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高二年级上册寒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5:5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指  喻    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①,其色渥然②,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③刺状,肢体心膂④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⑤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⑥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注:①阗然:丰满的样子。②渥然:红润的样子。③剟(duō):砍,割。④膂:脊梁骨。⑤痏(wěi):疮,疹。⑥戕摩:伤害,残害。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非三月不能瘳                        瘳:痊愈。
B.甚将延乎肝膈                        延:发展,蔓延。
C.而傅以善药                                傅:同“敷”,涂抹。
D.而寓于不可见之初                寓:居住。
11.下边五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最值得“谋国”者警惕的是
        ①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
②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
③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④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
⑤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仲辨左手拇指上长了一个粟米大的疹子,由于体魄健壮,他并不在意,没想到几天后竟大而盈握,不得不去医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B.本文以事喻理,从友人手指生疹一事生发开去,形象地阐明“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政治见解,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观点。
C.作者认为,郑仲辨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为平民的人;希望他以后如果身居官位的话,能以手指生疹一事为教训,作为“谋国”的借鉴。
D.郑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与周围的人“大笑”,“以为不足患”的态度不无关系。作者这样写,含有庸人误事、误国的意思。
三、(24分)
13.把文言文选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3分)
                                                                                         
   (2)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3分)
                                                                                             
   (3)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4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04 | 只看该作者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填空。(6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用“           ,何时复西归”表达对后人青春一去不回的警诫。
“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   ____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代初期,诗歌创作受到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待到被称为“四杰”的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 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          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都没收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文章第①段说:“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联系全文看,
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容貌”?请简要概括。(3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0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的第②③两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文章第④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五、(12分)
20.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填完整。(4分)
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含褒扬或鼓励意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           ”,表达了                        。也有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         ”,表达了                    。
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70字。(4分)
    11月8日,北京大学招生办称,将在京津渝等13省份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依照北大的规划,通过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自主招生方式录取到北大的学生,原则上控制在本科招生计划 的3%以内,以往北大校本部公布的本科招生计划一般在2650人左右。
    《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称,2010年,在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 吉林、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实名推荐制资质的中学,校长可按分配名额推荐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
点评:                                                               
                                                                        
为代代红幼儿园的小朋友创作一首园歌,只要求补写出第二段歌词的前四句。要求:与第一段歌词
    句式结构大致相同,字数相近,内容健康向上,通俗易懂。(4分)
第一段:白云儿飘在蓝天,花朵儿扬起笑脸。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围绕在老师的身边。
    快乐和幸福是翘翘板,梦想荡起秋千。啊!代代红幼儿园,我智慧的摇篮,成长的乐园。
第二段:              ,              。                ,           。
幸福和快乐是翘翘板,梦想荡起秋千。啊!代代红幼儿园,我智慧的摇篮,成长的乐园。
六、(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新网布拉格2008年6月19日电 奥地利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横贯全境东西的1号高速公路19日上午为了拯救3只迷路的小鸭子而关闭3分钟。这项特殊的救援行动造成了短暂的交通堵塞。
  据奥地利媒体报道,3只迷路的小鸭子19日上午进入奥地利西部城市萨尔茨堡机场附近1号高速公路,它们摇摇晃晃地在左侧超车道上朝着维也纳方向行走。警察紧急出动把它们引到安全地带。
  警方说,接到报告后,他们毫不犹豫地立即下令关闭了从萨尔茨堡通往维也纳方向的一侧公路。
  赶到现场的巡警驱赶小鸭子穿过路面,钻过围栏,走进路边毗邻的森林。救援行动持续了3分钟时间。
  警方说,疾驰而过的汽车在救援行动开始之前已经压死了一只小鸭子。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14 | 只看该作者

