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高二年级上册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31 | 只看该作者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①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王勃《滕王阁序》)
③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环境、感情。如果没有环境的启发、感情的激动,人们写出的诗或画出的画,必然是无病呻吟或枯燥乏味的。但一首好诗和一幅好画,给人们的享受各有一定的分量,有不同的内核。
    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诗云:“沱水流中坐,岷山到北堂。”…“岷山沱江画图”这幅画我们已经无从看到,但可知画上未必在山上注写“岷山”,在水中注写“沱水”。即使曾有注字,而“流”和“到”也必无从注出,再退一步讲,水的“流”可用水纹表示,而山的“到”,又岂能画上两脚呢?无疑这是诗人赋予图画的内容,引发观画人的情感,诗与画因此相得益彰。今天此画虽已不存,而读此诗时,画面便如在眼前。甚至可以说,如真见原画,还未必比得上读诗所想的那么完美。
    曾见一幅南宋人画的纨扇,画一条大船停泊在河边,岸上一带城墙,天上一轮明月。船比较高大,几占画面三分之一,相当充塞。题字是两句诗,“泬①明月夜,淡泊早秋天。”这画的特点在于诗意是冷落寂寥的,而画面上却是景物稠密的,用这样稠密的景物,竟能把“泬寥①”“明月夜”和“淡泊”“早秋天”的难状内容,和盘托给观者。足使任何观者都不能不承认画出了以上四项内容,而且了无差错。如果先有题字,则是画手善于传出诗意,这定是深通诗意的画家;如果先有画,则是题者善于捉住画中的气氛,而用语言加工成为诗句。如诗非写者所作.题画者则是一位善于选句的专家。总之,或诗中的情感被画家领悟,或画家的情感被题者领悟了。
    元代“文人画”已然成为主流。无论画家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不是物象是否得真,而是点划是否舒适。即是志在笔墨,而不是志在物象。而这种舒适笔墨下的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画上的题诗,与物象是舍是离,就更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他们的画或诗以及诗画合成的一幅幅作品,都是自标新义、自铸伟辞。说它们是瑰宝、是杰作,是因为这些诗人、画家所画的画、所写的字、所题的诗,其中都具有作者的灵魂、人格、学养。纸上表现出的艺能,不过是他们的灵魂、人格、学养升华后的反映而已。
南宋邓椿《画继》记载过皇帝以诗为题考画院的画手。什么“乱山藏古寺”,画山中庙宇的都不及格,有人画山中露出鸱尾②、旗杆的才及了格。“万绿丛中红一点”,画绿叶红花的都不及格,有人画竹林中关人有一点绛唇的乃得中选。“踏花归去马蹄香”,画家无法措手,有人画马蹄后追随飞舞着蜜蜂蝴蝶,便夺了魁。如此等等的故事,如果不是记录者想象捏造的.那只可以说这些画是“画谜”,谜面是画,谜底是诗,庸俗无聊,难称大雅。如果是记录者想象出来的,那么那些位记录者可以说“定非知诗人”了。   
    (取材于启功《谈诗书画的关系》)
注:①泬(xu)寥:空旷的样子。②鸱(chī)尾:中式房屋屋脊两端的陶制装饰物,形状略像鸱的尾巴。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在画面上无法用题字的方法注明所画内容,题字的做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B.只有画面内容丰富,才能把诗句中难以用语言传达出的诗意充分表达出来。
        C.“文人画”的画面形象可能与现实形象有很大差别,但画家对此并不在意。
        D.曾有古书记载皇帝以诗为题,考查画院画手。作者认为这种记载不可相信。
15.根据文意,分条概述诗与画的关系。(5分)
                                                                       
                                                                        
                                                                                 
                                                                       
16.齐白石先生曾绘一幅画,并题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见右图)。
请你根据上文作者对诗画关系的评述,评价这幅画。(200字左右)
(1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35 | 只看该作者
                                                  
