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复制链接]
99#
发表于 2008-2-5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米开朗基罗
    他的作品《大卫》直到今天还是每一个学画的人必须临摹的教材。
    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
    他还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自由,反对专制、抗击外族侵略的爱国志士和共和主义战士。
    1475年,米开朗基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热衷于艺术,不顾父亲的反对,刻
苦地学习绘画和雕刻,为此他到过意大利的许多城镇,精心临攀与研究大师们的作品。
    他早期的雕刻作品《哀悼基督》就已表现出他很高的艺术造诣。在这幅作品中,死去的
基督安卧在母亲的膝上,圣母俯视着儿子,充满了忧思与爱怜。整个作品给人以既悲哀又优
美的感觉,展出后便立即在罗马全城引起了轰动,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这是一位不足25岁
的新秀雕刻的作品。米开朗基罗最有成就的雕塑还有《大卫》、《摩西》、《朝》、
《夕》、《昼》、《夜》、《和被绑的奴隶》以及《垂死的奴隶》等。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大卫》取材于《旧约》中的神话故事。古代以色列
的大卫王,少年时曾是牧童。有一次他到前线给与敌人作战的哥哥们送饭,遇到凶悍的敌方
巨人哥利亚正在逞凶,在危急的时刻,大卫用甩石机杀死了哥利亚,挽球了民族。
    米开朗基罗把大卫塑成一位健壮的青年,表情刚毅,目光炯炯有神,微低着头,侧目怒
视前方,左手握着搭在肩头的“甩石带”,似乎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雕像强烈地
表现了一位正义战士的无畏勇气与力量。
    为这座雕像米开朗基罗花去了大约3年的时间,使它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界。《大
卫》的成功,使米开朗基罗成为当时最伟大的雕塑家。《大卫》被当时的政府安放在佛罗伦
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直到今天,你依然能在这里欣赏到这一杰作。
    《摩西》像是米开朗基罗用了4年时间为教皇陵墓而作的塑像。摩西是第一个率领以色
列人从埃及出走,寻求建立自己国家的“先知”。在出走途中,有人因恶人引诱而成了叛
徒,摩西听说后,怒斥叛徒,一气之下摔了法服。这个雕像表现的正是当摩西得知这一事变
时,刹那间的神态反应。摩西坐在椅上,头部左转,怒视远方,身体的动感表明他正要站
起,给人以嫉恶如仇和大义凛然的正气感。这幅作品作于佛罗伦萨遭受教皇勾结外国侵略者
屠杀人民之际,作者借《摩西》像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叛国者的愤怒。
    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也像他的雕塑一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用神奇的笔塑造了众
多感人至深的形象。
    为画西斯廷的壁画,米开朗基罗一个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以超人的毅
力和勇气,画了4年零5个月,终于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杰作——《创世纪》。《创世
纪》共分《亚当的创造》、《夏娃的创造》、《逐出乐园》等九个场面。在这几幅大画的四
周,又画了基督祖先和其他有关的故事。当整个作品完成时,3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劳累得
像个老人了。由于长期仰视,头和眼长久不能低下,连读信都要举到头顶。
    米开朗基罗的另一个杰作是《最后的审判》。《圣经》上说,世界末日来临时,基督要
做一次最后的审判,以惩恶扬善。在这幅画面中间,基督举起右手即将发出最后的判决。他
的左边是一群为信仰而殉难的圣徒,他们各自拿着受害时的刑具向基督诉说着。这里没有慈
悲和饶恕,有的只是铁面无情的善恶报应。米开朗基罗还把反动的教皇画到被判罪的一群人
中去,让他们准备去接受地狱的煎熬。
    米开朗基罗用了将近6年的时间才最后完成了这幅画,还曾从脚手架上摔下,跌断了
脚,可他仍以刚强的意志,完成了这幅气势雄伟的杰作。并借末日审判这个题材,痛快淋漓
地发泄了对人间丑恶的疾恨。
    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位热情如火的艺术家,还是一位奋战终生的爱国志士,他曾和佛罗伦
萨人民一起投入到抵御外国侵略者和教皇军队的战斗中,并担任了城防工程建筑的总领导。
他坚守岗位,直到城市沦陷而成为敌人的阶下囚。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无不洋溢着正义的激情。他创作的众多的强健雄伟的艺术形象,都充
满了生气与力量,但也包含了悲剧的色彩。这正表达了米开朗基罗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的精
神,和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理想的悲剧性生涯。
    1564年2月,89岁的艺术大师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与世长辞了。在他生命的最后2
0年,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建筑事业中,设计并主持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作,担任了
教堂的建筑总监,整个教堂的建筑设计图全部是由他制订的,从而为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建筑上的精深造诣,使他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建筑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8-2-5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达·芬奇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附近的芬奇镇上。父亲是当地
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
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
    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
