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134#
发表于 2008-2-6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辉,照耀大地。
    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
    来到你圣洁的殿堂里。
    你的威力,
    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
    在你温柔的翅膀之下,
    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兄弟!”
    这是德国大诗人席勒一首著名的诗,名叫《欢乐颂》。说它著名,并不仅仅因为席勒是
它的作者,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首诗成
为一首著名的交响乐《第九交响乐》的一部分,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飞向了世界各地。
    这首交响乐的作者,就是著名的“乐圣”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他的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
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家里条件很不好,而且父亲还爱酗酒,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不愉快。
但是,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从4岁起,贝多芬就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弹起了钢琴。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
能一一演奏。13岁时,贝多芬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
    尽管如此,贝多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仅仅上完了初中就因各种原因辍学了。以后,贝
多芬坚持自学,对欧洲的大作家作品认真学习。每当乐队演奏的音乐题材与文学作品有联系
时,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这些文学作品。就这样贝多芬的文学素养越来越高,对文学作
品、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17岁时,不幸降临到贝多芬头上,他的母亲去世了,贝多芬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埋葬
了母亲,回到家里一看,父亲躺在床上,烂醉如泥。以后,父亲经常喝酒,把家里搞得不象
样子。贝多芬不得不过早地挑上了家庭的重担,与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困苦作艰难的斗争。
    为了更多地掌握知识,开阔眼界,1789年,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同时,
认真地学习、研究古代神话和文学课程。在学习中,他接受了欧洲作家充满斗争精神的民主
主义思想,并决心为了自由、人权而斗争。在这段时间里,他还到过维也纳,见到了奥地利
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莫扎特很早就听说过贝多芬的事情,而且,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贝
多芬将来一定在音乐方面大有建树。贝多芬跟着莫扎特上了一段时间的音乐课,深深被莫扎
特的治学、为人所感动,他决心不辜负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认真学习。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影响很大。他对资产阶级革命才建立的共和
制非常赞成,并把“自由、平等、博爱”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信条和奋斗目标。他后来的乐曲
作品中都充满了这种思想。
    1792年,贝多芬移居维也纳,自此,他永远地离开了故乡。这时,贝多芬一心倾慕
的莫扎特已经去世,于是他便跟另一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海顿是一位古板、传统、恪守
旧规的教师,喜欢安分守己、唯命是听的学生,而贝多芬的思想则活泼、自由、不拘一格,
所以,海顿很不喜欢贝多芬。贝多芬无奈,只好停止了跟海顿学习。
    离开了老师,贝多芬咬一咬牙,下定决心靠自己的努力,于是,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一本
又一本的书,思考一个又一个问题,写出了一支又一支乐曲。
    关于他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
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
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象以往弹钢琴一样。
    “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就餐的
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
奏地敲着。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
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
    “请结帐吧,多少钱?”
    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
    “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他与几个朋友到郊外散步,看到美丽的田野,翠绿的青山,蜿蜒曲折的河
流,他禁不住又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旋律来表现了。散步中,朋友们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唯
有他一言不发。很长时间之后,他突然大声喊道:
    “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
    说完,狂奔着就跑回家去了。惊得朋友们不知说什么才好。
    回到家里,他就把刚才所见的美丽的景色用乐曲的形式在钢琴上弹奏出来了。
    这首曲子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洋溢着大自然诗情画意的《第四交响乐》。
    就这样,贝多芬靠自己的顽强努力终于被认为是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和最优秀的作曲家。
    1800年,他在维也纳举办了第一届公开演奏会,向人们展示了他卓越的、超人的音
乐才华。以后,每隔两、三年就要举行一次,他要把他所有的新作品随时介绍给喜欢他的听
众。
    尽管贝多芬在乐曲创作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却连遭不幸和打击。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
芬来说,无异于夺去自己的生命。他痛苦而无奈地喊道:“上帝啊,这是为什么?”到了中
年,他的耳朵一点也听不见了。
    1824年5月7日,创作出了一生最后一支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在开演奏会
时,他坐在一旁为乐队打着拍子。可是,演奏结束了,他仍然在打拍子。人们告诉他已经演
奏完毕,当他扭转身时,看到观众在发疯似地鼓掌,他一高兴,便晕倒在舞台上。
    贝多芬不知道,就是这首曲子,在演奏过程中,倾倒了无数听众,人们一阵又一阵地欢
呼鼓掌,连续鼓掌五次。当时规定,只有在皇帝来到会场时,才允许鼓掌三次,所以在场外
的警察还以为出了什么乱子呢,连忙跑进会场维持秩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带给了世界人民
无限的欢乐,而他自己的生活在许多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他对爱情抱着一种极为圣洁的观
念,认为寻欢作乐是爱情之外的东西,所以不少姑娘不能接受他的思想,一个又一个姑娘离
他而去。但他仍然不改变这种认识,1801年,他非常喜欢的姑娘又一次离开了他,他带
着恋人离去的内心痛苦和对爱情的虔诚,写出了表现青春爱情幸福欢乐的《月光奏鸣曲》,
作品表现了他纯洁无邪的爱情理想。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如果能够正确地对待失败和挫折,那么,他给人的将是更加顽强的
意志和更加坚韧不拔的精神!或许正因如此,贝多芬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了非常旺盛的创作
劲头,在1801到1812这10余年间,他作出了许许多多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鸣
曲》之外,还有《第二交响乐》、《克莱策奏呜曲》、《第三交响乐》(又叫《英雄交响
乐》)、《曙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以及后来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
响乐》。其中,《第五交响乐》创作于1808年,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也
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要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要积
极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
    这篇作品完成后,确实鼓舞了不少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由于贝多芬这些经典性作品的问世,他成了交响乐之王,人们以无比敬佩、赞慕、崇仰
之情来欣赏着他的作品,同时,他也成为继海顿、莫扎特之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早
在青年时期,贝多芬就树立了民主、斗争、进步的思想,这种思想他一直没有改变过。完成
于1804年的《第三交响乐》,原来就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赢得人民极力赞扬的资
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的,所以,贝多芬在作品菲页上写上了“献给拿破仑·波拿
巴”几个大字。但是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抛弃了共和制,当了皇帝,贝多芬非常气
愤。一气之下,就把这几个字改为:
    “英雄交响乐——纪念一位伟人!”
