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162#
发表于 2008-2-10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约翰·布朗起义
    1859年10月16日深夜,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所僻静农舍里,17个白人和
(五)个黑人挎着手枪、腰刀,手拿长枪,个个神情激动,其中有位年过半百的白人脸色苍
白,不停地咳嗽,显然是有病,但两眼却炯炯有神。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严肃地说“弟兄
们!拿起武器,我们马上向哈泼斯渡口进军,为解放我们的黑人兄弟血战到底,要用鲜血和
生命实现这个神圣的事业!”
    紧接着,这22个人出了农舍,迅速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这位老人就是约翰·布朗,
美国废奴运动中的英勇战士。那么,什么是废奴运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19世纪中期美
国的社会历史状况。
    美国人赶走英国殖民者之后,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但国内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
社会制度,北方各州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各州仍然保留着奴隶制度。在南方
各州的种植园中,棉花是主要产品,产量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欧洲的纺织业
几乎全靠美国供应棉花。种植棉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黑人毫无疑问是廉价的劳动力。为了
追求利润、追求金钱,南方的奴隶主们疯狂地扩充奴隶制,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
从建国初期的6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
    在南方种植园里,黑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干18到20小时的活儿,
还经常遭到奴隶主的毒打。他们象牲口一样在市场上被买卖,有时还戴脚镣在种植园里摘棉
花。这种野蛮残酷的制度激起了黑奴的强烈反抗。黑奴们逃离种植园、杀死监工、焚烧种植
园,甚至举行武装起义。同时,北方各州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广大工人、农民、黑
人和有良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投入这一运动。他们到处演讲,印发书籍和各种小册
子,揭露和抨击奴隶制,主张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
    废奴主义者还建立“地下铁路”,也就是秘密通道,象乘坐“火车”一样,把黑奴从南
方蓄奴州分段护送到北方的自由州或转送到加拿大。
    约翰·布朗也是“地下铁路”的积极参加者。他1800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托林斯
顿镇一个贫苦白人家庭。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坚决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家就是“地下铁路”的
一个中转站。因此,他从小就对蓄奴制深恶痛绝。长大后,他耳闻目睹黑人奴隶的悲惨遭
遇,决心为反对奴隶制而战。他认真研究黑人的历史,了解黑人分布情况,积极参加地下铁
路的工作,绘制奴隶逃亡图。后来,他意识到要想解放黑奴必须要用武装斗争。为此,他于
1850年建立了一个黑人武装组织——基列人同盟。为以后的起义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
854年,在南方奴隶主的操纵下,国会通过了反动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
定让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他们自己居住的地区应为蓄奴州还是自由
州。南方奴隶主组织了大批武装匪徒,企图用武力控制选举,建立奴隶制。北方的废奴主义
者也拿起武器,来到堪萨斯,决心把这里变为自由州。双方展开了搏斗。一次,当废奴派正
开会时,几百名蓄奴派武装匪徒突然闯了进来,当场杀害了许多人。堪萨斯处于恐怖中,眼
看有成为蓄奴州的危险。
    约翰·布朗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行动起来。他虽年过半百,身体还有病,仍然象年轻人
一样充满战斗的热情。他带(四)个儿子、女婿和另外几名勇士来到了堪萨斯。1854年
5月24日夜晚,布朗带人闯进匪徒们巢穴,当场处死了杀害废奴主义者的五名凶手。随
后,布朗带领手下的战士隐蔽在深山里,昼伏夜出,不断袭击蓄奴派的据点。匪徒们被布朗
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打得晕头转向。经过废奴派的斗争,堪萨斯终于成为自由州。
    1859年,约翰·布朗来到弗吉尼亚州,他决定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要进攻
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弗吉尼亚西部的哈泼斯渡口。因为这里位于马里兰州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
处,又是波托马克河和申南多亚河的汇合处,周围是群山、沼泽和丛林,地势十分险要,是
南北交通要道。而且,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军火库,一旦夺到手便可把奴隶武装起来。他计
划夺取哈泼斯渡口进入山区开展游击战,然后举行更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彻底推翻奴隶制。
    这支仅有22人的小队伍,以无畏的精神勇猛地扑向哈泼斯,仅用了几个小时,他们便
俘虏了全部驻军,控制了整个城镇,还擒获了当地的几个庄园主,派人把庄园里的黑奴都解
放了出来。
    这时,闻讯赶来的军队包围了他们。布朗和战士们被困在军火库里。尽管敌人的力量非
常强大,约翰·布朗只有22个人,但他们不畏强暴,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斗。经过两天一
夜的激战,大部分起义战士壮烈牺牲了,其中包括布朗的四个儿子。布朗依然没有屈服,他
镇定地站在一个死去的儿子身边,一只手紧握另一个即将死去的儿子的手,一只手还在拿枪
向敌人射击。最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审讯开始了。
    “你是受谁的指使?”弗吉尼亚的州长怀斯厉声问布朗。“是上帝,是正义!”布朗满
身是血,挣扎着站在怀斯面前昂然回答。
    “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要解放黑人奴隶,因为在上帝面前,他们同样是人。”“你犯了杀人罪、煽动罪、
叛国罪,难道你不知道吗?”“我没罪,我在为正义而战!”
    “你是疯子!”
