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9: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2012年4月26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程三群窦卫中校长
记录人:窦卫中
出席人:语文组全体教师
内容摘要:
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共分五个方面:
一、寻无效教学症结
(1)        钱梦龙归纳五种无效教学的形式。
(2)马标归纳的七种失衡。
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
2、理念方面:举了一个新东学校教育孩子的例子。
3、管理方面:硬件投入80%,软件投入10%。
4、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5、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
6、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
7、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投入、时间、产出、成绩、学习经验。
三、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
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
目标要适度
目标要适量
以《向命运挑战》为例,举出要怎样才能确定一个好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举《祖父的园子》为例,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最后没有进行作者的教学。
以《一面五星红旗》为例,让学生就换与不换进行讨论,讨论前让学生盯着五星红旗看,说出自己的感悟。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朗读要分层次,每次读的要求应该不一样
初读抓词语二次读关注句子,三次读关注段在文中的作用,升华感情。
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读三到五篇。
2、设置有效的问题
《落花生》中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我们要做怎样的人,四个问题。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大多的合作,探究大多流于形式。
4、课堂上的资源生成
利用现实的条件,课堂上临时发生的现象,事件作为一种资源。
5、注重课堂反馈
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课后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6、教师的个人素养
语言准确、生动,言出必践、评价要有效,不能空洞无针对性。
7、创设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教师不能心急,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
8、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结构的有效性
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要精选,适量,讲解要细致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8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
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五、学校在有效课堂中的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9:23:00 | 只看该作者
坡董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语文组
项目名称
教师教科研培训
负责人
程三群
活动时间
2012/5/18
活动地点
电教室
活动主题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主讲人(上课、评课)
李玲
参加对象级人数
语文组全体教师
学时
3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李玲讲教科研讲座内容。
()为什么要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怎样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程校长作重视教科研的重要讲话。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后还得在每次教研课上多多反思,多多实践。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吴筱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活动资料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自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实行后,小学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阅读教材的文学性提高了,诗歌增多了,人文性突出了;阅读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有所增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习明显地加强了,课堂生动活泼……这些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说阅读教学效果很好,恐怕还不切实际。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现状来看,恐怕还有较大距离。
(一)以教学目标来衡量
从识字、写字来看:学生学了六年语文,大多数学生的字写不正确,写不端正,写错别字的大有人在,在用字上的错误就更多。从阅读来看:学生上了六年阅读课,读了三四百篇文章,但不少学生还不会读书,表现在:读书不善于抓要点,不会写读书心得,不善于从阅读中吸取营养,更不会从阅读中学习文章写法,提高欣赏能力,更缺乏读书兴趣。从语言表达能力来看:问题更多,不少学生口头语言表达不清晰,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通字顺的文章有困难。
当然,有学习好的,但那只是少数,我讲的是大多数。也许有人会说,小学生毕业考试不都考得很好吗?是的,那成绩是怎么考出来的?其中是否有虚效?分高能力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讲的是实际效果。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必须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来看
一种情况是,阅读课缺少语文的本质特点。有的课花样很多,表面上很生动,课件做得很详尽,引用课外资源很多,但远离了文本,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内容并没有理解;有的课仍然在内容上反复提问,美其名曰提高人文性,但是在语言上学生收获甚少;有的课很重视朗读,但是读得没有层次,除了对内容的理解外,对语言理解、对读书方法的获得以及思维的训练微乎其微;有的课只有读,很少有听、说、写的训练,等等。这些都需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上认真学习落实。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干扰,语文教学陷入为考试而教学的怪圈之中。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不会概括要点,不会记笔记,为什么?因为老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抄写、去背,已成为常用的方法了,所以学生不会读书;又如考试前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范文,去背诵,以应付考试,而学生到毕业时仍不会作文;有的甚至考试时先让学生练习一遍考题,经过教师的修改,再抄在考卷上,等等。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实际语文能力很低,这种作弊方法不仅造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过低,更为可怕的是损害了儿童纯洁的心灵,对孩子是会危害终生的。这些做法老师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是又不能完全责怪老师,有的老师是被逼上梁山。这些反常现象,如果不及早制止,将会危害一代人的成长的。
从以上情况看,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如不坚决反对虚效,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又怎能提高实际效果呢?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总体来说,就是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小学毕业应该掌握三千个汉字,会读、会写──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文本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欣赏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德;能够写出400字左右的、简单的、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当然,这些目标有的需要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来完成,但识字、阅读、作文是分不开的。
