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176#
发表于 2008-2-12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
    1890年10月的一天,在彼得堡军医学院里,一群大学生边走边议论着:
    “今天是巴甫洛夫教授给我们上消化生理课,到时我们一定要请教一下,‘条件反
射’!”一个学生兴奋地说道。“当然!巴甫洛夫是我们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可以说是生理
学方面的权威。”另一个学生应和道。
    这群大学生来到教室后,见整个教室坐满了人。大家济济一堂,静等着巴甫洛夫教授的
到来。
    一阵铃声响过,从门口走进一位精壮的中年教授。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巴甫洛夫教
授!”
    巴甫洛夫微笑着环视了一下教室,然后登上讲台,向大家鞠了一躬,接着便翻开教案,
认真地上起课来。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起立,朗声说道:“请问巴甫洛夫教授,什么是条件反射?”
    话音刚落,同学们一下子把眼光都集中在这个发问的学生身上,弄得他十分不好意思,
迟疑地坐了下来。紧接着,大家又把眼光转向巴甫洛夫教授,等待着他能回答这个问题。巴
甫洛夫轻轻笑了一下,愉快地说道:“好吧!下边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他稍微停顿了一
下,接着便讲了起来:从前,在俄国中部的梁赞城里,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主人怕这条狗
乱跑,就用一根很粗的锁链把它锁了起来。从此,这条狗一见人就“汪汪”乱吠,并且呲牙
咧嘴,表现非常凶恶。
    一天,一群孩子走过这户人家,那条狗拚命的冲着他们狂吠,孩子们远远地躲了起来,
谁也不敢接近它。
    这时,一个脑袋很大的孩子向狗走去,他不但没躲,反而愈来愈靠近那条狗。
    同伴们一齐惊讶地喊道:“不要靠近它!这畜生要咬人呢!”
    “我去把锁链打开,它就不会再叫了!”这个孩子很坦然地说道。
    “别打开!别打开!”小同伴们一面喊,一面吓得四散而逃。
    孩子真的把锁链打开了。奇怪的是,它不仅不咬他,反而温顺地摇着尾巴,接受孩子的
抚摸,从此,这条狗再也不凶恶地狂吠啦。
    巴甫洛夫停了一下,看着一个个瞪大眼睛的学生问道:“大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
    学生们摇摇头,仍然瞪着眼睛,静等教授的下文。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原因,只是通过研究发现:套上锁链,对那条狗来说是一种刺
激,也就是一种条件。这种条件引起了它保护自己的反射,因此这条狗变得异常凶恶。而一
旦打开锁链,消除了这种条件,便不再引起它保护自己的反射,因此它变得温顺起来了。”
同学们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纷纷议论起来:
    “原来那个孩子就是巴甫洛夫教授,真了不起!”
    “噢!这就是条件反射,原来竟是这么简单!”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巴甫洛夫为研究动物的消化生理付出了多少代价。
    1849年,巴甫洛夫出生于梁赞城的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是个传教士。1870
年,21岁的巴甫洛夫带着一张“贫困证明书”,进入了彼得堡大学攻读生理学。他刻苦学
习,阅读大量的书籍,大学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后来,又转到军医学院深造,并在这
所学院中度过了40多个年头。
    在这期间,巴甫洛夫选择了研究消化系统的生理状况这个课题,开始长时间观察动物体
内的消化活动。
    他首先把狗的食道经过手术切断,把切断的食道两端缝在狗脖子的皮肤上,然后让狗饿
上一段时间。
    一天以后,巴甫洛夫把这只饥饿的狗拉到了实验室,在狗的面前放一盘鲜肉。狗一见鲜
肉,便贪馋地吞了起来。然后咀嚼了几下就咽下去了。可是,不一会儿,咽下去的肉又掉到
了食盘里。这是因为狗的食道已被切断,肉根本进不了胃里。
    狗依然贪婪地吃着,盘子里的肉始终是那么多。
    这只狗徒劳地吃了四五分钟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在通向狗胃的一根像皮管里流出了
大量的胃液。
    胃液不断分泌,是狗的第十对脑神经——迷走神经的冲动引起的。巴甫洛夫对这只狗的
迷走神经也动过手术,已在上面引出一根丝线。现在,只要他稍微提动一下丝线,就切断了
脑与胃之间的联系。结果,狗尽管还是在不断地吞咽鲜肉,但胃液却停止分泌了。
    这就是著名的“假饲”实验,它可以使人们观察到狗的消化腺的分泌情况。
    从20世纪初,巴甫洛夫又开始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第一次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
规律。
    他又给一条狗动了手术,在狗的腮帮子上开个小孔,用一根细细的导管安在它的一个唾
液腺上。当狗吃东西流唾液的时候,一部分唾液就通过导管流到了外面。
    巴甫洛夫通过实验发现,只要食物落到狗的口中,它就会泌出唾液,如果食物是湿的,
分泌的唾液就少些,食物是干的,分泌的就多些。这种反射活动是狗和其它一切动物生来就
有的,巴甫洛夫称它为非条件反射。
    但后来的实验中,他又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除了食物刺激口腔会引起狗的唾液分
泌以外,其他的刺激,比如光、声音等的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为了通俗、形象地说明这种现象,在一次实验时,巴甫洛夫举起一只柠檬,对观看实验
的学者说:
    “诸位都知道这是柠檬,我不准备把它送到你们口中,只是让大家看一看……”
    说到这里,所有在场的人的口中都流出了口水,许多人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并且笑出声
