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183#
发表于 2008-2-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日俄旅顺战役
    1904年2月8日晚,天气非常寒冷,海风轻抚着海面,发出阵阵涛声。可停泊在旅
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却热闹非凡,舰上灯火通明,到处挂满了彩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
氛。岸上的俄军俱乐部里,一对对身着华丽的男女,伴随着优美的舞曲,尽情地跳着舞。他
们是在庆祝俄国太平洋舰队怀念斯达尔克将军夫人的命名日。
    这时,一位身着考究的青年军官高举着酒杯,兴奋地对大家说道:“女士们,先生们,
为我们尊贵的夫人干杯!”众人纷纷举起酒杯,互相碰了一下,顿时全场响起悦耳的玻璃撞
击声,紧接着,他们一饮而尽,兴高采烈地议论起他们的夫人。
    午夜时分,这些男女正准备享受一下半夜的宁静,突然,轰隆隆的炮声从港口方向传
来,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窗外接连闪现出无数道光亮。顿时,舞池里乱作一团。
人们惊惶失措地乱躲乱藏,女士们也失去平时的优雅,尖叫声接连不断。
    这时,那位年轻的军官猛地一下跳到桌子上,高声向大家宣布:“诸位!诸位!请不必
惊慌,这是我们舰队为怀念阁下和夫人施放的礼炮!”
    这下,四处乱躲的男女方恢复了原状,他们长长出了一口气,心中嘀咕着:这也太突
然、太猛烈了!
    虚惊一场的达官贵人们正准备继续欢庆时又一阵炮声传来,火光更加明亮。就在这时,
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日本已向俄国不宣而战!”这下,大家才真的慌了手脚,
惊恐万状地跑出俱乐部。
    俄国人哪里知道,正在他们跳舞取乐之时,在浓浓夜色的掩护下,日本海军中将东乡平
八郎率领的联合舰队已经偷偷地接近了停泊在港口的俄国军舰,等几个悠闲的值勤哨兵还没
有明白过来之时,日军各舰突然一齐开火,密集的炮弹在俄国舰船周围爆炸,刚从梦乡中惊
醒的俄国急忙把舰船掉头,逃往旅顺港内,不想又遭到日本追雷舰的伏击,有两艘战斗舰和
一艘巡洋舰当时就被击沉。
    日本这次偷袭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的,它是日俄之间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他们为了独吞中国这块“肥
肉”,早已争得面红耳赤。早在19世纪中期,俄国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强迫清政府
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了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接着,又想把我国的
东北三省霸占过去变成它的“黄色俄罗斯”。而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也
在处心积虑地向外扩张,它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威逼清政府签订《马关条
约》,夺占了中国的台湾,准备进一步把自己势力渗入到辽东半岛和东北三省。
    这下,俄国当然不会乐意。它已经强占了辽东半岛上的旅顺为“租界”,早已把东北看
成是自己的“势力范围”。1990年后,日俄两国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阶级矛盾
激化,两国统治阶级都企图用发动战争来转移本国人民的视线。俄国内政大臣普列维叫嚣
道:“为了避免国内的革命,我们需要一次小小的、但是胜利的战争。”
    日俄战争前夕,两国一方面疯狂备战;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时间,迷惑对方,又进行了
“和平”谈判。但随着双方备战工作接近完成,到1904年2月,谈判终于破裂。从此,
日俄两国,为了争夺我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野蛮战争。他们到处烧杀
抢掠,甚至驱使中国老百姓为他们的战争效力,可是腐败的清朝政府,不但不敢抗议,反而
宣布“中立”,并且划定辽河以东为日俄战区,供他们厮杀。
    战争一开始,日军为了保证陆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消灭在南满的俄军主力,决定
先夺取旅顺。
    于是,在他们偷袭旅顺港的次日,又派大量军舰主动袭击,沙俄舰队不仅没有出击,反
而把港外的舰队全部开进了旅顺港内,这正中日本人下怀,他们准备在旅顺口外设置层层封
锁,下决心要将俄国舰队困死在旅顺口内。
    一天深夜,天气极其寒冷。在旅顺口外的海面上,一支由80多名日军组成的敢死队,
驾驶着5艘装满巨石的破旧船只,迎着刺骨的海风,急急朝旅顺口疾驶。
    守卫在海岸炮台上的俄军发现之后,便纷纷开炮射击。日军敢死队长高叫一声:“点燃
火药,准备跳船!”队员们不顾刺骨的海水,纷纷跳海而去。
    随着阵阵“隆隆”的爆炸声,满载巨石的船只沉入海底。但这里并不是出航要道,日本
人用沉船堵塞航道的阴谋,未能得逞。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见此计无效,就下令在旅顺口外海域存设大量水雷。又派
军舰在港外巡逻,死死盯住困守港内的俄国舰只。
    这个办法果然奏效,俄国海军胆战心惊,几次出航都被炮击回来,只好船进港内不敢出
来。这下,日军掌握了制海权,便大胆地运送陆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作战。
    不久,日军第二和第三军在海军舰船的护送下,先后在辽东半岛登陆,很快占领了大
连,切断了旅顺和辽沈之间俄军的陆上联系,旅顺成了孤立的据点,守卫旅顺俄军司令施特
塞尔被迫下令与日本决战。
    旅顺要塞先后经过清朝北洋舰队和沙俄海军的修筑,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大小堡垒、炮
台星罗棋布,并配有各种火炮,交叉控制整个要塞。
    俄军司令施特塞尔曾经参加过八国联军,带兵侵入中国北京,可以说是个侵华老手,他
非常自信自己的防卫能力,尽管这时俄军孤立无援,仍然相信旅顺不会被日军攻破。
    到8月中旬,日本海军和陆军完成了海上和陆上的包围,数万名日军已进逼到旅顺前
沿,几百门大炮已停放完毕,炮口直向旅顺要塞。日军总指挥乃木希典得意洋洋,认为攻破
旅顺指日可待。
    双方谁也不服谁,但谁也不愿主动出击,暂形成对峙局面。过不多久,忍饥挨冻的俄军
舰队沉不住气了,有20多艘俄舰驶出旅顺港,准备向海参崴方向突围。
    海面上风平浪静,也没发现日军军舰,舰队司令维特洛甫梯十分得意命令舰队缓缓前进。
    中午时分,一队日舰突然出现在海平面上,他们早已盯上突围的俄军舰队,准备来个突
然袭击。
    俄舰冷不丁碰到对手,惊慌之中奋力炮击。日舰有备而来,早已开炮。霎时海面炮声隆
隆,双方各有几只舰船着火,一场海战就这样开始了。
    俄军舰队凭借数量优势,又抱有突围的决心,因而拚命炮击日舰,终于以惨重的代价冲
出了包围,继续向前航行。下午5点左右,日舰又追了上来,这次他们又汇合其它巡逻舰
队,一齐向俄舰包抄过来维特洛甫梯只好下令,调转船头,再次迎击敌人。
    这次,俄舰失去数量上的优势,并且很多舰只在首战中负伤,炮弹也用的差不多了。因
此,很快便被日军的一排排炮弹压得喘不过来气。
    日军指挥官命令所有船只集中炮火轰击旗舰。一会儿,旗舰便中弹起火,维持洛甫梯也
中弹身亡。俄舰失去指挥,顿时大乱,纷纷向旅顺港逃去。
    就在这时,陆上日军也开始炮击旅顺要塞。乃木希典凶相毕露,命令300多门大炮一
齐轰击旅顺。
    旅顺要塞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很多堡垒和炮台被日军炮火摧毁。俄军奋起还击,凭借居
高临下的优势和坚固的工事,把准备进攻的几万日军压得抬不起头来。