(二)从一篇文章的教学来说
1.要具有目的性。主要的是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会读到会说、会写,能够看到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在掌握读、写方法上的变化;在思想感情上的变化;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2.要具有科学性。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准确地确定课文的主题思想;要求语言理解和训练的规范性、准确性、扎实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教学时间的运用要科学。
3.要具有情感性。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感悟一定的道理,还要使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如果阅读课堂上体现出景、情、语的交融,使优美的景物,高尚、善良的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规范、生动的语言统一起来,在灵活而又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在语言上受益,还会激起情感的波动,心灵的震撼。
4.要具有创造性。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阅读教材就是作者的创作,小学生正是发展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善于质疑问难;教师要巧于提问,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项目,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敢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养成上。
三、怎样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认清语言的本质──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不够明确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没有明确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在“总目标”中提出10条,但是最基本的目标没有明确出来;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大家一般将它作为“三维目标”,但是在三维中也没有提出以什么为主的情况下的综合。我还不太理解“过程”如何作为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有的文章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是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语文课的本质。
我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20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是这样提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认为主要有五项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5)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项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统一完成的,在交流语言和思想情感中,提高认识能力。语文能力中的六种能力都很重要,但是表达(说话、作文)能力更为突出,因为说话、作文能力是六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小学生学了六年母语,还不会表达,说不清,写不明,那语文教学就是失败的。语文教学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语文教学获得实效。
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就是说,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能够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教学的目的、任务才能明确。
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关键在于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发挥语言的魅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有灵魂的。所谓语言的灵魂,就是语言的思想、文化、情感因素。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是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二)阅读课要体现文本因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明确之后,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文本。阅读教学必须依据文本的因素进行教学。
凡是选为文本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语言规范,而且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吸取、积累。第二,凡是好文章都反映了文章写法,鲁迅曾说过:“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与情感。
依据这三点,在教学时,如何掌握?
1.使儿童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断、全文要诵读、背诵。
2.使儿童学习文章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习作。因此,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从文章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文章的写法。
3.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为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因为文学教育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审美能力。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美文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体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就是每个学生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要有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中,要形成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理解,个性理解必须合理,防止“异读”,教师要适当引导;第三,要训练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要在对语言的审美过程中,使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儿童在语言吸收中,潜移默化,从中会吸收文学营养,受到美感陶冶。
阅读一篇文章,如果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如果在思想上有所悟,情感上有所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如果能学到一点阅读或写作的方法,懂得阅读要“披文以入情”,作文要“情动而辞发”,这就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三)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能形成的,还必须有大量的语言实践。要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体会、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课”──写内容,写要点、写心得,写真情。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欣赏语言和判断语言的能力。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大作文以外,要重视平时结合阅读的小练笔。我一直主张每一篇课文讲读过程中,除了读书之外,要有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写练习。就是由读迁移到听、说和写,可以是内容的迁移,也可以是语言形式的迁移。如,有的老师教完老舍先生写的《猫》一文后,要求学生学写“用举例的方法写你喜欢的小动物”;要求用“说他……吧……可是……”的句式写一段话。这是从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的迁移。有的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在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一次写话,为了让学生感受地震中的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无私付出,再让学生深入文本再现李博士千里送骨髓的感人场景。在朗读之后,教师安排这样的写话练习:“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骨髓,此时此刻正流入小钱的体内,小钱终于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又怎能平静呢?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小钱的心,将他内心的感受也流入你的笔端。”这是从内容上的迁移。这个小练笔的设计,非常有意义,不但练习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说明只有学生真正有了感受,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有的老师会提出,这样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这样做必然联系到阅读课如何教。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的教法。例如,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是否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初读、细读—可以要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探讨,重点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思想、感情,学习语言表达;阅读欣赏—可以朗读;巩固运用—可以设计听、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
