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国家级骨干教师论文:方晓敏《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策略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9: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教委在《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使课堂民主化、兴趣化、生活化?如何激发学生的活力、发挥潜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情感、让课堂活动处于充满情感的氛围之中?教师们尽管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上有了一些更新,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困惑,有基于此,本文对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研究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具有社会价值与生命价值。
  21世纪,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高度发达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下一代想在这个时代中有效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能够迎接技术革命的挑战,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和合作、能够主动适应和积极推进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就基础教育而言,必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充满活力的课堂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热情,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通过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投入,使智慧才能和其他品质得以发展、提高。
  (二)转变传统课堂中师生角色,体现学生为主体。
  充满活力的课堂,就是要转变传统课堂师生角色。教师要由过去“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帮助者和把关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融洽,让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改变那种师生间只有灌输、缺乏交流的状况,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三)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
  充满活力的课堂,有利于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学生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心情愉快并移情于学习之中,师生双方都从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得到自信、智慧、发展与快乐。
  (四)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教学抓起。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才能使他们充满渴求知识的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的一般策略
  (一)课堂氛围情感化
  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间民主,自由和平等、学生间互相协作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宽松自如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王国。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气氛的调控者,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
  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要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学生的“学”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独立地研究学习内容,力争独立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或师生共同研究,各抒己见。
  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在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当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增强配角意识,注意延迟判断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的创造性念头受到抑制。除此之外,做到“七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提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在这样背景下,学生的探索求学的欲望自然被激发,课堂才真正民主。
  (二)课堂交流合作化
  实现多向互动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首先需要教师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感情交融的教学环境,其次要倡导师生互动方式的优化组合,还要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包括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项策略有利于培养主动学习过程的合作性,以弥补独立学习不足,增进学习过程师生、生生的情感沟通的智力互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激励评价科学化
  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热情鼓励,提供成功的体验。这有利于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与激励,有利于使学生及时得到矫正性的指导或自我矫正的时间,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持久保持。
  教师作为评估人员,必须树立素质发展评估的观念和对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认真评估精神,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素质发展评估的方法技术。同时注意,学生是接受评估的对象,在自评和互评中又是某种程度的参与者。这一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创新的意识,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思维训练创新化
  鼓励创新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多角度表达看法,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争辩、敢否定老师或他人意见,使学生的独特性有机会得到显示和发展。通过设计想象性问题、发散性问题、思辩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创新能力训练。
  (五)课堂活动竞争化
  1、比赛竞争。比赛是一种目标比较明确、竞争比较激烈、素质能力较量比较突出的竞争性活动。课堂的比赛以小组间开展的集体比赛为宜,这会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竞争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培养良好的竞争精神,塑造热爱集体、志在必胜的竞争性格。
  2、论辩竞争。论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竞争活动,可以高度激发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提高学生参与度。
  3、设难竞赛。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能于平易中设置难度,让学生必须奋力“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而在大家争摘这个不易的果子时,便有了竞争的刺激。
  4、激励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但对“差生”,教师尤其要实行“情感倾斜”,爱护备至,帮助他们在竞争中取“长”补“短”获得成功的机会,在竞争中给以正面激励。
  (六)人人参与多样化
  1、增强参与密度。如果我们把学生课堂参与效率,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应当是参与“投入”与“产出”的比:
  学生课堂参与效率= “参与产出”:参与的学生人数×参与时间×参与度(高涨、一般、低落)
   “参与的投入”:班学生数×40(分钟)
  为了提高“参与效率”,我们就要力争“参与投入”的“最小值”和“参与产出”的“最大值”,这才是“参与效率”的“最优值”。在“参与的产出”中,“参与人数”和“参与时间”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课堂控制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参与的密度。
