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3 18:17:51
|
只看该作者
四
曾文婕在《如何看待教育中的“限制”》一文中指出:当前的流行看法把“限制”看成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而没有看到“限制”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认识存在着盲点。如果能在教育中合理使用限制,努力规避限制的消极意义,极力彰显限制的积极价值,以师生间的深厚情感为基础,掌握保护性和发展性原则,开发并使用“无形之限”的方法,力求化教师的外在限制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限制。那么,这样的限制就达到了一种理想境界,不仅不是个体发展的巨大障碍,反而成为个体成长的重要条件。
A老师的教学行为中实际上包含着很多限制的成分,或者更个性化地说,是一种规训。这里的规训包含了规范和训练的意思,A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上课坐姿整齐划一,环节转换迅速而不拖沓,在老师上半句的“引答”之下齐声回答下半句,这些都建立在明确的规范要求和不断的强化训练基础上。这样的教学行为,不用质疑,就是曾文婕文中所提及的限制。问题的关键在于,A老师的限制与规训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
自从夸美纽斯发明了班级授课制以来,伴随而生的似乎就包含一些相关的课堂制度和集体化的要求。训练学生的坐姿以及课堂环节转换的速度等,延续了班级授课制的传统套路,并不新鲜。在大班的现实情境之下,班上有六十多个孩子的 A老师对于这种规训的坚守,的的确确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坐姿端正,促进了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环节转换的迅速有序,实实在在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再说A老师课堂上独有的大量“引答”,我从课堂学习的机会均等学说那里得到启发。在大班现状之下,如果采用师生之间一对一交流的形式,固然回答问题的学生得到了更多收获,但却是以其他所有人的旁听为代价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倾听和表达的时间趋于接近,他们的投入程度是最高的;如果呈现出大量的倾听而缺少表达,那么他很快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在课堂上,如果采用一对一交流的方式过多,一节课往往只能有二十个左右、甚至更少的学生发言,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就只有倾听,没有表达,这种比例的失衡必然导致这部分学生参与兴趣的缺失,时间长了,他们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越是班额大的班级,这样的矛盾就越尖锐,处于长期听、无法说,大多数人听、少数人说的情况之下。而A老师的这种“引答”后让学生齐声说下半句,实际上是一种“集体表达”,变成了老师和全体学生之间的交互,这样参与的每个人表达和倾听的时间几乎相当,所以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高,注意力集中也就在情理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远高于其他班级似乎也就有了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近两年,大家常说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在大班额的状况下,当个性化的问题生成的时候,我们是该在课堂上花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他,而让大多数的学生成为看客呢,还是该将这一问题留到课后,照顾大多数人的发展要求呢?如果选择了前者,就会因为对这一个体的重视而导致对班上其他学生这一群体的忽视,进而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平。因此,在大班额无法改变的前提下,确保更多的学生卷入课堂,投入学习,快速发展应该是我们的现实追求。A老师课上的一些独特做法正是这种取舍之下的产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A老师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让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这种统一的要求和严格的执行力度不反感、不排斥,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这样做的效果,对老师的要求深以为然。这种价值认同的的确确实现了曾文婕文中所述的“化教师的外在限制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限制”了。
A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在大班教学的现状之下,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规训,并使这种规训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自我需求,是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曾文婕.如何看待教育中的“限制”[J].中小学教育,200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