孟 号云庄 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  潼关怀古》  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莫泊桑  法国作家
《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求》

罗贯中 元末明初小说家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

左丘明  春秋时期人,《左传》是根据鲁史所写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

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

诸葛亮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

苏  辙 北宋文学家
《上枢密韩太尉书》选自《苏辙集》

曾 巩  字子固  北宋文学家
《墨池记》选自《元丰类稿》


古典名著考查题

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位英雄是____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蜀国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为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_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__》。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

7、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   。他的一部著作    。

8、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9、《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家   。_   _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他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

10、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   ,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参考答案:

1、《红楼梦》  2、关羽 大意失荆州  3、吴用 《水浒传》  4、大闹天宫   5、三国演义  6、武松  7、蒲松龄  《聊斋志异》  8、法国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葛朗台;英国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法国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俄国 果戈里 《死魂灵》泼留希金。  9、笛福 鲁滨逊   10、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很大比重,考生应予以充分重视。其课程目标主要有: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6、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体会其表达效果;

7、注意从科技作品中领会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8、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下面,分别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的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分析其复习要点。

一、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主要测试初中毕业生对记叙性文章整体或部分的阅读、理解、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体有这样几点:

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理顺文章段落、层次、结构关系,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探究文章的中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语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区别文章中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结合文章的内容、情感、价值观谈看法,或引申出别的话题,考查学生与作者、文中人物、自己的多层次对话的能力,考查学生质疑、迁移和鉴赏、创新的能力。

记叙文阅读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突出文学因素,注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要突出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即依据文章的特点,抓住文章的主旨、思路、篇章结构及表现方法这些全局性的问题。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难易相当的文章是命题的一般原则。


二、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部分的考试,是以日常学习中掌握的说明文的特点和有关知识为基础,在通读全文的前提下,整体感知说明的内容,明确说明的对象,把握其基本特征或特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回答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理解说明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特质,并完整、准确、简洁地表述,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了解说明的顺序,主要掌握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并能领会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

了解说明的方法,主要了解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能从文中辨别并简要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主要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近年来的中考题,说明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段)的理解、分析及综合能力。其中对语言的品析和结构的整合成为考题中的重难点。在选材方面,关注社会、自然、人生的热点问题,注重渗透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在设题方面,题干中逐步淡化了对文体知识概念的考查,而是结合文章内容和中心进行设问,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灵活性、趣味性、针对性的表述题,甚至是开放性的探究题,联系生活实际更加紧密。这样的导向体现了中考淡化文体意识的原则,可以较全面地检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三、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部分的考查,以辨析论点、掌握论据、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方法为主,其设题方式主要有:

针对论点设题,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

针对论据设题,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概述论据和具体论据;

针对论证方法设题,常见的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针对文章结构段落设题,包括对某些在结构上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句子和重要段落的理解。

近年来中考议论文阅读部分的命题仍然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命题材料大多涉及备受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
【考点讲解】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9 06: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