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教师小瞧了
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
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既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
一样啊。”
    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
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
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时,绘画的选题和表现手法都受到封建教会的限制,但达·芬奇的思想不受其约
束,崇尚解放、自由。1476年,佛罗基阿承担制作《基督受洗》这幅画,达·芬奇担当
老师的助手。但是,老师所画的宗教人物墨守陈规,毫无生气。达·芬奇仅在画面一角画了
一个侧面天使,然而却充满了人间灵性,显得活泼可爱,生动自然。两相比较,顿使老师所
绘的人物相形见绌。倔强的老师一方面为学生的才华惊叹,一方面又自愧弗如,从此放下画
笔,专心从事雕刻了。
    达·芬奇一生在绘画上孜孜追求,为我们留下许多名垂千古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
《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画,取材于《圣经》中
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的故事。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精彩地刻画了当耶稣在晚餐上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
我”这句话后,他的12个门徒瞬间的表情。透过每个人不同的神态表情,你可以洞察到他
们每人的性格和复杂心态。画面布局突出耶稣,门徒左右呼应。坐在中央的耶稣庄严肃穆,
背景借明亮的窗户衬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犹大处于画面最阴暗处,神色惊慌,喻示他心
地龌龊丑恶,与耶稣形成鲜明对照。
    在这幅画里,达·芬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讴歌了真理与正义,鞭挞了叛徒的行为与邪恶
势力。
    为创作这幅画,达·芬奇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为准确刻画犹大这个人物,他到各种场合
观察罪犯、流氓和赌徒,反复揣摸他们的心态、神态和形态,并画了大量的速写,直到画出
他满意的形象。这幅画的巨大成功致使以后的画家没人敢再涉足这个题材。
    《蒙娜丽萨》这幅肖像画的原型是达·芬奇朋友的妻子。为作这幅画,达·芬奇先研究
了她的心理,为保持她欢愉的心情还特别请来竖琴师和歌手为她表演。达·芬奇极其准确地
捕捉到了蒙那丽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用精湛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画了她微妙的心理活动。
现在你看这幅画时,依然会感受到她的微笑所蕴含的摄人心魄的力量。
    达·芬奇不仅是位成绩裴然的艺术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他花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深入地观察研究动物、植物、地质乃至人体本
身。他还模彷鸟的翅膀,设计了一个类似飞机的飞行机械。他还设计了许多先进的纺车、高
效率的机床、冲床,最早提出了地质学的概念,第一次正确、全面地描述了人体骨骼、肌肉
和人体比例。他的科学实践为以后的科学家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由于达·芬奇的激进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使他受到封建宗教势力的长期迫害。1
517年已是65岁高龄的他,拖着病躯仍然被迫离开了祖国,侨居法国。两年后,这位艺
术巨擎溘然长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08-2-5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伽 利 略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他的很多观点被西方人奉若神明,他本人也
被奉为绝对权威,他凭着“自信的直觉”,做出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
点,这种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
    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数学教授伽利略,邀请比萨的一些学者和大学生来
到斜塔下面,他和他的助手登上斜塔,让一个重一百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由塔上自
由下落,轻的和重的几乎同时落地。伽利略把实验重复一次,结果仍然相同。伽利略的实
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臆断,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伽
利略发现了真理,但却触怒了比萨大学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他们攻击伽利略胆敢怀疑
亚里士多德,必定是圣教的叛徒。伽利略被赶出了比萨大学,但他由于这个实验发现了自由
落体定律,当时他刚26岁,是他当教授的第二年。伽利略,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
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伽利略深
深地爱上了数学,在宫庭数学家里奇的悉心辅导下,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
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
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
    离开比萨大学后,伽利略来到学术空气自由的帕图拉大学。每逢他上课时,大厅里挤得
水泄不通。远至瑞典和苏格兰的学生也慕名远道而来,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著名
