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当课程改革工作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时,教研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便日益突显出来,对教研员来说,是挑战,更是动力。

一、问题与思考

通过深入指导与研究,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摆在眼前:许多语文教师似乎在原地踏步,“形” 是在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神” 却是学生依然被动地在教师指令下“讲语文、做语文”。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培训不到位?可每学期都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标准解读、教材分析等,教师们当时听得津津乐道,都感觉受益匪浅;要么就是指导不到位?可教研员每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深入基层学校指导研究,那么原因究竟何在?于是我们采取了与教师个别访谈和全体问卷的方式,反馈的结果使我们茅塞顿开,原来是过去的工作思路有偏差:一是培训的方式是教研员唱独角戏,教师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二是培训的内容范围大,面面俱到,教师感到无从下手;三是与教师的交流少(虽然教研员每天深入学校,但实验区范围大,每位实验教师接受指导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样就造成理论与实践“两层皮”,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由此摆在我们教研员面前新的课题是新形势下如何改变工作方式?经过反复研究、思考,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力求探索新的教研工作方式,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策略。

二、实践与探索

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教研工作方式也必须随之发生改变。

(一)实现教研员角色的转变

变以“检查”为主为以“研究、交流、沟通、指导” 为主。教研员不再以“监督检查者” 的身份出现,应是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变居高临下的指导监督为平等、民主的互动式研究、交流、组织、参与,一改以往由教研员“独奏” 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形成教研员与教师间的互动、教师与教师的互动。在立体化的信息交流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如在学期初集中备课时,我们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或以一课为例,或以一单元为研究点,或以一个具体问题为话题……展开教师间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罗敏华老师执教《日月明》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悟后,是这样进行会意字教学的:

1.出示“男” 字。(生活中识字)古时候在田里干体力活的都是男子,所以田和力组成“男”(字理识字);凭借田+力→男的经验,同学间相互试着讲怎样记住“明”字,日、月光亮组成明。(利用识字经验体现自主、探究识字)明亮的光线中有许多细小的土在飞扬,小+土→尘。

2.出示两幅图,学生分别猜两个字:灭、休,将两幅分别画有鱼和羊的图拼在一起猜字:鲜。

3.用手遮住眼睛上的光线向远望:看。

  (动作演示)

课后,听课教师就本节识字教学课畅谈起来,讲解、图画辅助、动作演示、猜谜、字理剖析等多种识字方法并用,加强了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世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的整合。

区别于以往的不仅是培训方式的变化、培训内容的不确定性,还有培训结果的不统一性,无论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还是共同探讨的疑点问题,最后均不由教研员做出整齐划一的模式化答案。既尊重教师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又向他们推荐相关的材料学习,彼此交流、拓展延伸,在实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教师个人的悟性与灵气得以充分展示,为他们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提供了可能条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二)实现指导方式的转变

龙山区所辖的既有市内大班额学校(包括两所实验学校),又有城郊的边远学校;既有两乡(工农乡、山湾乡)中心校及所属村小,又有私立小学及企业办学。面对这种结构特点,我们充分发挥校际(大校与大校,大校与小校,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沟通、交流,既有指定结队,又有自愿组合,教研员统筹安排时间,协调规划管理,积极参与到富有个性化的研究活动中,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9月4日,龙山实验小学的王锦华、钟鸣琪两位老师送课到工农乡中心校。全乡教师听了一年级《dtnl》、二年级《一分钟》两节课。面对城乡学生的差异,无疑是对送课教师的一个考验,也正体现了“为了学法而设计教法” 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后工农乡的教师们与两位送课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怎样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教学?如何面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课文教学“读”到什么程度适时、适度?“感悟” 的程度何以显现……教师们在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公共案例”,一人一见,各有所感。



再深入基层指导教学时,教研员不再用挑剔的眼光去审视,不再用颐指气使的语言去责备,也不再用高高在上的理论去生套富于变化的教学过程,而是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坦诚交流,教师则有了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机会,在

  教研员与教师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恰恰寻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为验证课程标准、验证教材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评课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就是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说服是一种技巧,说服也是一种智慧;善于说服别人,首先应善于说服自己,充分尊重别人的心理基础。以“理”服人是让教师心悦诚服的保证,“唯我独尊”会扼杀教师的创造性。

我们还采取了定期交流的指导方式,每月单周周三集中骨干教师将本校的实验成功案例和困惑问题进行交流。这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自我反思的历炼过程,同时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

(三)实现教研活动方式的转变

彻底改变那种强调自上而下、上行下效的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方式,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教研工作机制。支持实验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开展富有创造力和特色化的教研活动。

校本研究活动是最行之有效、最能体现各校研究特色的方式,我们提倡以校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向全区敞开,展示校本研究的成果,勇于把自己的困惑“贡献” 出来,“资源共享”的同时,也是大家共同成长的历程。

本学期,我们先后以连阳路小学、友谊路小学、春阳路小学为现场,开展语文实验教学研究活动,采取说课——授课——反思——交流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说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七说”,而是说明本节课着重体现课改的哪一点,其依据及具体做法是什么。每一节课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后的交流不仅体现在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之间,更关注了学生的感受。虽然他们的话显得很稚嫩,但却道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令教师豁然开朗,“倾听孩子的心声” 是反思的直接经验所在,真正价值所在。

(执笔:赵亚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3: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