    无异,贝多芬把这位“伟人”看作是轰轰烈烈反抗封建势力的人民群众。
    贝多芬对封建贵族也一贯持以毫不妥协的态度。1812年,贝多芬与歌德在波希米亚
一齐散步,波希米亚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当时奥地利太子也在这里。恰巧太子从贝多芬和歌
德对面走来,歌德看到是威仪赫赫的皇太子,就赶忙整理一下衣襟,拍一下身上的尘土,然
后恭恭敬敬地向太子鞠躬。而贝多芬则只装是没看见,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事后,贝多芬责备歌德,长叹一声道:“我认为你没有必要如此!”
    贝多芬名声大振之后,不少贵族都希望与贝多芬结交,但贝多芬却不屑一顾,他瞧不起
这些势力眼们。有一次,一个年青美貌的贵妇人,想让贝多芬剪一缕头发作纪念,好在别人
面前炫耀。贝多芬看到这种人,气就不打一处来,但他转念一想,就满口答应了。不久,贝
多芬发现这位妇人在滔滔不绝地叙说他与贝多芬的亲密关系,贝多芬当众说道:“那只不过
是一撮山羊胡子!”全场人哈哈大笑,贵妇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在演奏乐曲的时候,贝多芬更是不允许被打扰,尤其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贵族,他们本来
根本不懂什么音乐,却硬要参与各种音乐场合。还是在演奏《月光奏鸣曲》时,人们都在静
静地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音乐,沉醉在梦幻般优雅舒畅的意境之中。突然有一个贵族不顾别人
大声喧哗,贝多芬立刻停止了演奏,并厉声责骂道:“我决不给这样的蠢猪演奏!”一个亲
王看到这贵族非常难堪,出来劝解,贝多芬毫不相让,对亲王说:
    “亲王阁下,您之所以会成为贵族,完全是凭借您高贵的血统,而我,靠的是我自己的
努力。现在,世上有成千上万贵族,将来还会有贵族成千上万。而贝多芬,无论现在和将
来,都只有我一个!”
    说完,气愤地离开了会场。
    由于贝多芬桀傲不驯,行为自由,对贵族嗤之以鼻,使上层阶级故意冷落他。所以贝多
芬虽有很高的名声,却一贫如洗,他经常不外出,原因是靴子早已开了洞而无钱更换。所做
的曲子每首要花费几个月时间,却卖不到好价钱。而且一个花花公子式的侄子,还常来扰乱
他,给他制造麻烦。
    晚年的贝多芬因耳聋不能与别人对话,只有靠一支笔一个本子与别人交换意见。在他未
来计划中,还有不少乐曲等他去完成,但是,1827年3月26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夜
晚,贝多芬却带着未完成作品的遗憾,带着对封建统治者的憎恶,带着对人世间美好幸福生
活的憧憬,离开了人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8-2-6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野心勃勃的女沙皇——叶卡杰琳娜二世
    1744年,一个年仅15岁的德国姑娘来到了俄国宫廷。她名叫索菲亚,是德国一个
亲王的女儿。索菲亚不会说俄语,更不懂俄国的规矩。但是她聪明伶俐,又机智又好学,很
快就学会了俄语,研究了俄国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她善于察言观色,讨人欢心,所以,宫廷
里上上下下都非常喜欢她。
    那么,德国的公主为什么来到俄国宫廷呢?这事还要从彼得大帝说起。
    彼得打败了瑞典,夺取了波罗地海沿岸广大地区后,企图获得整个海域的控制权。当
时,波罗地海沿岸最大的国家是德国,彼得就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德国的一个亲王。彼得
死后,许多人争夺皇位,最后他的小女儿当上了沙皇。可是这个女沙皇没有儿子,就去德国
把姐姐的儿子领来做自己的儿子,取名彼得三世。彼得三世到俄国来时,也把未婚妻带来
了,她就是索菲亚。因为彼得大帝的姐姐也叫索菲亚,所以就给她取了一个俄国名字——叶
卡杰琳娜。
    1761年底,女沙皇死了,彼得三世即位。彼得三世采取了许多改善下层人民生活的
措施,遭到了大地主和大贵族的反对,野心勃勃的女沙皇就想趁这个有利的机会,发动一次
宫廷政变,自己当皇帝。
    她把自己的两个情人找来商议对策,他们姓奥尔洛夫,是亲兄弟,都是皇家近卫军军官。
    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叶卡杰琳娜问:“近卫军里有什么问题吗?”
