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7:4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学习体会
目前,课改正在蓬勃开展,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采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改变原先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改的理念还有很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课改非常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我从在情境中体验、在生活中体验和在应用中体验三方面来讲。
一、在情境中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所以,我们教师要力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是能直接为生活服务的。数学新教材十分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依托这一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的培养。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只有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也使学生感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为学生创造生活化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我突破常规教法,没有在新课开始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而是课前要求学生跟随家长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自然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轻轻松松地学习了新知识,从而找到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可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众多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一些现实的、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与现象,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众所周知,数学中概念课一般难教,特别像重量单位这样看不出、听不见的,学生更是难以掌握,如能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也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因此,在“克和千克的认识”这一课中,我采用了“体验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1克和1千克重的物品,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物体都有重力,有的物体重一些,有的物体轻一些,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重量能够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接着,教师请学生一手拿1千克的物品,一手拿1克的物品,感受一下他们的不同,使学生进一步对“1克、1千克”所代表的实际重量有一个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学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在课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寻找千克”的活动,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在校园里或家中,在商店里或市场上,寻找哪些东西重约1千克,在下次课上汇报交流。这样的活动,除了可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在应用中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上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学生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利用学生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所以,除了把生活引进课堂,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之外,尤其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数学、用数学,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去发展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教师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观察能力,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怎样观察,抓住要点,通过自己的“看”来接触没有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学”去接触社会。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新学知识的拓展。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习题: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应用中体验数学,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应用能力伴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发展。学生有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后,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自觉地希望补充更多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与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总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估计、想象、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学生对概念就会有较深刻的理解,也会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而加强合作交流,重视应用,在学习中体验,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4: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