五、本大题共31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菊说
①我爱秋天,是因为有菊的缘故。秋天,有着嶙峋风骨的落叶乔木,把冷灰的天空撑得格外高远。视野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再加上芦白枫红,以及一簇簇、一丛丛艳艳菊黄,简单明净的色彩,让人眼睛不觉为之灿亮。
②篱下的小雏菊,早在秋风刚起的时候就已开了。那一篱丝瓜,在夏天时繁盛茂密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垂着,还没来得及除下来,小雏菊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枯枝败叶间探出头,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
③暮春时节种下一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各成两路纵队排过去,都已绽蓄含苞,将来开放了,必然会有一番“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派。很多人种菊,都喜欢把它养成盆植,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蓓蕾摘去,一株只留三五朵,育成之后,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必需竹枝铁线支撑,恰像被固定了姿态的模特儿,看着总有太多的不自然不舒坦,菊的孤傲之气拔俗之姿,也显得千篇一律了。
④其实,若不以一己的偏见来界说,菊花真是宜瘦宜肥。尤其难得的是花与叶都让人喜欢。一幅古意盎然的菊图,我最爱的便是那些疏密有致的枝叶。浓淡的墨色,写出了菊的高逸,流露出隐士一般超然隽冷的气质。
⑤菊的确是群芳中的隐士,只合开放在山野舍间。如果要围住一园高逸,最好是木栅短篱,在篱阴树影下,在竹篱茅舍旁,益显菊花的隐逸高洁。而不宜矗立起水泥柱,堆砌起洋灰墙,否则一园清趣,都要减色了。世人爱菊,虽不分今古,但是感觉古人要心痴些。骚人墨客艺菊赏菊,写菊咏菊,重阳的菊酒菊宴,以菊瓣酿酒和菜而食,是渴盼涤洗心胸,让卑浊的臭皮囊,多少也能有一些菊的冰姿吧?今人爱菊,把“不随百草出,能后百花荣”的菊花,看做秋天寂寂花市里的宠儿,送礼馈赠,人情往来,甚至庆生送死,竟也要菊花折节以就,渊明有知,岂能不悲?
⑥虽然菊事不再匆匆一秋,俯仰即过,一年四季均有菊可赏,但是我总觉得在春色撩人的春天,或溽暑袭人的夏季,绝没有那种闲情逸趣来品赏菊花。   
    ⑦我爱在秋日黄昏,氤氲的流霞辉映下欣觉雏菊。曾经读过一篇散文,说雏菊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姐妹,舒展圆裙,携手坐在草坪上说话儿:以后每见雏菊,就越看越像那个样儿。一群小姑娘簇拥在秋阳下的草地上,天真烂漫地娇笑着、嬉游着。风静时,感觉她们一本正经地端坐,说不出的淘气样儿,仿佛有强忍住的笑声,立刻就要爆炸开来。风起了,她们就手舞足蹈,嬉闹个没完。尤其走过乡下人家的矮篱外,看见白色或黄色的雏菊,成丛开放在疏篱边或斑驳的红砖土墙下,就仿佛在街角巷弄,措手不及地遇上一群淘气爱笑的稚童,久不扬波的心湖,不禁为之一喜一惊,余波荡漾无已!
    ⑧有一个秋日,专程去园艺中心赏菊。一簇炫目金黄从悬垂的花钵奔泻而下,百余朵金色的小菊缀成了花的瀑布,更像突然展开的孔雀彩屏,在秋阳映照下,熠耀生辉。如果把它像头纱一般,戴在幸福满盈的新娘头上,不知将会增添多少美丽多情的风姿?细看她的名字是“悬崖菊”,原来她是在悬崖上任性开放的菊花啊!艰困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她不同凡响的气质,也培养了她孤芳绝俗的风姿。大概是环境的恶劣不容她选择,她就开更多的花做为无言的抗辨吧?
    ⑧弘一大师也是爱菊的人,他在净峰潜修时,植菊盈畦。秋深将归去,面对着含蕊未吐的菊花,心有所感,便口占了一首志别诗: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他当然不会想到留下了此绝,竟会给我带来永恒的牵挂。秋天来时,我常会不期然地想起那一年的菊花究竟开了没有?山中菊花在故人离去,独自冷清的盛放时会是什么景色呢?是一片菊黄郁金,或是皓皑如雪?
⑩而我,在秋阳下手拈亭亭菊一枝,禅意岂可为君说?
    (取材于蔡碧航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开篇描写秋天色彩简单明净,天空清朗高远,为下文写菊提供了背景。
B.作者不喜欢盆栽之菊,觉得它姿态僵硬,缺少了菊花应有的孤芳绝俗的气质。
C.文中对菊既有细腻生动的描绘,又有直接抒情,表达出作者对菊的喜爱之情。
D.文章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因此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菊花隐逸高远的风骨精神。
        E.文章结尾与开篇相呼应,既强调了文章主题,又意蕴深长,使读者回味无穷。
18.作者在第⑦段中把雏菊比作“小姑娘”。结合文字,具体分析这个比喻的妙处。(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40 | 只看该作者
                                                               
