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00:1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反思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是“实践探索”。(1)出示题目(课本中的例题):作△ABC,使∠A=30。,AB=3cm,AC=4cm。(2)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约2分钟。(3)教师分步骤讲解利用圆规作图的具体的方法(过程略)。(4)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所作的三角形与题目要求的三角形全等呢?(5)让学生分组讨论(约2分钟)。(6)逐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全等的一个定理:两边与它们对应的夹角相等。用符号表示为SAS。(7)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这一例题的解题过程。
第二个环节是“巩固运用”。这一环节又分为两步:
第一步:(1)出示题目1(课本中的例题):求解△A’B’C’,使∠B’=∠B,B’C’=BC,B’A’=BA。(2)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3)教师分步骤讲解解题的全过程,同时板演画图及证明过程。
第二步:(1)出示题目2(课本中的例题):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的池塘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呢?(2)让学生分组相互讨论。(3)指名让个别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说可以用船拉绳子直接测量AB两点之间的距离,有的说可以用相机把池塘摄成相片,先测量出照片中AB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根据相应的比例计算出池塘AB两点之间的距离。(4)教师提示:能不能利用我们学习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定理找到又快又准确的测量办法呢?(5)让学生分组讨论。(6)教师分步骤讲解解题的全过程,同时板演画图及证明过程。
第三个环节是“回顾总结”。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说出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及条件;2、运用三角形全等定理解决问题。
第四个环节是“布置作业”。在下课前的1分钟将课后“练习检测”中的相关习题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作业。
反思:
一、成功之处:
这节课从表面来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改革的意识,教学方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教师的角色有了较大的转变。也就是说,教师能够明显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讲到底,或讲完就练习,练习结束就下课的教学方式。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能够紧紧围绕“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运用”这一中心,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讲解点拨,最后回顾总结。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表达解题思路的机会与条件,能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讲解,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整体教学过程与新课改提出的“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等要求是相吻合的。
二、不足之处:
如果我们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从“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这些方面去认真地审视这节优质课,会发现这节课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
1、对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关注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相对琐碎,没有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所以学生仍然是严格按照老师的思路相对被动地接受着所学的知识。实际上,教师出示的三个题目都是课本中的例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全有能力理解与掌握。可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也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了,但最后教师还是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一一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地检查和改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效果,而且讲解不能突出重点与难点,不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不能给学生提供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的机会,不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了五次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然而,这些合作学习要么流于形式,学生讨论之后,教师还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怕学生自己不能完全掌握;要么效果很差,学生不知道讨论什么,如何进行讨论,讨论之后要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要么在讨论中不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每个小组内总是一两个学生演着主角;要么学生讨论中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却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盲目地进行讨论;要么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展示与交流。这些现象都说明,教师还不能够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探索。
3、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中心仍然是“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运用”这一核心教学内容,教学重心仍然是逐步讲解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而对于如何阅读课本内容,如何边思考边学习新内容,如何将新旧知道进行有机联系,如何进行讨论学习,如何做好课堂笔记,如何复习学习的内容,如何有效地预习新知识,如何提高注意力,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如何提高听课的效果等学习方法却几乎没有进行具体的指导。这表现出教师仍然没有完全从“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
4、对课后作业的处理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长期以来,教师总是认为课后的作业就是留着让学生在课外去完成的。这一节课也不例外。实际上新课程在设计作业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做这些练习来检测和巩固学习的新知识。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改变教学结构,变换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总结,那么就会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这些时间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做课后的练习题来当堂检测学习的效果。如果作业做得很好说明,学习效果很好,如果做得不好,说明学习过程不够扎实,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尽快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然而,由于很多课堂时间被教师无效的知识讲解浪费,结果就失去了当堂检查反馈、巩固提高的机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06: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