    “我认为你们才是疯子,你们南方人竭立维护这种野蛮残忍的蓄奴制,还相信它会永远
存在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疯子。”最后,约翰·布朗被判死刑,罪名是“杀人叛国,煽动黑奴
叛乱。”
    1859年12月2日,约翰·布朗在临赴绞刑架之前,挥笔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
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一点,现在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约翰·布朗为黑人的解
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刻,北方各州统统下半旗,高大建筑物上饰以
黑色装置,教堂鸣钟致哀。
    约翰·布朗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更多的人,他们纷纷加入斗争的队伍,解放
黑奴的呼声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不久,两种制度的决战——美国南北战争终于爆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08-2-10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林肯
    1831年6月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一排排黑人奴隶戴
着脚镣手烤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一个跟着一个走了过
来。象买骡子买马一样仔细打量他们,有时还走上前摸摸他们的胳膊,拍拍他们的大腿,看
他们是不是长得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
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几位北方来的水手走了过来,他们都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其
中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
    说话的这人名叫亚伯拉罕·林肯,后来他当上了美国总统,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
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
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
和木板上写写划划,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
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
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大力气活。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
真负责,诚恳待人。他当乡村店员时,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还这几分
钱竟追赶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
中。所以,他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林肯无论干什么都始终没忘记学习,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
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时期,他对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从事政
治活动。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
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时,多次运
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
表演讲,抨击蓄奴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1854年美国的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
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参加了,两年后他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他
在竞选演说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
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
    1858年,林肯在参加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竞选时,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了的房子》
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了
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语
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
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
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
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
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
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
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
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
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
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
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
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
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
除农奴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宝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
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
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
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草
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
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