我一直坚持要把作文指导放在阅读课上;平时的大作文,减少课前指导,留下时间给学生习作,要把工夫用在改文上。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要教学生读书、作文方法;如果平时的小练笔抓得紧,小练笔有序地进行,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四)认真备课,细读文本
备课一定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依据自己研读文本的体会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提出教学设计;再参考教参提示,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和确定课文的主题思想;其次,确定本篇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第三,确定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第四,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第五,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现在教学的参考资料很多,为教师着想、特别是为农村教师着想,提供一些教学参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太多,多了就会使教师产生依赖思想,不少教师备课都依据教参,照着教参复述,这是要不得的。备课一定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依据自己研读文本的体会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提出教学设计,再参考教参提示,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有的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些篇幅不长的文章,内容浅显,不难理解,大多是照抄教参。但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凡有经验的教师,备课时从不先看教参,总是先反复阅读教材。因为课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语言表达特点决不是一读就能理解的,要反复钻研。即使看教参,也要把教参上写的变为自己从教材中体会出来的认识。况且教参上写的有的也并不完全正确。这里我向大家提供一个范例,说说李吉林老师是如何钻研教材的。《麻雀》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不少参考资料都认为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作品。而李吉林老师认为母爱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的感情。老麻雀对小麻雀的保护纯属动物的本能表现,上升为母爱是不当的。她反复阅读教材,反复思考:作者对麻雀这个弱小动物如此热情赞美,究竟要表现什么?她带着这个问题读了屠格涅夫传记及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从而了解了他的身世。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童年是在母亲的庄园里度过的。他的母亲是位贵族,既聪明、有文化修养,又非常专横。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了农奴主的残暴、专权,这使他从小就痛恨农奴主,认为农奴制度不合理。在《猎人笔记》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揭露农奴制的,写出了两个敌对的世界,歌颂了农民高尚的心灵,指出农奴制必然灭亡的趋势。作者以老麻雀为了掩护小麻雀,不顾自己安危敢于和猎狗搏斗的事例,实际上表现的是弱者只要敢于决一死战,必然能战胜强暴的庞然大物的思想。这样把握该课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就要放在老麻雀敢于与猎狗决一死战上,情感上要同情弱者,憎恨强暴。从这件事情来看,对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的把握,不是那么简单的。有的课文主题思想明显,有的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就要认真钻研,多读些参考书,从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上,从作者的其他作品中,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备课一定要细读文本,体会语言,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要使语文教学收到实效,从根本上说,要求教师必须做一名真诚的教师,教真实的语文课。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语文素质──提高人格修养,提高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当前,语文教师的工作很重,压力很大。我认为,大多数的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更希望各级领导要给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培养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使语文教师能够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9 19:25:13 | 只看该作者
活动资料 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为什么要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自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实行后,小学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阅读教材的文学性提高了,诗歌增多了,人文性突出了;阅读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有所增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习明显地加强了,课堂生动活泼……这些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如果说阅读教学效果很好,恐怕还不切实际。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现状来看,恐怕还有较大距离。
(一)以教学目标来衡量
从识字、写字来看:学生学了六年语文,大多数学生的字写不正确,写不端正,写错别字的大有人在,在用字上的错误就更多。从阅读来看:学生上了六年阅读课,读了三四百篇文章,但不少学生还不会读书,表现在:读书不善于抓要点,不会写读书心得,不善于从阅读中吸取营养,更不会从阅读中学习文章写法,提高欣赏能力,更缺乏读书兴趣。从语言表达能力来看:问题更多,不少学生口头语言表达不清晰,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通字顺的文章有困难。
当然,有学习好的,但那只是少数,我讲的是大多数。也许有人会说,小学生毕业考试不都考得很好吗?是的,那成绩是怎么考出来的?其中是否有虚效?分高能力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讲的是实际效果。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因此,必须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二)从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来看
