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教读本: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8:55:00 | 只看该作者
儿子在学架子鼓,每次两节课,一个半小时。有一段时间他练羽毛球,每次两小时,有十来个孩子,运动量很大,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羽毛球和架子鼓都在星期天下午。中午吃过饭就出发,去政法大学打羽毛球,打完马上赶到少年宫学鼓,衣服都没时间换。打完鼓已经五点半,衣服也干了,背上一层白花花的盐。开始我们还担心他受不了,但实际上,他没有一次不是生龙活虎的,看不出一点疲惫和厌倦,反而每次都像过节一样盼着打球。

孩子的精力几乎是无限的,关键是要他喜欢。有时候觉得,一味地声讨兴趣班,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减负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仅仅为了学生的书包轻几斤,学生玩的时间多几小时。书包轻了,并不一定素质就高了,玩的时间多了,也不一定身心就更健康,精神就更愉快。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淡化教育的功利思想,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帮助他拥有在未来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如果上兴趣班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为什么不可以呢?

从儿子上的这几个兴趣班来看(有艺体类的,也有学习类的),他其实都很喜欢,哪怕是最受讨伐的奥数,他也学得津津有味。之所以这样,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心态比较平和,从来没有给他提太高的要求。他遇到的奥数老师都很和气,儿子喜欢,回家也没有让他做很多的奥数题,也没有让他去参加什么竞赛,他就把学奥数当成玩儿了。这样也许他不会在奥数方面有多大的成就,但最起码,保住了他对于数学的兴趣,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人的一生实在太长,学习的路也是刚刚开始,谁能预料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喜欢学,一直学,这就很好了。

朋友的孩子钢琴考到七级,原来打算考重点中学加分的,后来听说钢琴的加分取消了,孩子立刻就不学了。她那孩子,据她说,学琴全是敲出来的,琴上全是斑斑点点,哭的。

儿子学架子鼓,从来没有哭过,现在想让他停,他也不干。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

该声讨的不是兴趣班本身,而是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威逼利诱,强迫孩子按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学。

现在很多家长聚在一起就感叹,“孩子太累了,成天这班那班的,都没有时间玩。”其实,这就是个态度问题,上兴趣班何尝不是一种玩,甚至是比一个人待在家里更愉快的玩。“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求知本身就蕴涵着乐趣,不然谁还会去学习呢?人类也就不会进步了。

只要孩子愿意学,报班就报班吧,多学一点没有害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8:55:00 | 只看该作者
上高价培训班就像一场赌博,投入能不能得到回报,只有参与才知道。对于一个班的评价,贵不贵,值不值,适不适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不花钱的培训了,如果想在学校教育之外再增加一点额外的学习,除了自学,都必须花钱。以前学校还有一些课外班,是由老师担任的,可以让孩子在课外活动时间发展自己的专长,多学一点东西。但现在,学校有专长的老师很多都在外面的培训机构任课,校内的课外活动很多也是学校和外面的培训机构联办,也是要收费的了。这个社会就是个金钱社会,万事都必须花钱。

看报上说,北大办了个写作培训班,讲课的都是博导级和作家级的,绝对大腕儿,8天收4900元,计划招100人,结果只招到了28个。这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现在,不稀罕了。一是“大师”在外面露脸太多,物以多为贱;二来学生们参加的班也多了,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没有太多的宽裕。北大的班尚且如此,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更是竞争激烈。一到寒暑假前夕,鲁鲁他们校门口都会站满发传单的人,都是招收各种学员的。培训班要想办出名气,办出规模,确实不易。

既然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培训班,到底选哪家?一般的家长都只能随大流,就像进饭馆吃饭,如果不熟悉情况,就只能瞅见哪家人多就进哪家。进人多的饭馆,至少不会吃大亏。人多的店,说明它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每天的流量大,一般也难得有剩菜剩饭,菜品也是比较新鲜的。

但进人多的店,要想占到大便宜也是不可能的。人多,你就很难成为贵客,独享尊荣;人多,可能服务也比较粗糙,你就必须耐着性子;人多,必定是大众口味,难以满足特殊需要。

其实,进哪家店吃饭,也是一场赌博,真正的效果,只有吃完之后才知道。

选择哪家饭店,也是很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有的人今天吃东家,明天吃西家,今天点这个菜,明天点那个菜,一双筷子拈遍东西南北,一张嘴巴吃遍酸甜苦辣;也有的人,他就是认准那一家,今天是这家,明天还是这家,连点的菜都是一样的。他们各有优劣。

任何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对待培训班,如何选择培训班,最终还是个性格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养大一个孩子真是太贵了。当然,单纯从饲养的角度看,要喂饱,养大,似乎也不难,但若把教育的因素考虑进去,成本就非常复杂了。以北京的价格,如果把奥数、英语、作文都学了,再加上个艺体之类的项目,一个月光花在孩子校外学习上的钱就得好几百。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开销,再稍微多学一点,也就上千了。如果请的是名师,上的是名校,学的又是费钱的行当,比如钢琴、小提琴之类,那就更是惊人。