                                                                        
19.结合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古人、今人爱菊的原因各是什么?作者对此如何评价?
                                                                       
                                                                           
                                                                          
②作者为什么喜爱菊花?
                                                                     
                                                                        
                                                                        
                                                                        
六、写作(60分)
20.以“时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寒假语文作业(四)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A关注  包扎zā  C跌宕  澎湃png  D如鲠在喉  气势磅礴png
2.A  边沿:沿边的部分。  边线: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边的界线。
    佯言:诈言,说假话。  扬言:有意传出要采取某种行动的话(多含威胁意)。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
3.A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词。(B罪不容诛:指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C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D光怪陆离:形容形象奇异,色彩繁杂。)
4.B(A赘余  C成分残缺  D搭配不当)
5.D 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本大题共6小题,6—9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10分。共22分。
6.D堪:忍受
7.D虽,转折连词,虽然。(A表判断,相当于“是”;成为  B表目的连词,用来;介词,因  C 副词,竟然;连词,于是)
8.D(我)不敢过分自由随意,(怕)因此招致罪过。
9.D 文中没提及作者当年在酒社中与豪放少年共推回君为社长一事。
10.(略)
(评分标准:表明自己观点2分,针对作者言语加以反驳6分,语言顺畅和条理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评分标准:错两处扣1分,画双线处可不断。)
12.①C   
②答案示例一: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是说,陈琳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这里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有才的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昀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诗句中蕴含着极沉痛的感情。一个杰出的才人,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被当世抛弃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
(评分标准:表明态度1分,结合诗句分析清楚3分。)    t
13.①一夜飞度镜湖月            送我至剡溪
②穷岛屿之萦回            即冈峦之体势
③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
    ④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评分标准:一处1分,错一个字该处不得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46 | 只看该作者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4.C
15.要点一:诗人赋予图画新的内容,诗与画因此相得益彰。(或诗可以使画面内容更丰富)
    要点二:诗、画可以互相阐发。
    要点三:诗画结合传达出作者的灵魂、人格、学养。