    “皇后陛下不用担心,我们近卫军一定效忠您。”奥尔洛夫兄弟回答。
    “那就好,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
    “陛下,这事儿恐怕没外国人支持不行。”
    “英国人?奥地利人?还是普鲁士人?我想都没问题,你们把他们的大使都给我找来。”
    过了两天,各国大使来见叶卡杰琳娜,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叶卡杰琳娜又获得了几个欧
洲大国的支持。
    1762年6月28日,她发动了宫廷政变,秘密处死了彼得三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在俄国历史上,叶卡杰琳娜是个非常反动的皇帝。她一上台就企图加强封建农奴制的专
制制度。她扩大贵族特权,把许多土地,连同居住在上面的农民都赏赐给贵族。在她统治时
期,贵族所有的农奴数占全国农民数的一半以上。
    她还赐给贵族可以任意放逐农奴去服苦役的权力,而农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控告贵族
地主。农奴常常像牲口一样在市场被买卖。出卖农奴的广告同出卖骡马、狗的广告的一起登
在官方的报纸上。
    叶卡杰琳娜非常虚伪、荒淫、残忍。她一面嘲笑启蒙学派的演说,一面又与伏尔泰等启
蒙思想家通信,说她准备把他们的主张作为对政策的箴言。她总想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开明
君主”,她居然写信告诉伏尔泰,俄国农民生活富裕,每天都能吃鸡。而实际上,俄国农民
只能吃粗黑面包。
    1775年,叶卡杰琳娜二世残酷地镇压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把他戴上脚镣手铐装在
木笼里运到莫斯科,然后把普加乔夫砍头、肢解、焚尸。
    叶卡杰琳娜二世还频频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疯狂地扩张俄国的领土。她伙同普鲁士、奥
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攫取了波兰62%的领土,灭亡了波兰共和国,在那里建立了血腥的殖
民统治。她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夺得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俄国船队能顺利通过博
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实现了彼得大帝都没能实现的梦想。
    在亚洲,叶卡杰琳娜通过修筑军事堡垒,蚕食高加索,侵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到
18世纪八80年代,俄国完全占领了西伯利亚北部,获得了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俄国
还从亚洲东北部越过太平洋,占领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块俄国殖民地。
    叶卡杰琳娜二世还是革命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她咒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法兰
西瘟疫”,发誓要予以“剿灭”。她派俄国海军到北海去封锁法国,“制止革命。”叶卡杰
琳娜又出资600卢布支持普鲁士、奥地利干涉法国革命。
    1796年8月,叶卡杰琳娜二世病入膏盲。垂死之际,她还在狂叫:“假如我能活到
200岁,欧洲全部就会落到俄国脚下。我要建立一个包括六个都城的大帝国,它包括彼得
堡、柏林、维也纳、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把我的孙子取名为亚历山大吧,我希
望他像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大俄罗斯帝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08-2-6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普加乔夫起义
    18世纪中期,俄国出现了一个女沙皇——叶卡杰琳娜二世。这是个阴险、狠毒、残暴
的女人,她原来是彼得三世的皇后,为了登上皇帝的宝座,她勾结贵族暗杀了自己的丈夫。
彼得三世莫名其妙地死了,民间传出有关他的种种猜测。1793年9月,在顿河和乌拉尔
河一带,人们议论纷纷,都传说彼得三世没有死,就隐藏在哥萨克中间:
    “你听说了吗?彼得三世还在人世呢!”
    “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他从狠毒的女沙皇中逃脱了,隐名埋姓藏在哥萨克中间。”
    “怎么跑到哥萨克人这儿来了呢?这我可有点不相信。”“你还不知道?彼得三世已经
率大军进攻来了,他就在伏尔加河畔的大草原上。”
    “要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彼得三世倒是个不错的皇帝,可比现在这个好多了!自从这
个女人当了皇上,我们的日子比以前更难熬了。”
    “我们去投他怎么样?”
    “这个主意好,走,现在就去,反正这日子也过不下去了。”叶卡杰琳娜统治时期,采
取了许多维护大贵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残酷剥削和压榨广大人民。那时候,地位最卑
下,遭遇最悲惨的是农奴,他们是地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地主可以任意侮辱打骂
农奴,也可以把他们当牲口一样任意买卖。稍不如意,就把农奴流放西伯利亚或者罚做苦
役。人们忍无可忍都想起来反抗沙皇,只是没人领头。这个领头人终于出现了,他叫叶梅
连·普加乔夫。其实,人们传说中的彼得三世就是普加乔夫,真的彼得三世早在1762年
就被杀了。普加乔夫冒称彼得三世只是便于发动农民起义而已。
    普加乔夫生于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的哥萨克家庭。18岁时被征兵到波兰
打仗;又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少尉。后来因为生病,退伍回乡。
    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率领由80多名哥萨克组成的小队伍去攻打雅伊克城
堡,揭开了揭义的序幕。他们首战告捷,接着便向奥伦堡进军。奥伦堡是当时俄国在东南地
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奥伦堡城池坚固,有重兵把守,还有70门大炮,易守难攻。10月7
日,普加乔夫率起义军进攻奥伦堡,因兵力悬殊,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
略,长期围困奥伦堡。在此期间,普加乔夫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加强部队建设。
    同时,普加乔夫展开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到处传布檄文,声称要给哥萨克“河川、
土地、草原、薪饷、武器和粮食;”给巴什基尔人、哈萨克人、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土
地、水源、草场、森林、自由和粮食”。号召各族人民起义推翻叶卡杰琳娜二世。哥萨克的
农民、工人和各族人民纷纷投奔起义队伍。起义军很快发展到3万多人,叶卡杰琳娜二世惊
惶失措,急忙调动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