的学者。
    伽利略给学生们讲宇宙,并告诉他们,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这与亚里士
多德的学说正好相反。他还告诉学生,所有东西、所有原子、所有星球都在运动。
    1609年,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他通过别人的一点描述,凭着自己独特
的天赋,经过刻苦钻研和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
镜。在这架天文望远镜的帮助下,伽利略探索了深邃神秘的天空,在一年之内他就做出了一
系列重大的发现:
    月球表面并不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平滑,而是呈现不规则的凹凸起伏。
    银河也不是人们所说的银白的云彩,而是由千千万万颗暗淡的星星所组成的。
    木星旁边有四颗运转着的卫星;地球并不是各个天体旋转的唯一中心。
    太阳上面有黑子;土星周围有光环……所有这些结果,都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
心说(“日心说”):即地球和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
    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他的《星际使者》,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上述发现。人们惊
讶地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1611年,伽利略在《关于太阳黑子的通信》中,肯定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维护哥白
尼的“日心说”。他竭力想分清宗教和科学的界限,认为前者属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范围,后
者属于自然界和人的关系的范围。他指出,天体的永恒,只是相信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教士们
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天主教的教义。
    然而,当时势力强大的教会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
阳是围绕地球转动,而地球是不动的。因此教会在1616年给伽利略下了一道禁令,不准
讲授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为此烦恼不已。
    1623年,伽利略冒险开始他最有名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的
写作。同时他6次请求教皇乌尔班接见他。他小心翼翼地向教皇介绍哥白尼学说的书籍,教
皇同意他把对“日心说”赞成和反对的论点一起写出来,但不允许他得出地球是绕着太阳旋
转的结论。
    随后的6年时间里,他完成了他的杰作。在书中他巧妙地阐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学说的
证据,而反对哥白尼“日心说”的人的辩解却愚蠢而无力。
    伽利略把哥白尼的学说当作“一种纯数学假说来叙述”。1632年,这本书得到了教
会监察吏的许可后出版发行。但是,教会的权威人士很快就发现了伽利略仍在支持哥白尼的
“日心说”,于是便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押上宗教法庭。
    当时的伽利略已年近七旬,身患重病,体质虚弱。在宗教法庭上,他的精神和肉体受尽
了折磨。1633年6月22日,他被迫双膝跪地发誓,哥白尼的理论纯碎是一派胡言乱
语。他要“放弃、诅咒、痛恨”过去的种种错误,并保证以后永不宣传和谈到它,违犯了甘
愿受死。
    伽利略刚宣布完他的誓言,就大声喊道:“不管怎么说,地球毕竟是在运动着的”。这
说明伽利略并没有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学说。
    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但他没有放弃科学,经过3年的顽强拚博,他又完
成了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位置运动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证明》。在书中,他大胆叙
述了物体的各种运动和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
路。这部书被偷运到荷兰出版时,伽利略已双目失明。
    伽利略的晚年境遇极为凄凉,只有他的女儿在他身边照料他。
    1634年他的女儿先他而死,他更加孤独和痛苦。1642年1月8日这位终身为科
学真理而斗争的伟大巨人含冤离开了人世。
    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冤案公开平反,为此在罗马成立了一个由不同宗教
信仰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它的宗旨是:“研究科学同宗教信仰的关系,伽利略案件
的科学方面以及伽利略学说对现代科学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8-2-5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哥 白 尼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他的太阳中心说
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1473年,哥白尼出生于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由于父母早丧,他从小就由当
教士的舅舅抚养。18岁时来到当时波兰的首都克拉科夫,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由于受到
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哥白尼在那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同时对天文学和数学发
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用天文仪器观测天象。
    哥白尼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舅舅为了让哥白尼继承自己的衣钵,在天主教会任职,就
送他到意大利留学,学习教会法律。
    1495年,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到波伦亚大学学习教会法。然而,
