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2008-2-13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慕尼黑阴谋
    当日本的铁蹄踏入中国的时候,欧洲上空也弥漫着浓厚的战争气氛。
    1938年3月,德国一枪不发,便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又紧盯下一个目标捷克斯洛伐
克。
    捷克地处欧洲中心,德国人占领捷克后,就可以把它做为向东进攻苏联的跳板,向西进
击英、法的重要阵地了。
    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
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在那里也搞了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
治”。实际上是要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
    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主义”。他
扬言要对捷发动战争,又大规模的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调集军队,拟订了“绿色计划”,准
备10月1日为进攻捷克的日子,
    眼看兵临城外,捷克政府也加强边境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
    在这危急时刻,最伤脑筋的是英法等国领导人,英国首相张伯伦彻夜不眠。
    1938年9月13日,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
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
身。”堂堂的大英帝国首相,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见希特勒呢?
    原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
约。如果德军进攻捷克,英法按照条约规定必然卷入对德战争中,西欧的战火就将蔓延开
来。由于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张伯伦紧张万分,法国首相达拉第也胆战心惊,达拉第打电报
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张伯伦匆匆赶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在慕尼黑着陆。之后,
又乘坐3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德国的贝斯加登拜见希特勒。
    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在为侵略捷克的事大伤脑筋。因为当时的德军实力有限,准备攻
打捷克的只有12个师,而捷克却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德国的国防军参谋部反对侵略捷
克的军事冒险;如果英法坚决站在捷克一边,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如今张伯伦登门
求和,这不是现成的敲诈机会吗?希特勒和张伯伦的谈判在一间密室秘密进行。据战后查获
的当时翻译官的笔记透露,当时希特勒大谈他对德国人民、对国际和平、对德英亲善的“功
劳”。最后他杀气腾腾地威胁道:
    “不论用什么办法,这次都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为此打一场
世界大战,也在所不惜。”
    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连忙反驳:“如果元首决定动武,那我们还有什么谈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这时的希特勒已不是谈苏台德日耳
曼人自治的问题,而是赤裸裸地要求把这一地区割让给德国了。
    这一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为吃惊,来谈判之前,他已同法国商定,两国决不会帮助捷克
作战,而且决心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协了。
    张伯伦慢条斯理地说:“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在德国之内还是之外,原则上对我来说
是无所谓的。”这暗示他同意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了。
    9月16日,张伯伦回到伦敦。当晚召开内阁会议,鼓吹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才能阻止希特勒进犯整个捷克。9月18日达拉第也愁眉苦脸地赶到伦敦。经过一番秘密的
策划,英、法炮制了一项出卖捷克的计划:“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
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
    第二天,英、法两国向捷政府提出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的“建议”。在人民的压力下,
捷克政府起初拒绝这一“建议”。英、法以解除盟约要挟,还警告如果因此发动战争,威胁
到欧洲的利益,捷克要负全部责任。在万般无奈之下,捷克政府只好屈从英法的利益,同意
割让领土。
    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和达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官”里进行会
谈。其实这次会谈没有新的内容,只是给已达成的交易补办个手续。
    第二天凌晨1时半,四国便签订了《慕尼黑协定》。根据协定,捷克必须从10月1日
开始的十天内,把苏台德区及其附属的一切设备无偿地交给德国。捷克的两名代表在会谈前
已经来到,但不许参加会谈,只能在会议室外的隔壁房间里等待四个大国的判决。
    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说,占领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最后一次领土要求。但在第二年的
3月,德国就侵占了整个捷克。再过五个月,就以侵略波兰挑起了对英、法的全面战争。
英、法两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去助长法西斯的野心,最后是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发表于 2008-2-13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消灭褐色瘟疫”
    1932年冬。一个寒冷的早晨,罗曼·罗兰家的门铃响了起来。德国驻日内瓦领事带
着两名随从登门造访。
    “尊敬的罗曼·罗兰先生,”领事脸上挂着谦恭的笑容,“为了表彰您在艺术和科学方
面的伟大成就,敝国总统兴登堡先生特委托我向您赠送一枚‘歌德勋章’,请你接受这一崇
高的荣誉。”
    这位领事先生的话音未落,就听见罗曼·罗兰那浑厚的男中音厉声回答:“我不能接受
这一荣誉!今天的德国已非歌德之德国。自由被抛弃,人权被践踏。反对党受排挤,犹太人
遭受迫害……凡此种种已引起全世界的公愤。我怎能在这时候接受来自德国的‘荣誉’呢”!
