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4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摘要: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不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则是无效的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学习,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展特长,培养个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内容应由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写”,使学生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成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基础。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把自主学习法合理地运用到小学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自主学习法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质疑解疑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关于自主学习法的几种方法。
一、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的激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总理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没有过的。
    但是,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还常常需要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诱发小学生们的兴趣。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值得探讨的、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具有新颖性的问题。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形成、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入精力、下功夫打好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学习基础不仅仅指文化知识,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极其重要的。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可以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想老师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要远远优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因为,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自己主动地去读书并有所获。
总之,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周总理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3:40:44 | 只看该作者
三、学生质疑解疑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注重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其次是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知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成功地培养出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良好阅读习惯,并且在学生充满了阅读兴趣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我深信教学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教学的发展功能将得到充分落实,这样“教学与发展”的教学论才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广.小学语文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2】        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3版.
【3】        自主探究学习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7: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