高二寒假语文作业(三)
参考答案
1.A(A.玄妙xun/管弦xin,筵席yn/赝品yn,塑料s/朔风凛冽shu,B.苑囿yun/宛如wǎn, 绯闻fēi/菲薄fēi,偌大ru/若无其事ru,C.箴言zhēn/信笺jīān,糜烂m/奢靡m,被褥r/相濡以沫r,D.验证yn/入殓lin,秘鲁B/分泌m,陨石yǔn/殒身不恤yǔn)
2.A(B.出奇制胜,黄粱美梦,C.坐落,集腋成裘,D.安详,各行其是)
3.D(A.作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B.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C.明哲保身: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带贬义。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C(A.不合逻辑。白开水加了糖或盐后,就不再是白开水。B.“掌握”只能与“情况”搭配,而不能与“风险”搭配。D.语序不当,“罕见地”应放在“用四个整版”前。)
5.B(连词“或者”前面不能用顿号,可以将顿号改为逗号或者删去。)
6.A(B.唐以后也有古体诗,它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格律。C.杜甫,世称杜少陵。D.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7.C(夫夷以近:以,与“而”用法相同,表并列)
8.D (①⑤名作动,②名词的使动用法,③④⑥⑨名作状,⑦使动,⑧意动)
9.D (故事 (古:旧事,前例;今:用作讲述的事情。);可怜(可爱);因为(古:因,连词,于是;为,动词,写。今:连词,表原因。);自由(古:自作主张;今:由自己做主);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两个词;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10.D (寓,隐藏。)
11.A(第(1)句原文已说“未足深畏”,第(3)句讲的是郑仲辨个人情况,且只是“几至于甚病”。)
12.A(说“他并不在意”,不合文意。)
13.(1)郑先生对它有些疑惧,把疹子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
   (2)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细微之处,但最后酿成巨大的灾难。
   (3)郑先生对拇指上的疮疹不曾轻视它,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而几乎酿成大病。
14.(1)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
(2)《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鹧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
15.(1)长使英雄泪满襟(2)但寒烟衰草凝绿(3)唯见江心秋月白(4)波心荡,冷月无声(5)王勃
16.①新桐初乳(或者“春尽夏初,梧桐生叶”)②绿树成阴(或“夏季时分,绿树成阴”)③梧桐叶落(或“秋冬时节,梧桐叶落”)(每点1分,共3分)
17.极力写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2分)。这样写既为下文写“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蓄势(1分),又为作者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作铺垫(1分)。
18.发现“新乳”、“绿叶成阴”时亲切、欣喜(2分),看见“梧桐叶落”时无奈、伤感(2分),领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平静、淡然(2分)。
19.①对比,将“落花”与“落叶”对比,突出“落叶”象征的悲哀之情之深;②联想,由树之荣枯联想到“人生无常”,意蕴更深,耐人寻味;③比拟,“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表现出树叶对北风的到来感到突然,和离开枝头的不情愿;④比喻,“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流露出作者对树叶脱尽的感伤、同情;⑤引用,引用古诗,拓宽了意境,满含作者失而不可复得的伤感。(2点即可,共5分,仅列出手法无赏析不能得分)
20.示例:①“鹏程万里”,表达了对前途远大者的祝福;“闻鸡起舞”,表达了对勤奋求学者的赞赏。②“丧家之犬”,表达了对失魂落魄者的鄙夷;“惊弓之鸟”,表达了对惊恐万分者的嘲笑。(举出例词1分,阐释含义1分。两组共4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18 | 只看该作者