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
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1863年7月1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提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
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
进入反攻,而南军只有防守了。
    这年的7月4日,北军又在维克斯堡大获全胜。维克斯堡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是一个高
出水面200英尺的悬崖,据守悬崖的叛军居高临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胁河上来往的船
只。如果从下面攻打这个要塞非常困难。早在1862年末,格兰特就率军在海军的协助下
几次攻打这个要塞,但都没成功。1863年4月,格兰特实行了新的进攻计划,先摧毁了
要塞周围的各个据点,然后包围了维克斯堡。海军也来助战,从陆地和水上同时进攻,猛烈
炮击要塞,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响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叛军弹尽粮绝,被
迫投降,北军这一次俘虏叛军2.9万人。
    紧接着,北方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追击叛军,1863年4月3日攻占了叛军
首都里士满。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
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南北战争被称为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革命。林肯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但奴隶
主却对他万分仇恨。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
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刺杀。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
悼他,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
容。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
崇敬,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08-2-10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唐纳尔逊堡大战
    1861年2月,美国南部各州宣布脱离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建立一个“美利坚邦
联”。这年4月,南方军队攻占了政府军防守的萨姆特要塞,美国内战爆发了。
    1861年7月,大约有2.5万名新征募的志愿兵齐集华盛顿,个个磨拳擦掌,准备
一试身手,北方的报纸和民众也都纷纷呼吁采取行动,进攻南方的首都里士满,铲除叛军。
林肯总统授命欧文·麦克道尔将军率领3万大军,渡过波托马克河进攻南方叛军。一大群新
闻记者和看热闹的人,有的骑马,有的步行,还有许多国会议员坐着马车前来观看北军出征。
    7月21日,麦克道尔对南军博雷加德率领的2.2万人发动进攻。这是内战爆发以
来,双方第一场大规模的激战。博雷加德据守在布尔伦河后面的一片高地上,北军稍占优
势,但双方的部队都缺乏训练,官不识兵,兵难识官,服装不统一,穿得乱七八糟,两军的
旗帜也十分相似,所以战斗一开始,因敌我难分,展开了混战。北军人数多一些,他们冲入
了对方阵地,眼看要冲垮博雷加德的防线。这时,突然从河谷方向传来一阵呐喊声,紧接着
出现了南军军旗,原来托马斯·杰克逊将军率领9000援兵到了。北军开始撤退,南军趁
势追击,结果北军溃败四散。第二天,士兵们七零八落地逃回华盛顿,倒在大街上便呼呼大
睡。
    布尔伦河溃败之后,谣言四起,传说博雷加德追兵马上就到,国会大厦即将放弃。到处
有人公开鼓动叛国投敌。形势十分严峻。
    1861年7月24日,林肯任命麦克米伦将军为华盛顿军区司令,不久又任命他为陆
军总司令。麦克米伦是个幻想家,遇到实际事务又缺乏判断力,所以他自高自大又谨小慎
微,迟迟不肯发兵进军南方,结果坐失良机,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毫无作为。北方怨
声四起,但这时却出人意料地传来了唐纳尔逊堡大捷的消息,使焦虑而沮丧的北方人受到一
次鼓舞。
    指挥唐纳尔逊堡大战的是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后来他成为美国内战中,北方最重要
统帅,还当上了美国总统。格兰特原是一名军官,后来辞职离开了军队,因为他不喜欢战
争,而且厌恶军队生活。他在圣路易斯经营农场,由于难以维持生计,便试着做地产买卖,
结果又告失败,他被迫去皮革店当店员,镇上的人,包括他的兄弟都耻笑他,认为他是窝囊
废。萨姆特堡的枪声响起时,格兰特已39岁了,他决定从军。但因个子矮小,加上衣冠不
等,懒懒散散的样子,丝毫没有军人气质,多次被拒绝入伍。但他最终还是当上了北方军的
一名上校,他率领一个团在密苏里州击溃南军哈里斯上校的一个团,人们开始对他另眼看待
了。
    1861年8月,格兰特被任命为准将,派到伊利诺斯州,他的部队驻扎在俄亥俄河和
密西西比河汇合处的凯罗。在距凯罗50英里的北方,有两条河,田纳西河与坎伯兰河。南
方军在两条河流上修筑了两处土木工事亨利堡和唐纳尔逊堡,这是南方西部的一对关键要
冲。占领了这两个要塞,就能打开通船水道,直捣南方中心地带,并插入其两翼。格兰特率
领运输船和炮艇,于1962年2月7日攻克亨利堡。
    唐纳尔逊堡与亨利堡相距15英里,高踞坎伯兰河左岸,要塞四周掘有纵横交错的战
壕,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南军指挥官艾伯特·西德尼·约翰斯顿率领1.5万人驻守这里。
格兰特在唐纳尔逊堡的陆地一侧布置军队,形成半圆形的包围,炮艇则分两路,一路从田纳
西河顺流而下,一路从坎伯兰河逆流而上,准备三路合击,一举攻占唐纳尔逊堡。
    2月13日,北军发动攻击,成功地进攻到离要塞只有100米的地方,这时要塞内守
军枪炮齐发,北军尸横遍地,被迫撤离下来。格兰特认识到,必须进行围困。守军也不愿坐
以待毙,派小股部队绕到北军后翼突袭。两天后,双方在要塞附近的密林进行了一场激战,
格兰特发现他的中部危急,左翼也不稳,准备收缩兵力,集中攻击。这时,格兰特突然发现
南军俘虏干粮袋内只有三天的口粮,审问俘虏才得知,要塞内存粮不多,南军正准备夺路逃
走。于是他命令士兵不必进攻,只要把夺路而逃的南军士兵赶回战壕就算完成任务。困守了
几个星期的艾伯特·约翰斯顿带领少量残兵突围而去。
    格兰特占领唐纳尔逊堡之后,立即挥兵攻占纳什维尔,夺取了那里的南方火药厂和军械
厂,收复了田纳西州,如果乘胜前进,将可打开从查塔努加直到密西西比的广大地区。更为
重要的是,这是内战以来,北军取得第一次胜利,大大鼓舞了北军的士气。西北部的草原健
儿初试锋芒,击败了西南部森林地区的瘦高个子,南部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艾伯特·约翰斯顿撤退到孟斐斯——查塔努加铁路线,格兰特想乘胜追击艾伯特·约翰
斯顿,但他的上司哈勒克心怀嫉妒,制止他追击。这样约翰斯顿就赢得了时间,和南军其他
部队汇合,重新集结力量。
    4月6日,约翰斯顿出奇不意地向格兰特发起了攻击。格兰特的大军正驻地一处低地
上,背后是涨了水的田纳西河,前面又无堑壕防护。北军仓促应战,格兰特沉着冷静,他手
下的师长薛尔曼骁勇善战,士兵们破釜沉舟勇猛异常,双方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战。炮