穷人的孩子可怜啊。上一辈人穷,下一辈人完全可能继续穷,因为教育越来越昂贵,穷人的孩子机会越来越少。

所以,量力而行,精选科目,是选择课外班第一件要做的事。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花了钱要达到什么效果。这就涉及到孩子的人生规划了。参加这些班,是为了增加才艺,还是为了将来考学?是为了打扎实基础,还是为了拓展、提高?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参赛?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有兴趣?家庭的经济实力能承受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既然要学,就不能不考虑长远,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扎堆,心血来潮地随便报个班。

其次是选学校。现在从事各种培训的校外机构很多,资料满天飞,如何选择呢?首先是广泛收集信息,不要草率决定。先从资料上进行比较,师资、课程、硬件、价格、承诺等,仔细对比研究。然后实地考察,看看管理是不是正规,人气是不是兴旺。一定要试听,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是否喜欢,是否适应,看看实际的效果再作决定。

选了学校还要选老师。不管是哪个机构办的学校,最终上课的是具体的某个人,所以,选择到哪里学习,不仅要选择有品牌,口碑好的学校,而且还要选择具体的老师。一个好老师是无价之宝,一旦选定了,哪怕价格贵一点,路程远一点,都是值得的。

经常换老师的班是不能去读的,因为教学的系统性、老师的责任感都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也很难保证。

最后是家长之间的交流,口碑往往比广告资料更准确、更丰富。有机会就多和周围的家长聊一聊,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鲁鲁报了几个课外班,我经常会在教室旁听,一方面了解老师的教学,一方面了解孩子的状况,也便于课后应付孩子的提问。

经常旁听,就看出来了,每个课外班的孩子,学习的状态是非常不同的。

有的孩子早早就跑去占座位,有的孩子则总是迟到。一般来说,坐在前排的上课反应都比较积极,成绩也好一些。喜欢坐在后排角落里的,很多状态都不理想,要么不声不响心不在焉,要么玩东西、说话、吃零食,甚至捣乱。

有一次听英语课,几个男生一直讲话,打闹,其中一个还踹另一个的桌子,好像让他还什么东西,把那个男生骂哭了。上课的黄老师很生气,严厉批评:“你们到这里来,不是来混时间的!不是来浪费你父母的钱!知道达尔文吗?知不知道进化论?适者生存!没有本事,就要被淘汰!”好家伙,连达尔文都搬出来了!孩子们真还给镇住了。

我很欣赏黄老师的严肃认真。这种课外辅导班,管理相对松懈,学生良莠不齐,课程并非必修,每个人的目标和目的都不一样,不严肃一点,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那就真是浪费家长的钱了。而这种班的价格都不菲,浪费就不是一点点。

读这种班,家长的经济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但家长付出很多,孩子却不一定理解。如果家长仅仅是把孩子扔进辅导班了事,以为有了老师,就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那最后可能真是浪费钱。学习不是往瓶子里灌水,灌多少就装多少,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学校,最终,知识都要孩子自己吸收。

也有的家长本来就没报什么期望,就仅仅是让孩子周末有个待的地方。说实在话,可以待的地方很多,比辅导班更有趣,真是用不着花钱让孩子受那罪。没有积极的心态就不可能学好,总是学不好,总是被批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好。

我真的希望家长们都能抽时间去听听课,坐在教室里,真真实实地感受一下,对孩子,对老师,对辅导班,你才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一到四五岁,很多家长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学乐器了。

学乐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旦确定要学,你就要作好准备,经济上、精力上都要有极大的付出。

首先是买乐器,乐器便宜的几百,中等的几千,贵的上万。一般人会选择中等的,音质不会太难听,看上去不是太刺眼,用起来还行,价格也还合适。既然买了乐器,也就有了投资,就不会轻易停下来了,不然就是浪费。往下学,花钱如流水。课时费,初学的时候,学的人多,教得也简单,收费也便宜,一节课少则二三十,多则八九十,一周一次,似乎还可以承受。学到后来,大课变成了小课,老师变成了名师,钱自然也涨上去了。当然,到了这时,孩子学得也有些水平了,家长更是舍不得停下,再贵也得硬着头皮上。就这样一直学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到了后来,考级、表演、参赛,都是花钱的事,只不过这时的家长已经麻木,脑袋都进去了,还在乎耳朵?花再多钱也只能认了!

再说精力上的投入。每次上课的接送就不必说了,很多学琴的孩子,上一次课要跑半个城,路上就要耗费几个小时。初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几乎都需要家长陪着,家长实际上成了家庭教师,不仅要帮孩子记谱,还要和孩子一起听,你先学会,回家再指导他。慢慢孩子长大一些了,也有了基础,领悟力也强了,不再需要家长陪学。但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回家以后怎么保证足够的练习呢?只能家长督促。很多时候,在练琴的问题上,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天都在斗。

所以学乐器,真的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父母总是对孩子抱着最美好的希望,看见人家的孩子背着乐器去上课,学着学着,就能演奏曲子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笨,凭什么呀?不甘心,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增加点艺术细胞,也增强点竞争力。但真学起来了,才知道不容易,能坚持下来的人实在不多。