    第一路大军的主力有2万多人,由卡尔将军率领。他根本没把普加乔夫放在眼里,认为
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自己一定马到成功。
    卡尔带着队伍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心里想,这次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皇上重赏。
他正在做美梦呢,突然一阵炮响,几颗炮弹正落在他的队伍中间,他自己猛然一惊,险些从
马背上跌了下来,原来他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卡尔刚下令还击,起义军的骑兵已经发起猛
攻,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像一阵旋风刮了过来。官兵仓惶应战,哪还招架得住,不会儿就四
散溃逃,卡尔早就扔下队伍自己先跑了。
    第二路援军紧随而来。普加乔夫带兵埋伏在一个山头上,山下是一条河。官兵在本尔内
舍夫上校率领下来到河边,这正是11月份,河上结着薄冰,寒风刺骨。本尔内舍夫向四处
观察了一会儿,只见周围静悄悄的,心中祈祷千万别遇上普加乔夫的埋伏。他下令队伍立即
过河。官兵刚到河中间,突然一阵炮响,起义军从河边的山头上冲了下来,呐喊声惊天动
地,陷入包围的官兵还没来得及抵抗就当了俘虏。本尔内舍夫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马车夫
想逃走,结果被起义军抓住,当场处死。
    第三路援军听见两路人马溃败的消息,不敢大意,绕路冲到奥伦堡城下,被守城的官兵
接了进去。
    1774年春天,叶卡杰琳娜二世再次派大军增援奥伦塞,3月22日,双方在谢季塔
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失败。4月1日,起义军在萨马拉激战中再次受挫,只好从奥伦堡
撤退,向巴什基尔地区转移。
    在撤向巴什基尔地区的路途中,许多工人,农民和巴什基尔人加入了起义队伍。7月1
2日,普加乔夫把起义分成四个纵队,向俄国南方另一军事重镇喀山发动猛攻。经过激烈战
斗,起义军攻破喀山城,政府军仓惶逃走。两天后,官兵立即反掉过来,起义军只得弃城而
走。在喀山战斗中,起义军阵亡和被俘约8000人,使新补充的队伍几乎全部丧失了。普
加乔夫从喀山撤退,西渡伏尔加河,向顿河挺进,打算发动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去攻打察里
津,然后进攻莫斯科。在西进途中,沿途又有无数群众参加起义,起义很快席卷了诺夫哥罗
德省和沃龙涅什省。这些西方的几千名贵族仓惶逃往莫斯科。叶卡杰琳娜二世惊恐万状,急
忙从土耳其战场上调回苏沃洛夫的部队去追击普加乔夫。当普加乔夫的起义军刚刚逼近察里
津,刚准备攻城,苏沃洛夫的部队就尾随而来。8月25日凌晨,双方在萨尔尼科夫展开决
战,起义军被击溃。普加乔夫带领200多名残部,东渡伏尔加河,逃往草原深处。队伍不
断缩小,最后剩下不到50人了。
    1774年9月4日,起义军军事委员会成员特沃洛戈夫,炮兵长官丘马科夫等叛徒,
把普加乔夫捆绑起来,交给了雅伊克镇的沙皇政府当局。
    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在莫斯科被沙皇杀害。俄国历史是最大的一次农民起
义被镇压下去了。但普加乔夫却永远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08-2-10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俄国革命的先驱——12月党人
    1818年9月的一天,在彼得堡皇家近卫军营地,几名年轻的军官在上尉雷列耶夫的
房间里正低声而热烈地议论着什么。这时,从外面走进一个高大而英俊的青年人,房间里的
人一见他进来,马上一起欢呼:“你终于回来,我们正谈论着呢!”看来,他们彼此都很熟。
    进来的人姓恰达耶夫,也是一名近卫军军官,他刚从法国旅行回来。
    “你们谈论些什么?”恰达耶夫问。
    “那还有什么?当然是你和你的法国之行。怎么样?你带回些什么?”年轻的军官们迫
不及待地问。
    “我带回了你们最需要的东西,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著作,凡是我能弄到的都带
回来了,他们的著作在法国是禁书。贵族们每天都在担心哪一天会再来一次革命,所以他们
禁止出版这些人的书。”
    “伏尔泰在《老实人》中不是说过吗,要紧的是耕种自己的园地。这话说得真精彩,我
们要做的,不就是耕种俄国这块土地吗?俄国需要的是象法国那样的革命!”雷列耶夫激动
地说。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宣传,俄国到处都是黑暗、愚昧、落后,我们要象法国人那样搞思
想启蒙。所以,在俄国出版伏尔泰等人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雷列耶夫说。
    “我认为,在俄国,我们要先推翻沙皇,消灭野蛮的农奴制。你们还记得普希金的《自
由颂》吗?”一名军官说。“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
    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有诗人气质的雷列耶夫和几名军官一齐大声背诵普希金《自由颂》的最后一节。普希金
和这些人是亲密的朋友,对于普希金的诗,他们都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
    “说到普希金,他的勇气我们都比不上,虽然还不到20岁,诗写得却非常有力量。有
自由思想的青年人都会喜欢他的诗。我去法国之前,他为我送行,还送我一首诗,你们看
吧,看最后一节,写得多么好!”恰达耶夫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本子递给雷列耶
夫。
    雷列耶夫一看,诗的题目是《致恰达耶夫》最后一节写道:
    “朋友,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晨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太好了!”
    “真棒!”
    “好极了!”
    年轻的军官们激动地纷纷称赞。他们是一些有头脑的贵族青年,在1812年的卫国战
争中他们追击拿破仑的法军,一直打到巴黎。在那里,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看到了大
革命给法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字眼,让这些年轻人热血沸腾。
是啊,英国、法国都发生了革命,日益强大起来,而俄国呢,还是落后反动的专制农奴制。
他们决心改变这种黑暗现实。
    恰达耶夫,雷列耶夫是年轻军官们的领袖,他们成立了秘密的革命团体和小组,在俄国
各地从事宣传鼓动工作,等待时机,准备先在彼得堡发动一次起义。
    转眼1825年底。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了。他没有子女,谁来继位呢?俄国枢
密院大臣和大主教最后决定由沙皇的二弟康斯坦丁继承皇位。于是,他们派信使去迎接远在
华沙的康斯坦丁回国。
    但是,康斯坦丁从华沙写信回来,表示自己不愿当沙皇,声明放弃继承权。
    这时,沙皇的三弟尼古拉趁机写信给二哥康斯坦丁,表示自己想当沙皇。康斯坦丁马上
同意了。于是,枢密院通告全国臣民,决定在12月14日举行正式的登基仪式。
    12月14日清晨,全副武装的3000多名近卫军突然开进彼得堡的元老院广场,围
绕着彼得大帝的铜像排成一个战斗的方阵,领头的军官正是雷列耶夫,恰达耶夫等人。
    “打倒专制暴君沙皇!”
    “制定宪法!”
    “要求民主!”
    “要求自由!”
    “废除农奴制!”