    这是罗曼·罗兰在与纳粹分子的斗争中所碰到无数事件中的一件小事。罗曼·罗兰是法
国作家和音乐家,以长篇巨制《约翰·克利斯朵夫》而蜚声世界,并因这部著作和其它一些
作品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兰作为一个热爱自由与和平的
人士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他组织集会,发表演说,撰写政论文章,抨击
和揭露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本质。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成了一架疯狂的战争机器,第二次世界
的大战阴云笼罩在欧洲上空。罗兰更加积极地投入了反法西斯斗争。
    1932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大会在荷兰召开,由于罗曼·罗兰的崇高声望,他
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他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
法西斯主义,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他热情洋溢地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辩护,认为反对
法西斯就必须保卫苏联,因为“苏联的存在,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向剥削者的旧世界挑
战。”会后,罗兰以“反对希特勒法西斯斗争援助委员会”的名义,亲自起草签发了许多传
单。这些传单被运往世界各地散发,也被送到了德国。于是,这年秋天,在柏林街头发生了
戏剧性的一幕。
    一群身着褐色衬衣的纳粹党冲锋队员正趾高气扬地走在街上。突然,他们头上纷纷扬扬
地洒下了一片片“雪花”。他们感到奇怪。定睛观看,哪里有什么雪花,分明是一张张传
单。拣起来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消灭褐色瘟疫!”
    后面有一个龙凤飞舞的签名:“罗曼·罗兰”。
    纳粹党徒们暴跳如雷。原来,褐色衬衣是纳粹党的规定服装。人们据此送了他们“褐色
瘟疫”的“雅号”。他们一边飞报纳粹党部部,一边四处搜查,同时还争论不休。
    一个问:“这罗曼·罗兰是谁?”
    一个说:“嗯,这定然是一个化名。”
    第三个说:“什么化名,这是一个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名称。”
    当这群无知的党徒还在争吵的时候,柏林纳粹党总部的头目们却正在为罗兰的事情伤脑
筋。慑于罗兰的国际声望,他们不能公开与他为敌,也不敢派人暗杀他。他们想来想去,决
定拉拢他。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1933年,纳粹分子蓄意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借机对德国共产党进行大迫害。罗
曼·罗兰此时已上了纳粹的黑名单,但他不顾个人安危,为营救德共总书记和季米特洛夫而
四处奔走。这下终于彻底激怒了纳粹分子,他们撕破了脸面,开始公开把罗兰称为“德国的
敌人”。罗兰的书被禁止,一本论文集《自由精神》刚刚印好,被全部销毁;一家已经谈妥
出版小说《母与子》德译本的出版社撕毁合同,拒绝出书;《约翰·克利斯朵夫》与马克
思、恩格斯以及一些德、俄共产党人的书籍一起,被列为“罪恶书籍”……
    罗曼·罗兰得知这一切,并不感到惊奇。他反而很高兴,认为这是对他作品的最高评
价。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写作、演讲、组织集会、签发传单……他的精力惊人地充沛。在如
此繁忙的日子,他也没有停下他的创作。或许是对自由的热爱,对和平、民主、进步的渴望
支持着他。正象他在《贝多芬传》的序言中呼吁的: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么沉重!……打开窗子,呼吸一点英雄的气息!让自由的空气重新
进来!”
