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2:2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选择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2分)
   A、豁亮(huò) 蹒跚(pán) 蓦地(mù) 杀戮(lù)
   B、淳朴(chún) 攒击(cún) 绯红(fēi) 敷衍(yǎn)
   C、踱步(duó) 分外(fēn) 佃农(din) 肆虐(nuè)
   D、模样(mó) 喝彩(hē) 驿站(yi) 装载(zãi)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对老师的批评,你要准确的认识,不能自暴自弃。
   B、科学规律是铁面无私的,人们必须遵守它,否则必将受到惩罚。
   C、学校按排今天课外活动进行班级兰球比赛。
   D、他一生中最坚苦的岁月就是在那个小山村渡过的。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跟其他三句不属同一类型的一项是( )。(2分)
   A、长城,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
   B、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C、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和体育明星。
   D、你扎根的纠墨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4、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方为/秋田之害    B、旬日/子方/皆尽
   C、乃以/瓦布之      D、匠师如/其言
5、病句修改。(4分)
      (1)据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
(2)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发现。
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4分)
要求:①以时间为本体;②句式与前面的句子相同。
   时间好比是一剂良药,它能抚平心灵的创伤;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17分)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都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可鼓励创新呢?这①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50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而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哪个不好?这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得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地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因为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自己有亲身的经验。
   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的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同学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3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的分数远比他们的好得多。
   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太胆怯。
7、简要概括语段的内容。(2分)

8、辨析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2分)
  ①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②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

9、第①②段中加点的“这”分别指代什么?(2分)
(1)这①:
(2)这②:
10、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什么?(2分)

11、第三段作者写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目的?(2分)

12、怎样才可以鼓励创新呢?作者在文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13、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有什么看法?用一句话说明自己的理由。(2分)

14、你知道杨振宁吗?把你了解的有关他的情况写在下面。(3分)


(二)现代科学技术(25分)
     ①现代科学技术,说到底,是靠两门学问,一门是物理,一门是数学。数学告诉我们如何计算数值,如何演算方程式,如何搞一般的推理。今天我们必须说在这三个数学的功能方面我们有了一种高效能的机器,来帮助我们工作,这就是电子计算机,特别是电子数值计算机。
     ②先说一个航空航天技术中的例子。飞机、导弹、火箭在空中飞,很重要的是研究空气同飞机、导弹、火箭的相互作用。过去靠风洞测量。现在对风洞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民航机速度每秒200多米,还好办。远程导弹每秒7000米,超过声速20多倍,全靠风洞无法解决。这时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可以不用风洞吹,用电子计算机算。但这需要计算能力很大的电子计算机。每秒运算100万次的,1000万次的,1亿次的高速计算机。到那时造价很高、运转费用大的大型高速风洞可以省下或少用,主要用大型或巨型电子计算机来算出空气作用力,风洞只作为偶然验证计算机结果用。再如国外搞飞机设计,完全电子计算机化。从前设计飞机,从方案到全套图纸出来,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两年半到三年时间。现在用电子计算机,少量人管一下,三个月就出来。所以发展不发展电子计算机,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人家三个月,你三年,怎么赛得过人家?这是一定要办的事情。
     ③至于小一点的电子计算机,几十万次到100万次的,制造不太难。有了这种几十万次的计算机,就可以大大促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许多管理工作也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解决。电子计算机可以大量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
     ④去年数学界轰动一时的一件事,是用电子计算机证明了数学上的四色定理。画地图要求相邻两国不用同一色,一幅地图最多只需要四种颜色。要证明这个定理很难,数学家经过上百年的努力,证明不了。去年美国数学家用电子计算机证明了。他们看到这个问题要证明并不是不可能,而是证明的步骤、程序很复杂,人一辈子的时间也证不完。他们就把程序编好,交给高速的电子计算机去干。高速电子计算机也用了1000多小时才证出来。美国数学家认为,他们的主要贡献不在证明了四色定理,而在运用电子计算机完成了这件人没有能够完成的事。
     ⑤所以电子计算机不但能计算,而且能演算方程式,能做数学推理工作,可以把人从繁重的、比较简单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这就如工作母机是人手的延伸。机器是人造出来的,但干起活来,比人手做得好。电子计算机也是人造出来的,当然不可能代替人的全部思维,但是可以帮助人思维,而且更快、更精细,因此能够完成光靠人力无法完成的课题。我们说计算机永远也代替不了人的全部思维,因为人从简单的、计算机能搞的思维解脱出来时,人的思维又可以向更高一级发展。人是会越来越聪明的,计算机总是第二,不可能完全代替人。不这样考虑,就要陷入机械唯物论。
     ⑥电子计算机将渗入到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工作,生产管理、商业、甚至一切管理机构,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大变革。18世纪下半叶的蒸汽机引起了大工业的产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的电力引起了工农业的集中,促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都是技术革命。现在原子能是技术革命。那么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不是技术革命呢?我们要不要能动地推动这场技术革命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来研究它。
    ⑦现代科学技术正面临着重大突破,是否还孕育着其他的、更新的技术革命呢?这也是发人深思的。
    15、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1)哄动(   ): (2)步骤(    ): (3)孕育(    ):
16、本文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2分)

17、第①段中的“一种高效能的机器”是指什么?(2分)

18、数学的三个功能是哪三个?(2分)

19、第②段中“全靠风洞无法解决的问题”是                     。(2分)
20、指出第段文中划线句子中有关的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1)“事情”指:
(2)“这”指:
21、第②自然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3分)
22、第④段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的中心是什么?(4分)

23、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为之“傍不肯”。
24、《以虫治虫》选自《           》;作者      ,浙江钱塘人,是北宋时期       家、       家。(4分)  
25、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字义。(6分)
(1)其喙有钳                 。
(2)岁以大穰                 。
(3)土人谓之“傍不肯”               。
26、简述《以虫治虫》的主要内容。(2分)

四、作文(30分)
27.题目:以“探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也可以自拟一个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书写认真、工整,字数500—600之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05: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