    乃木希典急红了眼睛,一面命令炮兵轰击,一面下令日军分三路进攻旅顺的几个制高
点,日军硬着头皮,艰难的向前爬进,伤亡十分残重。
    战斗进行了六天,5万多日军已伤亡过半,但旅顺仍然牢牢控制俄军手中。俄军司令施
特塞尔看着死伤累累的日军,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乃木希典无计可施,决定用挖地道的办法突破俄军炮火控制的前沿阵地,但俄军发现日
军的诡计,在前沿挖了一道横向的堑壕。结果,日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刚一挖通,就被俄军
炮击而死。这样,日军又死亡几千人。
    乃木希典急得“嗷嗷”乱叫,电告总司令部,速派援兵到来。不久,日军又抽调一个
师,携带大批重型大炮和新式手榴弹,以及大批的物资和弹药,前来增援乃木希典。
    这家伙顿时来了精神,他下令从各师抽出精干人员,组成3000多人的敢死队,并由
自己亲自率领,准备夜袭旅顺要塞。
    这一天,乃木希典首先命令各种炮火集中轰击一处,准备打开一个缺口。顿时,重型大
炮把一发发重磅炸弹送了出去,炮弹呼啸着从空中划过,直飞俄军阵地。随着阵阵猛烈的爆
炸声,俄军的一处防线被击溃,堑壕被填满,城墙被夷为平地,很多炮台也被炸毁。
    夜幕刚刚降临,乃木希典头裹一条白毛巾,雪白的衬衣被闪亮的皮带勒在腰中,手持一
把雪亮的东洋刀,带领敢死队员从缺口处猛冲进去。
    这一招果然奏效,这些敢死队员冲进要塞,抢夺制高点。俄国人被这种气势吓得魂不附
体,纷纷投降。随后,日军后续部队也涌了进来,占领了要塞的制高点203高地。紧接
着,他们在高地上架设大炮,向旅顺市区和港口停泊的舰船进行轰击,俄军终于溃不成军。
    施特塞尔看到大势已去,只好在1905年1月开城投降,旅顺终于落于日本人手中。
    旅顺的得手,使日本人取得占领东北的根基,俄国无力再战,只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
“保护国”,还把中国的辽东半岛的权力转让给日本。从此,中国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
蹄下,备受侵略者的欺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8-2-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
    1911年的一天,在著名的布拉格大学校园里的一片草地上,一群大学生围坐在一位
年轻学者的身旁,正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请您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叫相对论?”一位学生微笑着向青年学者发问。
    年轻学者环视一下周围的男女学生,微笑着答道:“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旁边坐了
两个小时,就会觉得只过了1分钟;而你若在一个火炉旁边坐着,即使只坐1分钟,也会感
觉到已过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大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便大笑起来。
    “好!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年轻学者站起身来,向大家告别后,便向图书馆走去。
    这位年轻学者,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个电器作坊的
小业主,当爱因斯坦15岁时,父亲因企业倒闭带领全家迁往意大利谋生。
    1896年秋天,爱基斯坦就读于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校。在学校里,除了数学课以
外,他对其它讲得枯燥无味的课程都不感兴趣。但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对此他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大量有关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
    1900年,爱因斯坦从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加入了瑞士国籍,长期找不到
工作。两年后,他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同科学研究无关的固定职业。但在专利局供职期
间,他不顾工资低微的清贫生活,坚持不懈地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不断取得成
果。1905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
时他刚刚26岁。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自己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篇论文中提出的。在此之前,传
说物理学的时空观是静止的、机械的、绝对的,空间、时间、物质和物质运动相互独立,彼
此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也就是说,物质只不过是孤立地处于空间的某一个位置,物质运动只
是在虚无的、绝对的空间作位置移动,时间也是绝对的,它到处都是一样的,是独立于空间
的不断流逝着的长流。这就是牛顿古典力学的时空观。爱因斯坦以极大的毅力和胆识,突破
了传统物理学的束缚,猛烈地冲击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他认为,空间、时间、物质和物质运
动,彼此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紧密相联。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是统一
的,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狭义相对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关于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E=MC2)。它告诉我们,物质的质量是不固
    定的,运动的速度增加,质量也随着增加;一定质量的转化必定伴随着一定能量的转
化,反之亦然。这个著名的公式成为原子弹、氢弹以及各种原子能应用的理论基础,由此而
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狭义相对论的问世,震动了物理学界,也使这位年轻学者的名字,马上传遍了整个欧
洲,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向布拉格大学推荐爱因斯坦
时说:“要对爱因斯坦理论作出中肯评价的话,那么可以把他比作20世纪的哥白尼。这也
正是我所期望的评价。”
    1911年,年仅32岁的爱因斯坦,被布拉格大学聘为教授,1913年,他重新回
到德国,任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正式院士,不到4个月,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了。
    爱因斯坦一向憎恶战争,主张民族和睦,公开发表反战宣言,同一位哲学家共同起草了
《告欧洲人民书》,呼吁欧洲科学家应竭尽全力,尽快结束这场人类大屠杀。然而,却没有
什么著名人士响应。在这段岁月里,爱因斯坦满腹愁肠,闭门不出,深入自己的科学研究。
    在研究中,他发现狭义相对论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它只解释了等速直线运动,而不能
