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要点汇总各课重点提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新闻两则
1. 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
2. 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描写、议论(最主要)。
3. 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韶山人,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
5. 标题:迅速了解全文内容。
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6. 这篇新闻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7. 电头: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8. 导语比标题多:背景、人物、时间。
第二课:芦花荡 ①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
1.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品质、精神、性格、心理)
               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突出人物品质、为情节作铺垫
2.芦花荡中体现的小说要素:
第一要素: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人物)
  ⑴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第④小节,外貌描写;54~61小节)
  ⑵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第⑩、17、18、47、53、60、61小节)
  ⑶过于自信和自尊(第⑤小节,语言描写;32~45小节)
  ⑷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54~61小节)
  第三要素:环境描写    星星   
第①小节    水鸟    宁静,渲染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苇子   拟人,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芦苇的形象,表现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顽强抗争的意志。
            侧面描写  表现老头子的功劳很大
            第61小节: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老英雄打鬼子时内心的轻松、愉快
第三课:蜡烛
1. 文体:战地通讯;详细描写、真实
2.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      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⑴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怕生死、勇敢
3.感人因素   ⑵年老体弱,行动吃力——“爬”对战士的崇敬、爱戴
              ⑶视若亲人,沉痛哀悼——“跪”“画”“吻”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⑷结婚喜烛,意义特殊——对烈士的感情强烈、深沉、至高无上
3. 细节描写    炮火:11次
(反复描写)   蜡烛:7次
               黑围巾:5次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 主题:赞美了瑰宝般的建筑——圆明园,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2.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性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胸怀博大。
3. 本文所用的修辞:反语。
作用:有讽刺意味,极其尖锐、辛辣。
            总评:“世界奇迹”
                  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4.圆明园    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充满赞美之情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7: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1. 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
2.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理解、尊重
日本作家:自私的狡辩——鄙弃、孤立
3. ㈠来到纪念地㈡看纪念演出㈢参加座谈会㈣参观纪念馆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
1. 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 战争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
1.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2.阿长的形象:
⑴阿长是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⑵没有文化,不识字,粗俗、好事
⑶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善心,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3.        ①对阿长称呼的由来(地位低,很不幸)
         ②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描写声音和动作)
         ③摆成“大”字的睡相(比喻)
         ④元旦吃福橘的“仪式”(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叙事    ⑤写阿长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⑥写阿长讲“长毛”的故事(伟大的胜利,调侃的意味)
         ⑦谋害“我”的隐鼠
         ⑧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称赞的意义)
4.“我”的感情变化:讨厌     空前的敬意     憎恶    新的敬意
5.写法:㈠(第4、8小节)人物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神态
        ㈡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6.铺垫蓄势:19~22小节:买《山海经》之前
            不写:买《山海经》的过程
            23~29小节:买《山海经》之后
  称赞烘托:写“我”震悚、喜出望外、如获至宝的心情。
7.为什么在文中不称阿长为“长妈妈”?
答:①符合作者年龄②文章前半部分大都写他如何“讨厌”、“憎恶”阿长。
8.为什么要写远房叔祖?
答:说明“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原因。
9.倒数2小节:突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同情和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七课:背影
1. 文体:回忆性散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学者、诗人。
2. 主题: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㈠【1】思念父亲,惦记背影(开篇设疑)
                              【2~3】别时家境,祸不单行,家境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㈡【2~6】回忆往事   【4~5】细心关照(铺垫背影)
3.结构                         【6】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㈢【7】别后的思念,再现背影
3. 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的?
答:①外貌描写。写衣帽   呼应开头,表现家境惨淡
                         与“我”的紫毛大衣对比,突出深切的父爱
    ②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细致地描写父亲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突出深切的父爱。
    ③用自己的情感反应来烘托背影,被深切的父爱感动落泪。
① ②③所描写的背影是全部情节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深切的父爱。
4. 关键性语句: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
第八课:台阶
1. 文体:小说。
2. 父亲的形象:非常要强,有志气,渴望提高地位,获得尊重,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老实厚道,谦卑。
第九课:老王
1. 线索:“我”和老王的交往。
               谋生手段艰难
       命苦    生理上有缺陷
2.老           居住条件恶劣