    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军队大举进犯法国。不久,罗兰的家乡被占领。此时他早
已从瑞士回到故乡小镇。这样。罗兰落入了魔掌。他的住宅被监视、行动被跟踪、电话被窃
听。不时接到恐嚇电话或匿名信。身穿褐色衬衣的党卫队员们肆无忌惮地在他家进进出出。
“褐色瘟疫”蔓延到家门口,侵入了他的生活。法国傀儡政权听命于纳粹主子,也参加了对
罗兰的迫害。他的政论集《战斗15年》被销毁;他的作品被禁止在大中小学讲授。
    然而,尽管已是年迈多病的罗兰却没有被吓倒,他早已将个人生命置之度外。他的血管
中流淌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人类自由灵魂的血液。他的精神是约翰·克
利斯朵夫的战斗不屈的精神。他一面等待着最坏的事情来临,一面抱病坚持写作。在法国被
占领的4年中,他撰写了回忆录《内心旅程》,写出了传记《贝吉传》、《伟大的贝多
芬》。他让自己与这些英雄们同在,让英雄们的不屈精神鼓舞自己的意志。1949年12
月30日,这位伟大的人永远停止了他自己的战斗生涯。告别了人世。然而,他充满战斗的
一生、他为人类创作的众多精神食粮、他那不屈于黑暗势力的崇高人格,却将永远与人类同
在,永远鼓舞后人,为人类的进步与和平、为自由与光明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发表于 2008-2-13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电视的发明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
相连的小室。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
    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而归。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
廓。
    “这不是吹牛吗?这叫什么图像。”
    “追求广告效应,不讲真话,应该告这个所谓的发明者”。“不是他的错,是百货商店
老板的馊主意”。
    人们议论纷纷,有一些热心者则不断地向发明者追问:“你怎么不把图像弄清楚些
呢?”“你能不能传一只动物什么的给我们看看?”
    “对不起、对不起。目前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发明家贝尔德在一边无奈而又尴尬地回
答着人们的追问。
    贝尔德是个不到20岁的英国青年,当时无线电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通讯、广播了。世
界上许多发明家,其中有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大师,都想发明能传播现场实况的电视
机。但都没有成功。贝尔德却立志要发明电视机。
    贝尔德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黑斯廷斯,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实验窒。但他没有实验经费,只
好用一只盥洗盆做框架,把它和一只破茶叶箱相连,箱上安装了一只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
机,它可转动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洞的“扫描圆盆”,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
灯。几块透镜及从报废的军用电视机上拆下来的部件等等。这一切凌乱的东西被贝尔德用胶
水、细绳及电线串连在一起,成了他发明机的实验装置。贝尔德知道电视机的原理:应该把
要发送的场景分成许多小点儿,暗的或明的,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最后在接收的一
端让它重现出来。
    贝尔德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年复一年地实验,他实验装置被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经过
十八年的努力,1924年春天,贝尔德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但发射的距离只有3
米,图像也忽有忽无,只是一个轮廓。
    为了找明图像不清晰的原因,贝尔德又开始了新一番试验。他想原因也许是电压不足?
于是他把好几百个干电池连接起来。他接通了电路,可是不小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连接
线,高达2000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倒在地,他昏迷了过去。第二天的伦敦《每日快报》
马上用大字标题报道了贝尔德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
    贝尔德灵机一动,就利用报纸来为他筹集资金。他设法为记者们做了一次实物表演。一
家小报做了通讯。伦敦的一家无线电老板闻讯赶来。表示愿意提供经费。但要收取发明的收
益的一半份额。
    贝尔德同意了这样苛刻的要求。他的实验装置从黑斯廷斯运到了伦敦。
    但经费很快又用尽了。他的试验似无重大突破。
    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又来同他订了合同。每周付他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材料。但贝尔
德必须在他商店门前操作表演。
    现场表演又是失败。贝尔德生活日见艰难。没钱吃饭,没钱付房租。他只好忍痛把设备
的零件卖掉,以此维持生活。他家乡的两个堂兄弟得知贝尔德陷入绝境后,给他寄来了50
0英镑。贝尔德得救了,他立即又投入试验。
    成功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终日陪伴他的木偶头像“比尔”的脸部特征被清晰地显现在接
收机上了。这一天是1925年10月2清晨。
    “成功了、成功了”贝尔德兴奋地喊叫着冲下楼。一把抓住一个店堂里的小伙子,拽他
上楼,把他按在“比尔”的位置上。小伙子吓得直打哆嗦,但几秒钟后,他也吃惊地喊叫起
来:“真是奇迹,真是奇迹。”因为贝尔德的“魔镜”里映出了他的脸。
    贝尔德终于震惊英国,资助他的人纷纷涌来。贝尔德更新了设备。开始更大规模的试验。
    1928年,贝尔德把伦敦传播室的人像传送到纽约的一部接收机上。
    不久,又出现了新的奇迹。贝尔德把伦敦一位姑娘的图像传送给她正在远洋航行的未婚
夫。
    贝尔德的名字在全世界传开了。他申请在英国开创电视广播事业,但没有得到批准。但
要求电视广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提交给议会,经过激烈的长时间的辩论。议会决定了
开展电视广播。
    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此时的贝尔德又开始埋头研究
彩色电视。
    1941年12月,贝尔德传送的首批完美的彩色图像获得成功。可惜的是贝尔德的实
验室被希特勒的飞弹击毁了。但贝尔德重新开始研究。1946年6月的一天,英国广播公
司开始播送彩色电视节目,但劳累过度的贝尔德却在这一天病倒了,没有收看他的研究结
果。6天后,他离开了人世,终年58岁。
    在英国南肯辛顿科学博物馆里,游人能看到贝尔德发明的第一架电视机,还有陪伴他多
年的木偶比尔。比尔咧嘴笑着,仿佛在向游人诉说贝尔德的艰苦发明的故事,也好象在为贝
尔德成功而欢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发表于 2008-2-13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硬汉子”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