来。
    巴甫洛夫接着说:“诸位并没有吃到柠檬,却流出了口水。但诸位又是吃过柠檬的,知
道它很酸,所以一见到它就流出了口水。这种流口水的反射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称它为条
件反射。”
    从“非条件反射”到“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苦的实验过程,这是消
化生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现,为人类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在
1904年,诺贝尔奖基金会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授予了巴甫洛夫教授。要知道,
巴甫洛夫是世界生理学家中第一个享有这种荣誉的科学家。
    1935年,巴甫洛夫以86岁的高龄,主持了在苏联召开的第15届国际生理学大
会,在这次大会上,巴甫洛夫被授予“全世界生物学界元老”的称号。次年2月,这位被人
们赞颂为“生理学无冕之王”的科学家去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08-2-12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德雷福斯冤案
    1895年1月,在法国军事学院的操场上,一名曾在这所学院学习过的犹太军官,被
当众革除军职,他的肩章、帽徽、绶带、勋章全部被扯下,就连他的军刀也被折为两段,扔
在地下,随后,便被押去服刑。
    这名犹太军官名叫德雷福斯,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军事学院学习时成
绩优异,因而毕业后被选派到陆军总参谋部供职。
    去年10月15日,德雷福斯因被怀疑为出卖国家军事机密,而被逮捕。12月他被军
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他终身监禁,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上服役。
    就这样,一场由保皇主义者、教权主义者以及民族沙文主义者参加的反犹太运动开始了
他们企图借此反对新兴的中产阶级和人民的民主权利。
    而另一面,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则在《震旦报》强烈呼吁,要求撤销对德雷福斯的错
误判决,以维护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国的反德情绪日趋高涨,法国情报部门也加强
了对德情报工作。1894年9月,法国情报部门派遣到德驻巴黎大使馆的一名女佣,意外
地在废纸中发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这封信是寄给德国武官施瓦茨·考本的,信的内容是有
关法国在德国边境掩护部队的情况和一些军事机密。
    这封信很快转交到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反间谍处处长桑德尔上校的手里。桑德尔上
校正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法国一系列机密文件泄密而焦虑,一见到这封信,便喜出望外,马
上命令副官:“立即通知两位副处长到这里来!”
    不一会儿,亨利少校和边帕苇少校先后来到。当亨利接过封信一看,吓得他心惊肉跳。
原来,上面竟是他的老朋友艾斯特拉齐少校的字迹!
    艾斯特拉齐是情报局的德语翻译,与亨利私交甚厚,他向旅瓦茨、考本泄露的军事秘
密,与亨利本人也有关系。亨利生怕此人失事牵连自己,误了前程,所以不由得胆战心惊,
不敢说出真相。反而认真地和桑德尔一起推测谁有可能写这封信。
    为了转移视线,亨利故意提出:“这件事有可能是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上尉。”说完,又
列举了很多德雷福斯具备提供这份情报的条件。
    桑德尔上校早对德雷福斯有成见,早在德雷福斯刚进总参谋部时,他就曾正式表示抗
议,认为让一个犹太人进入总参谋部,无疑是在危害国家的安全。现在,果然不出他的所
料,于是武断地认为他就是泄密之人。
    很快,桑德尔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陆军部长。部长正为普法战争中自己残败而恼火,当即
下令,以间谍罪和叛国罪逮捕德雷福斯。
    在开庭审判以前,军方也履行了一下审查手续,特地请几名字迹专家鉴定字迹。但专家
们最后的结论,认为特证根据不足,不象是德雷福斯的笔迹。
    可这时,军方已骑虎难下,由于逮捕决定是陆军部长亲自作出的,为了维护军方的威
信,只好将错就错。
    军事法庭在12月才秘密开庭审讯。到场的除法官外,只有被告德雷福斯及其辩护律
师,警察署长和陆军部队的观察员皮卡多少校等四人。
    在法庭上,德雷福斯提出充分理由为自己辩护,证明他对信上的情报毫不知情,根本没
有条件作案。
    接着,辩护律师也列举大量根据,来证明德雷福斯无罪。法官看到没有什么结果,便宣
布休庭。来日再审。
    陆军部长派去的观察员皮卡尔上校是个正直的军官,他如实的向部长作出汇报,同时也
指出,此案很难成立。
    亨利少校得知消息后,急得跳了出来,亲自上法庭指证德雷福斯,并以军官的名誉宣誓
作证。而陆军部长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故意编造一份“密档”,把过去几起未破获的窃密事
件,统统加在德雷福斯头上,还塞进一份篡改编造的“罪证”材料。
    就这样,法庭终于认定德雷福斯有罪,判处他无期徒刑,革除军职,流放到“魔鬼岛”。
    事件发生后,德雷福斯的亲属四处为他奔走,在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的帮助下,他的
兄弟在法国《震旦报》上把这一冤案公布于世。顿时,舆论大哗,正义人士纷纷呼吁,撤销
对德雷福斯的错误判决。
    就在这时,在从德大使馆收集到的废纸中,发现了德国大使给法国军官艾斯特拉齐少校
的一封信的草稿。并很快转到继任反间谍处处长的皮卡尔中校手里。
    皮卡尔立即警觉起来,着手对艾斯特拉齐的调查。在调查中,他发现艾斯特拉齐与德国