              为作者送冰
       心善   送钱先生看病,不愿要报酬
              身体病重,还要来谢恩,送香油和鸡蛋
作   ⑴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者   ⑵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3.的    ⑶老王送香油鸡蛋,我坚持给钱
善   ⑷关心老王,询问他能否维持生活
   良   ⑸女儿送鱼肝油
4.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选自《杨绛散文》,著有《干校六记》、《将饮茶》,译有《唐•吉诃德》。
5.本文作者的丈夫钱钟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
6.第13~16小节:体现老王朴实、善良的品质。知恩图报、心地善良。
7.“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作为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关注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十课:信客
1. 选自《秋雨散文》。余秋雨,上海人。著有《文化苦旅》。

    老   ①说明信客职业特点——艰苦、诚信
2.信  ②年轻信客接班
客   ③用自己丰富的经历,指点年轻信客;
用自己惨痛的教训警醒年轻信客

一、二单元:记叙类文体(小说、散文)
       人物(同上)
散文   写法:先抑后扬,有详有略,前有铺垫、后有烘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7: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
1. 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 【1~2】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
【3】我国石拱桥特点   分布广泛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地理位置   历史悠久
                      修建时间   结构坚固
【4~5】介绍赵州桥     结构特征
                     (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
                    历史悠久
【6~8】介绍卢沟桥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
                    形式多样
【9】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由主要到次要)
【10】写石拱桥在解放后的发展
3.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形式多样。
①从概括到具体: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地理位置     修建时间     结构特征
                      ②从整体到局部
                      ③从主要到次要
4.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说明方法:举例子(不是打比方)
表达方式:描写
修辞方法:排比、拟人
第十二课:桥之美
1.          ①芦苇丛上的石桥     疏朗开阔之美
            ②江南乡间的石桥     阴柔阳刚之美
  桥   ③水天间的长桥        丰富想象之美
           ④山区的风雨桥       安闲自在之美
           ⑤索桥——高山峡谷——具有生命力
第十三课:苏州园林
1. 本文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剧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第十四课:故宫博物院
1.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16】: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b紫禁城正门内外
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2.         太  外形
          和  内景
  前   殿   位置
               用途
  朝   中和殿  概貌  用途
          保和殿        用途
          “前朝”“内廷”分界地带
2. 本文说明顺序:空间顺序
第十五课:说“屏”
1.       屏的定义
  主     屏的作用
  体    屏的种类
        屏的设置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课文引用古诗词的好处: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增添情趣,留有余味
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
1. 第一部分【1~3】说明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队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1~3】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逻辑顺序)
表达方式:描写(主要)、说明
  【6~10】           由大到小
          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
                     由空间到时间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
1. 本文是按逻辑顺序来写的
2. 举例子和四个小标题让这篇文章更易懂,深入浅出。
第十八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 本文两篇短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发现问题       找出答案      得出结论
第十九课:生物入侵者
1. 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好处: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7:3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课:落日的幻觉
1. 本文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原因)

三、四单元:说明文体

事物说明文:11、13、14、15、19课
事理说明文:12、16、17、18、20课

第四单元:科普文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两种说明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分——总)事物说明;递进式 事理说明
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   