哥白尼的兴趣却在天文学上,他利用一切闲暇时间刻苦攻读天文学与数学著作,并坚持观测
天象。后来,哥白尼又先后进入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但他仍不改初
衷,坚持天文学的研究。在意大利,哥白尼结交了一批天文学家,他们经常交换对天体结构
的认识。加上哥白尼自己的观测研究,他开始对盛行于欧洲已一千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说”
产生了怀疑。“地球中心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公元2世纪罗马天文学
家托勒密又加以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
    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教会借助
这种理论,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用于点缀
宇宙的装饰品。这个理论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用来统治、愚弄人民,为他们自己服务。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国,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从此,他获得了一定的物质
保障与充裕的时间,来从事他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工作。
    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在里面设置了一
个小小的天文台,用自制的简陋仪器,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正是在这里,他写下
了震惊世界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其中选用的27个观测事例,就有25个是他在这个箭
楼上观测记录的。
    《天体运行论》共有6卷。在书中,哥白尼大胆地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
星都围绕太阳运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
    “人们每天看到的太阳由东向西运行,是因为地球每昼夜自转一周的缘故,而不是太阳
在移动。”
    “天上的星体的不断移动,是因为地球本身在转动,而不是星体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
动。”
    “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是因为它们各依自己的轨道绕太阳
转动,而不是因为他们行踪诡秘。”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一个月绕地球转一周。”
    哥白尼还在这本书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指出地球在运动时,人们只所以
觉得是整个宇宙在转动,犹如人在行船上,不觉船动而觉得陆地和城市后退一样。地球不动
是假像,地球绕太阳转动才是真实。
    哥白尼知道,他的“太阳中心说”必将给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必将暴露上帝创造世
界说法的荒谬。所以他踌躇了很久,直到他已是69岁的老人时,才同意将他的《天体运行
论》出版。1543年5月的一天,当拿到这本书时,他已经瘫痪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
摸书的封面,便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哥白尼创立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
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自然科学便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8-2-5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培  根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也是贵
族出身。培根小时候身体很弱,经常生病,但他却很爱学习,喜欢阅读比他的年龄应读的书
更为高深的书籍,13岁时便进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培根只在剑桥住了3年。当时
的剑桥受“经院哲学”的统治,不重视科学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学,用繁琐的方法来证明宗
教教条的正确。培根对此非常反感,于是便离开了那里。
    1620年,培根总结了他的哲学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书。在书中他响亮地提出
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
认为真正的哲学必须研究自然,研究科学。为此,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
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新工具》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全欧洲学者的极大赞赏,因为这种思想既是对反动的经
院哲学的有力批判,也是对人们探索自然的鼓励。
    培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有繁杂
的事务分心,可他在写作上从来没有懈怠过,他一生写下了不少光辉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
传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
    《论说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这本书中的
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
解,使许许多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如:
    “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
    “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鸟中的