解释加速运动和万有引力的问题。因此,爱因斯坦又花了整整十年时间,于1915年又创
立了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重要结论是,加速运动与引力场的运动是等价的,要区别是由惯性力或者
引力所产生的运动是不可能的。对此,爱因斯坦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设想有一个人乘摩
天楼的电梯自由降落,人不会感到自己在下降,因为这时电梯和人都依照重力加速度定律在
下降,仿佛在电梯里不存在地球引力。反之,如果电梯以不变的加速度上升,那么人在电梯
里将觉得双脚紧贴在地板上,好象站在地球表面一样。这个等价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它显示了等速运动的一些基本原理可以应用到加速度运动中,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更为普通
的情况。
    爱因斯坦认为,光在引力场中不是沿着直线,而是沿着曲线传播。并指出,当从一个遥
远的星球上发出的光在到达地球的途中经过太阳的时候,应当由于太阳的引力而弯曲,因
此,而使这个星球看起来的位置与实际不符。其偏斜的弧度,据爱因斯坦计算,应当是
1.75秒。因此建议,在下一次日全蚀时,通过天文观测来验证这个理论预见。
    1919年5月,英国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率领两个天文考察队,拟定在日全蚀时分别在
巴西和西非摄影,以验证从广义相对论推出的这一重要结论。同年11月,伦敦皇家学会和
天文学会联席会议正式公布观测结果。测得的光线偏转度竟和爱因斯坦计算的非常一致。这
下使牛顿的引力学说失去了普遍的意义。
    这个消息公布后,全世界为之轰动,爱因斯坦的名字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
晓,科学爱们公认他是继伽里略、哥白尼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是“20世纪的牛
顿”。
    1933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上台后,加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爱因斯坦被迫迁
居美国,任普林斯敦高级学校研究院教授,并于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
    1955年4月,爱因斯坦在普林斯敦病逝。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的遗嘱中,要求把
他的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但他那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充满光芒相对论学说,则永远激励
着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8-2-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枪声”
    1914年6月28日,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日。就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夏日的星期
天,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的大街上,发出了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这两声枪响,成为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这天早上9点刚过,一列豪华的专车驶进萨拉热窝车站。一会儿,从车厢走出显赫的奥
匈帝国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女公爵。只见斐迪南大公傲慢的环视了一下
四周的人群,趾高气昂地走过戒备森严的车站,洋洋得意地偕妻子钻进了一队敞蓬汽车内,
随即,这6辆敞蓬车队缓缓地驶离火车站,向萨拉热窝市政厅爬去。
    这位斐迪南大公,是在刚结束的一次军事学习后来这里巡视的。当时,奥地利与匈牙利
已合并为奥匈帝国,六年前,他们用武力吞并了波斯尼亚。这个贪得无厌的斐迪南大公,是
一个极端的军国主义分子,他对邻近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早垂涎已久,梦想着有朝一日,也
把这块富饶的土地列入自己的版图,在来萨拉热窝之前,他亲自指挥了一次军事学习,假设
的进攻对象,就是他今天来到的萨拉热窝。
    这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径,早已激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极大愤恨。以加夫里洛·普林齐
普为首的一个爱国军人团体,组成一个七人暗杀小组,早已埋伏在车站到市政厅的街道两
旁,瞪着愤怒的眼睛,注视着这个凶恶的敌人。
    而这时,坐在第二辆敞蓬车里的斐迪南大公夫妇,还得意洋洋地同旁边的波斯尼亚总督
谈论这个美丽的城市。
    街上的人愈来愈多,塞尔维亚人民怒视着这个凶神,但人们心里却显得极为平静,因为
他们相信,任何梦想征服塞尔维亚的敌人,最终将以失败告终。
    斐迪南为了长期占领这块土地,想通过此行,从表面上给塞尔维亚人民一点好感。因
此,他不想在这座城市炫耀他的军事力量,只带了少数的卫兵进行防卫,连本城提供的宪兵
和警察也不在意,安全措施极为马虎。这个不可一世的王储似乎过低估计了塞尔维亚人民的
怒火。
    这种情况,对普林齐普他们来说,倒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做好了一
切准备,这七名爱国青年,个个扎束停当。身藏手枪和炸弹,不动声色,分头行动,以做好
多次刺杀的准备。
    当车队驶上市中心的一座桥梁的时候,埋伏在这里的是一个高个子青年,他今年刚过2
0,愤怒的烈火已把这个年轻的面容给烧红了,紧握炸弹的右手已浸出了汗水,握紧的左手
也在暗暗的用劲,眼前一片空白,直视着第二辆敞蓬汽车里的斐迪南大公,脚步慢慢地向前
移动。
    “喂,干什么的?”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吆喝着向他走来。高个子青年一愣,赶忙向警
察微笑一下。
    “向后退!”那警察并不在意,只顾尽自己的本份。就在这一愣神之间,车队已驶过桥
面。
    看着渐渐远去的车队,高个子青年无限遗憾叹了一声,转身消失在人群里。
    车队靠近了阿佩尔码头,眼见快要过去时,埋伏这里的是一名叫察布里诺维茨的青年,
他怒不可遏,冲出人群,奋力向车队扔过一枚炸弹。
    司机见势不妙,立刻加快车速。炸弹落在车篷上又弹到地上,在第三辆汽车前面,
“轰”!的一声,炸裂了那辆汽车的前轮胎,炸弹的碎片击伤了总督和大公几个副手。
    这声爆炸,不仅使在场的人群惊吓出声,就连斐迪南大公也着实吓了一大跳,他虽未受
伤,可脸上那最初的得意神情一扫而光。索菲夫人更是面色蜡黄,惊恐不已。
    察布里诺维茨见刺杀没有成功,仰天长叹一声,立即吞下一小瓶毒药,随即纵身跳进河
里。
    坐在第一辆车里的萨拉热窝市长和警察专员一齐叫道:“快捉住他!”
    几名警察应声也跳下河去。几分钟后,便把奄奄一息的察布里诺维茨从河中打捞出来。
只见他忍着剧烈的疼痛,一言不发,充满怒火的眼光,扫了一下惊恐不已的斐迪南。斐迪南
心中一惊,但他仍故估镇静地说:“这家伙有精神病!不必管他,我们继续前进!”说完,
车队又向前走去。受惊的车队颠波着驶到了市政厅,坐在第一辆汽车里的市长赶快下车,急
步登上台阶,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准备的欢迎词。正准备宣读的时候,怒气冲冲的斐
迪南从车中跳下,上前抓住他的胳臂,嘶声叫道:
    “市长先生,我到这里进行和平访问,难道你就用炸弹来接待我吗?”
