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示课件)请你算一算这3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计算,面积是8×5=40(平方厘米)。
师:你觉得这3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
生:我觉得不相等。
教师出示方格图将3个图形重叠,确认它们的面积不相等,使学生理解明白底乘底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必要的复习铺垫引导学生实现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学生很自然地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猜想,在验证已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时,学生的“再创造”的愿望也被有效地激发起来了。
二、制造冲突,促成个性化的“再创造”
“再创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充分展现个性化的认识、思考。这一过程既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学进一步展开的丰富的有意义的资源。教学《小括号的认识》,教师组织了如下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一定玩过“算24点”吧,今天我们玩简单一点的“算24点”,只用3张牌算。(出示5、2、8三张牌)
生:5-2=3,3×8=24。(师板书)
师:(再出示6、7、3三张牌)这三张你会算吗?
生:7-3=4,6×4=24。(师板书)
师:这的确很简单,不过游戏规则是6、7、3三张牌的位置不能动了,你会写出算式吗?大家都写写看。(教师巡视,收集了三种不同的写法。)
展示生1的算式:6×7-3=24。刚一出示,就有学生举手说:“这样不对,因为这样做要先算乘再算减,6×7=42,42-3=39。”
展示生2的算式6×7-3=24,提问:这是谁写的算式?你为什么在7-3的下面画了一条横线?
生:我开始也写成了6×7-3=24,然后发现7-3要先做,我就在7-3的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意思是先算7-3=4。
师:有没有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用得是其他方法的?
生1:我用的是波浪线。
生2:我把7-3圈起来了。
师:我觉得你们真会想方法,想得很好。
师展示生3的算式6×(7-3)=24,提问:这是谁写的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也想到要先算7-3,我在好多书上都看到了“( )”,我知道这叫括号。
师:还有同学看到过“( )”吗?
师:是的这就是小括号,数学家发明了这种符号,在运算中用它来表示这部分算式要先算。
上述教学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巧妙地制造了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必要性;二是放手让学生“再创造”,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也便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数学意义。
三、巧引妙导,提供“再创造”的机会
数学教学如何促使学生实现已有认识的逐步深化,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是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而这一过程,往往蕴涵着“再创造”的契机。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的《比多少》,在学生观察下图,比较得出○比△多1个,△比○少1个后,进行了智慧的引导。
○ ○ ○ ○ ○
△ △ △ △
师:(动画演示少了一个△)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少了1个,三角还是比圆少。
师:(动画演示又少了一个△)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又少了1个,三角比圆少。
师(直到△一个都没有)现在能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圆是5个,三角比圆少,三角有时是4个,有时是3个、2个、1个,也可以没有。
生2:三角比圆少,三角不能超过4个。
师(将动画还原成原图,然后又增加1个△)再注意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变了,三角和圆同样多了。
师:再看,老师又变了。(再增加1个△)
生:三角比圆多了,多1个了。
师:(再增加1个△)现在呢?
生:三角比圆多,多2个。
师:三角比圆多,三角要有几个?
生:最少6个,还可以有好多好多。
本来的练习是一道简单的封闭性的问题,但是教师借助直观演示,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态地认识数的大小,不能深化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初步体会了“区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