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
落。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
家庭。
    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
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
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
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
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
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在近10年的
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
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
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
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
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
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
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
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
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
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
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
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无法再过宁静的
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
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
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
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
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
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
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
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
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
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
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
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
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
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
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
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
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
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
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
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
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
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
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
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
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
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发表于 2008-2-13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圣雄”甘地
    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
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他一有空就纺起纱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
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
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
界限分明的社会,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
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
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作律师。
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使甘地不仅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还成了印度侨民反
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因此,当他回到印度时,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民族独立运动领袖。
    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这两种宗教教义繁
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
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
叫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括两部分内容:“非暴力抵抗”和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具体内容有:辞去英国人授予的公职和爵位;不参加殖民政
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不买英国
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公债,不在英国银行存款,等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了高潮。这一年,英国殖民
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任意抬高盐税和盐价,引起了当地人民强烈
不满。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此时已是6
0岁出头的甘地身体力行,带领一群人,从印度北部阿默达巴德城修道院出发,步行向南,
到海边煮盐。一路上,日晒风吹,蚊叮虫咬,甘地却毫不介意,沿路向群众宣传,发表演
说。经过24天的徒步旅行,到达海边时他的队伍已有上千人。
    甘地和他的信徒们在海边坚持了三个星期。每天清晨,他们先在海边祈祷,然后,打来
海水、蒸煮、分馏、过滤、沉淀。劳动是艰苦的,对于由于多次进行绝食斗争而疾病缠身,
此时已是60岁开外的甘地来说更不轻松。但他自始至终参加劳动,直到被捕入狱。
    印度各报对甘地的“食盐进军”进行了广泛报道。沿海各地纷纷响应甘地的号召,自制
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
请愿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殖民当局十分惊恐,他们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
取缔国大党。
    甘地被捕的消息传开,犹如在油锅里加进了水,顿时举国沸腾。数万名自愿者要求与甘
地一同坐牢。当局逮捕了6万多人,更加激怒了人民。不久,各地爆发了武装起义,有的地
方宣布独立,建立自治政权。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正脱离“非暴力”的轨道,走向暴力革命。
    英国殖民当局吓坏了,他们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张,便改变了策略。1931年1
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随后,与甘地达成了协议:甘地改变
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这就是《甘地—
艾尔文协定》。
    《甘地—艾尔文协定》只是满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没有获得独立。但协议
已签,人心已涣散,其余坚持斗争的人都遭到了无情的镇压。从甘地的愿望来说,他不想看
到暴力和流血事件发生,坚持以“非暴力”形式斗争,因而签订了这一协议。可这与他为之
奋斗的印度独立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以后,他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继续
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他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祈祷。在他和其他一些志士的努力下,印度
民族独立的运动依然进行着。
    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
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
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
    功夫不负苦心人。1947年6月,印度半岛建立了两个独立的主权国:以印度教为主
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经过长期的斗争,印度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在成立
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
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获得了如此巨大荣誉的甘地,依然保持着他极端朴素的本色,依旧赤着上身,剃着光头
(这种装扮是效法古代的苦行僧),随身带着纺纱机,一有空闲就纺纱(这是为了振兴印度
的民族纺织业,主张自力更生而作出的表率)。
    1948年1月30日,79岁的甘地在一次调解教派纷争的活动中被一个极端分子枪
击,而离开人世。“圣雄”甘地多彩斑斓而业伟功丰的一生结束了,但他永远活在印度人民
和世界人民的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发表于 2008-2-13 13: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土耳其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追随德国的土耳其成了战败国,领土被英、法、意和希腊等国
瓜分。土耳其面临着亡国的危机。“不独立,毋宁死!”土耳其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展开
了规模浩大的抵抗运动。这时,一位将军毅然辞去了卖国的素丹政府授予的军职,以平民身
份参加了抵抗运动,他叫穆斯塔法·基马尔。
    他呼吁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来捍卫民族尊严,他说:“如果我们没有武器战斗,我们就要
用牙齿和指甲来战斗。”很快,他就成为各民族主义组织的领导人。人们不叫他的本名穆斯
塔法,而亲切地称他“基马尔”。在土耳其语中,基马尔是“正义”的意思。
    1920年4月,基马尔党人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素丹政
府的卖国行径。他们成立了临时政府,并着手组织正规军。
    临时政府得到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同情和支持。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与他们签订了友好
条约,并给予各种支援。1921年8月,希腊的10万大军在英国支持下,向安卡拉的基
马尔临时政府发起了进攻。
    刚刚建立起来的土耳其国民军,数量不及希腊军一半,装备更是落后简陋,无法相比。
但全体国民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善战,不畏牺牲,十多天里打退了敌军一百余次进攻,坚
守阵地,毫不退却。许多的农村妇女赶着自己的牛车为国民军运送弹药。接近火线时,老牛
听着隆隆的枪炮声,吓得止步不进;遍地弹坑的道路,车辆也无法通行。只见妇女们果断地
把一发发炮弹扛在肩上,冒着枪林弹雨,送到了阵地前沿。还有的妇女勇敢地端起枪和士兵
们并肩战斗。
    基马尔日夜在前沿阵地巡察,指挥战斗。一发炮弹呼啸而来,“轰”的一声爆炸,气浪
扑来,战马受惊,基马尔从马上摔了下来,肋骨折断了。士兵们围上来,把他扶起。
    “将军,您受伤了,应该回后方休息。”基马尔忍着疼痛摆了摆手,“别声张,没关
系,这种时候我无权休息。”
    说着,他挣扎着爬上马背,用手支撑着腰,继续指挥作战。一个月过去,土耳其国民军
顶住了希腊军的进攻,以少胜多,并开始反攻,把希腊军队赶下了爱琴海,还俘虏了希腊军
总司令。接着国民军浩浩荡荡开进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皇帝素丹穆罕默德六世一看大势不
妙,慌忙带着妻儿,从宫廷后门溜到了英国战舰上逃跑了。
    欢庆胜利的晚会在伊斯坦布尔巨大的广场上举行。人们欢呼着、跳跃着,灯火映红了整
个天空,直到深夜。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土耳其民族传统的摔跤比赛。基马尔酷爱摔跤运
动。这天晚上他向军中的一位摔跤大王挑战,一定要同他比个高低。
    比赛开始了,人们兴致勃勃地围拢过来,摔跤大王紧紧抱住了基马尔的两腿,一使劲,
把他高高举了起来,眼看就要把他摔倒在地了,但这个士兵却轻轻把他放在地上。
    “你怎么不摔倒我?因为我是指挥官吗?基马尔从地上站起身,笑着问道。
    “您是土耳其民族的首脑,七个国家都没能把您打倒,我怎么打得倒您呢?”