    近卫军突然高呼口号,洪亮的口号声惊醒了彼得堡市民,他们兴奋地打开窗子,注视着
近卫军官兵,为他们呐喊助威。口号声传到了皇宫,正在试穿登基新衣的尼古拉大为惊恐,
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有人反对他。他恼羞成怒,大声吼道:“马上集合军队,消灭这
群叛党!”
    “是”。
    “是”。
    大臣和将军们急忙出了皇宫去调集军队。一队骑兵向起义者冲去,他们高举雪亮的马
刀,气势汹汹,“砰!”“砰!”突然一阵枪响,沙皇的骑兵纷纷落马,后边的又冲上来,
起义者还以密集的射击,沙皇的人马自相践踏,混乱一片。
    勇敢的起义者鼓舞了广大的市民。中午时分,彼得堡的穷苦工人、手工业者、贫民纷纷
涌向广场,用砖头瓦块袭击政府军。起义的队伍迅速扩大了。
    这时,彼得堡城外的炮兵开了进来,尼古拉命令大炮对准广场袭击。一颗颗炮弹在广场
中央爆炸,起义的人群很挤,不一会儿广场上就血流成河,起义队伍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
广场。沙皇的骑兵又猛冲过来,雷列耶夫指挥士兵顽强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起义队伍很快
溃散了。恰达耶夫和雷列耶夫被沙皇抓住,关进监狱。
    半个月以后,即在12月29日,俄国南部的乌春兰士兵发动起义,结果也被残酷镇压
下去。
    因为彼得堡和乌克兰起义正好是在俄历12月,他们又是相同组织发起的,所以历史书
上把领导这次起义的成员称为“12月党人”。
    起义失败之后,12月党人的五位领袖雷列耶夫,恰达耶夫等人被绞死,100多人被
流放西伯利亚,600多人受到牵连被判刑。
    12月党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英勇无畏反抗暴政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俄国革
命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08-2-10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雨果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
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
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欠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
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
0岁时因发表诗集的《颂歌与杂诗》,国王路易十八赐给他年金。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
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
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
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
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
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
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
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
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
拉达抢来。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钟人
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天真的
埃斯梅拉达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
了法比,然后逃跑了。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
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
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卡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
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
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雨果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
年,路易·菲力浦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
弱了,1843年,他写了一个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遭到了失
败。雨果为此沉默了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开始雨果对革
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
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
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
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流亡期间,雨果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他写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
烈抨击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
工》和《笑面人》。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说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
有一次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于是去偷面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几
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出狱之后,
冉阿让到处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这时,一个叫米里
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
    他化名马德兰,在一个城市办了个工厂,成为富翁。他为贫穷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给他
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他处处乐于助人,被市民们选为市长。这时,市里来了一个叫芒汀的
姑娘,她原是农村姑娘,到城里做工,被人诱骗生下一个女儿。她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一个
旅店老板家中,老板是个恶棍,趁机敲诈她,芒汀被迫卖掉美丽的头发、漂亮的牙齿,又卖
身当了妓女,最后贫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让听说后立即去照顾她,答应在她死后抚
养她女儿珂赛特。这时,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踪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让,在马德兰市,他抓住了
一个贫穷的工人,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准备把他送进监狱,为了救这个无辜的工人,冉阿让
挺身而出,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监狱的路上,他设法逃脱了。
    冉阿让马上找到珂赛特,带着她躲在一个僻偏的修道院里。多年过去了,珂赛特已长成
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她和一个共和党人马吕斯相爱了。1832年,巴黎爆发了共和党领
导的起义,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镇压,马吕斯身负重伤,冉阿让冒着生命危险通过下水道把
他救了出来。这时,沙威混进起义者队伍进行侦察,被抓住后判处死刑,由冉阿让去执行命
令,枪毙沙威,但冉阿让却把沙威放了。沙威在冉阿让的高尚人格前羞愧难容,投河自杀。
    珂赛特和马吕斯结婚了,年轻人非常幸福。冉阿让一个人过着孤独的日子,最后他死在
了珂赛特的怀里。
    《悲惨世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命
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
弱,”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
所以,小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欢迎。到了20世纪,它又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样吸引了无
数的观众。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色当兵败之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这国家危亡
的紧要关头,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后回到了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
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他的著作和朗诵诗歌得来的报酬买了2门大炮,表现了崇
高的爱国精神。
    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
