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28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击沉大和号
    1945年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如果美军占领了冲绳岛,将会严重威胁日本
本土的安全。4月5日,日本联合舰队决定执行“天号作战”计划,由“大和”号战列舰、
矢矧号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海上特攻舰队,只带单程燃料,作自杀性攻击,前往冲绳岛
反击美军的登陆,企图破釜沉舟与美国舰队决一死战。
    4月6日15时,特攻舰队起锚。20时,驶出丰后水道。日本舰队刚到九州东海岸,
就被美国潜艇发现了。
    7日拂晓,特攻舰队进入九州以南的公海,11时30分,美军巡逻机盯上日本舰队。
这时,美军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电令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进攻日本舰队。
    12时40分,米切尔的40架飞机向“大和”号俯冲下来。“大和”号标准排水量6
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9吨,舰身长263米,宽38.9米,舰上有3座三联
装460毫米口径主炮,该炮最大射程40公里,弹重1460公斤;还有4座三联装15
5毫米火炮,6座双联装127毫米高炮。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在吨位和舰炮火力上能与“大
和“号及其姐妹舰“武藏”号相提并论的战舰。当初日本人是在绝密的情况下建造这两艘海
上“巨无霸”的。它们的装甲防护极好,并有分层叠装的船身,被认为是永远不沉的超级战
舰。“武藏”号已于1944年10月24日在锡布延海被美国飞机炸沉。“大和”号这次
也难逃厄运。此时,“大和”号没有飞机掩护,只能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对空射击。美机冲破
火网,轮番轰炸。“大和”号中了两颗炸弹,1枚鱼雷。
    250架美机猛炸日本舰队。12时45分,“矢矧”号中了1枚鱼雷,这艘巡洋舰失
去了航行能力,在海面上漂浮。接着,美军第二批100多架飞机冲出云端,又有2颗炸
弹,1枚鱼雷击中“矢矧”号。
    “大和”号的时速已降到18海里,但仍歪着舰身,继续向冲绳岛行进。
    13时35分,美军第三批150架飞机赶到。美机集中轰炸“大和”号,8颗炸弹,
6枚鱼雷击中“大和”号。该舰倾斜15度。
    14时1分,“大和”号中了8枚鱼雷,舰身倾斜18度,时速降到7海里。
    数百架美机像蚊子似地围着“大和”号团团转,从不同方向朝它进攻。14时15分,
12枚鱼雷再次击中“大和”号,使其舰身倾斜30度。
    14时25分,“大和”号上的5大弹药库发生连锁爆炸。这艘被日本人认为是永远不
沉的超级战舰,还没来得及对登上冲绳岛的美军发射一发炮弹就天崩地裂般地沉入了大洋,
海面上翻滚着火球、巨浪和浓烟。伊藤整一中将等3063名官兵葬身海底。
    整个舰队只剩4艘驱逐舰带伤退出战区。“大和”号的沉没,预示着日本联合舰队的覆
灭。日本人承认,抗御美军进击的壮志已付诸东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杰出的参谋长马歇尔
    在美国军队中,人们普遍认为,有些军官胜任指挥工作,有些军官却只能做参谋工作。
指挥军官可以获得威望,甚至名垂千古,参谋军官的工作既没有光荣,也没有赞赏,只有繁
琐和枯燥。而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虽然长期担任参谋工作,从未担任过重要的战场指挥
官,却获得了极大的军事声誉,被美国人称作是二十世纪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一位美国军官
评论说:“他是一位参谋军官,而且就以这种身分立于最伟大的将领之列。”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生于1880年,17岁那年在兄长的影响下,进入弗吉尼亚
军事学院,接受高等军事教育。他从进入军校就开始追求军事上的荣誉。军事学院的生活很
艰苦,而且新学员还受老学员的虐待和歧视。许多人要求退学或转学,和他一起入学的一百
多名学员,到毕业时只剩下三十多人了。但马歇尔却很快地习惯了军校生活,因为在他看
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一部分,是成功的开始。他非常用功,所有的军事课程都学得很认
真,所有的军事职责都履行得正确无误。他于1901年毕业。次年到美国驻菲律宾的军队
中服役。
    1917年4月,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马歇尔十分渴望去欧洲作
战。6月26日,他作为赛伯特将军的参谋,实现了赴欧作战的愿望。12月,赛伯特将军
被解职,由布拉德少将接替。布拉德是马歇尔的老上司,而且他认为,马歇尔是美国陆军中
最有才华的年轻军官之一。不久,马歇尔就由一个不起眼的参谋,提升为该师的作战处处
长。在这个职位上,他的大胆负责精神,受到了布拉德将军和下级指挥官的赞扬。他还以熟
练的参谋业务,参与制定了圣米耶尔进攻作战,默兹——阿尔贡调动部队的计划和美军在欧
洲西线作战的其他计划,显示出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后来,马歇尔又被陆军参谋长潘兴将军选去当了六年随从参谋。1924年,他到美国
驻中国天津的第15步兵团任代理团长,团长到任后,他改任执行官。1927年,他回到
美国,任陆军军事学院教官,不久,又调任本宁堡步兵学校副校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的18年间,马歇尔虽然表现突出,却没有很快地飞黄腾达,直到1936年才晋升为准
将。此后不久,马歇尔接到了出任第5步兵旅旅长的命令。该旅驻扎在华盛顿州的温哥华。
他在这里任职三年,以治军严格,但对部下平易近人,听取汇报善于抓住要点,但又不遗漏
细节,做事井井有条,下达指示简捷明了,而深受部属的拥戴。1938年2月,马歇尔被
召回华盛顿,担任陆军助理参谋长,这标志着他带兵职务的结束,开始步入美军高层领导集
团。
    8个月后,马歇尔被提升为陆军副参谋长,1939年4月又越过比他资历更深的数十
位将军,被罗斯福总统破格擢升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并跳过少将和中将,晋升为四星上将。
