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9 18:26:51
|
只看该作者
三、联系生活,获得语感
文章是作者生活和生命的审美体验的结晶。没有生活经验,文字只能是枯燥的概念。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丛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这就是说,具体、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只靠查字典来理解,只从语言文字去领会是不够的,还应当联系生活体验去感悟。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月光曲》中的“幽静”一词,单从字典中查出,它是“幽雅安静”的意思,是不能产生语感的。如果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去过的一些“幽静”的地方,如人烟稀少的山林、无人的小路、月下的小河边等等,就会感受到“幽静”的情味了。在教学《猫》一文,我抓住一个“蹭”字,让学生把“蹭”与“撞”、“碰”等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并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用“蹭”更能体现猫“温柔可亲”这一特点;抓住“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短语,让学生思考“小梅花是指什么,为什么把脚印说成是小梅花”,从而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去品味,品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而这些真实的感受,正是语感培养最为宝贵的!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语感培养也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光靠阅读来提高语感还不够,必须联系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类似的情感体验,真切地理解并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提高对文章的鉴赏力,诱发敏锐的语感。
四、注重实践,深化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较好的感受能力。
听。“听”即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等,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等,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重要作用。
说。“说”即语言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组织语言极快,因此,要求做到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平时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在实践中增强语感。
写。从“写作心理学”角度来说,写是调动人的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通过回忆、交流、筛选,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写能使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仔细推敲词句,促进语感的形成。写作,是学生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语感强烈、敏锐,那么他们笔下的人、事、物,就会鲜明、具体。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看图作文是很重要的,我们曾让学生做过大量的练习。在练习中,让学生们先做看多幅图练习,再做看单幅图练习。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看多幅图作文比看单幅图作文想象的成分少些,容易写些。看单幅图作文,不管给的是哪一部分的图,都可以凭想象把它想成多幅图来一幅一幅地写。在写作中,培养语感,看图作文是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现生活呢?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不管是看图作文也好,还是写生活中的人、事、物也好,都必须教会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切实抓住要写的对象的特征。当然这里还有遣词造句的能力、锤炼句子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的培养的问题。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勤写来达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小练笔,要他们写下身边的人、事、物或者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起点不在高,贵在持之以恒。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较好的语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这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反复推敲、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一字一句皆有情,一文一人都有义。而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挥作品的感染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这还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地研究、探索和提高。我们不妨作此尝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资料】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主编:吴立岗
2.《谈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作用》作者:严锡利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感的培养》作者:孟令全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作者:叶圣陶
5.《培养语感──语文教学永远的话题》作者:李爱
6.《语文课程标准》
7.《广西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