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
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
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08-2-10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俄国文学的始祖”——普希金
    1820年3月的一天,在俄国宫廷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正对群臣大发雷霆:“应该
把普希金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诵它
们。”“普希金太放肆了,他竟敢写诗咒骂皇帝,应该送他去服苦役。”一个贵族随声附和。
    “陛下,普希金还算是个孩子呢,他不懂事,只要稍稍惩罚他一下就行了。先让他吃点
苦头,将来他手中的笔也许对陛下有用呢。”宫廷诗人杰尔查为普希金求情。
    “是啊,请陛下开恩,别太过于严厉了。”另一个宫廷诗人茹科夫斯基也说道。
    “那好,就把普希金流放到南方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准他回彼得堡和莫斯科。”
    这个引起沙皇震怒的普希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奠定了俄
国文学的基础,他在多种文学体裁——:抒情诗、叙事诗、诗剧、小说、散文、童话等都取
得了杰出的成绩,为后代的作家提供了典范。所以,他被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伟大
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诞生在莫斯科一个大贵族家
庭。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经常通宵达旦地躲在父亲书房里,8岁时,他就阅读了许多世界文
学名著,并开始自己写诗了。
    1811—1817年,普希金在当时俄国最有名的中学——皇村中学读书,那里的老
师都是有进步思想的人,经常向学生赞扬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和法国大革命,普希金深受影
响。从此形成了他爱好自由的思想。
    1817年,普希金从皇村中学毕业,进外交部服务。这时期他和进步的12月党人有
密切联系,普希金在他们的影响下写出了大量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政治抒情诗,如
《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在这些诗里,普希金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沙皇,公开号
召民众为推翻专制暴政而斗争。结果普希金被流放到俄国的南方。
    普希金在南方生活了四年。在那里,美丽、和谐宁静的大自然景色引起了诗人崇仰自由
的情感,他写了许多诗篇赞美纯洁的爱情和美妙的大自然,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1824年,普希金和敖得萨总督沃隆佐夫发生冲突,沙皇又把普希金送到他父亲的领
地里幽禁起来。在两年的幽禁生活中,普希金接近了劳动人民,他经常穿着农民的服装,去
集市上和他们谈话,听流浪艺人吟唱歌曲,搜集民歌、谚语、格言。同时,他开始研究俄国
的历史。
    1825年,他写成了历史悲剧《鲍里斯·戈东诺夫》,它取材于16世纪末、17世
纪初俄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598年,沙皇去世,他没有儿子,幼弟委米特里早已被杀
害,因此,皇位悬着,主教请皇后即位,皇后不肯。实际上,皇后的哥哥鲍里斯·戈东诺夫
早在沙皇去世之前就掌握了朝政和宗教大权。于是鲍里斯即位,他的一系列政策引起了俄国
人民的不满,国内骚动不安。
    这时,莫斯科楚陀夫修道院的小和尚格利高里听历史学家说戈东诺夫曾参与杀害季杀特
里,他突然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冒充季米特里,做俄国沙皇。于是他从修道院逃往波兰,
1604年,格利高里在波兰军队援助下,攻入俄国国内,1605年,格利高里在人民支
持下,攻进莫斯科,当了皇帝。剧本的主题是反映了人民和专制沙皇之间的冲突,指出人心
的向背是改朝换代的决定性力量。
    1825年12月14日,俄国爆发的12月党人起义,被沙皇残酷镇压下去了,起义
的五个首领被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600多人受到牵连。他们中间有很多人
是普希金的朋友。1826年秋天,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把普希金召回了莫斯科,想扭
转他的笔锋为自己服务。
    “如果1825年12月14日那天,你在彼得堡,你会干什么?”沙皇尼古拉一世试
探普希金。
    “我将在起义者的队伍里。”普希金毫不迟疑地回答。“你没想过这样做的结果吗?”
    “当然想过,我的朋友们不是被陛下绞死了吗?”
    尼古拉知道普希金不那么容易对付,要是因为写几首讽刺诗就把他杀了,自己肯定要被
人嘲笑。最好是控制他,不让他写。于是,沙皇假装温和地说:“普希金,你知道,我为什
么把你召回莫斯科吗?”
    “我不关心这个,我在乡下生活得很好。”
    “我也喜欢诗,我欣赏你的天才,以后,你写诗,先送给我看看,你认为怎么样?”
    普希金知道沙皇要亲自审查自己的诗,于是,直接了当地说:“陛下要审查我的诗,到
时候我会亲自送来。”
    普希金出了宫廷之后,并没有把沙皇和他的谈话放在心上。他照旧写政治抒情诗和政治
讽刺诗,歌颂12月党人,谴责沙皇。
    1830年5月,他和奥斯科第一美人娜塔丽亚·冈察订婚。他到父亲领地波尔金诺去
筹办自己的婚事,因瘟疫流行,交通封锁,他在波尔金诺住了3个月,在这期间写了大量作
品,包括一部小说集、一部长诗、30多首抒情诗,并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
    为写《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人整整用了8年时间。这是一部杰出作品,它成功塑造
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形象。
    奥涅金是有进步思想的贵族青年,他聪明机智,精力充沛,很想有所作为。他虽然厌恶
上流社会虚伪生活,可又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整天无所事事地闲荡,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
命。他拒绝了达雷雅娜的爱情,可达吉雅娜和别人结婚之后,他又转过来向她求爱,结果遭
到拒绝。他为了一件不微足道的事和朋友决斗,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事后又非常后悔。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这个形象表现了当时俄国进步贵族青年思想上的苦闷。
    1831年2月18日,诗人和冈察诺娃结婚。1833年秋天,他再次回到波尔金
诺。在那里他写了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黑桃皇后》。
    普希金最后的重要作品是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贵族青年格里涅夫带着仆人萨威里奇去军中服务。他坐着马车,路上遇到暴风雪,迷了
路,被陌生人带到一个旅店,在旅店,格里涅夫见陌生人很冷,就将自己的一件兔皮袄给了
他。这人就是普加乔夫。格里涅夫到奥伦堡后,被将军派往白山要塞。他在那儿爱上了米罗
诺夫上尉的女儿玛丽亚。不久,普加乔夫的起义军攻占了白山要塞,绞死了上尉。普加乔夫
失败之后,格里涅夫因通敌罪被捕入狱,玛丽亚见沙皇叶卡杰琳娜说明真情,格里涅夫被释
放。
    在这个小说里,普希金歌颂和赞美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把他塑成一个自信、乐
观、和蔼可亲,酷爱自由,深受人民拥戴的英雄。同时,还谴责了沙皇的专制和残暴,这在
当时是非常大胆的。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和流亡到俄国的法国保王党人丹特士决斗,结果被打成重
伤,两天后,普希金去世,年仅38岁。这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精心策化的一个阴谋。诗人的
惨死,使全体俄罗斯人都大为震惊和愤懑,纷纷向沙皇提出强烈抗议。
    普希金虽然去世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更多的人和沙皇的专制暴政斗争。他至今仍受俄
罗斯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正如他自己在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
    “我的名字将会远扬,只要在这月光下的世界哪怕仅仅有一个诗人流传。
    我的名字将传遍伟大的俄罗斯,
    她的各民族的语言都将我呼唤。
    我将被人民喜爱,他们会长久记着
    我的诗歌所激起的善良的感情,
    记着我在这冷酷的时代歌颂自由
    并且为倒下的人呼吁宽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08-2-10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文学史上的拿破仑
    1829年夏天,巴黎贫穷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一座5层楼的阁楼上,一
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坐在矮小的书桌前。他双眉紧皱,苦苦思索,脸上现出痛苦而绝望
的表情。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年轻人吓了一跳,嘴里自言自语:“这些讨厌的债主鼻
子真灵,居然像狗一样找到了这个偏僻的地方。我就给他们开开门,大不了让他们把我送进
监狱。”
    门开了,年轻人吃惊地大叫起来:“玛格丽特,你怎么来了。我可不希望在这样的地方
和你见面。不过,还是快进来吧。”
    “天哪!你怎么住这样的地方!我说了你别介意,这里简直像个狗窝!”来的原来是位
姑娘,她一进门就这样说。“是啊,现在这种情形,你哥哥能住这样的地方就不错了。我好
心的妹妹,要不是你经常寄钱来,也许我早就饿死了。”“我总是把父亲给我的零用钱省
下,攒起来寄给你。”姑娘快活地说,能帮助自己的哥哥,她感到很自豪。
    “我走投无路了,玛格丽特,印刷厂又倒闭了。”
    “你又欠债了?”