示例:支持北大的做法,校长推荐制是自主招生改革的有益尝试,让考试总分不高但有“奇才”、“怪才”的特长生在考试之外又多了一种走进高校的可能性。反对北大的做法,这种制度必然会滋生权钱交易,并且依据校长个人好恶推荐学生主观性太强。(有鲜明的观点,1分;理由正当,2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超过70字,扣1分。)
示例:柳条摇起长辫辫,小草露出芽尖尖。我们是祖国的幼苗,阳光雨露沐浴心田。(4分)
《指 喻》译文
        浦阳县的郑仲辨先生,他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从来没有生过病。一天,他左手的大拇指长了一个疹子,鼓起来像粟米一般大。郑先生对它有些疑惧,把疹子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子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给别人看,看的人仍像先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满满一把才握得了,靠近拇指的食指都被它牵扯得疼痛起来,好像刀割针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脊梁骨没有不痛的。郑先生担惊受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虽然病在指头上,其实是影响全身的病痛,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十多天才能治好;现在这疹子快要成熟了,没有三个月是不能治好的。一天治得好的时候治疗,用点燃的艾草熏熏就可以了;要十多天才治得好的时候治疗,用药物仍可治好;到它长成熟了,严重时会蔓延到肝脏、横膈膜,轻点的话,也将使这只手臂残废。不设法从内部治疗,病势不会停止发展;不设法从外部治疗,疾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先生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敷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才好,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细微之处,但最后酿成巨大的灾难;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可最后会发展到无法处理的地步。当它容易处理时,人们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轻视它而不去管它;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时间,耗尽精力,才仅仅把这祸患处理掉,天下的事,像这拇指似的,真是太多了。平常人看得清将会发生的事,平常人也能处理掉,在情势上看来即使很危急,但并不值得很惧怕。只有萌芽在让人不会担心之处,又隐藏在让人看不到的苗头之中,平常人却以开玩笑的态度去轻视它的那些事,才是君子们所深深惧怕的。
        从前的天下,有像郑先生那样强壮无病痛的吗?爱天下的人,有像郑先生那样爱惜自己身体的吗?但足以成为天下祸患的,何止于像长在郑先生手上的疮疹呢?郑先生对拇指上的疮疹不曾轻视它,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看医生,而几乎酿成大病。再说,本来人们就总是以非常疏忽的态度来对待祸患,再加上民生凋敝之后,官吏们仍在残害剥削百姓而加速了祸患的到来,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侥幸于问题没有发生,就认为不必忧虑,不知畏惧,这真能算得上是聪明的做法吗?
        我才能低下,不敢筹谋治国大计,而郑先生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会是长久处于平民地位的人。《左传》不是这样说吗:“多次折断手臂就会成为治疗折臂的良医。”郑先生以后如果做官的话,就应该以大拇指长疹子的事作为“谋国”的借鉴。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写。
高二寒假语文作业(四)
第Ⅰ卷(共3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观注            噤若寒蝉            包扎(zhā)            断壁残垣(yun)
    B.涣散            天崩地坼            摒弃(bng)    缄口不言(jiān)
    C.迭宕            相形见绌            澎湃(pēng)           戛然而止(ji)
D.忤逆            如梗在喉            戏谑(xu)            气势磅礴(pāng)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片两国接壤的        地带,由于连年战乱不断,因此被人们称为“死亡之谷”
②该公司        因实力不济要退出竞标,实际上却加紧谋划击败竞争对手的策略
③这个中药秘方经过几代人的妥善保存,        至今,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A.边沿   佯言    留传            B.边线    扬言    留传
        C.边沿   扬言     流传            D.边线    佯言    流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新学期开始,高中语文课本改头换面,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B.恐怖分子危害平民,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绝不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C.如果中国足球真想改变形象,真想洗心革面,就必须直面“假球”“黑哨”等问题。
          D.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够汲取西方艺术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该省旅游主管部门表示,要用3年时间在省内一些城市建立既安全又卫生的经济型 旅馆。这多少令广大旅游爱好者感到些许安慰。
        B.鲁迅先生在一篇介绍“青年必读书”的文章里,谈到了“看”和“做”的关系。他号召青年们做起来,不要袖手旁观,更不要对别人挑剔。
          C.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一些鸟开始选择高楼大厦的顶部,或者选择高压电线杆,甚至教堂的圆顶也成了它们哺育儿女的乐园。
          D.鄂伦春人一直没有文字记载,口头创作是他们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每当篝火燃起的时候,老人就会给孩子们讲起神话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22 | 只看该作者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者所著,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B.唐代文学家韩愈主张文章要反映社会现实,《师说》就是反映这一主张的代表作。
