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论文 关注课后练习,促进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1:2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的后面均编有练习题,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可以说它是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它反映着编者的编写意图和课文重难点,是教材的不可缺的内容。可是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后练习的重要性,不了解编者编排的意图,因此,不同程度存在着课后练习利用的缺失。
现象一无视存在   
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只关注课文本身,而忽略课后练习。把课后练习当成可有可无 ,根本无视其存在,有些教师对课后练习关注得少,训练随意性大,主要表现为训练无指向目标、无逻辑层次等。于是,练习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但学生课文读不熟,课外作业不会做,教学仍然难以摆脱“高耗低效”的怪圈。
现象二时机不当(文题脱离)
      教学资源放入利用要实现最优化,教师就应该采用适合本教学资源的最有策略。但往往有部分老师孤立地认为它仅是训练的部分,充其量就是双基训练,因此,呈现的时机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在课文学习前——请同学们根据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要么出现在课文学完后——课文学完了,那么,你来做做课后练习。就这样,不仅呈现的时机不当,同时程式简单,千篇一律,更不要说与课文理解感悟发现的过程结合。课后练习,教师应在课前、课中、课后有机完成,绝不能把课后练习一味留给学生当作预习和复习的训练。
现象三各自为政
课后练习的设置,都是根据其课文目标、单元训练主题、甚至是整册、整个学段的学习要求而来。但是我们部分老师缺乏体意思,课后练习局限于本课。本课的练习,就用在这一课,不能巧联系,各自为政。没有敏锐地发现和已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也就没有试图为新旧知识架设沟通的桥梁,也就让其中逐步丰满完善起来的知识体系破碎支离。
现象四主次不分
教材的课后练习也有主次之分。所谓“主”是指那些能够体现单元教学总目标、课文重难点和单篇教学目标的练习题。反之,则是“次”。
课后练习不同于一般练习题,作为整个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练习题所不具有的价值取向:
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激活思维
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为感知类和感悟类的题目,往往包括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感悟,对重点语段的深入研究,对精彩语言的揣摩领悟等。新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设置了这样的习题,而这些练习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从而激活思维。
2、引导学生习得方法 学会学习
我们说授之以鱼,授之以渔。课后练习中,有好多练习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学会学习的。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课后练习进行探索和尝试。
课后练习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其作用,备课时重视课后练习这一课程资源的利用,合理安排,逐一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教学活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和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1、把准出示的时机
   课后练习的有效利用,把准出示的时机,是关键。不同的题型它出示的时机也应不一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1:27:11 | 只看该作者
(1)课始出示,促进感知
   在处理感知类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安排在学习课文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同时,教师也可以以此类题目作为检查学生整体感知效果的重要手段。
(2)融入课中,体验感悟
     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课后练习有一些提纲挈领性质的问题和感悟性的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融入阅读课堂中,可以不留痕迹地带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引发学生讨论,从而促使学生去体验文本,感悟文本。
(3)课后出示,拓宽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确,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在从课内走向课外。而这类的练习,大部分出示的时机在课后,目的是通过拓展,进一步升华学生情感。
2、引导过程的展开
课后练习时机的把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把准时机出示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促使学生获得提升。
(1)夯实过程,探究发现
可以以这一练习题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看法。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章是如何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2)锤炼细节 深入感悟
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美丽的语文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完美的语文课堂,更应从关注细节开始。
3、对练习点进行整合   
    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全方位的总体把握,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使之成为一条清晰的知识线,既教好每个点的知识,使之巩固,又使这些知识点按照线的指向,向着更高一级的整体辐射、发展,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语言技能。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从练习中找准训练点,使之紧密结合起来。
(1)整合目标 循序渐进
看似简单的课后练习,其实它所蕴涵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仅体现着这一课的要求,有时体现的是整单元、整册、甚至是整年段的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目标体系是循序渐进,同样的我们的课后练习也围绕目标呈螺旋上升式。
(2)理清学法 逐步推进
小学语文教材都有阶段性,像连环扣一样,一个阶段连着一个阶段,各阶段的要求呈递进式。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有目的地在各个阶段中进行合理训练,就能帮助学生分解难点,有机地将平时生活、阅读中积累的方法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那么学生就能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课后练习蕴含着丰富的阅读方法的深刻联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理清学法,在阅读教学中逐步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4: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