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5: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的教学反思
保亭思源学校  王绥泽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是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主要介绍了淝水之战后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本课的主题是民族大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隋唐的大一统打下坚实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轻松与愉快中学习历史,在无形中感悟历史。
因此,依照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本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启发诱导,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教学办法,并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讨论中思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较为成功的有:
一:新课导入时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感受本课的主旋律并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入新课学习。
2,设置问题:历史上曾经统一了北方的政权有哪些?这样做促使学生对旧知识进行贯通学习,并串接新知识,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二,对民族融合的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在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因此我通过出示图片,如:汉人胡食,胡人汉服等。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从而能比较清晰的认识到民族融合,就是许多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在地域,血缘,习俗等方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局面。这种方法能做到化难为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三,迁都洛阳,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迁都原因。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提示学生从平城与洛阳的地理位置,条件,地势,迁都的最终目的来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把空间,时间,机会都留给了学生。让学生来思考,归纳,总结,教师再来提升。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能力。
四,孝文帝改革措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改革的具体措施书本上有,学生也很容易找到。如果教师照本宣读,显得有点单调,枯燥,学生也就很难获得具体的认识。不利于理解掌握。为方便学生理解,增强学习兴趣,我就组织学生把各项措施都概括为简练的三个字,并加以背诵,如: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学汉礼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在轻松气氛中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当然通过反思,本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导入时的提问,用时较多,反映出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不是太好。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随时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小组讨论时,发现仍有少部分学生不够积极,只听不言,或者心不在焉。因此要多和学生交流,从思想上转变学生。从方法上吸引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练习设计过于简单,没有一定的深度。因课堂时间关系,设计的练习以填空,选择为主。虽然能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用一、二个材料分析题这样才能与初三接轨,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05: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