    摔跤大王的回答,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表达出人们对自己领袖的热爱和尊敬。
    1922年10月,基马尔在安卡拉再次召开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黜公开投敌的素丹,
宣告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基马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安卡拉为共和国首都。
    大国民议会一致决定,土耳其实行姓氏改革,授予基马尔姓阿塔图尔克。“阿塔”在土
耳其语中就是“父亲”的意思,“阿塔图尔克”就是“土耳其国父”、“土耳其之父”。
    基马尔宣誓就任总统的那天,一位记者问他:“你已经拯救了祖国的命运,现在你准备
干些什么呢?”基马尔回答道:“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我们已经达到目的。其实,这才是开
始。现在,我们真正的工作开始了!”
    基马尔又积极投身到了进行改革、振兴土耳其的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之中。他利用一切场
合宣传教育的意义。针对当时土耳其使用的,难读难写又不适合记录土耳其语言的阿拉伯文
字造成文盲很多的情况,基马尔和学者、教师一起研究制定了文字改革方案,采用拉丁化新
字母。他召开会议宣传新文字,号召每个土耳其人把学习新文字当作爱国的民族义务。基马
尔还亲自教议员、部长们学习新字母。他甚至在巡视全国时,也随身带着黑板,在公园、在
广场、在田间、在牧场,随时随地教人们识读新字母。人们亲切地称基马尔是“首席教
师”。土耳其共和国大国民议会还通过了妇女界请愿委员会提出的一个革新家庭生活的方
案,正式废除一夫多妻制,男女结婚必须登记;废除面幕,举行新式婚礼;电车轮船男女不
分坐;还规定了妇女与男子一样有继承权,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等等,保证了妇女的平等地
位。不久,伊斯坦布尔大学就分别授予三名妇女文学、法学和地理学学位。在法院法庭,也
有妇女担任法官和其他职务了。
    然而,基马尔革命毕竟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基马尔党人一方面依靠工农,一方面又
限制和镇压工农,对土耳其共产党人进行了镇压。1939年,基多尔死后,土耳其政府又
与英、法两国签订了互助条约,投入了英法帝国主义的怀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发表于 2008-2-13 13: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巴基斯坦国的创建者
    印度河三角洲西部、面临阿拉伯海的渔港卡拉奇,在夜色的笼罩中,进入了梦乡。一个
皮革商人的家中,一位少年用纸板遮住油灯,独自静静地读着书。母亲披着衣服,推开门。
“孩子,时间很晚了,像你这样用功,会把身体弄坏的。”少年一边继续看书,一边回答
说:“妈妈,没关系,如果我现在不用功,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啊。”
    这位勤奋刻苦、胸怀大志的少年就是后来任巴基斯坦自治领首任总督,以毕生精力创建
了巴基斯坦国的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纳。
    16岁那年,真纳中学毕业。经一个在卡拉奇当经纪人的英国人的帮助,真纳进入英国
伦敦林肯律师学院攻读法律。天资聪颖,刻苦用功的真纳,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全部课程。林
肯律师学院是伦敦有授予律师资格的四所大学之一。但按规定,只能给在伦敦住满四年的人
授予律师资格。真纳只得又在伦敦呆了两年。
    1896年,20岁的真纳取得高级律师资格回到故乡。不久后,又去孟买创办了律师
事务所。
    非凡的辨才和渊博的学识使真纳很快名声鹊起。一旦掌握案情,在法庭上谁也辩不过
他。有时甚至对法官,他也尖锐地反驳。一次,一位法官轻蔑地对他说:“真纳先生,说话
大声些,我们听不见你说的话。”真纳回答说:“我是律师不是演员!”过了一会,那法官
又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不客气地回敬到:“您把前面的那堆书挪开,就会听见我说的
话了。”1906年,真纳参加印度国民大会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三年后,被孟买伊
斯兰教徒选为印度立法议会议员。1913年,他加入了代表印度穆斯林上层官僚、地主和
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全印穆斯林联盟(下简称“穆盟”)。
    当时的印度社会还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宗教情况非常复杂,东孟加拉居民主要是
伊斯兰教徒,西孟加拉则多是印度教徒。长期以来,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宗教纷争和
相互仇杀。
    为反对英国殖统治者,“穆盟”领导人感到新的政治斗争需要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合
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真纳向伊斯兰教徒发出呼吁书说:“难道我们不能埋葬我们的分
歧,组成联合阵线吗?那样,印度教的朋友将会更尊重我们,觉得我们更有资格和他们并肩
站在一起!”