这一任命,使朝野惊奇,议论不绝。罗斯福力排众议,并于1939年9月1日即纳粹入侵
波兰的当天,安排马歇尔的就职典礼,表明马歇尔是非常之时的非常之才。
    从1939年到1951年,前后12年的时间里,他曾担任过美国陆军参谋长兼任陆
军航空队参谋长,联合参谋部成员、驻中国大使,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等职,马歇尔对美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以及战后成略的形成和贯彻执行,有着重大影响。
    马歇尔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官队伍。他接连破格提升了4000多名年轻军
官。后来驰名于世的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克拉克等,都是由马歇尔,一手提拔到
关键性岗位上来的。后来他们都成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挡一面,战功卓著的指挥官。同
时,他还采取坚决步骤清除陆军中不合格的军官。马歇尔最瞧不起那些为个人名利,四处钻
营,谋求升迁的人。曾有一个人去拜访马歇尔,本来马歇尔已为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职位,
但此人一进门,就大讲自己应被提拔的种种理由,马歇尔勃然大怒,对此人的任命自然也告
吹了。
    马歇尔这位年轻的参谋长对总统罗斯福、陆军部长史汀生和国会成员们都很敬重,但在
原则问题上又从不让步。马歇尔深得罗斯福总统的信任,对军事战略负有重要责任,有关此
类问题,可以直接向总统报告。即使有时与总统的意见不同,他也非常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见
解,他在任参谋长期间,曾多次与国会成员有不同意见,他每次都不轻易让步,经过争辩,
大多数是以马歇尔的“胜利”而告终。他直率、诚实的态度赢得了国会议员们的信任。
    马歇尔欣赏能够并愿意做出决定的人,他把自己的很多工作交给他们去做。他常说,他
可以给一千个人安排具体工作,但其中绝大部分人不能放在负责岗位上,因为他们都必须让
他做出每一个决定。他坚持主张,他的主要助手应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自己得出的结论去
思考和行动。1940年的某一天,马歇尔对陆军参谋长助理布莱德雷和他的助手们说:
“先生们,我对你们很失望,至今为止,你们对我做出的决定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布莱德
雷回答道:“将军,那是因为还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当我们不同意你的决定时,阁下,我们
会告诉你的。”马歇尔严厉指责那些对上级报喜不报忧的军官,极端厌恶唯唯诺诺的人,他
经常告诫下属,不要因为顶头上司在场而产生顾虑,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马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对反法西斯阵线有利,特别是对英、
美两国有利的战略思想,即“首先打败德国”的战略。这一战略,是马歇尔于1940年写
给总统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来的,后来在阿卡迪亚会议上得到了美、英两国政府的承认,成为
美、英两国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共同战略。因为在马歇尔看来,德国比日本的军事力量更
强大,而且德国已经控制了西欧并威胁着大西洋和拉美,英国已经同德国交战,美国向欧洲
战场提供援助,既符合美国利益,也可能会更容易、更快些。这就充分显示了马歇尔的战略
头脑,
    在作战指导方面,马歇尔几乎筹划指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欧洲、太平洋两个战
场的所有行动,成为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位总统的主要军事顾问。
    开始,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太平洋战场。珍珠港事件之前两个星期,他就预告,美、日
外交关系恶化,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已经明确,但他没有对驻夏威夷陆军司令肖特中将为应
付突然事变而采取的措施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指示。珍珠港事件之后,他为此受到了人们的批
评。事件发生后,他曾对恢复美军士气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美国对德宣战后,在美军如何行动问题上,马歇尔一直主张横渡英吉利海峡与德国直接
交战。他认为,这一行动可以迅速地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使俄国不至于被德国击败,而能
继续参加战争。英国人则主张搞边缘战略,强调进攻轴心国的“软腹部”——地中海,反对
与德国人正面对抗。马歇尔为使英国赞同自己的主张,首先促成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会
晤,达成基本一致。此后当作战方案在英军参谋总部出现分歧时,他又飞抵伦敦,与英方进
行了毫不让步的辩论,直到1943年11月,英方同意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仅美国总统罗斯福倚重马歇尔,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最高统
帅斯大林等也都认为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建议任命马歇尔担任欧洲
联军总司令,并两次要罗斯福作出决定;丘吉尔在与罗斯福的一次通信中,表示同意把英军
交给马歇尔指挥;艾森豪威尔在担任欧洲总司令之前,也一直认为这个位置是属于马歇尔
的。1944年,马歇尔获得相当于其他国家元帅的五星上将军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马歇尔便被杜鲁门总统派往中国,担任驻华特使,参与国共
谈判。1947—1949年,他出任美国国务卿。1950年任国防部长,同年退休,在