声、枪声、呐喊声混成一片,战斗一直持续了12个小时,南军占领了关键性的阵地,北军
则不得不退守到河边,数千名士兵蜷缩在陡峭的河岸下面,形势对北军非常不利。但是,约
翰斯顿在带队冲锋时身负重伤,南军无人领导,一时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夜幕降临了,天
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双方军队都淋得透湿,北军的炮艇却还把炮弹倾泻到南军头上。
    4月7日黎明,战斗重新开始。格兰特得到了增援,又经过10个小时的拼死鏖战,北
军最终击溃了南军,取得了胜利。但这次胜利使格兰特部队死伤1.3万多人,一时引起了
北方轩然大波的争论,人们向总统施加压力,要求撤换格兰特。林肯回答说:“我少不了这
个人,他能打仗。”以后事实证明,林肯的确有远见卓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08-2-10 12: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维克斯堡战役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被称为“众河之父”,它河宽水深,有优良的航道。内
战期间,南部邦联利用它运输了大量部队和军需品,成为南部军队的一条重要补给钱。18
63年秋天,北方军队相继控制了孟斐斯以北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广大地区,孟斐斯以南则仍
在南部军队手中。
    南军在密西西比河两岸修筑了两个重要的堡垒,维克斯堡和哈得孙堡。在两个堡垒之
间,紧挨着河东岸,是绵延100多英里的峭壁。南部邦联在这两个据点上沿峭壁设有坚固
的工事,并配有大炮,居高临下控制着整个河面。
    1863年冬天,格兰特挥师8万准备先攻下维克斯堡,把南北相连的南军从中拦腰斩
断。
    维克斯堡易守难攻,它高出水面有200英尺,由约翰·彭伯顿将军坚固设防据守,若
从河上正面进攻,无疑于以卵击石。它的右侧,是丛林密布、积水很深的亚祖河谷,谷内有
无数纵横交错的回流和沼泽地。格兰特起初试图从右侧进军,穿过亚祖河谷的丛林和沼泽,
从侧面包围维克斯堡。但大军在河谷内根本无法运动、展开,格兰特用了几个月时间才发
现,这个计划行不通。
    维克斯堡的左侧是重山峻岭,但紧挨维克斯堡的地方有干燥地带,地势较为平坦。格兰
特必须在维克斯堡以南沿密西西比河西岸进军,渡河进入干燥地带,绕到背后去攻打要塞才
有成功的希望。
    格兰特制定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作战方案,他派格里尔森上校率1万军队,长驱600
英里穿过密西西比州心脏地带,沿途炸断桥梁,拆毁铁路,破坏交通。他又派薛尔曼沿田纳
西州边界向南进军,吸引彭伯顿的注意力。与此同时,他率主力部队则沿密西西河西岸下
行,在格兰德湾以南找到一个渡口。
    1863年4月16日夜,天漆黑一团,格兰特的舰队熄灭灯火,关掉引擎,悄无声息
的沿河顺流而下,舰队已过大半时,要塞上的哨兵突然发现了。顿时,堡垒里枪炮齐发,弹
如雨下,舰队也开足马力,急速向前行驶。那些炮艇龟背形撞角舰和装有高大烟囱的内河轮
船,在大炮的火光和熊熊燃烧的棉花包照耀下,猛力冲过了那一座座炮台!密集的炮火正好
穿过舰队,幸运的是,只有一艘运输船被击毁,整个舰队安然无恙。
    格兰特进入干燥地带,不等待后援,大胆地带着2万人就地获取给养,奔袭维克斯堡的
背面。彭伯顿领兵出来迎击,被格兰特击退。接着格兰特攻占了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切
断了彭伯顿与外部的联系。他随即又挥师追击彭伯顿。采用一系列巧妙的配合战法和运动
战,一路攻袭前进,在三个星期内与敌人激战五次,占胜了兵力占优势的敌军,他拔掉了维
克斯堡外围的据点,最后把敌军团团围困在维克斯堡内。对维克斯堡的总攻在5月22日这
天开始了。海军也赶来助战,北军从水上和陆上对维克斯堡进行猛烈炮击,轰隆隆的炮声一
直响了47天,几乎摧毁了要塞上的所有工事。守军早已断粮,不得不以蛇和老鼠充饥。7
月3日,彭伯顿派人打着白旗出来,要求举行谈判。7月4日,彰伯顿交出了他的军队和
“南部邦联的直布罗陀。”格兰特俘虏敌军2.9万人,是内战期间俘虏人数最多的一次。
    7月9日,哈得逊堡投降。不出一个星期,一艘轮船从圣路易斯开来,直达新奥尔良,
全程航行密西西比河,一路上没有受到敌人的袭击。南北两地的叛军被分割切断,内战的形
势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08-2-10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血战葛底斯堡
    1861年2月,美国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建立了一个“美利坚邦联”,这年
4月,南方叛军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南北战争爆发了。
    战争初期,由于林肯政府的妥协退让和北军指挥官的指挥失当,北军接连失利,首都华
盛顿两次告急,而进攻叛军老巢里士满的北方政府军司令麦克米伦畏敌不前,贻误战机,在
南方军队进攻下遭到惨败。
    林肯总统忧心如焚,苦思良策,希望能扭转战局。“必须撤换麦克米将军!”林肯心里
想,“但是谁来代替他呢?”林肯又犹豫起来,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突然,他想起了一个
人:米德,对,就是他!虽然他的军衔不过是个准将,但他有勇有谋,每次战斗都有突出的
表现,一定能担负起重任。
    1863年6月,林肯召见了米德。林肯看了看从战地匆匆赶来的米德,示意他坐下,
米德却站得笔直,心里想知道总统召见他到底为了什么事。
    “米德将军,我经过认真考虑,决定任命您为波托马克河军团司令,接替麦克米伦将军
的职务,您有什么想法?”林肯说道。
    “尊敬的总统,我非常感激忽对我的器重,但您知道,我一直是麦克米伦将军的下属,
现在要接替他的职务,恐怕……”。
    “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这是战争的需要。你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这谁都知道,至
于麦克米伦将军,他太令我失望了。去年他带领10万大军沿波托马克河而下,本来可以拿
下叛军的首都里士满,结果怎样呢?他对南方叛军有恐惧心理,停滞不前,被叛军司令罗伯
特·李打得险些全军覆没。后来,在安提塔姆溪,当罗伯特·李退却时,他应当追击,但他
竟按兵不动,白白把敌人放跑了!”林肯一边说一边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几步,显得有些激动。
    米德一直认真听着总统讲话,不时点一点头。
    林肯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以充满信任的口吻说:“你和麦克米伦完全不同,你是一位勇
敢的将军,我相信你能胜任。”“我服从总统的命令,我将尽我所能去干。”米德终于同意
了。
    林肯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说:“我将给你8万人,另外库奇将军指挥宾夕法尼亚州的
30个民团和纽约州的19个团,和你协同作战,他听你指挥。”
    “库奇是位英勇善战的将军。”米德兴奋地说。
    “当然,你们这次进攻的目标不是里士满,而是罗伯特·李,你们要寻找有利的战机和
他的主力决战,争取彻底击垮他的军队。我等候你们的好消息。”
    米德告辞了总统,然后和库奇取得了联系,两人研究作战计划,寻找破敌的机会。
    南方叛军司令罗伯特·李这时正率10万大军,250门大炮,从南向北打来,一路之
上战无不胜,其势不可挡。这一天,他听说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变成了米德,不屑一顾地说:
“哼!米德,还有库奇,等着瞧吧。我要象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把他们碾个粉碎!我要攻下
哈里斯堡、巴尔的摩、费城、华盛顿!”
