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音乐竞赛课《外婆的澎湖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4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课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使学生体会家的乐趣,家的温暖。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轻松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打击乐器为歌曲的伴奏,培养学生的乐感
        4、通过对作者及演唱者的了解,了解台湾校园民谣。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歌曲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第二乐段漫步走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所以重点在对歌曲的意境的表现上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绎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2、  曲中带有切分节奏的音。
        3、  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听唱和识谱相结合的方法。五年级属于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这又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所以采用自己识谱的方法,但歌中切分节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多听,所以同时采用听唱法,两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让爱住我家》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呼吸练习。
1.导入:我爱我的家,有爱才有家。下面我们再用歌声讲述一个家的故事。题目《外婆的澎湖湾》。知道澎湖湾在哪吗?(澎湖湾位于台湾海峡中流,的澎湖列岛,属于台湾省的澎湖县。)
2.呼吸练习:模仿海浪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
三、聆听感受
1、初听感受   说说歌曲的情绪。
2、再听感受
你知道歌曲的原唱是谁吗?(台湾歌手:潘安邦)下面我们听听他的演唱。
师:说说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介绍:这是台湾作曲家叶家修为潘安邦写的歌,潘安邦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在美丽的澎湖边,他对自己外婆和可爱的家园和有着深厚的感情。
4、师:我相信现在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想来亲自演唱一下这首歌曲了是吧?现在请大家把书翻到第20页,让我们跟着潘安邦一起轻轻唱。
四、  学习歌曲
1、划分乐段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你能为歌曲划分一下乐段吗?为什么这样划分?(第一乐段从低音区进入,曲调平稳,是在讲述故事。第二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而富于变化,是在抒发感情。)
2.刚刚我们已经跟着音乐哼唱了一次,现在请看到曲调,我们来轻声唱唱曲调。请大家注意歌唱的姿态。(身体坐直,口腔打开,面带微笑)
(识谱是对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3、学生唱曲调,老师钢琴伴奏
4、学生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地方提出来单独练习。
师:现在请把你认为不好唱的地方找出来我们一起来唱唱
生找出并多次练习。
(学生自己找出难点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5、完整地演唱曲调。同时注意歌唱的状态:张大嘴巴,声音音量适中,自然的发音,并且带着轻松、清新的感觉来演唱
6、填唱歌词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想象那美丽的画面,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来演唱)
8.质疑问难:你还有哪些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50:04 | 只看该作者
五、表现歌曲
1.变换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例:沙锤   x – x -    x – x –
三角铁 x - - -     x - - -
(打击乐器的加入锻炼学生为歌曲的伴奏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六、 拓展部分
   小结:《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校园民谣,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广为流传。如《乡间的小路》、《垄上行》、《赤足走在田埂上》等。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校园民谣,并学会其中的一首,我们来开个民谣演唱会,在歌声中回归自然,感受自然。最后,让我们和潘安邦一起演唱《外婆的澎湖湾》。
(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国流行乐坛,对流行音乐的历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唱都有了进一步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4 15: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