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课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学生、教师、教材及其它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教育教学预案的过程。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科书,认真、深入、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包括作文课、复习课等)。
一、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认真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职责。先备课,后上课,写好教案是对每位教师的起码要求;常备常新,常教常新,不断提高备课质量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开学前备好两周课,平时超前一周备好课。
二、备课的形式
(一)从形式上看,分为备课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集体备课——个人再备,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补充。
(二)从内容上看,分为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
三、备课的内容
备课包括拟订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就是教案,是教师备课活动过程的最后结果。
(一)学期教学计划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简要分析;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学期教学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表;其它(教学专题研究、教改项目、学科课外活动等)。
1.学期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明确初中阶段课程目标;通读初中阶段全套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和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理解学期教材在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期教材的基本结构及系统,学期教材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本期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知识点和重难点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期教学任务
提出学期教学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及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和要求。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掌握“双基”及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分析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及学习能力、习惯等基本情况。
4.教学进度
按教学内容顺序,确定各单元的教学时数,包括新授、复习、检测、实践的时间安排。
5.制定本学期总体的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体要求。
(二)单元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考点、要点、重点、难点分析;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法设计。
(三)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班级、课题名称、授课题目、课的类型、授课时间等;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关键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具准备等。
第三部分:教学进程,即教学内容及程序,是教案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复习导入、教学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五个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时间的分配等。组织教学伴随课堂教学的始终。
第四部分:课内及课外练习、板书设计。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课后分析)。
设计教案,应做到以下点:
1.教案必须由教师本人独立思考并设计,不能照抄教参,也不能照抄别人的教案。教过几遍的教师,也要认真写教案,做到常教常新,精益求精。
2.课型不同(如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习题课等等),教案的写法可以不同,但教案中要体现教学要素和各个环节。
3.教案的书写要工整、清晰、图表要用制图工具描划,整个教案要做到程度严谨、层次分明。
4.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离不开教案,不能边讲边看,更不能拿着教案照本宣科,要下功夫记忆教案内容,争取做到脱稿讲课。
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积累、升华教学经验,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反思关键是要形成习惯,重点是写好教学后记。教师要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课中灵活调整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课后从教材的挖掘、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师生互动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回顾教学过程,挖掘亮点、寻找不足,写出教学后记。
四、备课的总体要求
备课要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拟定,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①教学目的要求;②教材重点、难点;③教学步骤与讲练时间安排;④主要教学方法;⑤板书设计;⑥课内课外作业内容(重要练习题教师应作出解答,练习课应精选例题,作业指导课要有学生作业的一般情况统计与典型问题分析)。提倡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编写应遵循以下要求,做到“九备”。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备教材就是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体系,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领会编写意图,明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确把握重难点和疑点。
2.自主钻研教材,明确本单元、本课在整个教材中所处地位及与教材其他部分的内在联系,深化拓宽教材的知识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目的与要求,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具体意见,提出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办法。
3.认真翻阅教学参考资料,合理使用教学辅导资料,充分利用其他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
(二)备目标
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教学类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智能目标及德育目标。教学目标的拟订必须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备目标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编者的意图,确定出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
表述教学目标应当注意: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
(三)备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