    市长浑身发抖,不知所措。这时,索菲夫人赶快上前相劝,斐迪南自知失态,赶快放开
市长的手臂,怒气十足的说道:
    “好吧!请读你的欢迎词吧!”
    市长这才出了口气,抖了抖欢迎词,结结巴巴地念了下去。
    欢迎仪式结束后,斐迪南怒气未消,铁青着脸问波斯尼亚总督道:
    “总督先生,你以为我们可以继续访问国家博物馆吗?”“殿下,”总督慌忙答道:
“完全可以!我保证不再会有如此的事情发生,请殿下放心!”
    “好吧!”斐迪南沉思一会儿,说道:“去博物馆之前,我们先改道医院探望一下受伤
的人。”
    总督正要阻拦,见斐迪南满脸怒气,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是,殿下!”
    车队重新上路,驶向前去。
    这一次,警察专员又重新布置一下,并且为了安全起见,执意安排侍从官员站在汽车的
踏板上,手按刀柄,保护斐迪南夫妇。
    车队行驶到拉丁桥时,普林齐普早已做好准。这位年仅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显得异
常的冷静,他把怒火压在胸中,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杀死罪恶的斐迪南大公。
    斐迪南的专车越来越靠近,普林齐普在人群中慢慢向前面靠近,当车离他不到2米时,
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不等侍从官缓过神来,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就扣动板机。
    “呯!”“呯!”两声枪响,一颗子弹射进斐迪南的脖子,第二颗洞穿索菲的腹部。两
人还未明白过来,呆滞的目光还在凝视前方,口中则喷射出一股股鲜血。
    侍从武官这时已明白怎么回事儿,举刀要向普林齐普砍时,总督赶快叫道:“抓活的!”
    普林齐普不待他们动手,立即将枪对准自己头部,还未开枪,就被警察逮住,双方挣扎
之中,普林齐普又服下一小瓶毒药,他剧烈地痉挛,并未当场死去。
    可斐迪南大公夫妇,到8点多钟,便双双命归黄泉。斐迪南夫妇的被刺,使本来就充满
火药味的巴尔干“火药桶”一下爆炸了。早想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找到了一个千载难
逢的借口,在大臣们纷纷煽动之下,82岁的奥匈皇终于召见陆军总参谋长,经过一番争议
后便向塞尔维亚宣战。
    7月23日下午6时,奥国使节向塞尔维亚政府递交最后通牒,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
然后就以对方拒绝为由,于28日夜晚,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一下子炸死了50
00多居民。
    紧接着,德、俄宣战,法、英对德宣战,奥匈帝国向俄宣战,这样,在短短几天内,欧
洲各帝国主义大国在几天之内都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人民以普林齐普为榜样,勇敢地拿起武器,为捍卫自己
的民族尊严,保卫自己的国土,进行了不屈不侥的斗争。
    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和其它南斯拉夫地区取得独立,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为了纪念
在萨拉热窝暗杀事件中殉难的烈士,在1920年人们把普林齐普和他同伴的遗骨迁葬在萨
拉热窝的荣誉基地,拉丁桥被命为普林齐普桥。连当年他枪击斐迪南时在路面上留下的脚
印,也在一块水泥地上复制出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8-2-1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史里芬计划”的破灭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年才爆发的,但德军在第一次大战的作战计划,则早
在1905年就制定出来了,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史里芬计划”。由此可见,德国发动世界
大战是蓄谋已久的。
    “史里芬计划”是当时的参谋总长史里芬制定的,因而把它称为“史里芬计划”。这份
计划设想德国的主要敌人在西方。因此把战略重点放到西欧,首先在西线采取先发制人的手
段,集中优势兵力,采用“闪电战”术,在四至六星期内经比利时袭击法军后方,迅速打败
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回过头来,向东对付俄国,在三个月最迟四个月内
赢得战争。
    这份计划问世以后,受到德皇的重视,后又经过反复论证、补充和修改,成为德国发动
世界大战的基本蓝本,由继任的参谋总长毛奇来部署整个战争。
    1914年8月4日早晨,德国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在埃米蒂将军的率领下,迅速
越过从建立以来从未打过仗的比利时边境,直奔列日要塞,开始实施“史里芬计划”。
    列日要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它的周围,环布着12个坚固的炮台。每个炮台都由
装着装甲炮塔的钢筋混凝土构成,其中设有从机枪到8英寸口径大炮等400件武器。并在
每座炮台四周挖有30英尺深的壕沟,全配有探照灯。所有的灯和重炮都可以降到地下。由
勒其将军率领比利时王国1B4的军队的4万余人在此坚守,等待法国援军一到,便向德军
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德军参谋总长毛奇按照“史里芬计划”,又在左翼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深
壕高筑、按兵不动,只布置少数兵力以逸待劳,借以吸引法国部队,构成巧妙的“铁钻”态
势,这就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受敌,一虚一实,迷惑法军,这一计划,是“史里芬计划”
中的关键步骤,因此,史里芬对此十分看重,到他临死时,再三嘱咐说:“切莫削弱我右翼
纵队!”