    1863年7月1日,米德和库奇在华盛顿以北200公里的小镇葛底斯堡设下埋伏,
准备在这里痛击罗伯特·李的叛军。他们早已了解到罗伯特·李的军队远离南方,缺乏给
养,华盛顿北部的重镇费城有北方军队的军需仓库,还有大量的食品,是罗伯特·李进攻的
首要目标,而葛底斯堡是通往费城的必经之地。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们严阵待,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大约上午9点钟,侦察兵忽然
来报告:前方不远发现敌人一支部队。
    “有多少人?骑兵还是步兵?”米德问。
    “大约3000人,主要是步兵,有少量骑兵,还带着几门大炮。”
    此时,南方叛军还没发现米德的部队。正向葛底斯堡进发。突然一阵巨响,埋伏在山边
的北方军大炮开火了,紧接着雨点般的子弹向南军射来,转眼之间,南军被打得人仰马翻,
一部分残兵丢下枪支,没命奔逃。
    原来,这支部队是罗伯特·李的先头部队,此时,他离葛底斯堡还有10公里。他根本
没把米德部队放在眼里,骑在马上悠闲地欣赏自然美景。忽然,前方传来隆隆的大炮声,他
连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前面山林中开起团团硝烟,他知道遇上了敌人。立即督促部队加速前
进。
    罗伯特·李命令1.5万名士兵猛攻北军左翼。南方军队在炮火配合下,在一片呐喊和
马蹄声中猛冲过来。指挥左翼北军的库奇立即命令20门重炮对准扑过来的骑兵轰击,一匹
匹战马嘶叫着摔到在地,后边冲过的骑兵又践踏着摔倒在地的南军士兵。南军阵地上血肉横
飞,一片混乱。1.5万人顷刻间死伤过半,罗伯特·李眼看情形对自己不利,只好下令撤
退。
    第二天清晨,罗伯特·李首先集中自己的大炮猛烈轰击库奇的阵地,又发起了两次冲
锋,很快就被库奇击退。北军正准备反击南军的又一次进攻,却半天不见敌人的动静,只见
不远处山林中有军旗飘动,库奇估计罗伯特·李正在组织更大规模的进攻。但这次他错了,
罗伯特·李其实是声东击西,早把主力部队悄悄运动到北军右翼,出奇不意地向那里的北军
发动了攻击。双方在这里展开了激战,北军凭借地形有利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战场上到
处都是南军的尸体,而北军也伤亡惨重。
    罗伯特·李从未遇见如此顽强的对手,进攻接连受挫,使他以前的傲慢自大全消失无
踪,他怒气冲天,命令200多门大炮同时向右翼的北军开火,炮弹像冰雹一样落在联邦军
的阵地上,山上的石头被炮火击中,掀了起来,呼啸着向空中飞去。紧接着5000骑兵像
一阵狂风一样刮向北军阵地,骑兵的后面是3万多步兵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双方在阵地前
进入肉搏战,喊杀声使大地都震颤起来。到下午3点钟,南军突破了北军的右翼阵地,但也
负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不管怎样终于夺取了北军的阵地,罗伯特·李这时才稍感轻松一些。
夜幕渐渐降临了,战场上一片沉静,经过两天激战的南军士兵疲倦不堪,尽管山上蚊虫成
群,他们还是很快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他们突然被一阵喊杀声惊醒,朦朦胧胧中只
见山上到处都是火光,北方军队已经冲上了阵地,许多人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永远躺在了
地上。原来,米德抓住罗伯特·李一惯轻敌的毛病,决定趁其不备,半夜偷袭,果然一举成
功。白天失去的阵地又重新夺了回来。
    7月3日,罗伯特·李急躁起来,连续两天遭受沉重打击,对于他来说是从来没有的
事,而且南军的给养,弹药都急需补充,如果这样僵持下去,对自己非常不利,必须尽快击
溃米德,然后就可以挥师费城,在那里可以得到军需品,还能让疲惫的部队休整几天。他决
定孤注一掷,继续猛攻北军,这一天的战斗空前激烈,阵地几次易手,战马和士兵的尸体满
山都是,山间小溪都被鲜血染红了。战斗一直持续到当晚10点钟,南军支持不住了,再也
没有力量进攻。米德立即把前线胜利的消息报告给了林肯总统。
    7月4日,林肯发表了讲话,说:“葛底斯堡成了奴隶主军队的坟墓。至7月3日晚1
0时,光荣的波托马克军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7月4日夜间,罗伯特·李连夜渡过波托马克河,率残部仓忙退却。
    葛底斯堡大战,南方军队伤亡近3万人,北方军队也死伤2.3万人,这是内战中规模
最大的一次战斗,也是内战的转折点,从此,南方军队由进攻转入防御,北方的最终胜利只
是时间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08-2-10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弗吉尼亚大会战
    1864年3月9日,一个矮个子将军走进美国总统林肯的办公室,他有点不修边幅,
粗率中显出庄重,手中拿着一支雪茄不停地吸着。
    “这就是尤利塞斯·格兰特!”办公室里的人小声议论起来。
    “天哪,他真象一个扫马圈的农民,根本不象一位将军!”“真难想象就是他在唐纳尔
逊堡击溃了艾伯特·西德尼·约翰斯顿,在维克斯堡又大败约翰·彭伯顿!”