武官的关系可疑,尤其意外地发现艾斯特拉齐的笔迹和那封被认为是德雷福斯写的告密信的
字迹完全相同。
    皮卡尔将这一重大发现向副总参谋长作了汇报,并请求重新审理此案。
    但副总参谋长唯恐军队荣誉受到损害,拒不逮捕艾斯特拉齐。皮卡尔一再向上级陈述利
弊得失,劝说及时修正错案。一下子惹怒了那些达官贵人,他于1896年12月被远调到
当时法国殖民地突尼斯南部作战。
    亨利少校为了定实德雷福斯的罪名,便伪造信件塞进“密档”,甚至伪造德雷福斯致德
皇的信件和德皇致德雷福斯的复信,以此证实德雷福斯就是德国间谍。
    于是,反动沙文主义者气焰更加嚣张。1897年12月17日,陆军部长宣布对德雷
福斯的判决“公正无误”,内阁总理也同时宣布:“德雷福斯案件没有问题。”
    与此同时,德雷福斯的亲属和朋友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控诉。他们曾写信给德皇
威廉二世,请求他证明德国没有收到德雷福斯提供的任何情报和书信。而德国对法国由于此
案闹出的混乱暗自高兴,当然不会为他作证。
    在这种情况,德雷福斯的亲属又复制了大量告密信的照片,四处张贴在街头,指望有人
能认出真正的作案者。
    不久,一位银行家便找到德雷福斯家,声称告密信的笔迹和他一个顾客的笔迹一样,这
个顾客就是艾斯特拉齐。德雷福斯全家非常高兴,认为这次总算找到有力的证据。于是,就
向法庭控告了艾斯特拉齐。
    1898年1月11日,艾斯特拉齐终于上了军事法庭。但军方唯恐此事败露,派亨利
等人为他代拟了审讯时的辩护词。结果,法庭宣判艾斯特拉齐无罪释放。
    这下,正义人士愤慨了。就在艾斯特拉齐被宣告无罪后两天,举世闻名的作家爱米
尔·左拉仗义执言,在《震旦报》上发表了致共和国总统费里克斯·佛尔的一封公开信,这
封标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控告陆军最高领导以及总参谋部的主要领导存心不良,
有意诬告无辜者,开脱真正的罪犯。
    左拉的勇敢行为引起了全国对此案的关注。无数正义之士都团结起来去伸张正义。
    这下,陆军部长恐慌了,他一方面鼓动反动分子攻击左拉;另一方面,以诽谤罪对左拉
进行起诉,并于1898年2月21日,指示法庭判处左拉一年徒刑并罚款3000法郎。
左拉被迫流亡英国伦敦。
    但是,在公众舆论的影响下,陆军部只得下令对此案进行进一步审理和核实。受命重新
核实此案的一名军官从未插手此事,他很快便发现了亨利伪造的痕迹。
    在确凿的罪证面前,亨利无法抵赖,被迫承认,当场被捕,第二天就自杀身亡。艾斯特
拉齐闻讯畏罪潜逃,到英国避难去了。
    形势急转直下,陆军部长狼狈辞职,军事法庭只好于1899年8月,重新开庭审理此
案。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已真相大白,法庭定会宣布德雷福斯无罪。不料,法庭仍认定德雷
福斯有罪,只是改判为10年苦役。
    这下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和愤慨,并出现了许多起反法游行。以杰出的社会活动
家、法国社会党的领导人让·若雷斯为首的,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参加的“人
权联盟”成立,他们仗义执言,为德雷福斯的平反昭雪进行了积极的斗争。
    在声势浩大的民主力量面前,新任总理生怕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提出一个折衷解决办
法,在维持判决的原则下,以总统名义宣布特赦德雷福斯。
    他虽然被释放,但特赦不等于是认为无罪,德雷福斯的冤案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昭雪,他
仍在为自己的名誉而努力的奋斗。
    在此后的7年中,他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继续努力。直到1906年6月,一贯坚持
重审的激进派领袖克列孟梭出任总理,德雷福斯案件才最终获得解决。这年7月最高法院宣
布德雷福斯无罪,蒙冤受屈达12年之久的德雷福斯终于恢复了名誉。
    后来,他被恢复军籍,并在军事院校的操场上,授予他荣誉勋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他晋升为中校。曾一度受到监禁的皮卡尔中校也晋升为准将,后来出任陆军部长。
    1930年,武官施瓦茨·考本的记事手册公布于世,这从另一方面证实德雷福斯的清
白。同年6月,施瓦茨·考本的妻子将这本记事手册寄给德雷福斯,并附上他丈夫临死之前
用法文写的“德雷福斯无罪”的字样。
    五年以后,德雷福斯在巴黎去世。这个案件,集中反映法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和资产
阶级民主的虚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08-2-12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X射线”是如何发现的
    1895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傍晚,在德国沃兹堡大学的校园里,一位年过半百的教
授。正独自走向物理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
    他就是该校的校长、著名的物理学家伦琴教授。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在试验一个经
过改良的阴极射线管。因为他白天有许多行政工作和教学任务。只好把自己的科学实验放在
夜晚进行。
    伦琴教授走到实验室,先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换上工作衣后,就坐在实验台旁。只见他
小心翼翼地用黑纸把一个梨形的真空放电管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止任何可见光线从管内
透露出来。然后,他站起身来,仔细地关闭所有的门窗,又拉上窗帘,才接通电源,弯腰检
验黑纸是否漏光。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离放电管不到1米的小工作台上,射出一道绿色的
荧光!