    但他的后任毛奇将军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史里芬的设想,但却一再向东线和西线左翼分
兵,原计划放在右翼的70个师的兵力削减很多,这无疑对以后战局带来很大的影响。
    然而法军在其顽强却又固执的统帅霞飞将军的指挥下,一味地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
区,对列日要塞置之不理,勒芒将军只好孤军迎敌。
    埃米希将军率兵来到列日要塞,看到法国未来增援,心中暗暗高兴,庆幸“史里芬计
划”成功,根本不把比利时军队放在眼里,自认为他们会不战而降,于是派了一名使者,前
往要塞之内,要求勒芒将军投降。
    这位使官一到要塞,便傲慢地对勒芒将军说:“如若贵军放下武器,让我军顺利通过要
塞,我以军人名誉保证你们的安全。”
    “比利时是中立国家,你们竟置国际公法不顾,公然侵犯我国,反而劝我们投降!请阁
下回复埃米希将军,尽早退兵回国。”勒芒将军的代表反唇相讥。
    “如果你们拒绝投降,我军将对你们的城市进行炮击和空袭!”使官仍不甘心,以武力
要挟对方。
    “根据国王陛下的命令,我们将坚守要塞!”勒芒将军的代表掷地有声地答道。
    使官见对方不肯屈服,只好灰溜溜地回去报告去了。埃米希一听汇报,气得他“嗷嗷”
直叫,立刻下令用大炮轰击炮台。比利时军队严阵以待,用猛烈的炮火还击对方。双方在列
日要塞展开了激烈的炮击。
    炮击进行了一天,双方各有伤亡,日落时分,只好停了下来。
    第二天,德军见炮击占不了便宜,便用飞机从上而下轮番轰炸列日炮台,炮台四周顿时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大一会儿,便成了一片火海。
    德军见空袭得势,呐喊着潮水般地涌向炮台。但几次冲锋皆被英勇的比利时军队用交叉
火力击退。又激战一天,只见炮台前面的德军尸体堆积到齐腰高,但列日炮台却一个也未攻
下。
    这天夜间,德国第二集团军副参谋长鲁登道夫将军,亲自指挥一个步兵旅,采用穿插渗
透的战术,从东西两个炮台之间的缺口攻入,并迅速占领了列日镇。但列日周围的炮台还在
顽强战斗,阻碍德军的前进。
    为了按照“史里芬计划”中的闪电战术,进攻法国,就必须尽快通过列日,德军从后方
调来一门巨型攻城榴弹炮,一下子就摧毁了10多个炮台。到8月16日,列日指挥部所在
的最后一座炮台,也被装有定时信管的穿甲弹命中,勒芒将军被炸弹震昏后被俘。
    德军攻战列日后,便长驱直入,只用了四天时间,便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接着,
便根据“史里芬计划”,兵分五路,直向法国首都扑去。
    消息传到准备进攻阿尔萨斯和格林的霞飞将军耳朵里,他拍手喊道:
    “好!德军从北方进攻我们,我们则从东北出击,乘机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于是,他命令法国军队发起进攻,不到几天,便顺利地攻进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当
法国军队进入阔别40多年的地方时,个个感到十分欣慰,并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他们的
胜利。
    可他们万没想到,这正是“史里芬计划”中所特意设置的圈套,德军用有计划的退却,
来引诱法军深入,以便拉开他们与进攻法国的德军的距离,在适当时候展开反攻。
    果然,德军刚一反攻,霞飞将军便接到一个个失利的消息:
    “德第一集团军击溃从蒙斯来援的英国远征军!”
    “我军在阿登森林与德军遭遇,经过三天血战,我军不支,已经向南撤退!”
    霞飞将军如梦初醒,赶快调整布署,重新配备兵力,把军队调到左翼,以便从另一面夹
攻德军。
    但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只看到自己的部队逼近巴黎,并迫使法国政府于9月3日迁往波尔
多,便得意忘形,以为“史里芬计划”马上就能实现。于是,就抽调两个军到东线去对付俄
国人。这样,就改变了“史里芬计划”中的规定,使德军右翼的进攻力量,从原来的16个
军减少到8个军,在数量上少于法军。
    法军虽然表面上溃不成军,但实力并未消弱,再加上霞飞的左翼力量,使德军转眼受到
法军的两面夹击,被迫在马恩河与法军进行遭遇战。这是“史里芬计划”所没有的。这次大
战于9月5日一直打到10日,双方总计投入了150多万人的兵力,在长达200公里的
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这就是一战时期,著名的“马恩河”大会战。
    在近五天的战斗中,马恩河一线硝烟弥漫,战火纷飞,100多万人互相残杀,法军阵
亡2万多人,受伤12万余人,德军损失更为惨重,共有4万多人阵亡,17万余人受伤。
结果,德军支持不住,向北败退,双方从此形成相峙局面。
    马恩河大会战粉碎了德军迅速征服法国的计划,使整个“史里芬计划”再也无法实现。
此役刚一结束,毛奇哀叹道:“我们输掉了整个战争!”9月14日,毛奇被德皇撤职。至
此,“完美无缺”的“史里芬计划”彻底破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8-2-12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德俄“坦仑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完全按照“史里芬计划”来布置整个战争,把绝大部分德军
布置在西线,想借助优势兵力,通过闪电战术,一举攻克巴黎,打败法国。他们认为,俄国
国内充满危机,不可能在战争一爆发,就立即进攻东普鲁士,因而,在东线只配备一个集团
军——第八集团军,来抵御俄国的进攻。
    但俄国的军事计划,是与英、法共同制定的。这份计划规定,一旦德国集中精力对付法
国,俄国就在东线同时进军东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加利西亚,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以分
散他们的兵力。
    因而,战争刚刚开始,俄国参谋总长吉林斯基将军向法国保证,在两个星期内,将有8
0万俄军作好战斗准备。1914年8月中旬,吉林斯基将军率领两个集团军开辟东线战
场,由莱宁堪普和萨松诺夫各率一个集团军,兵分两路,进攻东普鲁士。
    守在东线的德国第八集团军毫无防备,一时措不及手,只得向西撤退。
    俄军初战告捷,傲气顿生。两个集团军各行其事,互相之间毫不配合,长驱直入,突进
普鲁士。但过了不久,因战线过长,后方供给不及,全军缺乏食物、弹药和运输工具,部队
饥疲交加,士气低落,毫无斗志。尤其是两个集团军之间,很快出现一条100公里的空隙
地带。
    德军在向西撤退之中,了解到了俄军这些弱点,霍夫曼上校根据这种情况,拟了一份作
战计划,建议对俄军进行各个击破,首先攻击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
    “本来我军数量就少,如若进攻萨松诺夫,莱宁堪普定会援助,到时我们将有被包围吃
掉的危险,”参谋长看了作战计划,顾虑重重地说道。
    “我认为不会!”霍夫曼上校坚决地说,“他们之间有100公里的间隔地带,到时恐
怕来不及,即使来得及,莱宁堪普也不会援救萨松诺夫!”
    参谋长看了上校那么胸有成竹,似乎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秘密情报?”
    “这算什么秘密!”霍夫曼上校笑了笑说,“这两位将军是冤家对头,这已是10年前
的事了”接着,霍夫曼上校就讲起他10年前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那是1905年初日俄战争期间,在中国沈阳的火车站月台上,萨松诺夫因为在一次战
斗中得不到莱宁堪普支援,至使几乎全军覆没而破口大骂对方。莱宁堪普见对方在大庭广众
之间当面侮辱他,一怒之下,两人大打出手!后经上司调解,才勉强分开。从此,两人结下
不共戴天之仇,这次俄国派两名冤家共同战斗,怎能谈上配合。
    众军官听了这个故事,禁不住大笑起来。正在这时,参谋人员送来一份报告:“这是我
方通讯兵刚刚截获的电报,上面有俄军兵力调动的情况。但是用明码拍发的。”
    “什么?是用明码?!”参谋长感到惊奇,怀疑地说道:“难道这是俄军的阴谋?”