    要点四:诗画结合也有庸俗表现。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语言顺畅得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6.(略)
    (评分标准:使用作者观点2分,简述画面内容2分,指出诗句与画面内容关系4分,语言顺畅2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7.B    D
18.要点一:雏菊具有娇小的外形,与小姑娘相似。
    要点二:雏菊有美丽盛开的花朵,像小姑娘的笑脸。
    要点三:雏菊随风摇摆的姿态像小姑娘玩耍时的身姿。
    要点四:雏菊充满活力,像小姑娘的天真、活泼、淘气。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语言顺畅得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①古人喜爱菊花超然高逸的气质。(1分)今人更多赋予菊花世俗生活气息,把它当作沟通人情的礼物。(1分)作者欣赏古人对菊的喜爱,不喜欢今人的做法。(1分)
    ②作者喜爱菊花超然高逸的气质,(1分)旺盛的生命力,(1分)在逆境中不屈服的精    神。(1分)   
六、写作(60分)
    20.(略)(评分参考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译文:
    回君,是(我的)同乡,和我是表兄弟。(长着)深陷的眼窝,高高的鼻子,浓密的胡须。回君(很)聪明,沉溺(于)游乐,嗜酒如命。家里(原)有房屋田地,(现在)都没有了,(他家变得)极为贫穷。(他)擅长下棋,经常和别人赌博,挣到钱就用来买酒,乡亲们都讨厌他。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游戏、玩乐,特别喜欢和(他)喝酒,乡亲们因为这个规劝我说:“我们也可以(和你)一起饮酒,(可你)竟然和无赖喝酒,为什么呢?”我说:“你们怎么配(和我)一同饮酒呢?我曾见过你们喝酒,在你们喝酒的时候,心里好像有所想,眼睛好像有所注视,酒杯虽然在手里.但是心思却另有谋划,勉强笑一下,身上常常好像有很大的事情牵绊,偶尔喝醉一次,强装姿态拘谨小心。人生没有事情不痛苦,只有在举杯(饮酒)那一刻,还算是快乐的,(但你们)还不能放开胸怀,你们浅薄到何种地步了?回君却不是这样,当他想要喝酒的时候,酒忽然摆在他面前,(他)就像生病的人得到了药,就像猴子得到了果子(一样)。(他的)耳朵、眼睛一冬,思想专一;除了酒以外,再也不知道别的了。(他)悠然自得,高高兴兴,说话重复,举止错乱:‘笑口不合,(他的)身体都充满喜悦之情。和他喝酒,特别能有助于人(心情)欢畅,我因此每天(都)愿意和他(一起)饮酒。”乡亲们又说:“这个不务正业的人不照顾(自己的)家,怎么值得(你)选择呢?”我说:“回君是一个人,田产都没有了;你们有千顷良田,整天焦虑操劳,(人)还没到四十岁,(但)胡须头发都变白了。回君不照顾家庭,你们不照顾(自己的)身体,身体和家庭哪一个更亲近?回君应该嘲笑你们,你们反来嘲笑他么?”那些人无话可答。
回君(家中)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但是(他)大都在外面(住),饮酒(时)就到别人家去住,不回家,每隔十天送些柴米回家,到门口大声喊:“柴和米在这里!”(说完)就离开了。他的妻子出门来取,(他)已经离开一百多步远了。(他的)腰间系一条丝囊,常常空无一钱。有时我问他说:“没钱了,(你)靠什么生活呢?”回君笑着说:“(钱)就快到了。”不久(他)有钱了,我又对他说:“不要把钱花光。”回君又笑着说:“如果不花光,(钱)一定不会(再)来。”我说:“(你)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他)说:“我从二十岁之后,(就)没有立足的土地,又不做生意,但是这个丝囊(中的钱)随着花尽就会随着来,虽然家乡遭遇水灾、旱灾,人们大多挨饿,但是唯独我像过去一样(生活)。我自己知道上天不会让我活不下去,所以(我)不去谋生。”我说:“好啊。”   
我曾经和回君以及二十多个豪放的年轻人,结成酒社。聚会时每个人(面前)放一大酒坛,比赛(饮酒),那个喝得最多的人就被推举作为社长。我喝的比较多,已经烂醉如泥,恍惚间看见二十多个人都拜倒在厅堂的下面。当时月光明亮,(大家)互相搀扶脚步踉跄(走在)湖堤上,看见江水从天边而来,(水色)晶莹耀眼,波涛拍打堤岸,汹涌澎湃,(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叫,欢笑的声音像打雷一样。这一夜,城中的居民都不能安睡。
    现在我又因为不得志(在)京城谋生,所遇到的都是富贵之人,(我)不敢过分自由随意,(怕)因此招致罪过。而且我近来更加厌恶繁华,喜欢安静地呆着,无所事事地呆坐在一间屋子里,将来酒都要戒掉,哪能像从前那样开怀畅饮呢?我的弟弟有信寄来,说(和)我(一起的)二十多个青年人都已各奔东西,只有回君家中日益贫困,(但他还是)一天比一天更喜欢喝酒。我于是感叹说:“人们都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可是)回君没有改变他的乐趣,回君真是一个贤德的人啊!”
断句参考译文:
    鱼在水中游就快乐,(但如果)池塘决口,池水流干,(鱼)就会被蚂蚁吃掉。(如果)有人掌管整修它的堤防,补好它的缺口漏洞,那么鱼就可以有水并且由此获利。国家有存在的基础,人有生存的条件。国家存在所凭借的,是仁义;人生存所凭借的,是做好事。国家(如果)没有仁义,即使强大也必定灭亡;人(如果)没有行善之心,即使勇猛也必定会受到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50 | 只看该作者