其国防部长任内,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他曾参与制定杜鲁门主义,推行美国援助欧洲经济
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他还是“冷战”政策的积极执行者,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发起人
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爱冒险的麦克阿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晨,日本代表团登上美国密苏
里号战列舰,签署投降书。代表同盟国在受降仪式上签字的是身穿开领衬衫,斜戴镶金边军
帽的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1880年1月26日,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军营里的一个军人世家。
他的父亲阿瑟·麦克阿瑟,17岁时就进入军界,中间曾一度复员,学习法律,后来再次从
戎,最后晋升为中将,曾任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母亲玛丽·平克尼·哈迪出身于一个富有
的家庭,结婚时刚从一所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比丈夫小8岁。她颇有一种贵族小姐的派头,
又总是教导自己的儿子成为“伟人”。父母的经历和性格,对麦克阿瑟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他从小追求的目标就是做一个军人,当一名将军。1898年,麦克阿瑟以优异
的成绩考入西点军校,实现了他孩提时代的第一个梦想。
    他出身于军人世家,入学时已有相当丰富的军事知识,在学员中无人可比。1903年
6月11日,麦克阿瑟以98.14分的总平均积分毕业于西点军校。据说这是西点军校2
5年来的毕业学员中分数最高的。在西点军校的四年中,他有三年成绩名列全班第一、二年
级时被任命为学员下士,三年级时被任命学员中士,四年级时获得学员中的最高军衔——第
一上尉。
    按照西点军校的传统,高才生可以自由选择兵种。他选择了在战场上为各兵种服务的工
兵。毕业后,他曾在菲律宾服役一年,回国后不久,又和父亲一起被指派为日俄战争的观察
员,1906—1907年曾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随从副官。此后直到1912年,麦
克阿瑟曾到过远东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1912年,他被调到华盛顿陆军总部的参谋长办公处服务,受到参谋长伦纳德·伍德
少将的赏识,不久便被任命为参谋部的成员。这一任命使他与首都的大人物有了更多的接触
和交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麦克阿瑟担任了陆军部的军事新闻检查官,取得了出色的
成绩。
    1917年5月,美国对德国宣战,他被任命为第42师(彩虹师)参谋长,同部队一
起开赴法国前线,编入潘兴率领的美国远征军,不久便投入了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指挥
部队多次取得胜利,而获得两枚服务优异十字勋章、一枚服务优异勋章、七枚银星章、两枚
紫心勋章以及数枚法国授予的勋章,职务由参谋长提升为师长,军阶由上校提升为准将,后
又晋升为少将,1919年4月,从欧洲回国,出任西点军校校长。
    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任职三年,在这三年里,他实行了不少改革,但是在西点的改革不
仅受到来自国会、陆军部、校友会中保守分子的责难,也遭到了潘兴将军的反对。于是,他
被调往菲律宾执行海外任务。临行前,他与富有的寡妇,实际上也曾是潘兴情妇的路易丝结
为伉俪。婚后便来到阔别18年的马尼拉,再次在伦纳德·伍德麾下供职。
    1925年,麦克阿瑟又奉命回国,管辖一个军区,司令部设在巴尔的摩附近。在那
里,路易丝又投身于社交活动,对丈夫的军旅生活完全失去了兴趣,并力劝丈夫退出军界,
创办私人生意赚大钱。她认为麦克阿瑟聪明过人,不应在戎马生涯中浪费光阴。麦克阿瑟却
不以为然。两人从1927年8月分居,到1929年6月被批准离婚,直到1937年4
月,麦克阿瑟才又与37岁的费尔克洛思小姐结婚。
    1928年夏天,麦克阿瑟再次被派往马尼拉,担任了驻菲律宾部队司令的职务。19
30年8月,他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此时他年仅50岁,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
长。在担任陆军参谋长期间,他不顾一些人的反对,以机械化装备代替了马匹,大大提高了
美军的机动能力;并建立了一个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协调的效率;还制定了一个总
动员计划和一个平时工业生产转为战时生产的计划;他通过对国会的影响,使陆军在经济萧
条时期免受大幅度的削减。1932年,他奉胡佛总统之命,派军队驱散进入华盛顿要求补
发退休金的1.5万失业退伍军人,虽然他并不愿意这样做,但还是亲自指挥军队将这些人
赶出首都。
    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之后,麦克阿瑟到菲律宾出任军事顾问和菲律宾军队的统帅,被授
予菲律宾陆军元帅军衔。他在接受菲律宾陆军元帅杖时说:“只有那些不怕死的人才配活
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意、日于1941年签定“三国公约”,美日之战已不可
避免。罗斯福总统再次召麦克阿瑟服现役,统一指挥远东地区的全部美国陆军和空军。麦克
阿瑟走马上任不到5个月,就发生了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事件。此后,麦克阿瑟以他的勇
气和才能,奔波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华盛顿之间,为恢复美军元气做了不懈的努力。不
久,太平洋地区的盟军统一编制,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总司令,指挥这一地
区的部队。
    他在战争中从不考虑个人安全,曾经数十次进入日军的火力封锁区,一次又一次地和第
一攻击波的部队一起登陆。他曾说:“能打死我的日本子弹还没造好!”