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的。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和忧
郁。”
    “狡猾就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人与一个聪明人之间,确有一种很大的差
异,这差异不但是在诚实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培根一生在学问上成就很大,然而作为政客他饱尝了仕途之艰辛。做女王掌玺大臣的父
亲去世后,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当政,他才逐渐得到升迁,先后担任
过法院院长、检察长、掌玺大臣等,还被封男爵、子爵等贵族尊号。然而,后来他又被免除
了一切官职。成为平民之后,培根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问研究中,他最终成为中世纪英国
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者。1626年4月培根离开了人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8-2-5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捷克胡司战争
    捷克在中古时期又称为波西米亚,10世纪时已形成国家。这里的土地开发得较早,生
活比较富裕。但是统治阶级内部不和,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
年)时,由于他本人远征意大利的需要,得到了捷克王公的支持。德国皇帝以一统欧洲之主
的名义,授予捷克之主弗拉提斯拉夫二世(1061—1092年)捷克国王的称号,但王
位不得世袭。于是捷克得到了正式的册封,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此后在1156年
又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准予世袭。到13世纪,捷克
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七大选候之一。但是捷克实际
上仍然保持很大的独立性。
    德国人在12世纪以后开始大批向捷克移民。首先移入捷克的是德国的僧侣和高级教
士,这些人成为捷克的主教和修道院长;随后而来的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很快占据了捷
克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和矿山。此外,德国人根据捷克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在捷克享有
很多特权。他们在捷克可以按自己的法律行事,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形成特殊的集团。他们控
制着城市,收取大量地租和什一税。捷克钱财大量流入了德国人的钱袋。
    14世纪初,捷克王统中断,封建贵族争夺王位,结果,王位于1310年落入了德意
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之子卢森堡王子约翰之手,从此开始了卢森堡王朝在捷克的统
治。在卢森堡王朝统治时期,捷克的经济发展很快,捷克国王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国王之
一。1347年,捷克国王卢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1346—1378年)当选为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称为皇帝查理四世。他在捷克推行奖励商业,努力发展经济的政策。但是经济
的发展却带来了人们对德国人的更大不满。人们的反抗斗争首先是对着教会的。在捷克,教
会是被德国人把持的,而且拥有大量地产。在反对教会压榨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以胡司为代
表的一批领袖。约翰·胡司(1369—1415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个贫
苦家庭。他毕业于布拉格大学,1396年获硕士学位,1398年开始在布拉格大学任
教。此后他进入神学院学习。1402年当选为布拉格大学的校长,并担任伯利恒教堂的神
甫。1403年成为捷克王后索菲亚的解罪神甫。
    他目睹了天主教会在捷克的腐败行为,决心在宗教方面进行改革。他的思想受英国宗教
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响。他主张把天主教会在捷克的教产收归国有,认为教会占有土地是产
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没收教会的地产才能清除教界的愚昧、贪婪和放荡。才能恢复真正
的基督教。胡司不承认教皇的最高权威,斥责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教会应当服从世
俗政权。他反对教会的特权,当时神职人员可以在圣餐礼仪中使用圣杯,而一般的教徒只能
领取象征基督肉体的面包,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这个主张是胡司教派
的一条基本纲领。他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一个教徒不向神甫忏悔照样可以赎
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胡司努力宣传自己的宗教改革思想。他的活动最初得到了捷克国王温西司拉斯四世的支
持,因为国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动来提高捷克人民的爱国热情。温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14
09年颁布了法令,取消外国人在布拉格大学的特殊地位,规定捷克教师在大学会议和其它
的机构中占有三个席位,而德国教师只准占有一席。这对于德国人是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们
不得不离开布拉格,大学的管理权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恰在这时,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
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声称购买它之后,罪人的灵魂死后也可以升入天堂。胡司大胆揭露
这种欺骗行为。他在大学的辩论会上论证买卖赎罪券是不能容忍的欺骗。胡司的宗教改革主