    “这光是从哪儿来的呢?”伦琴心中想道。他奇怪地向四周看看,并未发现什么。于是
他切断电源,光电管熄灭了。再看那道绿光时,绿光也不见了。
    接着,他连续试了多次,只要电源一通,光电管一亮,绿光就出现了。于是他划了一根
火柴,看看小工作台上到底有什么东西。
    原来,那里有一块硬纸板,上面镀着一层氰亚铂酸钡的晶体材料,神秘的光线就是它发
出来的!
    “可这块纸板又为何能发光呢?”伦琴不得而知,暗问自己道。“难道是这光电管中有
某种未知的射线,射到纸板上引起它发光的吗?
    想到这里,他随手拿起一本书来,把它档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想证实一下自己的推
断。可使他惊奇的是,这种光线不仅是光电管内放射出来的,更奇怪的是,纸板上还是发
光。他又将纸板挪远一些,上面仍然发光。
    “上帝呀!这种射线竟能穿透固体物质!”伦琴欣喜若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
了四周的一切。他紧接着用木头,硬橡胶来做障碍物,进行了反复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物
体都不能挡住这种射线通过。就这样,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天早上。
    妻子发现他一夜未归,派人叫他吃早饭。他嘴里应着,可手仍在不停地做实验。经过几
次催促,他胡乱吃了一点,一句话没说,又回到实验室。
    接连几天,都是如此,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外边的一切似乎对他都毫无意义,一门
心思都用到这种无名的射线身上。他反复的用各种金属做实验,结果,除了铜和铂以外,其
它都被射线穿透。
    有一天,他无意之中把手挡在光电管和纸板之间,一下子惊呆了,他清楚地看到每个手
指的轮廓,并隐约地看出手骨骼的阴影!
    “这怕是人类第一次看到活人身体内部的骨骼!”伦琴惊俱的想道。冷静了一下,他决
定继续自己的试验,直到能从理论上说明以后,才对外公布。
    最近几天来,人们发现伦琴教授有些异常,一个人一言不发呆在实验室,常常是早去晚
归,废寝忘食,但大家十分尊敬这位勤奋的科学家,没有人去打扰他。
    他的妻子对此疑虑重重,见他日渐消瘦脸庞和疲惫不堪的身躯,关切地问道:
    “你今天一定要说清楚,最近这几天在实验室究竟干些什么?”
    伦琴笑了笑,轻描淡写地答道:“只是一般的实验。”妻子十分了解伦琴,知道他一定
有重大的秘密,出于对丈夫的关切和自己的好奇,硬要求丈夫把她带到了实验室。当妻子亲
眼见到这种现象时,也感到异常的惊奇。伦琴见机行事,对妻子说:
    “你是否愿意充当实验对象?”
    妻子见丈夫一本正经的样子,便不敢把这当做好玩的事情,想拒绝又怕影响丈夫的工作
勉强同意了这件事情。
    她小心翼翼地按着丈夫的安排,把手放在装有照相底片的暗盒上,伦琴急忙开通电源,
用光电管对着照射了15分钟。可当他把照片送到妻子的面前时,吓得她浑身打颤,瞪大了
恐怖的眼睛。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毕露的骨骼,竟是自己丰润的手!
    这是历史上最早的“X”射线照片。这是伦琴给这种射线起的名字,直到现在,人们还
把它称为X射线。
    过后不久,伦琴就把这种射线通过自己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公布于世。
    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全世界。人们奔走相告传送着这一伟大的发现,伦琴也成为新闻人
物。但除了很多表示祝贺的人之外,还有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更有甚者对此表示强烈谴
责,他们认为,这是对神圣人体的亵渎。
    伦琴对此不屑一顾,毅然于第二年元月,在自己研究所里举行第一次报告,并现场作了
表演。在报告中,伦琴激动地谈道:“X”射线的发现,将对物理学尤其人体医学方面,产
生极大的影响。
    全场响起了暴雨般的掌声。一位年迈的解剖学家激动地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参加过的最
有意义的学术大会。于是就带领与会者向伦琴欢呼。大家提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
线”。
    如今X射线已经在晶体结构研究、金属探勘,医学和透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给人类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为了表彰伦琴教授的杰出贡献,诺贝尔奖金基金会决定把第一年
的物理奖授给了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08-2-12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缅因”号事件
    1898年1月24日,一艘美国巡洋舰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艘名为“缅因”
号的军舰,是美国政府借口保护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侨民的安全,才驶抵这个倍受西班牙殖
民主义者奴役的国度。
    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自由,古巴人民掀起了反
对西班牙殖民者的起义,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这下,终于给新兴的美帝国主义提供了一个可趁之机。他们对位于自己家门口的古巴,
垂涎已久。早在1805年,美国总统杰弗逊就赤裸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战,首先要
占领古巴。后来,美国多次企图收买或用武力夺取古巴,都因为西班牙殖民者不愿放弃自己
既得利益,而未得逞。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隔岸观火。并未援助古巴。然而到了1898
年初,形势突变,古巴革命眼看就要消灭西班牙殖民统治,于是美国匆忙以“帮助古巴革
命”为幌子,以及保护自己的侨民为借口,首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
施加压力。
    1898年2月15日晚,哈瓦那港口一片宁静,只有海风轻抚着海面,发出优美的涛
声。一座古老的灯塔俯瞰着海面,在摇曳的灯光下,隐约可见海面上几百条船只。
    在静静的港湾里,美国的“缅因”号巡洋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正载
歌载舞,喝酒说笑,享受着这宁静而又凉爽的夜景,来轻松一下他们疲惫的身躯。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
个军舰变成一个火球。
    官兵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高呼乱叫,四处逃命。有个军官还没有乱了分寸,高声叫道:
    “赶快救火!不要乱跑!”