    众军官也同时瞪大了眼睛。
    “我认为这不是他们的阴谋,”霍夫曼上校说道,“据我所知,俄国野战军不搞密码,
他们根本没有密码人员,指挥作战,用的就是这种明码电报。”
    大家都知道霍夫曼是俄国问题专家,他在一战之前曾多次到过俄国,对他们的情况了解
很多。因此,大家认为,还是根据电报所提供的情报,相应的采取行动。
    经过一番讨论,德军决定按照霍夫曼的作战计划,首先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
    参谋长命令一个师,去牵制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集到萨松诺
夫的第二集团军两翼。
    德军先派一股小部队去吸引萨松诺夫。双方刚一接触,德军便溃不成军,掉头向西就
跑。萨松诺夫误认为这是德军的全线溃退,便根据明码电报的指令,不顾粮少弹缺,拚命向
西追击。
    追击一天后,全军疲惫不堪,那股德军也转眼不见踪迹。萨松诺夫正在迟疑,就接到骑
兵侦察报告,说发现两翼出现大量的德军,很可能是冲我们来的。
    联松诺夫先是一惊,接着便明白过来,急忙给吉林斯将军发电,请求暂停追击,以免遭
到德军夹攻。
    吉林斯基这时正呆在离前线三四百公里的一个指挥部,喝酒庆贺自己的胜利,他一直认
为,德军根本无暇东顾,认定这只是小股德军在做垂死挣扎,根本不把萨松诺夫的请求当做
一回事儿,回电斥责萨松诺夫懦怯,命令他继续进攻。这份明码电报转到德军参谋长手里
后,德国人放心大胆地对萨松诺夫分割包围。
    8月26日夜间,德军趁俄军休息之即,突然向萨松诺夫发起进攻。疲惫不堪的俄军连
招架之功全无,仓皇后退,慌乱之中。有几个连的士兵掉进湖里淹死。
    次日清晨,德军在坦伦堡附近包围了萨松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十几万人。无奈之中,萨松
诺夫发电求救,请求第一集团军迅速靠拢。
    果不出霍夫曼所料,在东普鲁士境内的莱宁堪普根本不予理睬,甚至总参谋长吉林斯基
还一口咬定,德军根本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萨松诺夫见一次次电报均无回音,只好硬着
头皮布置了一下。
    不久,德军便从四面八方向俄军阵地发起进攻,猛烈的炮火,在俄军阵地处处开花。阵
地愈来愈小,每发炮弹都炸出一洼血来。
    紧接着德军一阵冲锋,饥疲交加、士气低落的俄军,被德军像羊群般地兜捕起来。俄军
官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枪来,向德军投降。
    结果,十几万俄军倾刻之间,土崩瓦解,除战死和失踪的3万多人外,近10万名俄军
被俘,500多门大炮被毁,第二集团军不复存在。
    萨松诺夫在战火中,仰天长叹一声,独自慢慢地走进一片树林,绝望地举枪对准自己的
脑袋,“呯!”的一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吉林斯基当发现第二集团军失去联系,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失误,急忙命令莱宁堪普去
寻找已经不存在的第二集团军。
    当解决了第二集团军之后,德军掉头过来迎击莱宁堪普的第一集团军。
    莱宁堪普还不知道自己已是孤军,仍傻乎乎的向前挺进。一头扎进德军猛掉过来的怀
抱。一时不知所措,只好掉头就逃。
    德军势头正旺,一鼓作气,包抄过来,经过一场激战,俄第一集团军伤亡14.5万余
人。莱宁堪普见势不妙,飞快逃回俄国,但马上就被撤职。
    霍夫曼上校因作战有功,晋升少将军衔,并担任德军东线总参谋长,由他提议,这次战
役被命名为“坦伦堡战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8-2-12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毒气战
    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惨遭失败,被迫退守安讷河一带。这给英法联军
一喘息机会,他们趁机北进,在比利时王国的依普尔运河一带构筑工事,准备随时与德军决
战。
    德军为避其锋芒,改变作战布置,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线战场,然后伺机与英法作战。
这样,两线战场上的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1915年春,东线俄军战败,处于防守态势,德军便转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准备
在依普尔运河一带与英法大战一场,以雪马恩河惨败之耻。
    德皇对此战非常重视,连忙召见接替毛奇的参谋总长法尔根汉,问他有没有战胜英法联
军的妙策。
    法尔根汉诡密的一笑,信心十足地说道:“陛下尽管放心!这次我要把依普尔运河变成
敌人的坟墓!”
    德皇露出不相信的目光,冷冷地哼了一声。法尔根汉赶忙凑上前去在皇帝耳边轻声说了
几句。
    德皇先是冷笑一下,随即又露出疑虑的目光,道:“这能行吗?”
    “当然可以!我们准备让陛下检阅一下!”法尔根汉异常自信地说道。
    “好!”德皇这才兴奋起来,下令让法尔根汉赶快布置,他要亲自到现场观看。
    一天下午,处在一片山丘里的军事试验场戒备森严,一个个荷枪实弹的宪兵注视着四
周。在远处的一些树林中,还隐约可见一些游动的哨卡,全神贯注地来回走动。
    二点多钟,德皇和一些高级官员乘坐的车队驶进了实验场,一直开到山丘旁边的临时看
台旁才停下。
    一位年轻的军官上前拉开车门,等候在看台旁边的将军“刷”的一下立正,毕恭毕敬地
注视德皇登上看台,然后纷纷就座。
    德皇的身旁的法尔根汉示意一下,法尔根汉又对一位将军说了几声,那位将军挥动手中
的红旗,实验场突然出现一群士兵,随后又拉出一门巨大的海军炮和一门3英寸口径的野战
炮。
    这时,在1.5公里外的山丘上,有两个士兵赶着一群绵羊,慢慢地走向山坡。很快,
这两个士兵向后跑去山坡上只剩下那群羊在慢慢地吃草。
    随着一声口哨响过,士兵马上把两门炮围了起来,很快便作好了准备。
    紧接着,那名指挥官右臂向下一放,口中叫道:“放!”野战炮震动了一下,射出一发
炮弹,“嗖”的一声响过,炮弹落在离羊群很近的地方爆炸了。但爆炸的声音很轻,并不象
实战中的炮声。
    炮弹炸过以后,便见一团黄绿色的烟气徐徐升起,随风向羊群飘去,很快便覆盖了整个
羊群。
    烟消雾散之后,手拿望远镜的德皇急不可奈站起身来,架起望远镜向山坡上望去。
    “好呀!这简直是魔鬼!”德皇看见一只只抽搐的绵羊,兴奋地惊呼道。紧接着他放下
望远镜,对站在一旁正在得意的法尔根汉命令道:“赶快进攻依普尔!”
