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3 00:1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学生对生命的概念是很抽象的,许多课堂让学生谈感悟,不过是让文学语言白话了。课文是“例子”,本课重在作者的选材。
教学时,可以板块式进行设计:
第一板块:自读课文,概括小标题。学生概括时会以事例为主,忽略境遇,教师先不要忙着否定,可以结合后面学习补充丰富。
第二板块:再读课文,发现选材共性。在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抛出一个话题:作者为什么选用这样的三个事例?你发现了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共同的境遇吗?你是通过哪些文字发现的?
要求: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能让你有感受,圈出来,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三板块:朗读交流,深化认识。引导时,让我们先来聚焦前两个事例:通过朗读表现出你的理解,然后再和大家交流体会和感悟。
然后再结合杏林子的自强不屈的事实,引导学生体会第三个事例,以及作者勉励自己和读者如何对待生命的感悟。
【反思】教师运用板块式的设计,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作者所选用的“飞蛾求生”“瓜苗生长”与“静听心跳”三个事例的主人公都是在逆境中、绝境中、困境中不屈不挠,顽强求生的,这才是生命奏出的最强音。从而,为下文中“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等关键句子的理解做了铺垫。整个的过程,学生读书有层次,从内容到选材,从理解到感悟,都是在读中完成。读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载体!
【案例】《西门豹》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多数教师会抓住西门豹的语言体会其话中有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教学效果是纠缠于一句又一句的语言中难以自拔。一位教师这样处理11──15自然段的:
1.指名读11段:梳理:这一段前半部是看新娘,后半部是惩治巫婆。读惩治部分。发现段落结构:一说一做。
2.指名读12段,发现相同的构段:一说一做。
3.指名读13.14段:发现了什么?
生:惩治官绅时,与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不一样。西门豹没有投进漳河里。
生:他还等了一会儿呢。
师:将西门豹的语言找出来读一读。联系着想一想,他为什么不一样对待呢?(揭示妙处一:区别对待,给以警示)
4.找找课文中描写官绅的句子,画下来。交流:
抓住“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等句子体会。理解词语,想象官绅的样子;依词猜想“求饶”时,会说些什么?老百姓明白了什么?
(由此得出:妙处2:借官绅之口教育百姓:既让百姓知道了真相,也让官绅知道了错误,一举两得!)
……
【反思】这位教师的处理举重若轻,很巧妙地找到了文本与设计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了文章11.12段的写法与13.14段有所不同,从而打开了文本的切入点,也引起了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发现中体会妙处的快乐。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之下,从文字中发现了语言的密码,水到渠成地感受到巧妙。更为巧妙的是,体会“借官绅之口教育百姓”这一巧妙之处时,也是通过词语“磕头求饶”的画面还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我们在为西门豹叫绝的同时,也为这位教师叫好!
教师的导学功力了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时,几乎没有多么拔高的问题,紧紧抓住了课文中的语言──从结构中发现、从词语中发现、从语言中发现,引导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曼妙的过程!学生居然从熟悉的文字中发现了陌生的内容,这样恰到好处的“熟悉中的陌生”恰恰为课堂注入了鲜活!
之三:让语文活动代替教学问答
2011修订版《课程标准》中道: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平素教学中,几乎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都是如出一辙。如果选择适当的课文让学生以编课本剧、写颁奖词等稍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想来,必会产生椰壳效应的。
《将相和》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很多教师虽不会平均用力,但也是个个不舍放手。其实,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完璧归赵”可以师引导学习,然后链接部分《史记》原文。“渑池之会”可以放手,链接原文对照,让学生尝试自己阅读;然后有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学习。“负荆请罪”则可以让孩子们合作编演课本剧……
显然,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阅读活动代替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主的建构过程。
为什么要以读代讲?
以读代讲──让教学从“繁复”走向“简单”;让教学从“问题”走向“能力”;让教学从“被读”走向“建构”。一言以蔽之,当我们厘清了教学时“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等问题,以读代讲离我们就不会太遥远了!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以读代讲中的“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我们还需对其进行格物致知式的思考,感其益,受其利,在实践中针对诸多的疑问,继续摸索有效的方法策略,不断深入思考,不断与实际对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