    1944年6月,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完全控制了新几内亚和马里亚纳群岛。对下一步
的作战目标,麦克阿瑟同海军方面发生了分歧。参谋长联席会议表示同意金海军上将的建
议:绕过菲律宾,攻取台湾,早日进攻日本本土。麦克阿瑟则认为,加速进攻日本本土是行
不通的,绕过菲律宾而直接攻取台湾,从军事上讲是“完全错误”的。他要求亲自去华盛顿
全面陈述他的观点。罗斯福总统没有让麦克阿瑟回华盛顿,而是相约在珍珠港会晤。7月2
6日,两人几乎同时到达珍珠港。第二天晚上开始讨论战略问题,尼米兹拿出金海军上将的
计划,并陈述了海军方面对这一作战计划的理由,自己完全持中立立场。麦克阿瑟则详尽陈
述了首先收复菲律宾群岛的理由。到午夜休息时,总统仍没有作出最终裁决。第二天上午继
续会晤。麦克阿瑟的主张终于被采纳。9月15日开始向菲律宾进军,10月23日主要目
标已被夺取。此后,他熬过了艰难的近3个月的莱特战役,1月9日宣布莱特岛上有组织的
抵抗已经结束。此后,他得到了五星上将的特级军衔。
    在宣布莱特岛之战胜利的同时,麦克阿瑟组织发起了进攻吕宋岛的战役,他鼓励士兵要
有决定性的突破,向马尼拉“冲刺”。2月3日,盟军第一支部队进入马尼拉,解救了50
00多名战俘。后来,他的部队又进行了因莱特岛战役的艰难而推迟的硫磺岛和冲绳岛之
战,准备向日本本土进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代表同
盟国在受降仪式上签了字。此后,他出任驻日本的美国占领军司令。1948年,在美国总
统竞选时,他出于对华盛顿“一伙人”的不满,又相信了一部分不明智的人的劝告,公开宣
称希望提名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结果第一轮投票获得1094票中的11票,第二轮只
获得7票,第三轮则几乎是零票。这对麦克阿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派参谋长阿尔蒙德率领第10
军在仁川登陆,击败深入南方的朝鲜人民军,一直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此后“联合国军”
又被中朝军队赶回三八线。1951年,麦克阿瑟因在朝鲜战争问题上与杜鲁门总统意见分
歧而被解除军职。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回到美国度过余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血胆将军巴顿
    1904年6月的一天,一列火车徐徐驶入美国西点镇的火车站,著名的西点军校就在
这里。在下车的新学员中,有一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碧眼金发,神色坚毅的青年,他就
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威名赫赫的小乔治·巴顿。
    1885年11月11日,巴顿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曾祖父
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祖父和父亲都毕业于维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19岁进入
西点军校。一年级时,因数学不好,留了一次级,但他对橄榄球、田径、剑术等都很擅长,
特别是剑术方面颇有造诣。巴顿雄心勃勃,相信自己是命中注定的伟大人物,他奋发努力,
从不懈怠。他曾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只要今天我能伟大,则明天受苦而死我也甘心。”
    巴顿从步入军界起,就把杰克逊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基本格言:“不让恐惧左右自
己”。他认为这是军人能够勇猛无畏的根本因素。巴顿发现自己虽然勇敢,但在危险面前并
非毫无顾虑。于是他决心要进行锻炼,克服恐惧心理。骑术练习和比赛,他总是挑最难越过
的障碍和最高的跨栏;在西点军校的最后一年里,有几次狙击训练,他突然站起来把头伸进
火线区之内,为这件事父亲责备了他,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只是想看看我会多么害怕,
我想锻炼自己,使自己不胆怯。”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被派到骑兵部队服役,军衔是少尉。一年之后,他
与麻省富商之女比阿特丽丝小姐结婚。婚后的生活是美满的,他们生有一男一女。再过一
年,他被调到华盛顿附近的梅叶堡服务。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里可以使他
和政府中的要人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他曾临时充任过陆军总参谋长伍德和陆军部长史汀生的
侍从官。
    1912年,奥林匹克竞赛项目中增加了一项叫做现代五项全能运动的军事项目。19
15年,他自费到斯德哥尔摩去参加比赛,并在43名竞赛者中获得了第五名,成为美国正
规军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随即,他到法国去旅行,按他夫人比阿特丽丝的说法是度第二次
蜜月,而巴顿却以几个星期的时间在骑兵学校深造剑道。这种努力使他获得“剑道大师”的
头衔。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巴顿去法国参战的请求未被批准,后调往布里斯堡,在潘兴指
挥下的第八骑兵团任职。1916年,他随潘兴冒险到墨西哥干涉农民革命,此行使他得到
潘兴的赏识,成为潘兴的副官和亲信。1917年4月17日,巴顿随潘兴到了法国,仍做
他的低级副官和司令部的营务主任。他感到在将军的参谋部里工作虽然很荣幸,但却难以干
成大事。9月初,巴顿去见潘兴,请求把他调到战斗岗位上去。这时,潘兴正要组建美国第
一支坦克部队。他对巴顿说:“我提出两个职位供你选择,一个是去指挥一个步兵营,一个
是去组建坦克部队。”巴顿选择了后者。
    巴顿首先去参观了英法两国的坦克训练中心,以熟悉这种新式武器的性能和用法,然后
写出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他当时的主要思想还是用坦克支援步兵,以突破对方防线。191
8年初,巴顿在南格里斯开办了一所坦克、战车训练学校,并用法国的轻型坦克将所训练的
人员编成一个旅,他本人也由少校升为中校。在圣耶希尔会战中,巴顿率领两个坦克营参
战,在战斗中一往无前,这次战斗使他由中校晋升为上校。1919年,巴顿回国,被派往
米德堡坦克训练中心。在那里,他结识了西点后期同学艾森豪威尔,两人对如何将装甲兵发
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机动兵种,见解一致。但1920年的国防法案改组了美国陆军,把装甲
兵的位置摆在步兵之下,并降低了正规军官的军阶。巴顿被降为少校,回到骑兵部队任职。
此后的20年间,巴顿在夏威夷和美国本土担任过十几个不同的职务,并被送入骑兵学校,
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