    “不过,他可不是罗伯特·李的对手。”
    “我相信只有他才能与罗伯特·李相匹敌,我敢打赌,他能打垮罗伯特·李,他身上有
种非达目的不肯罢休的坚韧不拔的劲儿,怪不得总统信任他。”
    格兰特听见了人们的议论,他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别人说什么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他径直向林肯走去。
    “格兰特将军,您终于来了。”林肯马上迎上来和他热情握手。
    “见到您,我深感荣幸,总统先生。”格兰特第一次来到华盛顿,第一次见总统,他觉
得林肯身上有伟人的气质,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和洞察力,心中对林肯总统非常敬仰。
    “格兰特将军,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我们赢得了一些胜利,但都不是决定性的最后
胜利。我们最主要的对手是罗伯特·李和他的北弗吉尼亚兵团。他的队伍虽然在葛底斯堡被
击败,但他最终还是渡过了波托马克河退回了弗吉尼亚。在那里又重新组织起了强大的兵
团。”林肯说。
    “罗伯特·李是位杰出的将军,他的确不容易对付。”格兰特说。
    “我把您请到华盛顿来,就是要告诉您,我任命您为陆军中将和联邦政府陆军总司令。”
    “非常感谢总统的信任。”
    “罗伯特·李的部队现在集结在弗吉尼亚北部,拉皮丹河以南、弗雷德里克斯堡以西的
荒野和丛林地区。我命令你亲自率波托骑兵团,在这一地区和他决战,务必彻底击溃他的弗
吉尼亚兵团。”
    “我将竭尽全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执行总统的命令。击垮罗伯特·李。”
    “格兰特将军,我相信你必将负起责任和有所作为。再见。”
    格兰特告别总统,立即制定作战计划,他脸上的神情好象要去撞一堵墙,而且一定要把
墙撞倒。
    1864年5月4日,格兰特指挥10万大军,穿越地形复杂的荒原,向罗伯特·李发
动了攻势。罗伯特·李派朱巴尔将军率一部人马绕道袭击格兰特侧翼,格兰特一面应战,一
面改变阵势,但他的庞大兵团在稠密的丛林里调度有些困难。双方激战两天,互有胜负,打
成平局。格兰特现在知道,他面对的是和约翰斯顿或彭伯顿气质大不相同的将军,罗伯
特·李也发现,波托马克兵团已得到了堪当其任的统帅。
    接着,格兰特试图包抄敌人左翼,但是他的队伍在行军时扬起的尘土,使罗伯特·李发
现了他的意图;当他的先头部队到达斯波斯西尔法西尼亚时,罗伯特·李已在那里严阵以待
了。格兰特的部队立足未稳,南军就用骑兵发起了攻击,北军先头部队立即溃败,这时,后
续部队赶到,击退南军。双方急忙构筑工事,挖掘战壕。这样相持了五天。格兰特随即调动
他的左路部队,试图包抄李的右翼,北弗吉尼亚兵团却已又在那里等待他了,而且阵地选择
得很好,并筑起了堑壕,格兰特不得不相机行事,安全撤退,继续向侧翼转进,罗伯特·李
也跟着他转移,一同来到盖恩斯磨坊。
    双方军队在盖恩斯掘战壕对峙,阵线长达8英里。6月1日,北军全线出击,被李击
退。两军在这里对峙了十天,都没进展。两军阵线之间尸体遍地,在炎热的夏季开始腐败,
受重伤的士兵躺在那里默默地渴死、饿死、失血而死。最后,北军发动了一次最勇猛的攻
击,他们在跳出堑壕冲向敌人之前,各在背部用针别上一张纸条,写明自己姓名和籍贯,以
供死后认尸。结果,南军阵线被打开缺口,罗伯特·李指挥部队开始撤退。
    格兰特在一个月内,把战线向敌方推进了近100英里。但这时,他伤亡已达6万人,
罗伯特·李也损失了3万人。北方新兵不断补充进波托马克兵团,罗伯特·李却没有源源不
断的补充兵员,他开始收缩阵线。6月12日,格兰特开始把指挥部移往詹姆斯河,他用小
股部队吸引住罗伯特·李,而把主力趁机用船运过詹姆斯河。这时,他本可以挥军进入没设
防的彼得斯堡,从而由侧面包围南方首都里士满,但他失去了机会。罗伯特·李由内线溜进
堡内,及时挖好了堑壕。格兰特连续发起三次总攻,都被南军击退,双方又形成对峙局面。
格兰特没有足够的大炮攻破彼得斯堡防线。他制定了一个叫“火山口之战”的计划,偷偷挖
掘地道通向南军阵线,想在坚固的城墙下面埋炸药进行爆破。但罗伯特·李识破了他的意
图,已挖好的地道被南军发现,他们及时封住了地道,北军士兵有许多人被埋在了地下。格
兰特认识到,短时间内攻破彼得斯堡是不可能的,他决定围困住罗伯特·李,等待时机。
    格兰特和罗伯特·李在彼得堡郊外的漫长阵线整整对峙了9个月。围攻开始时,双方兵
力不相上下。但到了1805年3月中旬,格兰特兵力已达11万人,而罗伯特·李只有5
万人。如果罗伯特·李不及时撤退,就可能被彻底包围,全军覆没,但如果他放弃彼得斯
堡,里士满就会立即陷入重围。罗伯特·李试图先攻打北军左翼,打破对彼得斯堡的围困,
但遭到惨重失败。这时,谢里登指挥的北军从谢南多亚河谷出击,横扫弗古尼亚,又成功地
击退了罗伯特·李的右翼。4月2日,格兰特突破了南军的中部防线,罗伯特·李唯一的希
望就是向西撤退与约翰斯顿会合了。
    4月2日夜,罗伯特·李的军队悄悄撤出彼得斯堡。格兰特于4月3日进入里士满,接
着毫不停留地追击罗伯特·李。谢里登及时堵住了南军向南逃窜的通路。4月9日,谢里登
又挥师占领了向西的唯一通路,罗伯特·李无路可走了。
    罗伯特·李下令竖起一面白旗,请求与对手会谈。在阿波马托克斯法院小村一所房子
里,两位美国内战中最伟大的将军见面了。罗伯特·李穿上了披挂全新的军装,挎着镶嵌宝
石的指挥刀;格兰特穿着士兵服,纽扣没有扣上,也没有带指挥刀。格兰特眼看着英勇的对
手心情悲哀而沮丧,这是英雄惜英雄的感情。
    格兰特亲手写下了投降条件,双方签字。会谈结束后,罗伯特·李在门口停留了片刻,
眺望门外到处飘扬着是星条旗的一片田野。他一手握拳,缓慢地在他那只戴着长手套的掌心
里击了三下。他骑上他的战马“旅客”走掉了。
    北军发出震天的欢呼。
    历时四年的美国内战,终于以北方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08-2-10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45年4月的一个清晨,俄国著名的诗人涅克拉索夫手捧一大叠书稿来到文学批评
家别林斯基门前。他急促地敲着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别林斯基问道:“亲爱的尼克
拉·阿历克塞耶维奇,您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急事吗?”“新的果戈理出现了!”