    1924年,真纳被选为“穆盟”主席。他在集会上再次苦口婆心地说:外国统治印
度,并且继续维持统治,主要因为印度人民尤其是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不能团结一致,缺
乏相互信任。我可以说,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之日,就是印度实现自治领责任政府之
时。
    然而,他的呼吁并没有得到积极响应,真纳失望之余,到了伦敦,重操律师职业。后
来,“穆盟”派人到伦敦劝说真纳返回印度领导“穆盟”,并对他说:“你必须回去,人民
需要你。只有你才能挽救穆斯林联盟,使它获得新生!”此后,真纳往返于英国和印度之
间。第二年,他被选为“穆盟”终身主席。1935年,英国国王批准印度政府法,印度有
11省开始享有自治权。真纳高兴地结束了他在伦敦的生活,返回印度,领导“穆盟”。接
着,印度进行大选,国大党获得多数票。国大党领导人坚持一党组织内阁,拒绝与“穆盟”
合作。在这种情况下,真纳感到必须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1940年3月,真纳主持召开“穆盟”年会,通过了著名的《巴基斯坦决议》,要求
伊斯兰教徒聚居的省份脱离印度,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个决议得到大多数伊斯兰教徒的
拥护。真纳也成为他们公认的领袖。
    而一些反对他的组织,则向他发出了死亡威胁。几天之内,向他发出电报信件50余
封,扬言要除掉他。真纳一笑置之,不予理会。
    1943年7月的一天,孟买真纳住处附近出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青年,这是反对组织
派来的刺杀真纳的杀手。他仔细观察了四周环境,选择了最佳行动时间,藏好了利刃,向真
纳住所大门走去。
    他向守门人行过礼,提出要见见真纳。秘书告诉他真纳现在很忙。他没有说话,径直向
真纳房间走去。
    房门一开,正要外出的真纳与刺客打了个照面。刺客挥拳击向真纳左颊,真纳不由自主
向后一仰。就在这一刹那间,刺客从腰间拔出刀子,向真纳刺去。
    受到突然一击的真纳并没有失去控制,他见刀光一闪,马上扬手抓向刺客手腕。受到阻
挡的刀锋只划伤了真纳的下颏。刺客继续挥刀刺来,真纳手臂又挨了数刀。闻声而动的人
们,蜂拥上前夺下了刺客的刀子,把他扭送到了警方。
    尽管受到这样的威胁,真纳争取建立巴基斯坦国的信念并没有动摇。他继续竭尽全力,
为此奋斗。
    1942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给予印度完全独立,不久,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宣布了
《印度独立法》,实行印、巴分治。这样,才解决了国大党与“穆盟”争执多年未能解决的
问题。在真纳的领导下,“穆盟”很快批准了分治方案,开始组织政府,同年8月7日,巴
基斯坦制宪会议召开,真纳以主席身份,向到会代表宣布道:“你们自由了!你们可以自由
地到庙宇去,到清真寺去,或者到这个巴基斯坦国家任何其他做礼拜的地方去!不论你们属
于什么宗教、种姓或信仰,都毫不妨碍我们都是同一国家的公民,而且是平等公平这一基本
原则!”8月14日,真纳在他诞生的故乡卡拉奇宣誓就任巴基斯坦自治领首任总督。他的
头上飘扬着他和总理制定的巴基斯坦国旗。旗上3D4是绿色,代表着穆斯林;1D4是白
色,代表着少数民族。
    巴基斯坦国建立后,真纳更加辛勤地工作,处理着国内外各种事务。终于积劳成疾,不
幸染上了肺结核,1948年9月的一天夜晚,真纳告别了人世。
    1956年,巴基斯坦国改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71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发
生战争,东巴基斯坦分裂成立孟加拉国。第二年,西巴基斯坦最终脱离英联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0: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