    1940年7月,巴顿回到装甲兵,任第2装甲师的旅长,不久便升任少将师长。19
42年初,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由于他熟读兵书,精通战史,对富勒、利德尔·哈特、古
德里安等提出的新作战理论也比较了解,所以对装甲兵在作战中的运用有独特见解。随着战
争的发展,巴顿预见到美国军队有被派往北非和中东作战的可能,便在美国南部开办了一个
沙漠战地训练中心,对其人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当年7月,在决定执行“火炬”作战时,巴
顿被任命为战役集群司令,率部在卡萨布兰卡地域登陆,占领了法属摩洛哥,并任驻摩洛哥
总督。
    1943年2月,美国第二军在突尼斯被隆美尔打得落花流水。艾森豪威尔调巴顿从摩
洛哥来接任第2军军长,并授予恢复美军士气的重任。巴顿到任后,首先下令整顿军风纪,
规定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连护士也不例外。在他的指挥下,该军在以后的作
战中战绩卓著,与英军配合歼灭德意军队25万人。巴顿被士兵称为“顶呱呱的鼓气人”。
不久,他晋升中将,7月调任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配合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西
西里岛登陆,攻占了巴勒莫等地。巴顿作风粗暴,曾因殴打士兵引起美国军内和国内舆论的
反对,在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的保护下才幸免撤职。但是他并非不关心士兵,只是痛恨
逃兵和懦夫。他认为受到精心照料的士兵会成为最好的战士。他常说年轻军官知道如何照顾
自己的士兵“比知道军事战术更为重要”。他告诉手下的指挥官不要节省子弹,因为“浪费
弹药要比浪费生命好得多。造就一个士兵至少要十八年,而制造弹药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1944年1月,巴顿前往英国任第3集团军司令,在这之前,因为殴打士兵的事件,
许多人反对把一个集团军交给巴顿,但艾森豪威尔还是选择了巴顿。他深知巴顿的战术天才
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后,布莱德雷的部队于6月6日登陆并确保了
滩头阵地。巴顿的部队于7月集结在柯腾丁半岛上。7月25日开始发动“眼镜蛇”作战。
这个突破性的作战计划,很适合巴顿的军事天才。这个突破计划正是受到巴顿1944年设
计的一系列大胆计划的影响而作出的。
    巴顿的任务本身是向西攻占布列塔尼地区,但是,他的进攻精神和运动战速度终于把局
部的突破变成了全面运动战,迫使德军全面撤退。到8月4日,巴顿指挥的部队已经向鲁昂
进击,占领了雷恩,抵达富热尔,并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向瓦恩挺进。巴顿拼命进攻,8月1
3日攻到阿金坦一线,三天之后向东进至塞纳河,堵住了残余德军的退路。随后盟军再次发
动进攻,巴顿直插巴黎与奥尔良之间的缺口。他一路不停,8月底到达缪斯河。至9月间,
在补给和燃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渡过莫斯里河并攻占南锡。10月停止进攻一个月,11
月8日,再度进攻,不久即进至齐格菲防线。12月22日,他带领三个军向巴斯托尼进
攻,与被困的美军伞兵师会合。接着,又经过一个月的进攻,抢先渡过莱茵河,长驱直人德
境。此后,德军全面崩溃,不久,美军便与苏军会师。
    由于巴顿在北非、地中海和欧洲战场屡建战功,威震敌胆,此时他已经是四星上将了。
他曾说:“赢得战争靠两样东西,那就是胆量与鲜血。”因而又被誉为“血胆将军”。欧洲
战争结束后,他因反对肃清纳粹余孽而引起轩然大波,被免去第3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到有
名无实的15集团军当司令官。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战史写作任务。1945年12月9日,
在他预定退休返回美国的前夕,突然在一次车祸中负伤,经医治无效,于12月22日去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的尼米兹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24小时,一位圆脸盘,前额突出、有着线蓝
色眼睛的美国海军军官,来到珍珠港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他就是美国海军人事局前任局长
尼米兹。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罗斯福就曾要他出任舰队司令,他以资历太浅为由拒绝了。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被撤职,罗斯福再次安排尼米兹上任。
    尼米兹于1885年2月24日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菲德烈堡,祖辈是日尔曼移民。
他少年有志,但家境贫寒。他决定报考西点军校,因为军事院校可以提供免费教育。但是陆
军军校名额已满,他只好去海军军校。经过一番苦读之后,于1905年1月毕业,被分配
到亚洲舰队旗舰“俄亥俄”号上实习。该舰曾前往日本作礼节性访问,使年轻的尼米兹有机
会晋谒东乡平八郎,他对这位日本海军名将敬佩不已。两年实习期满后,他到潜水艇部队服
务。1917年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生少将的随从副官。罗比生对尼米兹十分
赏识,极力劝他放弃从事工程技术的理想,下决心当将军。经过一番周折,尼米兹终于当上
了“南卡罗来纳”号战舰的执行官,并得到上校军衔。
    尼米兹在技术上敢于创新,在战术上也从不迷信传统。1921年,他入海军战斗学院
学习后,试用以舰队的圆形战斗编组代替传统的战线。毕业后,他又回到罗比生手下任随从
副官、助理参谋和战术官。这时罗比生已升任美国战斗舰队司令,尼米兹在罗比生的支持
下,实地试用了圆形编组,并主张把美国海军当时唯一的航空母舰也纳入圆形编组。以后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变成了标准的航空母舰队形。可惜的是,这种战术观点随着罗比生和
尼米兹的去职而被放弃。以后,尼米兹的职务多次调动,到1935年,回华盛顿任海军人
事局副局长,1938年升为少将后,曾一度离开海军人事局,但不久又回人事局当局长。
    尼米兹来到珍珠港后,发现到处是悲观情绪,他自己也感到困难重重。他在到职不久写
给妻子的信中说:“我若能干6个月就是运气好了。大众要我尽早做出行动和结果,这远远
超过我所能创造的速度。”但他想起自己在军校毕业时,校方在他的鉴定上写的一句评语:
“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所以,他不责备任何人,而是告诉他的军官和士兵
们眼睛要向前看,并不断地用胜利来鼓舞部队的士气,到任后,他多次组织出击,还指挥航
空兵轰炸了东京。这些,不仅对美国总统罗斯福是需要的,对美国人民和存在失败主义情绪
