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等腰三角形》,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六个方面来谈谈对课本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
内容:“等腰三角形”共两个课时,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主要包括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地位和作用: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作为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探索和掌握它的基本性质对学生更好的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本节课“等腰三角形”是学习了“轴对称”之后的一节新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又能对后面将要学习的“等边三角形”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的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猜想、论证,发展了合情推理的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同时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2、在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及其具体应用。
4. 教具
多媒体、三角板、长方形纸片和剪刀。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等腰三角形,对等腰三角形并不陌生,在进入八年级后,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的能力较强,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演绎推理、归纳、建立数学模式的意识等方面比较薄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