说明方法:下定义:对某样事物的定义;
          举例子: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说明什么对象的什么特点;
          作比较:更突出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比喻):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分类别:层次分明;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引用        画图表
说明文中“……”能否换成“……”或“……”能否去掉的回答方法:㈠肯定或否定;㈡先解释这个词的意思;㈢这个词在是什么意思;㈣这个词不在是什么意思;㈤下结论(所以“能”或“不能”去掉)。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
1. 本文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被喻为“田园诗人”。选自《陶渊明集》。
2. 以渔人进入桃源的行踪为线索。
3. 世外桃源:指与外世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世界,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①环境优美、宁静
          ②人人平等,人人参与劳动
4.桃源    ③生活安乐幸福
    ④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⑤没有战争,没有剥削
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
写法:托物言志
《陋室铭》
1. 第一层:提出中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景:环境清幽、宁静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第二层:具体描写陋室     人:往来人物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事:室内生活情趣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志:主人胸襟超尘绝俗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三层:以古代贤者自喻表明自己高雅的情趣。引用孔子的话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2. 表达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的情操。
《爱莲说》
3. 本文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4. 菊:正面衬托。隐逸者:孤傲清高,避世退隐。
牡丹:反面衬托。富贵者:追名逐利。
莲:君子。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谦虚、正直。
5. 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第二十三课:核舟记
1. 说明文:说明对象——核舟。

            体积上:小  
2. 特征   
(奇巧)    构思上:巧
            
            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内容多)
3.      
总 【1】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
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分【2~5】详写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
                用事实说明雕刻者技艺精湛
       总【6】小结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
赞叹核舟的雕刻技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1:27: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四课:大道之行也
1.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特征:天下为公。
大同:指理想社会。
3. 全文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2~3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圣;杜甫的诗——诗史。
《望岳》
1.一、远望——拔地而起,参天耸立
(用齐鲁广大的平原烘托泰山的高大雄伟)
二、近望——神奇秀丽,遮天蔽日(虚写、实写)
三、细望——高大深远
(由景生情:胸怀激荡、眼界开阔)
四、抒发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春望》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所见   忧国伤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感(对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珍贵,对家人的思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感叹自己苍老            念家悲己
《石壕吏》
主题:赞美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对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也含蓄地揭露了差吏的残暴
一. 致词的由来
二. 对比(差吏凶残、老妇悲苦)
三. 主体 写老妇致词
四. 尾声 暗示老妇被抓
第二十六课:三峡
1. 写法
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② 大笔点染的手法
③ 动静结合
2. 一:先写山  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二:再写水  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奔放美(江水上涨、水流湍急)
春冬:清悠美(素、绿、清、影)
秋:凄婉美(寒、素、凄、哀)
3. 引用渔歌: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反衬三峡秋季凄凉萧瑟的气氛。
4. 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选自《水经注》。
第二十七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本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被称为“山中宰相”。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北宋人。选自《东坡志林》。
表达了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闲人: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第二十八课:观潮
1.【1】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结构:总——分——总
  顺序:由远而近         方面:形状、颜色、声音、声势。
  修辞:比喻、夸张、引用
  【2】写水军演戏的精彩场面(动静相衬)
  【3】弄潮儿的英姿(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
  【4】写观潮人多——侧面描写,突出潮水的雄伟壮观,
也突出了表演的精彩。
2. 以潮为线索
      船只多
第    阵势大
3. 二    个人作战技艺高
节    战斗激烈
        迅速撤退
第二十九课:湖心亭看雪
1. 回忆性山水小品文。
2. 本文作者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3. 中心:对故国往事的怀恋和淡淡的愁绪。
4. “独”往湖心亭看雪: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清高自赏、孤寂的心情。
5. “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迷于对故国往事的留恋。
6. 白描:描绘了一幅山水画。悠远脱俗的意境。
         全景:景物浑然一体
7.雪景          天地苍茫、天人合一(广漠)
         特写:堤、亭、舟、人(渺小)
第三十课:诗四首
《归园田居》
语言:平淡自然,真挚醇美。
愿: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即使做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使至塞上》
第二句:借景抒情,被排挤出朝廷,内心惆怅,激愤、抑郁
        比喻:本体:自己;喻体:飘飞的蓬草。
第三句: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千古壮观)
构图美:远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园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晖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登岳阳楼》
颈联直接道出亡国之臣心中的悲愤。
“风霜”双关,比喻现实社会。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感慨,结束全诗。

文言文
1. 作者、时代
2. 字词解释、课文翻译
3. 默写
4. 内容加情感
5. 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