    “这还用问吗?实话告诉你吧,我现在总共欠了6万法郎的债。那些债主整天追着我,
看来,我要进监狱了。”“回去求父亲帮忙吧,只要你愿意回律师事务所,也许……”。
    “不,我不能屈服,他会把我大大嘲笑一番,然后把我赶出家门。6万法郎,这个数目
不小啊,他绝不会拿出这笔钱的。”
    “那你准备怎么办呢?”
    “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你敲门时,我正想这个呢。”年轻人烦躁地在狭小的阁楼走来
走去,木质地板,被他踩得咯吱咯吱直响。
    “那就借钱,办个什么工厂吧!也许我能帮你借点钱。”“不,不,看来我不是经商这
块料儿。再说,还有谁愿意借我一大笔钱呢?我还要写作,我还要当作家?”年轻人有了主
意,坚定地说。
    “可是,你以前在这方面不也失败了吗?”
    “这次不同了。这次我决不写那些文学上的破烂儿,我要写伟大的作品,像《荷马史
诗》那样伟大的作品!”年轻人突然变得狂放起来,觉得有种激情在他心中燃烧,“你看,
这是什么?”他说着,从书桌上拿了一张肖像,递给妹妹。
    “拿破仑。”
    “对,是拿破仑,整个世界都在他面前发抖,我要用笔来完成他用剑没完成的事业!”
    姑娘走了。年轻人又拿起拿破仑的肖像认真看了起来,两只眼睛现出异样的光辉。
    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名叫奥诺雷·巴尔扎克,后来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
主义大师,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小说之父。”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小城木尔。他父亲原是个
农民,后来在大革命时代靠着巧妙钻营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巴尔扎克从小一点也不讨父
母的欢心,刚2岁就被送到一个警察家里寄养,没得到过父母的疼爱。8岁时,巴尔扎克又
被送到当地的一所教会学校寄读。学校的环境肮脏闭塞,教师冷漠残酷,学习单调乏味,制
度严格古板,巴尔扎克天性活泼好动,觉得很压抑,每天只顾找自己喜欢的书看,至于老师
讲些什么,他根本不关心。所以,每次考试,巴尔扎克的成绩都很差,有一次拉丁文考试,
全班35名学生,他名列第32名。父母和老师都没对他报任何希望,觉得他将来不会有什
么出息。
    1816年—1819年,巴尔扎克进入大学法律系读书,同时在律师迈维尔和公证人
巴塞的事务所当律师。后来,巴尔扎克称这些事务所是“巴黎最可怕的魔窟。”这段生活使
巴尔扎克熟悉了复杂繁琐的诉讼业务,透过事务所这个窗口,他初次看到千奇百怪的巴黎社
会,丰富了生活的经验。
    大学毕业后,他本应该进律师事务所,却突对家里人宣布,他要当作家。
    “奥诺雷,你疯了吗?”他父亲贝尔纳吃惊地问道。“我没疯,父亲,我要写作,当作
家。”巴尔扎克很坚定。“当作家!当作家!你听听吧,这真是莫名其妙,异想天开!”贝
尔纳急得直跳。
    “我会成功的,父亲。”
    “成功!我根本就不相信你会成功,无论在哪方面你也不会成功,你是个十足的笨蛋。
伟大的诗人8岁就开始写诗了,可你在16岁时连作文还写不好!现在却对我说你要当作
家!一定是魔鬼把这个念头送进你脑子里的,我可不想听你胡说八道,你给我走开,走开,
老老实实进律师事务所吧!”贝尔纳一会儿耸肩,一会摆手,在屋里转来转去,对儿子说的
话一点也听不进去。
    巴尔扎克一言不发地走了,贝尔纳以为儿子屈服了。两个星期过去了,巴尔扎克还是没
去律师事务所,甚至也不回家。父子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要是奥诺雷还不抛弃当作家的念头,那我就停止经济供给,让他饿肚子清醒清醒。”
贝尔纳对家里人宣布。
    父亲的威胁没有瓦解巴尔扎克的意志,贝尔纳对儿子的执拗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终于
答应给巴尔扎克两年的试验期,如果在此期间巴尔扎克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才能,取得令人信
服的成绩,他就必须回到事务所。
    1820年4月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巴尔扎克写出了一个诗体悲剧《克伦威尔》。
他在家里举行朗诵会,结果听的人都睡着了。
    第一次创作的失败没有动摇巴尔扎克的决心,他发现自己在悲剧创作上缺天才,决定转
而写小说,但他同样失败了。1821年,两年试验期已过,巴尔扎克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
来,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恼羞成怒的贝尔纳决定惩罚儿子,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
    失去了家里经济支持的巴尔扎克,立即陷入贫困的境地。他在给妹妹玛格丽特的信中
说:“你那注定应享有伟大荣誉的哥哥,饮食起居也象一个伟人,那就是说,他快饿死
了。”这期间,巴尔扎克的生活越来越困难,迫使他不得不考虑金钱问题。
    1821年—1824年间,他与别人合作,写了许多迎合当时庸俗的社会风气,内容
粗鄙、情节荒诞的神怪小说,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贫困。他曾和一个名叫维列尔格雷的市侩
文人合作出版了长篇小说《毕拉格的女继承人》。这本书换来了800法朗,但丝毫没改变
他的处境。
    他对这种卖文生涯十分痛苦。在一封信中他说:“我指望靠这些小说发财,简直是堕
落!为什么我没有1500法朗的年金来保证我体面的写作呢?然而为了独立,我只得用这
种可耻的方法:污染纸张,污染名誉。”后来,他干脆称《毕拉格的女继承人》是“真正的
文学破烂儿。”
    写作没有成功,他便制定各种各样的发财致富的计划。他先是与出版商合作,想通过出
版一些古代著名文学家的袖珍本全集来赚钱。
    列入最初计划的是莫里哀和拉·封丹的作品。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书终于出版。他
亲自写序,并配有精美的插图,结果十分令人失望,初版印刷1000册,竟然只卖出20
本,巴尔扎克为此欠债1万多法郎。