          C.毛泽东于1925年到长沙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D.巴尔扎克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二、本大题共6小题,6—9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10分。共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回君者,邑人,于予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须髯,回聪慧,耽娱乐,嗜酒入骨。家有庐舍田亩,荡尽,赤贫。善博戏,时与人赌,得钱即以市酒,邑人皆恶之。
予少年好嬉游,绝喜与饮,邑人以之规予曰:“予辈亦可共饮,乃与无赖人饮,何也?”予曰:“君辈乌足与饮?盖予尝见君辈饮也,当其饮时,心若有所思,目若有所注,杯虽在手,而意别有营,强为一笑,身上常若有极大事相绊,偶然一醉,勉强矜持。夫人生无事不苦,独把杯一刻,差为可乐,犹不放怀,其鄙何如?回则不然,方其欲酒之时,而酒忽至,如病得药,如猿得果。耳目一,心志专;自酒以外,更无所知,于于①焉,嬉嬉焉,语言重复,形容颠倒;笑口不收,四肢百骸,皆有喜气。与之饮,大能助人欢畅,予是以日愿与之饮也。”人又曰:“此荡子不顾家,乌足取?”予曰:“回为一身,荡去田产;君有田千顷,终日焦劳,未及四十,须鬓已白。回不顾家,君不顾身,身与家孰亲?回宜笑子,子反笑回耶?”其人无以应。
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饮即向人家住,不归,每十日送柴米归,至门大呼曰:“柴米在此!”即去。其妻出取,已去百步外矣。腰系一丝囊,常虚无一文。时予问回曰:“虚矣,何以为计?”回笑曰:“即至矣。”既实,予又谓曰:“未可用尽。”回又笑曰:“若不用尽,必不来。”予曰:“何以知之?”曰:“我自二十后,无立锥地,又不为商贾,然此囊随尽随有,虽邑中遭水旱,人多饥焉,而予独如故。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予曰:“善。”
予尝偕回及豪少年二十余人,结为酒社。大会时各置一巨瓯,较其饮最多者,推以为长。予饮较多,已大酣,恍惚见二十余人皆拜堂下。时月色正明,相携步斗②湖堤上,见大江自天际来,晶莹耀朗,波涛激岸,汹涌滂湃,相与大叫,笑声如雷。是夜,城中居民皆不得眠。
今予复以失意就食京华,所遇皆贵人,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且予近益厌繁华,喜静定,枯坐一室,将来酒皆须戒之,岂能如曩日之豪饮乎?而小弟有书来,乃云余二十少年皆散去,独回家日贫,好饮日益甚。予乃叹曰:“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取材于明·袁中道《回君传》)
注:①于于: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步斗:步行转折,形容脚步踉跄。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聪慧,耽娱乐            耽:沉溺   
    B.绝喜与饮                    绝:特别
    C.此荡子不顾家            顾:照顾
    D.人不堪其忧            堪:愿意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26:27 | 只看该作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君辈乌足与饮
        你们怎么配和我一同饮酒呢
        B.回有一妻一子,然率在外
        回君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但是他大都在外面住
        C.予自知天不绝我,故不营
        我自己知道上天不会让我活不下去,所以我不去谋生
        D.不敢过为颠狂,以取罪戾
        我不敢过分自由随意,却因此招致罪过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乡人对回君嗜酒如命深恶痛绝,有人劝说作者不要再同回君饮酒。
          B.作者认为回君为人坦率,是性情中人,与他饮酒,感觉十分轻松舒畅。
          C.回君虽然生活贫困,但对钱财的有无毫不在意,从不刻意追求金钱。
          D.作者对自己当年在酒社中与豪放少年共推回君为社长一事印象很深。
10.当同乡人说回君“此荡子不顾家,乌足取”后,作者的一番言辞使同乡人“无以应”。
请你用现代汉语写一段话,帮助同乡人反驳作者。(200字左右)(10分
                                                                       
                                                                        
                                                                        
                                                                        
                                                                        
                                                                       
                                                                        
第Ⅱ卷(共113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鱼 得 水 而 游 焉 则 乐 塘 决 水 涸  则  为 蝼 蚁 所 食 掌 修 其 堤 防 补  其 缺 漏 则 鱼 得 而 利 之 国 有 以 存 人 有 以 生 国 之 所 以 存 者 仁 义  是 也 人 之 所  以 生 者 行 善  是  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取材于《淮南子》)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②题。(7分)
过陈琳①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东汉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亡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赚,予以重用。②铜雀:指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①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佳作,全诗采用了对比、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寄托遥深。
B.首联写作者漂泊在外,来到陈琳墓前,无限感慨,表达了他对陈琳的仰慕之情。 C.颈联通过写铜雀台的荒芜寂寥,暗示汉代不重视人才,表现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D.尾联写作者不愿继续临风惆怅,想弃文就武,进一步表现诗人生不逢时之感。
②纪晓岚评颔联中“‘应’字极兀傲(高傲)”。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0: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