  2、丰富参与手段。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的手段越多,参与的兴趣就越高,参与的广度深度就越大,参与的效果也就越好。除了听、说、读、写等传统手段,唱、画、演、作、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演示、调查、访问等等,都可以有机地引入课堂。
  三、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的特殊策略
  (一)预习先行策略
  要改变现有课堂现状,先要改变学生的学。培养独立预习的能力,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主动性的第一步,也是激活课堂活力重要的一步。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课前自拟预习提纲,并根据提纲进行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性活动,但也会存在被动应付状况,因此,教师对预习的导就十分重要。这包括:明确预习意义、激发预习主动性;制定预习提纲,使预习任务具体化、目标化;规范预习要求,使预习能够循序发展;搞活预习形式,使预习活动多样化;检查预习效果,加强课前预习与课中学习联系性。
  (二)激趣导学策略
  主要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在课堂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或保持主动学习的注意力。情境创设可以借助各种直观手段来创设,可以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感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想象,实现预期目标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在情境中融合一体。
  情境创设的手段方式多种多样,故事讲述、形象描绘、实物模型、图片图表、音响音乐、录音录相、幻灯投影、电脑显示、演示实验、表演操作,动作模拟等,都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显示出形真、情切、意远等特点,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要注意目的明确、组合合理、时机适宜、并多角度发挥其功能。
  (三)目标激励策略
  目标激励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确定课堂主动学习的方向,优化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主动学习的效率。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目标掌握学习理论可以成为我们选择策略的一项依据。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展示,就是指以某种形式将教学目标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主动地围绕目标参与活动。这一过程是把教师心中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目标,并使目标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互动的磨合点,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目标展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真诚尊重,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目标调控学习方法,反馈学习效果。
  (四)分类择法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学法分成两类。一类是一般学法,包括预习、读书、听课、观察、质疑讨论、练习、反馈、复习、考查等方法,一类是特殊方法,如阅读过程的词义理解法、段落划分法、段意归纳法、中心概括法、用词造句等。两类法都需要认真指导培养训练。一般学法低年级开始就要循序渐进加以指导,并且需要结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预习习惯、作业习惯等学法是密切结合的,要反复指导、反复训练。特殊学法则要结合阅读内容反复指导、反复运用。
  分类择法策略的运用有利于教师吃透教材,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有成功学习的愉快体验,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讨论交流策略
  本策略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读书、提高认识,发展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它具有主动探索互学互教,优化氛围,全员参与,多向发展等功能。实施讨论交流应注意:(1)把握好主题;(2)选择契机;(3)引导好进程;(4)处理好讨论的结果。
  (六)提问策略
  1、对学生的提问提出明确要求:(1)不要为提问而提问。避免使认为提问是课堂发言的必需形式,每节课都得有所表示。否则,提问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变得形式化。(2)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再提问,可避免学生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于肤浅和表面化。(3)问题的表述尽可能清楚明白。
  2、将学生引入疑局。教师在引问中布设疑局,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一味灌输的弊端,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疑局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3、以问引问。即教师以某个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矛盾之处的注意,使其产生疑问的策略。可促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的所有知识贮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七)资源利用策略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资源,努力做到“六开放”,即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开放学生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开放学生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开放学生的教材,提供凭借的机会。增强课堂活力,就是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方位参与,全程参与,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差异教育,个性教育,在创造机会中让中、下水平的同学展示自己。
  (八)关注“学困生”策略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优等生得到更大发展,中等生得到优化,学困生得到转化,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他们的兴趣、情感、意志、个性、潜能及学习习惯都有提高和发展。对于“学困生”就更应关注,大多数学困生都有对立情绪,教师的“爱心”是消除对立情绪的灵丹妙药。而表扬和激励是转变学困生行为习惯的良药。
  1、设计学困生的进取方案。让学困生体验成功。自卑是学困生进步与成长的天敌。学困生渴望成功,却对获得成功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对学困生不能有丝毫歧视的举动、讽刺的言词,而应该对他们的“自卑”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发掘优点,找回自信,扬长避短,努力拼搏。教师还可有意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某一方面某一阶段体验成功,让每一次的成功成为他们摆脱自卑、增强自信、走向自强的催化剂。教师还应走出课堂,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给学困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2、引导学困生失败时寻求积极的归因。教师要帮助学困生确定一种信念:人的能力差别不大,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教育他们在失败时更多归因自己的努力程度;若他们已十分努力,则就引导他们把失败归于方法不当,使他们始终保持成功的期待,并化为前进的动力。
  四、增强语文课堂活力策略的实施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研究探讨的教学策略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对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具有前瞻性意义。
  (二)实践性原则
  研究探讨的教学策略要能在一般条件下的小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操作和灵活运用,对小语课堂教学实践具有普及性意义。
  (三)有效性原则
  研究探讨的教学要确实能增强小语课堂教学活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小语课堂教学实践具有功能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3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就是专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13: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