    后来他又经营铸字厂和印刷厂,结果两厂子1828年底先后倒闭,巴尔扎克欠债6万
法郎。
    这段经历使巴尔扎克真正认识了法国社会。为了躲债,他经常去贫民区,在那里他了解
到下层人民贫困的生活,他衣衫褴褛,形容憔悴,又不拘礼节,和贫民区的工人几乎没什么
两样。他和他们混在一起,看他们做买卖,看他们争吵,和他们谈话,常常体会到他们内心
的痛苦。
    这段时间使巴尔扎克深刻体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成了后来
他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经商的失败,使巴尔扎克重新回到文学创作上来。1829年3
月,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朱安党人》,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作家。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
作品一部接一部出版。在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大约20年时间里,巴尔扎克以惊人的
毅力和速度从事创作。
    他经常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不分白天黑夜,每当疲劳时,他就喝浓烈的黑咖啡来提
神,据说他一共喝了5万杯。他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从半夜12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写
作,也就是说要在椅子上整整坐12个小时;从中午到下午4点修改校样,5点半上床睡
觉,半夜又起来工作。
    他写作的速度也相当惊人,有时候一天晚上写两个短篇小说,三天写一个中篇小说,两
个星期就写完一部长篇小说。当然,写的多并不是粗制滥造,巴尔扎克非常严肃认真,他一
遍又一遍的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巴尔扎克抓紧时间,一刻也不放松。他的朋友戈蒂叶曾有趣地写道:“有时,他一大早
就跑到我房间里来,嘴里哼哼唧唧,精神疲乏不堪,新鲜空气使他眼花缭乱,像一尊刚出炼
铁厂的火神,他一屁股甩倒在沙发上,通宵的工作使他饿坏了,他把沙丁鱼和黄油捣成一种
烂糊糊,把它涂在面包上吃。刚一吃完倒头便睡,却在闭上眼睛之前要我过一小时就叫醒
他。我没有把他的请求放在心上,却关照屋子里不要发出任何响声,免得打扰这次理所应得
的睡眠。最后,他醒了,看见苍茫暮色在天空舒卷着灰暗的阴影,他就跳起来对我破口大
骂,骂我是叛徒、盗匪、凶手,害得他损失了1万法朗,因为要是他早些醒来的活,他会构
思一部小说,那部小说本该赚到那么多钱的,哪怕暂且不谈还可能出版的第二版、第三版
呢。我给他造成了最可怕的灾难,引起了最不堪设想的麻烦,我使他错过了同金融巨头、出
版商人、公爵夫人的约会,这次要命的睡眠,简直破费了他好几百万……看到他脸色红润,
气色已经转好了,我才感到安慰。”
    巴尔扎克创作时经常进入他想象的世界里,把小说当成了现实。有一次,一个朋友来拜
访他,听见他在里面放声痛哭。朋友进了门,吃惊地问他怎么回事。他答道:“高老头刚刚
死了。”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
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
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
说。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写一个贫婪、吝啬的老头如何毁掉自己女儿一生幸福。老葛朗
台原来是个木匠,在大革命期间,他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钻营发了大财。他不择手段地
攫取金钱,成了百万富翁。他虽然有钱,却从不舍得花,家里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
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他把自己的女儿当作鱼饵,诱惑那些向女儿求婚的人自己好从中渔
利。他的女儿欧也妮象只洁白的羔羊一样纯洁,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将
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每天只让她喝冷水,吃劣质面包,冬天也
不生火。后来,老头死了。给女儿留下1800万法朗的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
和幸福。
    《高老头》主要写一个退休的面粉商人高里奥的故事。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大贵
族,一个成了银行家的太太,女儿出嫁时,高老头把自己的钱全分给了两个女儿做嫁妆。但
女儿出嫁之后就把父亲抛弃了,连理都不理他。高老头一气之下得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希望
见女儿一面,可两个女儿都参加舞会去了。高老头死后,两个女儿连棺材钱也不出,甚至都
不来看一眼,还是一个名叫拉斯蒂涅的穷大学生想法安葬了他。
    这两部小说都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长期的辛劳严重损害了巴尔扎克的健康,刚过50岁,他就重病缠身了。在巴尔扎克生
命垂危时刻,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他恳求医生延长他的生命,他就能再写出一
部作品。他不断呼喊自己笔下的人物“高里奥、葛朗台、皮罗多……”。
    1850年8月18日晚上11点半,巴尔扎克永远闭上了他的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
结束了他辛勤劳累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4: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