诗人兴奋地喊道。
    “您在开玩笑吧!您以为果戈理会象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吗?”别林斯基不以为然地说。
    “我一点也不开玩笑,您看完这些就会相信我说的话了。”涅克拉索夫一边说一边把手
里的书稿递给别林斯基。
    “那好吧,我先看看,下午1点钟您再来。”别林斯基接过书稿,心中还是不信。
    当天下午,涅克拉索夫又来了。他一进门,别林斯基就激动地说:“尼克拉·阿列克塞
耶维奇,我承认您是对的,是新的果戈理出现了。他叫什么?这上面没有写名字。”
    “他叫费道尔·米哈伊诺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工程部制图局的准尉。”
    “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您去找他来,我真想马上见到他。”
    “这很容易,他现在就在您门外。他和我一起来的。”“啊!他怎么不一起进来呢?”
    “他有点胆怯,自己心里没底,唯恐您把他的小说否定了。”
    “年轻人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总是没把握,就像您和我当初一样。
他们需要鼓励和引导。快请他进来。”
    一个苍白瘦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拘谨而羞怯地站在别林斯基面前。
    “请坐,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别林斯基热情地说。
    “谢谢。”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别林斯基的表情上看出自己的小说有希望在他主持的《祖
国纪事》上发表,心里稍觉得轻松,不像刚进门时那么紧张了。
    “您的小说我整整看了一个上午,坦白地说,我完全被它打动了。您是位艺术家,真理
已对您展现和忠告,象天赋一般落在您的身上,您要珍视您的天赋,对它忠诚不渝,您会成
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告别了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走了。他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样。他长
久地伫在街头,陶醉在这幸福而庄严的感觉之中,新的生活开始了。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莫斯科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
贫民医院的医生,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来到人世,听到就是那些颠沛无望的穷人由于疾病
的折磨而发出的痛苦而绝望的呻吟,在这种凄惨悲凉的气氛中他一直长到10岁。
    182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获得了贵族称号,全家注册为莫斯科贵族,并且于
1831年在距莫斯科150俄里的图拉省卡舍尔县购置了庄园。这处庄园包括达罗沃耶和
契列马什尼亚两个相邻的小村,共有100多个农奴,这年夏天,全家来庄园避暑。整个夏
天,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尽情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他每天都到树林和田野里去玩耍,优
美宁静,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使他流连忘返,一直等到天黑了,家里人出来叫他,他才回家。
    1834年,父亲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哥哥米哈伊尔送到莫斯科契尔玛克寄宿学校
读书。兄弟二人开始阅读浪漫主义诗人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的作品,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
趣。183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他对学
校开设的课程毫无兴趣,再加上严酷的兵营生活,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没完没了的军事训练,
使他痛苦难忍,觉得自己就象在一座监狱里。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常感到屈辱的是,他非
常贫穷。学校的学生多是出身于豪门富户的绔绔子弟。他们穿戴讲究,挥金如土,陀思妥耶
夫斯基为避免受人嘲弄,只好孤独地躲在旁边。他写信给哥哥说:“哥哥,你抱怨你穷,是
这样的。有什么法子呢!我也不富。你相信吗?我从营地上回来的时候,分文不名,在路上
又冷又饿,我生病了,可是身上连喝口茶的钱都没有。”在此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唯一的
乐趣就是阅读文学书籍。他不仅看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作品,而且广泛接触了莎士比亚、
歌德、巴尔扎克等外国作家的名著。
    1843年8月,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被授予工程兵准尉军衔,
入工程部制图局当绘图员。他虽然有了薪俸,但很微薄,再加上不善于安排生活,他依旧很
穷困甚至不得不借债。因此他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工作,赚取少量稿费。
    1845年3月底,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他的处女作《穷人》,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
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并揭开了他们身上高尚,善良纯洁的感情和灵魂。完稿之后,陀思妥耶
夫斯基很想把自己的小说寄给当时俄国文坛上最有影响的杂志《祖国纪事》,希望能在那里
发表。它的主编是批评家别林斯基,在青年人中享有极高的威望。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些自
卑,象他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青年作者怎能在《祖国纪事》上发表作品呢!