一种情况是,阅读课缺少语文的本质特点。有的课花样很多,表面上很生动,课件做得很详尽,引用课外资源很多,但远离了文本,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内容并没有理解;有的课仍然在内容上反复提问,美其名曰提高人文性,但是在语言上学生收获甚少;有的课很重视朗读,但是读得没有层次,除了对内容的理解外,对语言理解、对读书方法的获得以及思维的训练微乎其微;有的课只有读,很少有听、说、写的训练,等等。这些都需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上认真学习落实。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干扰,语文教学陷入为考试而教学的怪圈之中。如学生到了四、五年级读书不会概括要点,不会记笔记,为什么?因为老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去抄写、去背,已成为常用的方法了,所以学生不会读书;又如考试前先让学生在优秀作文选上选几篇范文,去背诵,以应付考试,而学生到毕业时仍不会作文;有的甚至考试时先让学生练习一遍考题,经过教师的修改,再抄在考卷上,等等。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实际语文能力很低,这种作弊方法不仅造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过低,更为可怕的是损害了儿童纯洁的心灵,对孩子是会危害终生的。这些做法老师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是又不能完全责怪老师,有的老师是被逼上梁山。这些反常现象,如果不及早制止,将会危害一代人的成长的。
从以上情况看,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如不坚决反对虚效,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又怎能提高实际效果呢?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实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总体来说,就是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小学毕业应该掌握三千个汉字,会读、会写──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对于文本中的课文能够理解,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欣赏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阅读书报,能从阅读中吸取知识、感悟思想、丰富情感、提高品德;能够写出400字左右的、简单的、通顺的记叙文和常见的应用文;能够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够有条理地、语气适当地和人交流。当然,这些目标有的需要识字教学和作文教学来完成,但识字、阅读、作文是分不开的。
(二)从一篇文章的教学来说
1.要具有目的性。主要的是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教师的教学要使学生由不会读到会读,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会读到会说、会写,能够看到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在掌握读、写方法上的变化;在思想感情上的变化;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2.要具有科学性。阅读教学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准确地确定课文的主题思想;要求语言理解和训练的规范性、准确性、扎实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习惯;教学时间的运用要科学。
3.要具有情感性。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感悟一定的道理,还要使学生的情感受到触动。如果阅读课堂上体现出景、情、语的交融,使优美的景物,高尚、善良的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规范、生动的语言统一起来,在灵活而又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在语言上受益,还会激起情感的波动,心灵的震撼。
4.要具有创造性。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阅读教材就是作者的创作,小学生正是发展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善于质疑问难;教师要巧于提问,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项目,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敢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养成上。
三、怎样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一)认清语言的本质──交流的工具、认识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作为学习语言的课程──语文,当然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具体到小学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不够明确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没有明确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在“总目标”中提出10条,但是最基本的目标没有明确出来;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大家一般将它作为“三维目标”,但是在三维中也没有提出以什么为主的情况下的综合。我还不太理解“过程”如何作为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有的文章强调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但是在全面之中,没有突出最基本的因素──语文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容易使阅读教学方向不明,把握不住语文课的本质。
我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20年前,我在《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中是这样提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语)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分不开的,为了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我认为主要有五项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充实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5)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小学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这五项任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项任务──“发展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严格说应该包括: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作文六种能力,其他各项能力和品质的形成,都是在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统一完成的,在交流语言和思想情感中,提高认识能力。语文能力中的六种能力都很重要,但是表达(说话、作文)能力更为突出,因为说话、作文能力是六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小学生学了六年母语,还不会表达,说不清,写不明,那语文教学就是失败的。语文教学达到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交流,才能称得上语文教学获得实效。
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课。就是说,阅读课要在“用”字上狠下工夫。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写作,学会听懂别人讲话,能够熟练地和人进行口语交流。这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必须将这个核心突出,教学的目的、任务才能明确。
要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关键在于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发挥语言的魅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有灵魂的。所谓语言的灵魂,就是语言的思想、文化、情感因素。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的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学在使学生提高语言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认识能力和情感素养。但是任何思想、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教学必须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二)阅读课要体现文本因素
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明确之后,阅读教学的依据就是文本。阅读教学必须依据文本的因素进行教学。
凡是选为文本的篇目,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语言规范,而且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记忆、吸取、积累。第二,凡是好文章都反映了文章写法,鲁迅曾说过:“凡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第三,好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与情感。
依据这三点,在教学时,如何掌握?