的太平洋舰队官兵也都是实际的鼓励。
    尼米兹主张用剩下的唯一攻击武器即航空母舰去发动突击。在夏威夷任14军区司令的
布罗赫少将反对这样做,哈尔西中将却坚决支持尼米兹的主张,并自告奋勇率航空母舰出
击。尽管战果并不大,但对鼓舞舰队和美国人民的士气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1942年4月间,尼米兹兼任中太平洋地区总司令。5月初,日本人准备对新几内亚
东南岸上的摩斯比港发动一次两栖作战。如果日军占领摩斯比港,不仅会直接威胁澳大利亚
的交通线,也会使麦克阿瑟失去前进基地。于是,尼米兹派遣一支航空母舰编队出击,不久
即同日军进行了珊瑚海之战。美军虽然损失较大,但却迫使日军停止进攻,所以从战略上
看,美军还是取得了一次胜利,6月,在中途岛战役中,他以劣势兵力大败日军,击沉日军
4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重伤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击毁日机332架,数千
日军官兵包括许多富有经验的舰载机飞行员丧生。美军仅损失航母一艘、驱逐舰一艘、飞机
147架。这次胜利显示了尼米兹的军事天才。他自己也认为,这时是他事业中的高峰。尼
米兹喜欢对作战问题进行讨论,甚至是争辩,而后再作出决定。他和中途岛之战后出任参谋
长的斯普鲁恩斯都喜欢散步,许多决定就是在边走边谈时作出的。当然,最后还要经参谋长
联席会议形式上的批准。他对部属态度和蔼,下级指挥官来珍珠港,他一定要召见并加以招
待,向他们了解下面的情况,征询意见。
    1943年11月20日,美军中太平洋部队的第一次登陆作战——吉尔伯特群岛作战
开始,虽然美军比较顺利地攻占了马京岛,在塔拉瓦岛上却损失惨重。尼米兹亲自前往塔拉
瓦岛研究日军的设防情况,并寻找美军损失惨重的原因。回到珍珠港,便帮助斯普鲁恩斯等
人把这一教训应用到马绍尔作战计划上,1944年1月31日,美军开始向马绍尔群岛进
攻,这次作战比较成功。此后,麦克阿瑟与海军之间对夏季进攻的方向发生了争论,罗斯福
总统亲自来珍珠港为他们裁决。起初,尼米兹与麦克阿瑟的认识不一致,但后来他觉得麦克
阿瑟言之有理,便欣然同意了。
    1944年6月,美军将其在太平洋战场上“逐岛进攻”的战略,改为“蛙跳战略”,
即越过日军防守的一些次要的岛屿,夺取太平洋上最关键、最重要的据点,切断日本的海空
交通线,建立美国的海空军战略基地。因此,美军决定绕过加罗林群岛,直取马里亚纳群
岛,其目的是要攻克塞班岛、提尼安岛,夺回关岛,突破日本的内防御圈。尼米兹为这次战
役取名为“奇袭行动”,并亲自指挥这次战役。为此,出动了大批飞机、战舰和登陆部队。
“奇袭行动”取得全胜,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本的内防御圈。
    1944年10月,美军进攻菲律宾莱特岛,不久即爆发了莱特湾大海战。美军虽然在
这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也受到了重大损失。美军在攻占莱特岛之后,尼米兹接受了斯普
鲁恩斯的建议,决定越过台湾,攻占离日本更近的硫磺岛。为了进攻硫磺岛,尼米兹率指挥
部进驻关岛。随着硫磺岛被美军攻占,1945年6月,冲绳岛也被攻占。日本本土的大门
已被打开。
    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在受降仪式
上签字。此后,他于1945年12月15日出任海军部长,两年之后退休,到加州大学担
任了8年董事。1966年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军人政治家外交家艾森豪威尔
    1944年6月5日—6日夜间,盟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诺曼底登陆。盟军的288万
军队,13700余架飞机,9000余艘舰艇参加了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登
陆战役。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是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这场战役使他名扬四
海,载入史册。
    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他选择军人职业,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爱
好,也不是父母的意志,而是与家境有关。他家境贫寒,其他的6个兄弟都没有受高等教
育,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免费进入西点军校。他的母亲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愿自己的儿子从
军,但又不便阻拦,加之十九世纪末期美洲的战事不断,从军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件神圣
而新鲜的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军校毕业,获少尉军衔。由于战争,许多同学
都去法国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2
8岁成为少校军官。巴拿马地区司令康纳少将,看中了这位年青人的军事才华,便邀请他到
巴拿马服役。在巴拿马服役的三年中,他受到了康纳的特殊栽培,军事知识和技能大为长
进。后来,康纳又保送他进入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受训。艾森豪威尔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于
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又到陆军军事学院学习两年。
    在艾森豪威尔的早期军事生涯中,有幸接识了潘兴和麦克阿瑟这两位美国陆军的名将。
他对这两人极为崇拜并拼命追随,特别是对麦克阿瑟的追随竟长达6年之久。最先是随之在
陆军参谋部,后来一同前往菲律宾。麦克阿瑟对他很器重,在菲律宾时任命他为军事顾问助
理。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他不顾麦克阿瑟等人的劝阻和挽留,坚决要求回国。
年底回国后,任美国西部军区司令部的后勤计划官。1941年,艾森豪威尔改任团长,后
来又改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晋升准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在珍珠港
事件发生后第5天,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速回华盛顿。这固然与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
太平洋地区军事问题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他先任战争计划处副处