    可士兵那里听他的叫声,不顾一切地跳到海中。
    军官无可奈何,随手抓住身旁两个奔跑的士兵,命令他们去救火。这两个士兵只好从舱
内拉出一个水龙,刚浇灭了一点,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整条军舰慢慢的向右边倾斜。大家
见大势已去,纷纷跳海逃命而去。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一时
间,美国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缅因”号被谁炸掉的。
“会不会是西班牙人干的?”
    “也有可能是古巴人所为?”
    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干脆利
索而又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美国沸腾了。一些扩张主义分子抓住这个机会,到处举行集会,在
报纸连发文章,狂热地进行战争宣传:
    “为缅因号死难者报仇!”
    “美国人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要与西班牙人决一死战!”战争的阴云一下子笼罩了加
勒比海地区,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
    4月20日,美国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逼其全部撤出古巴。
    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并拒理力争,也随即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这次爆炸来自军
舰内部,与他们无关。
    看到时机已经成熟,4月25日,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战争是在古巴和菲律宾同时展开的。菲律宾是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美国人想通过这
次美西战争,把菲律宾这个进入亚洲的跳板,争取到自己手里。
    1898年5月1日,美国驻香港的远东舰队司令杜威,接美国总参谋部的命令,率领
一支舰队驶出香港海域,不顾西班牙的鱼雷和岸上大炮的轰击,闯进了马尼拉湾,和西班牙
舰队开始了激烈的海战。
    “轰!轰!轰!”杜威一声令下,美国军舰一齐开火,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西班牙的
战舰,一时间,海面上炮声隆隆,一股股巨大的水柱时起时伏。
    西班牙军舰也开炮还击,但因设备落后,火力不强,并没有击中对方。而美国舰队有备
而来,气势汹汹,凭借自己的远程火炮,一会儿功夫,几艘西班牙军队便中弹起火。不到中
午,停泊在马尼拉湾的10艘西班牙军舰,全部中弹起火。美国军舰又调转炮口,对准岸上
的炮台,进行狂轰滥炸,然后封锁了马尼拉港口。
    杜威伯计自己无力登陆控制局面,便电告最高军事当局,请求派兵支援,不到一个月,
美军前后有三批援军赶到,总兵力达到1万多人,迅即占领了马尼拉城。
    当时,菲律宾人民早就进行着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并发表了《独立宣言》,宣
告菲律宾的解放。美国军队占领马尼拉以后,一方面强占已被菲律宾解放了的马尼拉郊区,
另一方面又与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密谈,逼其交出菲律宾。西班牙殖民者看到大势已去,只
好同意放弃菲律宾,于是,杜威命令军舰放了几下空炮,便堂而皇之占领了菲律宾。
    与此同时,在古巴的美西战争也拉开帷幕。西班牙殖民者不甘心丢失古巴这个战略要
地,便从大西洋的佛得角群岛调来大批舰队,驶进古巴东端的圣地亚哥湾,以便援助在岛上
的西班牙军队。
    美国舰队不敢怠慢,急忙封锁了通往圣地亚哥湾的狭窄航道,把西班牙舰队困在港内,
然后用远程重炮猛烈轰击。困守在港内的西班牙舰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另一方面,1.5万名美军在圣地亚哥东约25公里的地方强行登陆,直向圣地亚哥扑
去。西班牙军队层层设防、阻击美军。双方苦战十天之久,伤亡十分惨重。美军无力前进,
只好与对方暂时形成对峙局面。
    这时,困守在圣地亚哥湾的西班牙舰队为了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被迫于7月份举行突
围。
    双方舰队在海上摆成了平行攻击队形,意在决一死战。战斗开始后,美军发挥它大炮射
程远的优势,远远的就向西班牙舰队开炮。
    西班牙舰队本想近攻。可没等自己靠近,很多舰只早已中炮起火,只好勉强射了几炮,
可因射程很近,并未使对方造成多大损失。
    战斗很快便结束了。美军只有一个人死亡,几个受伤,没有一艘军舰遭到重创。而西班
牙舰队损失惨重,死亡500多人,被俘达1.7万人之多,就连舰队司令也做了俘虏。接
着,美军在陆上发动强大攻势,迅速占领了圣地亚哥城外的埃尔卡内山和圣胡安山。西班牙
军队只好退守城内,可没有坚守多久,终因孤军无援,只好向美军投降。
    这样,美军很快就夺取了整个古巴。
    历时3个月的美西战争,以西班牙彻底失败而告终。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
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让出了古巴和菲律宾。
    至于引起这场战争的“缅因”号爆炸事件的原因,将永远是个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08-2-12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星期日惨案
    20世纪初,俄国爆发一场经济危机。这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反动沙皇尼古
拉二世的统治下,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转移因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各
种矛盾,沙皇对内施行高压政策,凭着他的几十万军队和庞大的宪兵警察,压制人民的不满
情绪。对外,则极力扩张,借机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阻止革命的发展,于1904年开始
挑起日俄战争。
    这场毫无意义、不得人心的战争一开始,俄国便遭到惨败。消息传到首都彼得堡,一下
子点燃久积在人们心中怨愤,本来因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物价上涨变得更加严重,而工人的实
际工资减少了1B4,大批农民被征集当兵而荒芜了土地。忍无可忍的人民再也按耐不住,
许多大城市发生了反战示威。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在工人中积极活动,得到工人阶级的
广泛支持。罢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使沙皇政府和工厂主十分恼火。
    1905年,1月初的一天,天气特别寒冷。在彼得堡郊区的普梯洛夫工厂里,一群工
人正在质问工厂主:
    “为什么开除我们四名工人?”