    “是!陛下!”
    1915年4月21日,德军开始进攻依普尔,沉寂多日的西线战场又重燃战火。德军
首先用16英寸口径榴弹炮发射的高爆炸弹,对英法联军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英法联军早有准备,他们凭借坚固的工事,向德军还击。双方对轰了一个多小时,黄昏
时分,终于停了下来。
    英法联军的战士们趁此间隙,有的在吃东西,有的走出工事,到外面吸几口新鲜空气。
他们认为,这只是德军的常规作战方式,自己凭借坚固的工事,根本不把德军放在眼里。他
们有说有笑,好像是在郊外野餐一样。
    正在这时,空中响起了飞机的“嗡嗡”声,有十几架飞机从东北方飞来。有个英军战士
大叫一声“德国飞机!”随后,便跳入战壕。正在说笑的其它英法战士,一时慌了神,连滚
带爬跳到战壕之中。
    转眼之间,机群飞近依普尔运河。英法联军一齐向飞机瞄准,轻重机枪纷纷开火。但德
国飞机一掠而过,既未投弹,也未扫射,远远地绕了一个弧形,又飞远去了。
    英法联军虚惊一场,大家不由得嘲笑自己,他们认为这不过是德军惯用的神经战,于
是,阵地又恢复轻松的气氛。这批飞机是德军参谋总长法尔根汉派的侦察机。
    侦察员去向他报告:英法联军阵地拉得很长,阵地上崎岖不平,掩体、碉堡参差错落兵
力无法估计。
    法尔根汉并未责怪士兵,让他们回去休息。然后对前线指挥官说道:“我们必须设法把
敌军引到平旷之地,这样才能使用我们的秘密武器。”说完,他走向地图,认真看了一会
儿,然后又说:
    “我看这个地方很好,只等东北风微微吹起,就可实施我们的计划了”
    说完,这家伙冷笑一声,认为这次英法联军可要倒霉了。于是,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休息
了。
    可法尔根汉成没想到,就在睡梦之时,法国间谍吕西托早已把他使用秘密武器的消息,
告诉了法军总司令霞飞。霞飞获悉这个消息后吃了一惊,赶忙下令各军从速准备防毒面具,
指示部下,如若敌军施放毒气,应赶快撤到上风处或高处去。但是,各军仓促之间,没法制
办大批防毒面具,只有每人加发一条毛巾。
    4月22日深夜,天空阴云密布,东北风微微吹起,德军各部接到参谋总长的命令:立
即起身,饱食、戴好防毒面具,准备在黎明时分发动进攻。
    开刚蒙蒙亮,随着一阵“隆隆”的车轮声,英法联军突然发现黑压压的100多辆德军
军车向阵地开来,便立即用各种炮火还击。
    打了一阵,德军似乎招架不住,便向后仓皇撤退。英法联军不知是计,便跃出战壕,向
德军猛追过去。
    几万名英法联军杀声震天,人如潮涌,直追到一处空旷地带。
    忽然间德军大炮齐鸣,截断英法联军退路,前面逃跑的德军也停下脚步,转而向联军射
击。几万名英法联军只好在这片平旷的地面上寻找小丘或树丛作隐蔽。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螺旋桨的轰鸣,几十架德军飞机从东南方直飞过来,一到这片平旷
的地带,便纷纷投下炸弹,这些炸弹坠落在地时,并没有多大的爆炸声,却个个腾起团团浓
烟,迅速向四周弥漫。
    英法联军顿时醒悟,知道这是敌人在施放毒气,纷纷系上毛巾。但这根本不起什么作
用,靠近毒气弹的战士们纷纷倒下,头晕目眩,呼吸紧张,紧接着便口角流血,四肢抽搐起
来。
    飞机刚刚飞过,位于西北面高地上的德军又不断地发射毒气炮弹,大量毒气笼罩着大
地,连乱草中的野兔也惊跳起来,一会儿,便伸直了腿。
    这就是法尔根汉的秘密武器——氯气弹。这种气体比空气重1.5倍,人吸入这种气
体,马上就会窒息而死。
    很快,英法联军就有1万多人死亡,其余已丧失战斗能力。
    这时,头上裹着防毒纱罩的德军,从四面八方冲向联军阵地,10公里长的防线已无人
防守,德军轻松地占领了这段阵地。
    这是人类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毒气,在依普尔运河河畔的草丛、树根下,成千上万
的英法联军的战士蜷缩成一团,令人惨不忍睹。战争使这些青年丧失了他们的青春和生命,
它是人类的天敌,我们诅骂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8-2-12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神秘之船”在行动
    1916年春季的一天,在去往英国的航道上,一艘破旧运煤船,缓慢地行驶在波涛汹
涌的海面上,船上似乎装满了煤炭,不时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在努力挣脱大海的羁绊。突
然,海面上冒出一根黑杆子,飞速地在水中划动,隐约可见鲨鱼般的黑影在水中移动。货船
上的水手发现这是一艘潜艇,急忙跑到驾驶室,向正在指挥航行的坎贝尔船长报告。坎贝尔
漫不经心说道:“照常干活,不要乱跑。”
    水手们又回到自己岗位,不紧不慢地干起活来,有的还若无其事地抽着香烟在闲聊。船
上的大副更是悠闲,提着一个装着漂亮鹦鹉的鸟笼在逗着玩。似乎他们在度假一般。几分钟
后,一艘潜艇突然从水中冒出,托着湿淋淋的艇体出现在海面上。几个德国水兵掀开舱盖,
从艇内跳了出来,慌忙地脱去艇炮的外壳,把炮口指向了货船。紧接着,站在舰桥上的艇长
一声令下,一发炮弹“呼”的一声,直往货船飞来。
    “轰”的一声,船上顿时大乱。几名水手扔下香烟,尖叫着四处乱躲,大副也扔掉鸟笼
跑到舱内去了。更多的水手则手忙脚乱地解下救生艇,放至海面,争先恐后跳往救生艇,拚
命地向前划去。
    德国潜艇本来还要炮击,见到这种情景,艇长不由得笑了起来,下令炮手停止炮击,向
货船驶去。
    潜艇越驶越近,德国水兵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人惊恐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
来,突然,德国人的笑声嘎然而止,艇长更是目瞪口呆,死盯盯看着前面的货船。
    只见货船上挡板被掀掉,几门大炮黑洞洞炮口正对着他们,一面英国皇家海军军旗徐徐
升起。
    德国水兵吓得呆在哪里,木鸡般地不出一声。艇长刚缓过神气,大声狂呼:“紧急下
潜!”