长,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又被任命为作战厅长,几星期后便升为少将。这是他步入统
帅部与马歇尔长期合作的开始。
    这时的艾森豪威尔,虽然还没有资格参加那些有关同盟国战略问题的高层会议,但他却
能站在最高统帅的角度,代表美国利益来指导全球性的战略行动。艾森豪威尔注意到,当美
国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战场的时候,罗斯福和马歇尔却把欧洲战场放在优先的地
位。他赞同这种战略观点,在1942年3月就和作战厅的参谋们一起提出了如何进行战争
的基本设想:把大量美军集中在英国,而且拒绝将他们化整为零地用在任何周边性的攻击之
中,在欧洲上空应获得空中优势,然后从英国渡过海峡,直指法国和德国。对这一基本设
想,英国人虽然原则上同意,但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意见。马歇尔又命令艾森豪威
尔前往英国作实地考察,并在英国设立了一个美军指挥所,为日后实施计划提出建议。当他
返回华盛顿提出报告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意见,已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驻伦敦的
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了。不久,艾森豪威尔又出任北非战场盟军总司令。在这之前,他并未
单独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却马到成功,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进展顺
利。这证明马歇尔慧眼独具。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名声大振。1943年2月,他出任北非和
地中海盟军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中,
都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他坚定、果断、宽
宏大量、对部属充分信任。艾森豪威尔曾不顾可能产生的政治批评,决定承认正在北非的法
国维希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从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
的进展。1942年底,凯塞林隘道之战失利,他毫不动摇,及时采取措施,派巴顿将军接
替了不称职的第2军军长费里登达。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甚至时而
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他仍然宽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在当时困难甚多的情况
下,艾森豪威尔指挥若定,先是取得了北非的胜利,接着攻占西西里,推进到意大利本土。
1944年,他晋升为五星上将。
    艾森豪威尔审查了早已开始制定的西欧登陆作战计划,建议以诺曼底为登陆地点,并决
定把首批登陆部队由三个师增加到五个师,其它细节交由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去负责处理,
自己则去关心他认为更为重要的问题。
    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制空权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他要求英国的空
军应在他的控制之下进行诺曼底之战。这个决定遭到英国战略空军司令哈里斯的反对,这使
一贯处事谨慎,态度和蔼的艾森豪威尔大动肝火,他于3月23日宣布:“如果这个问题不
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我将呈请辞职”。英国的参谋总长不得不同意把战略空军交由艾森豪威
尔指挥。美国空军和其他有关国家的空军也都作了同样的安排。接着,他与法国人又达成了
忍受损失的协议。这样,制空权的问题就被艾森豪威尔解决了。
    起初,诺曼底登陆定于5月,因天气不好而推迟到6月。到6月6日,尽管气象预报天
气仍然不好,艾森豪威尔还是决定发起进攻。在这之前,他对加来海峡进行了一次佯攻。6
日凌晨2时,联军的伞兵和空运部队首先开始在诺曼底着陆,接着是海空军进行炮击轰炸,
6时30分,4000多艘战舰载运的五个师12万人在诺曼底登陆并巩固了登陆场。到深
夜就取得了初战胜利。9月,法国全境解放。艾森豪威尔接着指挥他的部队,击退德军在阿
登地区的反扑,突破齐格菲防线,进入德国境内,消灭了大量德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回国,任美
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一度退出现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去法国任北
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2年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以压倒多数当选。1953—
1960年任美国总统。竞选时他提出结束朝鲜战争,1953年就职后,签定了《朝鲜停
战协定》。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控制中东地区。撰有《远征欧陆》等著
作。1969年3月28日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6 14: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一位工人和革命士兵——伏罗希洛夫
    伏罗希洛夫在他的回忆录《生活的故事》的前言中写道:“我不信上帝,但我感激自己
的命运。因为降临我头上的那条道路,正是我有幸走过来的道路。再也没有比工人和革命士
兵的事业更崇高了。”因此,苏联人称他是“军队的统帅”和“人民的儿子”。
    克列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在其一生的军事活动中,曾荣获8枚列宁勋章,
6枚红旗勋章,以及苏沃洛夫一级勋章和许多苏联奖章。1935年11月20日,苏联首
次授予五名苏军将领元帅军衔。伏罗希洛夫是这五名元帅之一。1920年,他获得革命荣
誉武器——带镀金刀柄的、刻有红旗勋章的军刀,1968年,又获得镀有金色苏联国徽的
革命荣誉武器。
    1881年2月4日(公历1月23日),伏罗希洛夫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里。父
亲叶费列姆·安德列耶维奇,当过兵,打过仗,后来做铁路巡道工,母亲玛丽姬·瓦西里耶
夫娜是个农家女子,比丈夫小13岁,常以打短工的繁重劳动来补贴贫寒的家庭生活。
    伏罗希洛夫童年时期生活贫困。直到13岁,他才进入一所乡村学校读了两年冬季补习