    “他们聚众闹事,不绞死他们就够便宜了,还想在这上工!”工厂主冷笑着说。
    一个工人领袖站出来说:“若不答应我们的要求,就举行罢工!”
    “罢工!不达目的,就不复工!”一群工人齐声应合道。“想罢工?嘿!嘿!”工厂主
又是一声冷笑道,“谁敢罢工,就开除谁!”说完,扬长而去。
    工人忍无可忍,大家聚集在一块儿,商量着下一步的行动。
    1月3日,普梯洛夫工厂的汽笛长鸣,1万多工人开始罢工。
    紧接着,布尔什维克党彼得堡委员会,号召全市工人起来,支持普梯洛夫工厂的罢工。
不到几天,罢工人数增加到15万多人。首都一下子停水!停电,就连一份报纸也没有。沙
皇政府万万没有想到,工人竟有如此的力量,慌忙举行特别会议,商量对策。宪兵司令祖巴
托夫一语不发,嘴角不时露出丝丝奸笑,悠然自得地抽着香烟,蔑视着那争得面红耳赤而毫
无办法的达官贵人。
    停了一会儿,他扭扭肥胖的身躯,慢吞吞从嘴上拔出烟头,站起来说道:
    “诸位!诸位!不必大惊小怪。沙皇陛下早已下了决心,要给这些工人点厉害瞧瞧。不
过,现在吗,还不是时候……”。
    说到这里,祖巴托夫故弄玄虚地向众人招了招手,冷笑着对他们耳语了一番。
    听完之后,这帮家伙个个脸上绽出了可怕的笑容。
    几天来,一个名叫格奥尔基·加邦的牧师,经常出没在工人之中,他到处游说,鼓动大
家向沙皇政府请愿。
    “大家可以上街举行和平游行,把你们的心声倾诉给仁慈的上帝和宽怀的沙皇,他们一
定会倾听你们的声音,满足大家的要求。”加邦牧师一本正经地说道。
    工人们交头接耳,讨论着牧师的建议。加邦见大家略有所动,便又大声说道:
    “大家如果前去请愿,一定会成功的!”
    工人们相信了加邦的鼓动,便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字,准备上街游行,向沙皇请愿。
    布尔什维克党人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印发传单,号召工人不要参加请愿,告诫大家不要
被牧师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可纯朴的工人哪里知道,这个牧师正是祖巴托夫的密探,这个刽
子手为给自己屠杀工人找到一个借口,专门派这个打着上帝旗子的走狗去煽动工人。
    1月8日晚上,就是工人准备上街游行的前一天晚上,以沙皇的叔父弗拉基米尔和警察
头祖巴托夫为首的军政要员,举行了一个秘密军事会议。极端残忍的弗拉基米尔狂叫道:
“治疗灾难的最好药方,就是吊死百把个造反的人。”于是,这帮家伙磨刀霍霍,准备第二
天对工人进行残酷的屠杀。
    第二天,也就是1月9日(公历1月22日),这是一个寒冷的星期日早晨,十多万工
人带着他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排成长长的队伍,从郊区向冬宫进发。游行队伍高举着教
堂的旗幡、十字架、圣像和沙皇的肖像,口里唱着祷歌,前去进行和平请愿。
    中午时分,当一支游行队伍走到拉尔夫大门的时候,一群骑兵飞驰过来突然向人群发射
一排排子弹。
    工人们毫无准备,惊恐乱叫,100百多名工人瞬间便倒卧在血泊之中,大屠杀就这样
开始了。
    反动的沙皇政府纠集了4万多武装军警,骑着高头大马,张牙舞爪的向手无寸铁的工人
及家属开枪射击,他们把工人赶到冬宫广场和亚历山大罗夫公园的开阔地带,由凶残的巴甫
罗夫团和谢芦诺夫团的骑兵来回奔驰,向混乱的人群不断开枪。顿时,美丽的彼得堡成了杀
人乐园,整个城市上空弥漫着血腥的气氛。
    枪声和人们的抗议声,怒骂声及家属们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震响了彼得堡上空。工人
们的鲜血染红了彼得堡的街头,同时也擦亮人们的眼睛。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把手中的沙皇
肖像撕得粉碎,赤手空拳与军警们抗衡,可他们那是军警的对手,这些残暴的军人,露出狰
狞的面目,表演着他们杀人的手段,整个彼得堡的大街小巷,留下了一具具尸体这个血腥的
星期天,游行的工人付出了3000多条生命,人们把这一天叫做“流血的星期日”。
    星期日惨案使工人彻底明白过来,他们再也不相信什么救世主,纷纷行动起来,掩埋了
同伴尸体,在交通要道筑起了街垒,拿起武器准备向沙皇讨还血债。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其它城市的工人也掀起罢工的浪潮,连手工业者和农民也发
动起来,向封建专制发动进攻。这就是俄国的1905年革命。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工人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代
表苏维埃。他们联合工农群众,把斗争的烈火燃遍俄国的每一个角落。
    这年夏天,“波将金”号装甲舰上的水兵,也受工人斗争情绪的感染,毅然发动武装起
义,但因孤军无援,在沙皇政府的镇压下失败了。可这次起义,动摇了沙皇政府的统治,预
示着他的末日的来临。
    10月间,爆发了全俄政治总罢工。紧接着,又爆发武装起义。这犹如一场狂风暴雨,
向沙皇政府席卷而来,吓得沙皇尼古拉二世打算秘密逃往国外。
    祖巴托夫悍然下令:“决不要放空枪,也不要可惜子弹!”一些残暴的军官也疯狂叫
嚣:“不要抓人而要无情地行动!”