高二寒假语文作业(五)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哺育(bǔ)    煞费苦心(sh)     造诣(y)        叱咤风云(ch)
B.面颊(ji)    戛然而止(ji)      狩猎(shu)     提纲挈领(qi)
C.角逐(ju)    瓜熟蒂落(d)      赡养(shn)     虚与委蛇(y)
D.桎梏(g)    怙恶不悛(quān)   粗犷(kung)    断壁残垣(yu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亵渎 连篇累牍 黩武 舐犊情深
B.玷污 拈轻怕重 战栗 沾沾自喜
C.珊瑚 删繁就简 蹒跚 珊珊可爱
D.渲染 煊赫一时 寒暄 喧宾夺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上半年,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内地城市普遍出现了楼市销售低迷,房企资金紧张,举目哀鸿遍野的现象。个别城市出现了住房价格30%以上的跌幅。
B.相信只要有志在必得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一抓到底的作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取得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胜利。
C.面对鸡蛋被检出三聚氰胺这样的“突发事件”,职能部门应闻风而动,上下其手、顺藤摸瓜,以最快的速度查清三聚氰胺是如何跑到鸡蛋里去的,并将结果公之于众。
D.电视画面显示,当3日的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新的选举记录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院了解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正在这里加紧进行系统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2010年前完成首飞。
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市场。
C.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希尔顿综合症”正在我们的“80后”“90后”、第五代、第六代滋生蔓延,他们有一大堆“成长的烦恼”,因而如何让他们能“合理地做人,健康地成长”,就成了一个摆在许多中国“富家长”面前的严峻课题。
B.当前,房价调控依然任重而道远,万不可麻痹大意——如果这个时候调控的“手”软了,则有可能“松一篙,退千尺”。
C.面对所谓的“快乐杀猪法”,真不知道该为我们的人道屠宰唱一道赞歌,还是为那些死得不明不白的猪唱一首挽歌?
D.让学生自主安排作业,有助于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的,是对该标准真正的践行,值得肯定。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55 | 只看该作者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有删改)
6.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当属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因而下围棋就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围棋的产生比象棋早很多,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从棋子地位来看,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象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体现出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二者的价值观念不一样。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棋子下得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而象棋则用减法,棋子不断减少,直到将死对方为止,因而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1题。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掾属。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者,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灭,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58 | 只看该作者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 ,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群为儿时  辟群为别驾             B.以为模、逵秽德 廙深德群
C.今东,必与之争  备遂东,与袁术战 D.世以群为知人 将何以应敌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群“知人”的一组是(    )
①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②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③臣惧百姓遂困④群言之太祖⑤吾亦欲赦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群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敬重,后来又让同僚佩服。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敢于主持公道,讲实话,难能可贵。
D.陈群知人善任,对贤才力荐,对庸君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第Ⅱ卷(满分114分)
四、(23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掾属。(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3、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发笤溪①
叶 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答: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2)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证季氏》)
(3)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
(4)新松恨不高千尺,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5)                      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读与写的变迁(周泽雄)
有一种“智能狂拼”的输入法,特征是可以整句输入,据说句子越长,准确率越高。据我推测,这种输入法的准确率,是以语言的平庸化为基础的。那些怀揣着“语不惊人死不休”态度的老派型作者,在这种输入法面前必将步步涉险,错误百出。假如时光可能倒流,历史可以虚拟,杜甫、苏轼、张岱等人用上了这种输入法,中国文学几将面临灭顶之灾。相反,那些除了现成滥调就啥也不会的家伙,使唤起它来却能尽享“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
令人不安的,当然不是一种输入法,而是其中透露出的平庸化倾向:以速度谋杀质量。
虽然一直有人赞颂那些天才的文字快枪手,所谓“洋洋万言,倚马可待”,但真正的文学大师往往心照不宣地恪守一个道理:文学是比慢的艺术,艺术的的经营容不得“狂拼”的蹄子来撒野。不扯远,近当代的世界文坛也是如此,那些写得最快的,一般也是通俗程度最高的作家,如侦探小说家、武侠小说家等。而类似乔伊斯、普鲁斯特这样的作者,写作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0: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