我认识一些学琴的孩子,钢琴买了放在家里,弹了几次就厌烦了,开始家长还逼着学,后来逼也逼不出来了,实在学不下去,钢琴就成了一架摆设。当初花了那么多钱,现在连碰都不碰一下,让家长看着就烦。

所以学不学乐器,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愿望,要孩子真正喜欢。

话又说回来,孩子往往并不真正知道自己的喜欢。也许当时他确实是很喜欢,吵着闹着要学琴,但是学不了几次,热情消失了,兴趣转移了,他确实不喜欢了,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也怪不得他。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不喜欢了,那又怎么办呢?要么果断地停下,不要再花冤枉钱。要么鼓励他,激发兴趣,用意志去坚持。一个事情做久了,做熟了,也会产生感情,哪怕不是很喜欢,坚持学下去,慢慢也会找到乐趣。

关键是家长的心态、家长的期望值。学音乐确实是需要天赋的,以前我在这个问题上体会不深,鲁鲁学架子鼓后,因为经常去看他上课,就越来越有感受。同一个班的学生,起点是一样的,课程是一样的,但是打出来的感觉确实就不一样,越往后学,差异越大。所以,孩子学琴,家长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这很重要,如果只是培养素质,作为娱乐,那还好办,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可以停,也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是为了将来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或者是为了考级,为择校加分,那孩子就苦了,家长也苦了。

练琴没有不苦的,不管有没有兴趣,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每个孩子,每个家长,在报名的时候,在第一次摸乐器的时候,就应该有所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鲁鲁班上的朱雨航学习了短短三个月,就通过了公共英语一级考试,而且成绩很高。拿到证书不久,他妈妈打来电话,说这个老师马上要开一个班,如果我们要报名,周四就去参加测试。

没想到还要测试,我还真有点紧张,因为鲁鲁的基础我心里有数。周四的晚上,从六点半测到八点半,鲁鲁的卷子很不理想,几乎是参加的孩子里最差的,他自己也很沮丧,出来什么话也没说,拉起我就走了。晚上十一点过,培训班的负责人王老师打电话来,通知星期天中午上课。我知道鲁鲁可以上了。

第二天,我还没来得及告诉鲁鲁,他就上学去了。后来下了点雨,降温了,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去给鲁鲁送衣服。看见他排在队伍里,一蹦一蹦,很高兴的样子,还是他的同学先发现我,昨天一同去参加测试的几个孩子一下就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阿姨,李鲁考上了吗?李鲁考上了吗?”如果说在此之前我对鲁鲁是否去上这个班还三心二意的话,那么在看到他同学眼里那股热切的瞬间,我就完全决定了。我说:“考上了!”那几个同学和鲁鲁搂成一团,大声嚷嚷着:“考上了!考上了!”追追打打地向小饭桌跑去。

那天我特别有感受,当看到他们因为鲁鲁“考上了”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激动和喜悦。学习可以成为一种磁场,把孩子们集聚起来,因为他们都读同一个课外班,他们似乎就成了一个团体,他们之间也就有了特别的亲密。这时候我也突然理解了鲁鲁曾经说过的话。有一次我问鲁鲁,报这些课外班好不好。他说好,可以学知识,还可以交朋友。当时就感慨万端。

他们那一声“考上了”的欢呼,还让我感到一种胜利的喜悦,感到一种自豪。学习本身所具有的挑战性,能给孩子们一种刺激,学习所取得的成绩,更能给他们成就感,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游戏。

报课外班是没有错的,只不过要适度,要掌握孩子的承受力,最重要的还要孩子自己喜欢。每个孩子不一样。那天第一次上课,算是试听,听过了再正式决定报不报名。所有孩子都很兴奋,唯有一个孩子,他妈妈中途休息的时候在院子里给他谈了半天,他就是不开心的样子,还哭了,回教室以后也一直闷闷不乐。可能他就不愿意学。不愿意学就不要强迫。鲁鲁也是四年级以后才对英语有了点兴趣,才开始愿意报课外班的。虽然比有些孩子晚了点,但我不后悔,也许正是因为我比较尊重他,才没有破坏他的欲望,没有让他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就已经厌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2-6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去上英语课

前几天,妈妈给我报了个公共英语的课外班,我很高兴。

今天下午,我就去三街小学上英语课。我到的时候已经上课了,我急忙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老师发给我一本绿色的书、两份钉好的资料,便开始上课了。老师先自我介绍,说:“我叫李昕媛,英文名字叫Ida,有人叫我‘挨打’。”我和其它同学听了之后,便哈哈大笑。

老师又教我们语法,又教我们绕口令、对话练习等等,最后快要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今天学得好的同学有奖品!”是什么奖品呢?我不断地观察老师的手,老师把一个小奖品从口袋里掏出来,给了一个同学,我看见了,原来是棒棒糖!最后,也给了我一个,还说:“你表现得很好,你可以做得更好!”全班一共只有四个人得到了棒棒糖,我非常高兴。

后来爸爸为了奖励我,请我吃了一顿饭。学习看来真能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2006-5-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0: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