    在敌人的疯狂屠杀下,虽然这场革命很快被镇压了下去,但人们预感到沙皇制度的末日
即将来临。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为1917年的革命做好了准备,进行
了一次“总演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1#
发表于 2008-2-12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诺贝尔奖金”的由来
    1901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内,举
行了一次世界性盛会。
    在这次盛会中,由瑞典科学院等机构推荐的物理、化学、医药学、文学、和平等方面的
杰出人才,接受“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巨额奖金,以表彰他们对社会和人类的
杰出贡献。
    在音乐声中,这些来自不同国别的优秀科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由奖金基金会成员
的陪同,迈步进入大厅。音乐厅内顿时爆发出雷鸣般掌声,人们不仅对这些优秀人才表示崇
敬,更重要的是纪念瑞典著名的科学家阿尔弗列德·伯里哈德·诺贝尔。
    授奖仪式开始先是由基金会主席用瑞典话介绍得奖者在科学或文学上的成就。紧接着,
便是得奖者用本国语言致答词,然后是颁发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最后,由瑞典国王亲临致
词,向得奖者祝福,授奖仪式到此结束。
    第二天,得奖者领取一笔巨额奖金,作为对他杰出成就的奖励。这些奖金就是由诺贝尔
的遗产,大约200万英镑作为基金,以每年的利息提供的。
    从此,诺贝尔奖金就产生了。那么,为什么诺贝尔要把这些遗产捐献出来?他又是怎样
积累这么多财富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
祖父是名军医,父亲伊曼努厄尔·诺贝尔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致力炸药、水雷及其它爆
破性化学的研究。并对外科器械设计和造船工程学也很感兴趣。他把科学研究的精神传给自
己的儿子阿尔弗列德。
    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尔弗列德·诺贝尔从小热爱化学、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起初,诺
贝尔对造船工程极感兴趣,17岁时,到美国学习造船工程学。
    在此期间,诺贝尔经常到郊外游玩,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锤砸石头,为了开通
一条铁路或公路,他们劈山斩岭,花费很大心血和劳动。这在他的心中留下很深印象,他经
常想: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那该多节省力气呀!
    回国后,他便同父兄合作,先后在瑞典和俄国从事硝化甘油和其它烈性炸药的实验和制
造。
    经过他们刻苦的试验和研究,1866年,诺贝尔终于制造成功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
炸药爆炸力极强,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炸油”,被全世界普遍使用。
    但是,这种炸药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容易引起爆炸,尤其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之中,
受到震动和磨擦,往往会自动引爆。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火车,就是在运送这种炸药时受到震
动,整列火车车毁人亡。还有一次,一艘满载液体炸药的巨轮“欧罗巴号”,在大西洋航行
的时候,因为风浪颠簸,引起炸药爆炸,整条船沉没在大西洋中。
    这种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下子使得人们非常紧张。一谈到这种“诺贝尔炸油”,便退避
三舍,不敢接触。这样,许多政府不准它进口,许多运输公司也拒绝运送这种可怕的东西。
诺贝尔并不气馁,他开始着手实验一种安全的炸药,从此以后,他少言寡语,整日躲在实验
室,潜心于新炸药的研制。
    炸药的研制要经过无数次试验,而第一次试验都是非常危险的,稍不注意,便会发生爆
炸事件。
    1864年9月3日,这一天,诺贝尔一大早便出外办事。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一下
子惊呆了,他的实验室变成了平地,到处是碎砖破瓦,空中还弥漫着浓浓的硝烟。空荡荡的
地面上,到处沾满了鲜血。更让诺贝尔痛心的是,他亲爱的弟弟和同甘共苦的5名工作人
员,因爆炸身亡,父亲也成了终身残废。
    诺贝尔从此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脑海里进行着强烈的斗争,怎么办?是放弃试验,还
是继续?!。
    但诺贝尔明白,科学实验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若从此放弃试验,弟弟和同事的鲜血
不是白流了吗?
    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
这样,可以避免因爆炸引起其它人员和建筑物的伤亡或破坏。
    诺贝尔在船上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几百次的试验。4年以后,经过自己艰苦、认真的工
作,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他把液体炸药吸入一种硅土里面,这样,即使遇到一定的温度或磨擦、震动,这种固体
的炸药也不容易爆炸。这样,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就问世了。
    但这种必须经过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第一个引爆装置——
雷管。这就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使人类有计划的利用炸药,进行开山劈路,钻隧打井,
节省了很多力气。
    后来,诺贝尔又着手发明更具爆炸力的炸药,投入了艰苦而又复杂,而且是更加危险的
试验。
    经过无数次试验,诺贝尔终于制成了这种炸药,但对炸药的爆炸力缺乏正确的判断,因
而进行了一次冒险的试验。这一天,他把工作人员统统赶出实验室,自己一人留在哪里,要
亲自点燃导火线,大家不放心他的安全,多次劝说不让他点燃导火线,但诺贝尔执意不肯,
他清楚记得1864年9月3日那天的爆炸事件,因此,他一定要让危险远离他人。大家见
劝说无效,只好远远的离开,躲在实验室四周,静静地等待着试验的结果。
    实验室,诺贝尔安装好炸药,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便上前点燃了导火线。
    火星“兹兹”地冒着,导火线越来越短,诺贝尔为了仔细观察炸药的爆炸情况,一动不
动地站在跟前,双眼死盯着燃烧的导火线。
    “轰!”的一声,炸药爆炸了,浓烟从实验室里飞速地向外涌出。
    附近的人们睁大眼睛看着,始终不见诺贝尔的身影,他们顾不得危险,纷纷向实验室奔
去。
    刚跑到门口,就见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从实验里跑了出来,边跑边叫道:“我成功
了!我成功了!”