班。1895年从这所学校毕业后,他还渴望继续读书,但在当时这只是一个梦想。
    1896年,他进入尤里耶夫卡冶金公司的一家工厂,当上了钳工学徒。1903年到
卢甘斯克的加尔特曼机车制造厂做工。在加尔特曼机车制造厂,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
党。这个共产主义组织是与列宁分不开的,从此,伏罗希洛夫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列宁领导的
党永远联系在一起了。
    1905年1月9日,彼得堡14万受尽剥削和压迫的工人及其家属举行示威,遭到沙
皇军队镇压,死伤工人3000多名。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俄国革命的开端。卢甘斯克地区
的工人和农民都积极参加了这次革命。2月16日,伏罗希洛夫参与领导了卢甘斯克机车制
造厂工人罢工,并发表了演讲。罢工以工人的胜利而结束。
    此后,伏罗希洛夫秘密地在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曾多次被捕,遭到监禁和流放。在霍
尔莫戈雷被监禁的时候,他结识了女政治流放犯叶卡捷琳娜·达维多芙娜·戈尔勃曼。两人
彼此相爱。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伏罗希洛夫正在察里津(后改为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
勒)的一座大炮工厂做工。他在工人中进行反战宣传。在1917年二月革命的日子里,他
来到彼得格勒。发动了伊兹麦洛夫禁卫团起义。起义进行得极为顺利,最后士兵们选举伏罗
希洛夫为彼得堡工人代表和布尔什维克党团委员会委员。十月革命前夜,他按照列宁的指
示,加强了矿区工人的工作,在工人中建立了赤卫队。积极参加十月革命。11月被任命为
彼得格勒市人民委员。
    1918年3月6日,基辅陷落于德奥军队之手,哈尔科夫和彼得格勒都处于危险之
中。伏罗希洛夫组织和领导了第一支卢干斯克社会主义游击队,开始对德奥军队作战。伏罗
希洛夫自己把这件事看作是做军事工作的开端。3月下旬,他率领游击队从卢干斯克出发,
向科诺托普前进。在科诺托普,游击队与德奥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率领的游击队在哈
尔科夫工人游击队的配合下,击退了德国第27预备兵团的多次进攻。但终因力量悬殊,哈
尔科夫于4月8日被德军占领。不久,卢甘斯克也面临着被德奥军包围的形势。他率领部队
掩护80列火车由顿河草原向察里津撤退。此时,他已被任命为第5集团军司令,指挥两个
军和由莫罗佐夫军区与顿涅茨克军区居民组编的部队。在这里,他指挥的部队不仅对入侵乌
克兰的德奥军队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而且与顿河哥萨克白匪军苦战了三个月,到达察里津
与苏军主力会合。1918年的察里津保卫战,成为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最重要战役之
一。伏罗希洛夫率部从顿巴斯突破封锁来到察里津之后,大大加强了察里津市的防御力量。
7月19日,伏罗希洛夫到刚建立的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任副主席,同时担任了察里
津前线司令、南方方面军副司令。为了有充足的兵员,他派人到农村动员可靠分子参军,并
加强了对部队的训练。为了适应大兵团作战,他把零散的游击部队编成正规兵团;为了对付
机动性强的哥萨克骑兵,他组建了几个用大量机枪和火炮装备的加强师;为了支持步兵和骑
兵作战,他组建了装甲纵队。所有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察里津的防卫。苏军在伏罗希洛
夫的指挥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1918年11月,他当选为乌克兰工农政府委员、乌克兰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哈尔
科夫军区司令。1919年5月,他领导了格里戈里耶夫的剿匪作战。6月,出任第14集
团军司令。不久,指挥了卡捷林诺斯拉保卫战。后任乌克兰内线司令,指挥了基辅保卫战。
    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一样认为,大批骑兵部队机动灵活而且威力巨大,苏联红军必须组
建一支相当规模的骑兵集团军。于是,当布琼尼向中央提出这一建议时,他表示完全赞同。
1919年11月,伏罗希洛夫便被任命为第一骑兵军的军事委员。布琼尼在回忆中说道,
伏罗希洛夫“是领导全军作战的核心人物之一”。“骑兵部队的特殊组成要求任命不仅具有
一般政治声望,而且要多少以自己的军事生涯闻名于众,享有一定威信的人。”伏罗希洛夫
率领这支部队粉碎了邓尼金军队的进攻。从波兰白军手中解放了乌克兰,消灭了弗兰格尔的
部队。
    此后,伏罗希洛夫在苏联红军中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党政工作。从1924年起任莫
斯科军区司令。与伏龙芝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了军事改革。1925年至1934年,他升任
陆海军人民委员和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此后又担任了6年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为加强
苏军建设花费了大量心血。
    卫国战争一开始,他就直接参加了粉碎德军进攻的组织工作,先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
员、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西北方面军总司令和列宁格勒前线司令、游击队总司令等职。
但由于他对战争的认识在一些方面仍停留在骑兵时代,对当代战争中的新情况认识不足,所
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绩一般,未能象在国内战争中那样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于1945——1947年出任盟国对匈牙利管制委员会主
席。1952——1960年为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3——1960年任苏
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1年10月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因被指责为支持反党集团
而未进入新的中央委员会。1966年4月苏共二十三大后,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196
9年12月2日病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17: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