    正巧这个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军事工程学校的同学格里戈罗维奇来了。他已经发表
过作品,略有经验。于是他陪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带着手稿去见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和格
里戈罗维奇连夜读了起来,都被作品深深吸引住了,一直读到第二天早晨。涅克拉索夫顾不
得休息,急切地把《穷人》又推荐给别林斯基。
    1846年1月,《穷人》在《祖国纪事》上发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陀思妥耶夫斯
基一举成名。可惜的是,因为思想观点和文学观点的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久便和别林斯
基、涅克拉索夫发生了争吵,然后断绝了来往。
    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关心俄国现实,1847年2月,他参加了一个革命团体彼得拉谢
夫斯基小组,积极从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活动。这时,果戈理出版了《与友人书信选
集》,鼓吹和美化专制农奴制。别林斯基写了著名的致果戈理的信,对作家的反动观点进行
了严厉痛斥,并提出在俄废除农奴制。这封信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进步青年中广泛地秘密流
传,成了革命思想界公认的政治纲领。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与别林斯基在有些问题上看法不
同,但他对这封信却非常赞赏。他设法弄到一个手抄本,拿到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的集会上
朗读。
    1849年4月23日清晨4点,一伙挎着刀枪的宪兵和警察突然闯进陀思妥耶夫斯基
的家,他们一进屋就到处乱翻,把作家的藏书、手稿和来往书信捆成一捆,又把陀思妥耶夫
斯基押上马上,然后扬长而去,女房东和仆人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时被捕的有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成员30多人,全都关在彼得保罗
要塞的监狱里。11月16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沙皇组织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1849年12月22日上午7点,寒风刺骨,天色阴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21名死
囚被押到谢苗诺夫校场。刑场戒备森严,处刑台三面站满荷枪实弹的士兵。法官宣读死刑判
决书以后,神父给死囚们一一吻了十字架。接着,给他们穿上白色的尸衣,三人编为一组,
准备分组依次处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编在第二组,眼看着第一组的彼得拉谢夫斯基等三人
被蒙上了眼睛,分别被绑在三个刑柱上,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行刑的士兵举起枪,开始瞄
准……突然,一个宫廷侍从武官来到刑场,制止了射击,传达沙皇的特赦令:陀思妥耶夫斯
基由死刑改为4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其他人也被特赦。原来,军法会议处将军在复审判
决时觉得死刑过重,上报沙皇尼古拉一世呈请减刑。沙皇为了表现自己的“恩典”,决定
“从宽处理。”但为了在精神上摧残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下令演出这场假处决。
    1850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往西伯利亚苦役地。他披
枷戴镣,乘上雪橇,在风雪弥漫之中离开彼得堡。到西伯利亚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分派
到鄂姆斯克要塞。
    苦役犯监狱就是人间地狱。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中,地狱的入口写着
“死屋”两个大字,还写道:“到这里来的,放弃一切希望吧。”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在他
描写苦役生活的著作《死屋手记》,就把它借用来称呼苦役监狱。他带着镣铐,在“死屋”
里度过了1500多个日日夜夜,他被剥夺了一切权利,跟那些杀人犯、强盗一起睡在一个
通铺上,受着种种折磨和屈辱。他到达姆斯克要塞以后,看到监狱里阴森恐怖的情景,神经
受到严重刺激,立即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昏了过去,从此患上了癫痫病。这种
病症后来折磨他整整一生。
    1854年3月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服刑期满,获得释放。但接着,他又发配到谢姆
帕拉廷斯克服兵役。两年多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晋升为少尉。从此,他在兵营外面有了
自己的住宅,可以和朋友交往,还能继续写作了。
    1858年初,陀思妥耶夫斯基获准退伍,回到莫斯科,阔别文坛10年之后,他终于
又回来了。
    重返文坛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继发表了《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罪与罚》等作品,尤其是《罪与罚》的发表,给作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经济上却处于极端艰难的境地。他的妻子和哥哥相继病故,使
他精神上也濒于崩溃的边缘。债主们不断向他讨债,威胁他,要查抄他的财产,并逮捕他下
狱,他急需偿还的债务有3000卢布,他多方想法弄钱,毫无结果。这时出版商斯杰洛夫
斯基跑来说,他愿意出3000卢布买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著作的版权,而且陀思妥耶夫斯
基还要再写一部长篇小说给他,限期半年交稿。绝望之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迫同意了。陀
思妥耶夫斯基这时正赶写一部长篇小说,精神极度痛苦,癫痫病也不时发作,他根本没时间
另写一部作品。合同是1866年4月订的,规定11月1日前小说交稿,可是到10月初
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朋友们都替他着急,这时有人建议他聘请一个速记员,由他口授,以便赶写这部作品。
于是经人介绍,他聘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格里毫利耶夫娜·斯尼特金娜。安娜非常崇
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两人密切合作,共用了26天时间,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小说,这就是
《赌徒》。10月30日,他交了书稿。两人也因此产生了爱情,于1867年2月25日
结婚。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46岁,安娜21岁。
    结婚之后,两人非常幸福。安娜深情照顾年老多病的丈夫,既是他的妻子,又是他的速
记员、秘书、女管家、书籍发行人和销售员。从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安定了,这以后他
写了大量作品,包括《白痴》、《群魔》、《少年》、《卡挟玛卓夫兄弟》等举世闻名的长
篇小说。
    1881年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病逝,结束了他苦难的、复杂矛盾的一
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9: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