    大家看到诺贝尔还活着,便激动地跑上前去,一边替他检查伤势,一边热烈地祝贺他。
    这是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终于成功发明了威力强大的胶质炸药。于是,诺贝尔在
很多国家建造炸药厂,并申请专利,很快便成为拥有巨富的“炸药大王”。
    后来,他移居巴黎,在实验中继续进行各种炸药的研究和实验。1887年,诺贝尔又
发明了无烟炸药,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炸药。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他意大利的工厂里突然去世。在死前一年,即18
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立下了一个独特的遗嘱,把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献出来当作基
金,将其利息作为奖金,每年奖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医药学、文学和促进世界和平有特
殊贡献的人。后来,又增加了经济奖,这就是现在很多科学家为之骄傲的“诺贝尔奖金”的
由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正面雕有诺贝尔的浮雕像,镌有他
出生和亡故的年月日。基金会并决定,每年的诺贝尔奖金颁发的时间地点,是根据诺贝尔诞
生时间和地点以及他逝世的时间,那就是1833年10月21日诞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
摩和1896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在意大利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08-2-12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居里夫人
    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
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
    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
人。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
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
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
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
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
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
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虽然这时天气很
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
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
呢!
    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
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
书馆读书。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
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
上黄油的面包。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
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
    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有一天,她与一位同学刚走出教室
突然头晕腿软,晕倒在地,在场的同学吓了一跳,赶忙把她送到附近的一所医院。
    玛丽的姐夫是这家医院的一位医生,当他闻知此事慌忙赶来时,玛丽已经苏醒过来,他
连忙替玛丽检查,心中马上明白了。
    “这几天你吃些什么东西?”姐夫问。
    “这几天……吃什么……饭呀!”玛丽慌忙答道。
    “真是饭吗?!”姐夫又问了一声。
    玛丽什么也不说了。
    后来,姐夫才了解到,这几天,玛丽为了节约钱去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每天只吃一把
小萝卜和半磅樱桃。同时,为了赶功课,每天睡不足三个小时。
    就这样,这位贫穷的女学生,终于以她超人的吃苦精神,于1893年夏,以第一名的
好成绩在物理系毕业,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次年夏天,又以第二名的成绩在数学系毕业,
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学成毕业后,玛丽本想回波兰为祖国服务。但由于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法国物理学家彼埃
尔·居里,才决定留下工作。1895年,玛丽和居里结婚,以后,人们称玛丽为居里夫
人。就在这一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透过固体物质的X光射线。第二年,法国物
理学家贝克勒,又发现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与X光线相似的奇妙的射线。
    这种奇妙的射线,对玛丽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使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
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于是,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虽好,可难度太大,研究起来怕是不太容易”彼埃尔关切地说。
    “这我知道,”玛丽笑道:“正是因为它有难度,我才去选择它!”
    看着妻子认真而坚定的面孔,彼埃尔没说什么,开始为妻子奔东忙西,做起筹备工作,
经过彼埃尔的多次努力,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
自己也放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同妻子一道进行工作。可实验条件太差,屋顶漏雨倒不要紧,
最麻烦的是仪器太少。但居里夫人根本不把这些外在条件放在眼里,因为她知道,科学研究
方面的难度比这些更大,她心中关心的只是她的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可见贝克勒所发现的
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因此,她做出大胆判断: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
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居里夫人把它定名为
“镭”,因为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当时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认为居里夫妇只是一种假设,甚至有人说道:“如果真有那
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要提炼镭元素,需要足够的沥青铀矿,而这种矿很稀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可根本无
法得到。这件事后来传到奥地利,迅速得到奥地利政府的支持,赠送他们一吨已提取过铀的
沥青矿残渣,这才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经过3年多的艰苦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
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发现这种元素的放射性比铀强200万倍,因而它不用借助任何外力,
就会自然发光发热。
    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
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
誉为“伟大的革命者”。
    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金。
    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
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有人劝说居里夫妇说:“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
翁!”
    “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妇毫不犹豫的回答。
    居里夫妇非常信奉“科学是无国界”的,也可以说,这是他们献身科学的共同宏愿。但
不幸的是,1906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车祸中彼埃尔·居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居
里夫人强忍悲痛,继续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纯镭,分
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在同年居里夫人出席的国际放射学理事
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
    1920年5月,一位美国女记者在访问居里夫人时问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
你挑选,你最愿意得到什么?”“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作研究。但它的价格太高,我实在买
不起。”居里夫人答道。
    “您不是把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吗?”女记者不解地问。
    “不,那不是我的,那是属于实验室的。”
    这位记者听完这番话,心中感慨万千,被这位女科学献身科学的无私精神深深感动,当
她回到美国后,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居里夫妇,并号召美国人民开展捐献运动,要赠给居里
夫人一克镭。次年5月,美国总统在首都华盛顿亲自把这克镭转赠居里夫人。
    在赠送仪式的前夜,居里夫人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再次声明:“美国赠送
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有财产。”
    这位伟大的女性,在一生中共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
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其它15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
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
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8: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