1.使儿童吸收规范的语言。教学时,要将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体现出来,使学生将词句读懂,好的片断、全文要诵读、背诵。
2.使儿童学习文章写法。阅读教学既要教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习作。因此,在阅读课上,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从文章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文章的写法。
3.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因为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同时,因为文学教育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提高审美能力。所谓审美个性,主要指学生在阅读美文的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个体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就是每个学生对于某一文学作品要有自己合理的理解、感悟和感动。
阅读教学中,要形成学生的审美个性,首先要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理解,个性理解必须合理,防止“异读”,教师要适当引导;第三,要训练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要在对语言的审美过程中,使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儿童在语言吸收中,潜移默化,从中会吸收文学营养,受到美感陶冶。
阅读一篇文章,如果在语言上有所积累,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一;如果在思想上有所悟,情感上有所动,心灵上有所净化,这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二;如果能学到一点阅读或写作的方法,懂得阅读要“披文以入情”,作文要“情动而辞发”,这就是阅读课的实效之三。
(三)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能形成的,还必须有大量的语言实践。要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体会、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课”──写内容,写要点、写心得,写真情。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欣赏语言和判断语言的能力。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尤其强调说和写的训练。大作文以外,要重视平时结合阅读的小练笔。我一直主张每一篇课文讲读过程中,除了读书之外,要有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写练习。就是由读迁移到听、说和写,可以是内容的迁移,也可以是语言形式的迁移。如,有的老师教完老舍先生写的《猫》一文后,要求学生学写“用举例的方法写你喜欢的小动物”;要求用“说他……吧……可是……”的句式写一段话。这是从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的迁移。有的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在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完成一次写话,为了让学生感受地震中的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无私付出,再让学生深入文本再现李博士千里送骨髓的感人场景。在朗读之后,教师安排这样的写话练习:“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骨髓,此时此刻正流入小钱的体内,小钱终于得救了,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又怎能平静呢?让我们的心紧紧地贴着小钱的心,将他内心的感受也流入你的笔端。”这是从内容上的迁移。这个小练笔的设计,非常有意义,不但练习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说明只有学生真正有了感受,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有的老师会提出,这样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这样做必然联系到阅读课如何教。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改变一问一答的琐碎的教法。例如,三年级以后的阅读课,是否可以将课设计成几个板块:初读、细读—可以要学生全文默读;深读探究—可以提出问题探讨,重点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思想、感情,学习语言表达;阅读欣赏—可以朗读;巩固运用—可以设计听、说、写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还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千万不可将所有的课上成一个模式。
我一直坚持要把作文指导放在阅读课上;平时的大作文,减少课前指导,留下时间给学生习作,要把工夫用在改文上。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要教学生读书、作文方法;如果平时的小练笔抓得紧,小练笔有序地进行,逐步养成学生的习作习惯,学生就不会感到作文难了。
(四)认真备课,细读文本
备课一定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依据自己研读文本的体会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提出教学设计;再参考教参提示,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教师备课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和确定课文的主题思想;其次,确定本篇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第三,确定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第四,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第五,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现在教学的参考资料很多,为教师着想、特别是为农村教师着想,提供一些教学参考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太多,多了就会使教师产生依赖思想,不少教师备课都依据教参,照着教参复述,这是要不得的。备课一定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钻研文本,依据自己研读文本的体会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提出教学设计,再参考教参提示,适当修改教学设计。
有的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些篇幅不长的文章,内容浅显,不难理解,大多是照抄教参。但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凡有经验的教师,备课时从不先看教参,总是先反复阅读教材。因为课文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语言表达特点决不是一读就能理解的,要反复钻研。即使看教参,也要把教参上写的变为自己从教材中体会出来的认识。况且教参上写的有的也并不完全正确。这里我向大家提供一个范例,说说李吉林老师是如何钻研教材的。《麻雀》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不少参考资料都认为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作品。而李吉林老师认为母爱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的感情。老麻雀对小麻雀的保护纯属动物的本能表现,上升为母爱是不当的。她反复阅读教材,反复思考:作者对麻雀这个弱小动物如此热情赞美,究竟要表现什么?她带着这个问题读了屠格涅夫传记及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从而了解了他的身世。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童年是在母亲的庄园里度过的。他的母亲是位贵族,既聪明、有文化修养,又非常专横。屠格涅夫从小目睹了农奴主的残暴、专权,这使他从小就痛恨农奴主,认为农奴制度不合理。在《猎人笔记》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揭露农奴制的,写出了两个敌对的世界,歌颂了农民高尚的心灵,指出农奴制必然灭亡的趋势。作者以老麻雀为了掩护小麻雀,不顾自己安危敢于和猎狗搏斗的事例,实际上表现的是弱者只要敢于决一死战,必然能战胜强暴的庞然大物的思想。这样把握该课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就要放在老麻雀敢于与猎狗决一死战上,情感上要同情弱者,憎恨强暴。从这件事情来看,对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的把握,不是那么简单的。有的课文主题思想明显,有的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就要认真钻研,多读些参考书,从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上,从作者的其他作品中,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备课一定要细读文本,体会语言,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要使语文教学收到实效,从根本上说,要求教师必须做一名真诚的教师,教真实的语文课。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语文素质──提高人格修养,提高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当前,语文教师的工作很重,压力很大。我认为,大多数的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常规教学上,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更希望各级领导要给语文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要培养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使语文教师能够从从容容地教学和学习,逐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0: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