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31 21:09:06
|
只看该作者
误区三:关注失度,顾此失彼
此次公开课还有一点值得深思,在批注理解和汇报交流的环节中,师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挖掘上,而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关注不够。
思考:好茶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课文中有的词语意思虽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在教学《燕子》时,教师可以在“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接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上做些文章。比如说把句中的“几痕”与“几根”作比较,让学生批注交流,谈谈两者的区别,体会作者用词的贴切。一个“痕”字把处在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一种朦胧的意境美。让学生感受到,通过“痕”字的巧妙挖掘,竟能让一句话,甚至是一篇文章鲜活起来。可见,善于找准文眼,不断发掘文本情感的共鸣点、触发点,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省时高效地触及文本的内核,尤为必要。
误区四:泛泛而谈,急于求成
也许是由于“出彩”的需要。公开课伊始,不少教师就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于是学生或快速读、或默读、或小声读,一时间书声琅琅,一会儿快速读的学生读完了。这时老师就让学生停止朗读,立刻进行师生对话。结果学生支支吾吾,茫然不知所措;或蜻蜓点水,不着边际。
思考:由于教师急于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不重视文本的朗读,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即使有体验,它会深刻吗?让学生体会领悟课文,绝对不能太急。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讲书的。”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才能读通读懂课文 ,才能对文本产生感悟、体验。同样,只有让读者亲密地接触作品,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这是批注式阅读的需要,也是阅读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批注式阅读的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但前提是,教师要系统安排,因文而异,适时适度,让这种阅读方法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助推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