    话音未落,“货船”上英国人的炮弹已呼啸而至,在舰桥轰炸起来,艇长刚跑到舱门,
就被一发炮弹炸得飞上天空。整个潜艇被炸得浑身颤抖,在水面颠簸几下,便慢慢地沉入海
底。
    原来这是一艘改造过的英国“Q船”,英文的意思为“神秘之船”。它经过巧妙的伪
装,外表看来,只是很普通的货船。而在档板后面,则安装有大口径大炮和深水炸弹发射装
置,有的甚至装有鱼雷发射管。它们故意在海上游弋,引诱德国潜艇露出水面后,一举把它
击沉。
    这是英国海军为对付德国潜艇的一种应急之策。自从德国韦迪根指挥的潜艇,击沉三舰
英国巡洋舰以后,德国人便派数以百计的潜艇活跃在英吉利海峡,连续击沉英国船只,使英
国海上生命线受到极大威胁。为对付德国潜艇,他们终于想到这条妙计,先后击沉很多德国
潜艇。
    但是,德国人也不是笨蛋,从此,他们看商船十分谨慎,不敢贸然浮出水面,只在水下
用鱼雷攻击对方,并且派大量间谍搜集有关“神秘之船”的资料。
    不久,一个名叫西伯尔的德国间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探听到有关“神秘之船”的
秘密。得知这些船大都是由不定期货轮和帆船伪装成的。全凭秘密的Q号来辨认。船上装有
隐蔽的大炮和鱼雷发射管,所有人员都是海军成员。于是,他把这些情报送到柏林。德国海
军马上下令:凡遇到这种可疑的船只,不加警告就发射鱼雷,然后把它击沉。就这样,“神
秘之船”被德潜艇接连击沉,英国海军被迫改变新的战术。
    一个晴朗的上午,一艘“Q—5”号的货船缓慢地行驶在海面上,沿着贸易航线向英国
港口驶去。甲板上,有几个水手在忙碌着,另外一些船员则悠闲地在散步,欣赏着波光鳞鳞
的海面。
    突然,了望哨发出信号:有艘潜艇向他们靠近。船长坎贝尔急忙下令作“之”字形航
行,不给对方以最佳的射击方位。随后,又命令炮手们迅速作好炮击准备。
    潜艇始终不露出水面,只用潜望镜观察一会儿,便发射一枚鱼雷,随即便往深处下潜。
    鱼雷直奔“Q—5”号而来,船员清晰地看到鱼雷划动的痕迹。但这时为时已晚,只听
“轰”的一声,鱼雷正中锅炉舱,顿时滚滚蒸汽冲天而起,船上乱作一团,很多船员被蒸气
熏得喘不过气来。纷纷跳上救生艇,有的干脆只身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拚命地向远处逃去。
    这时,只听“呯”的一声,轮机舱的水密门也被气浪冲开,在这里的大副史密斯猛感浑
身发热,不顾一切地向外冲击。他口袋里装有一份伪造的船照,上面注明他是“船长”。在
“船长”史密斯的带领,几十个“幸存者”惊恐万状地爬上三艘小艇,慌忙向远处逃去。
    看上去,“Q—5”号已空无一人,船慢慢的向下沉去,似乎英国人已经把它抛弃了。
    船只继续下沉,然而奇怪的是,下沉的速度越来越缓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托住它。
    原来,“Q—5”号船中装满了软木,使船体受伤后不致迅速下沉。而躲在装饰板后面
船长坎贝尔和炮手们,正紧紧盯着海面。
    德国潜艇仍然不露出水面。坎贝尔透过观察孔,在望远镜里只看见一个潜望镜向“Q—
5”号徐徐靠近,在潜望镜下,隐约可见潜艇的黑影在移动。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潜艇亦然不浮出水面,只看到潜望镜围绕“Q—5”号绕来绕去。
    英国水兵焦急万分,他们被蒸汽熏烤得浑身发热,灼热的气浪阵阵袭来,更使他们喘气
困难,大家忍耐不住,请求开炮。
    坎贝尔也很焦急,但他知道,现在开炮不仅打不到敌人,反而会暴露目标,那样,不仅
前功尽弃,就连自己也会葬身海底。
    20多分钟后,潜艇终于小心翼翼地靠近“Q—5”,船上的人已听到潜艇的发动机
声,坎贝尔示意大家沉住气,千万不能有任何声音。
    又过了一会儿,德国潜艇才从水中慢慢地浮起,海水一阵翻腾,大家终于看到黑乎乎的
潜艇露出了原形。
    紧接着,湿淋淋的潜艇终于全部浮到水面,舱门打开以后,首先钻出两名水兵,紧跟着
便是艇长爬了出来,德国人已完全相信,这确确实实是条空船。
    艇长悠然地走到舰桥上,仔细向附近的将要沉没的船只望去清晰地看到“Q—5”号的
标志,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躲在船内的坎贝尔见状,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小声下令:
“掀掉档板,准备战斗!”
    “咔嚓”一声,伪装的档板放了下来,早已调好角度的炮口正对潜艇。只见坎贝尔右臂
一放,几门大炮顿时怒吼起来。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向300多码处的潜艇,德军艇长笑容
还未消失,早已被炮弹炸得飞向空中。
    倾刻之间,潜艇连中30多发炮弹,一会儿,便沉入大海。直到潜艇沉入海底,快淹没
的“Q—5”号伪装船,才向附近海域英国军舰呼救。一艘驱逐舰迅速驶来,把这艘“神秘
之船”拖回英国港口。
    德国海军终于发现,这样斗来斗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派谴大批舰队,寻机与
英国海军进行决战,空前规模的大海战迫在眉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21: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