张激起了天主教会的仇恨。1411年胡司被开除教籍,1412年10月,胡司被迫离开
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的农村。但他继续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并写了大量的论文来反驳敌人
的攻击,大胆地揭露教会和教皇的欺诈行为。
    1414年,教会在康斯坦茨召开宗教大会,要求胡司前去参加。德皇西吉斯孟德(1
410—1437年)出面保证胡斯的人身安全,并发给他人身保护文书。胡司不顾危险前
往参加。1414年11月3日,胡司在当地群众的欢呼声中到达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会
议根本不许他发言,就把他逮捕下狱。胡司在法庭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教会强加的种种罪
名予以驳斥,但法庭根本不听他的申辩。1415年7月6日,法庭宣布胡司是异端,决定
将他处以火刑。临刑前,胡司作了他最后的一次讲演,重申自己是无罪的。教会为了灭迹,
把胡司的骨灰抛入莱茵河。
    胡司死后,捷克人多次在布拉格举行集会,抗议教皇的暴行和皇帝的失信。甚至捷克的
贵族会议也向康斯坦茨宗教大会提出了抗议。人们自发地掀起了反抗教会的斗争,拒绝交纳
什一税,驱逐德国的教士。终于在1419年7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的矛头指向德
国人控制的教会,所以具有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外来压迫的性质。
    起义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其中以南方的塔波尔城为中心的
一派被称为塔波尔派,他们比较激进,参加者和领导者是下层劳动者。这支起义军成为胡司
战争的主力。1419年7月22日,大约有4万多捷克各地的农民来到了塔波尔城,他们
把带来的多余财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随意取用。但是塔波尔派起义者没有一
个明确的统一纲领。他们只是反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废除等级制度,废除国王,取消
繁重的封建义务。他们要求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一个美好的共和国。在他们内部,分为
两个公社,一个是内部生产公社,负责战时的生产供应,另一个是作战公社,负责保卫他们
建立的社会。塔波尔派的主要首领是瓦茨拉夫·科兰达。
    另一个派别是以布拉格为中心的圣杯派,他们是胡司起义的温和派,其成员大多是中产
阶级和中小贵族。这一派在教士约翰·哲里夫的领导下,于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
市发动起义,夺取了城市的管理权。他们有具体的管理纲领,于1420年拟定了布拉格四
条款。他们要求没收教会财产,捷克宗教独立,禁止外国人担任捷克官吏。他们在宗教问题
上要求每个人都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所以被称为圣杯派。他们的要求还包括传教自由,可
以用任何语言传教,废除僧侣对世俗财富的占有,僧侣犯罪也应象平民一样论处等。
    胡司起义爆发以后,捷克国王受惊吓而死。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国王。由德国
皇帝兼任捷克国王的作法遭到人们更强烈的反对。西吉斯孟德从1420年4月到1431
年8月共组织了5次十字军来镇压起义。两派起义军团结在杰出的指挥官约翰·杰式卡(1
378—1424年)周围,英勇抗战,其中主要的抵抗力量是塔波尔起义军。
    杰式卡出身于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曾在军队中服役,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起义爆发后
他立即参加了起义军,并被推举为起义军的首领。杰式卡采用了“战车堡垒”战术。他把战
车用铁链子联结起来,围在步兵的外面,抵御敌人骑兵的冲击。同时躲在里面的步兵可以通
过空隙用挠钩把敌人拉下马来。这种方法在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致
使敌人一听到塔波尔战车的隆隆声和塔波尔战士的军歌声就胆战心惊,闻声而逃。1421
年7月,杰式卡在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仅有的一只好眼睛被箭射中,从此双目失明。但他
仍然继续指挥战斗。1424年10月11日因病去世。他死后起义军在大普罗可比和小普
罗可比的指挥下继续战斗。起义军在得到初步胜利之后,曾发起反击,一直打到德国境内。
但是在一片胜利声中,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裂。这是因为圣杯派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他
们中的富有者已获得了一些城市的管理权,取代了德国贵族在捷克的地位。他们害怕起义军
继续发展壮大,希望结束战争。1433年,德国封建主和圣杯派在布拉格签署协定,根据
这个协定,宗教会议承认一般教徒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同时圣杯派已经得到的财产不必归
还。于是圣杯派背叛了起义,和德国人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塔波尔派军队。
    1434年5月30日,塔波尔派军队和圣杯派军队发生激战,塔波尔派中被对方收买
的一些人在战斗中突然叛变,投向圣杯派,塔波尔派大败,大普罗可比阵亡,1万多名塔波
尔派战俘被杀害,许多家属也在战后被杀。但塔波尔派余部一直坚持到1452年。
    胡司战争作为一场农民反抗封建主的斗争是失败了,但作为一次民族独立运动还是取得
了很大成功,对捷克的历史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2-5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世界上下五千年》在线阅读

掷出窗外事件
    公元962年。
    罗马。
    德意志的国王由教皇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诞生了。那时帝国的势力如日东升,其疆
域包括了德意志、奥地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一系列领土。时光斗转星移,到了1
3世纪末,帝国的势力已日薄西山。国内诸侯混战,乱世为王,整个帝国被分割成大大小小
的诸侯国,皇帝成了一个被架空了权力的傀儡,早已失掉了控制整个帝国的权力。此时国内
的形势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写的那样:
      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有了陆地,
    海洋是属于英国人的,
    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
    德国人的权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想一想从前帝国的气势,国王的尊严,看一看今天的尴尬处境;竟然只有在梦中才能行
使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多么可悲呀!大权的日益衰落早已引起了皇帝的恐慌,他想拚命抓
住皇权不放,就好象溺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皇帝要权力,诸侯当然也要权力,重重矛
盾相互摩擦,终于撞出了火花。
    “摩擦生火”的外力是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德意志帝国在公元1526年
吞并了捷克。当时的大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奥地利成为诸侯中最有势力的国中国。奥地利的
皇帝来自哈布斯堡家族,所以,捷克并入德意志的版图,实际上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
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受德意志皇帝之封为捷克国王。捷克在归入哈布
斯堡家族领地之时,奥地利皇帝曾有过承诺:不论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哪一个成员作国王,都
必须承认并遵守捷克王国的法律,保留原有的议会、宗教以及政治上的自主权等等。然而,
自从斐迪南,这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一上台,一切都变了,他根本不承认哈布斯堡家族曾经
有过的承诺,完全把捷克当作奥地利的附庸国。什么捷克的法律,什么自己的议会,什么自
主权通通被取消了,从城市到乡村凡是能插手的地方,他都派了自己的官员。捷克人彻底沦
为奴隶。捷克人的心中蕴蓄着怒火。这时另一件事的发生,对于捷克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
油。
    自从16世纪以来,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新教”风行。但是那些反对新教的顽固分
子,挖空心思反对新教。一大批臭味相投的保守贵族们组织了所谓的“耶稣会”,用以维护
旧的宗教秩序,妄想同新教抗衡,阻止新教的传播。那个捷克人眼里的“魔王”斐迪南,就
是一个狂热的耶稣会分子。他丧心病狂地反对新教,一上台便借用手中的权力残酷迫害捷克
新教徒。这一切对于久已心怀怨愤的捷克人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1618年的一天,愤怒
的捷克人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反抗行动。
    那一天是5月23日,一群武装群众和新教徒手拿铁棒长矛冲进了王宫,国王吓得仓惶
逃窜,愤怒的群众在搜寻中逮住了两个斐迪南国王最忠实的走狗。两条平日里耀武扬威的走
狗,已没有了昔时作威作福的神气。只有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份了。看见两条走狗的
“熊”样,人们更加愤恨,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把他们仍到窗外去!”“对,扔出去
摔死他!”立时有无数愤怒的声音在响应。在一阵怒吼声中,两条走狗被人们按照捷克人的
方式,从20多米高的窗台狠狠摔了下去。两条走狗活该命大,竟没有摔死,只是昏晕了而
已。“掷出窗外事件”使得欧洲统治者们大为震惊。斐迪南决定说服哈布斯堡家族发动一场
战争。一举扫平捷克,让捷克人老老实实地听从自己的摆布。怒火尚未平息的捷克人更加愤
恨,他们纷纷组织起来,武装自己。高喊着:
    “打到奥地利去!”
    “彻底推翻哈布斯堡家族”
    “让斐迪南滚蛋!”
    这些捷克人组成了自己的临时政府,选出了30名保护人(其中大部分是新教贵族)领
导起义。群众占领了政府各部门,废除了一切法规,取消了一切赋税,把耶稣教会分子,打
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掉了。
    起义军开始时所向披靡,杀进了奥地利境内,直逼维也纳,奥地利的新教徒们一向也不
满皇帝的一些政策,借此机会纷纷响应。此时奥地利的老皇帝已经死掉了,正巧是捷克人眼
里的那个“混蛋”皇帝斐迪南接任皇位。听到捷克义军已兵临维也纳城下,斐迪南吓得面无
人色,那些王公大臣们也是缩成一团,瑟瑟发抖。没有人知道除了发抖外还应该做些什么,
一个年长的老贵族吓得一边抽着流出来的鼻涕,一边含混不清结结巴巴地说:“陛……
陛……陛下,你……你快派人去……去谈判呀……”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起义军派代表来
谈判了。斐迪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把十个手指绞在一起,一双鼠眼转了几转,计上心来,
“对,就这样干!这帮刁民,等着瞧吧!”斐迪南派出他的一个亲信作为全权代表去同起义
军领袖谈判,其实这只是他玩的缓兵之计,暗地里他早派人去西班牙国王那搬讨救兵了。这
时的起义军如果能一鼓作气攻进王宫,胜利唾手可得。然而起义军的领导权全部掌握在捷克
贵族手里,这些贵族们在紧要关头又暴露出自私狭隘动摇不定的弱点来。一方面他们要迫使
国王让步,从中得到实惠,一方面又害怕如果起义真的胜利了,群众的声势大起来会损害自
身的利益,所以这些新教贵族们一再主张谈判。斐迪南的奸计就这样得逞了。
    一天深夜,当起义军的战士正在沉睡的时候,西班牙军队从背后偷袭了,斐迪南的军队
也从正面发动了进攻,起义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一退再退,退回到了捷克。那些捷克的
贫苦百姓们斗志不减,表示只要有一息尚存,决不屈服强权。可恨那些领导者们开始动摇、
叛逃,严重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1620年11月初,两军在捷克首府布拉格附近决战,由于叛逃者出卖了起义军,加
上敌我力量悬殊,起义战士纷纷倒在了自己的土地上,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流尽了最后一滴
鲜血。起义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斐迪南又神气活现地坐上了他的宝座,捷克人民再次陷入
奥地利的残酷统治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9: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