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应用题数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题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思维能力。因此,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应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呢?
  一、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生年纪幼稚,缺乏生活经验,对应用题中有关题材概念、术语、理解很有困难。在教学中,可采用直观、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来帮助学生概念的理解,表象的形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应用题“向阳小学有学生460人,其中男生216人,女生有多少人?”在教学中,可让本班的男生站起来,请大家看一看还有多少人没有站起来。这样,让学生了解全班人数是由男生和女生组成的。通过现场活动,学生即可得出:总生数=男生数+女生数,男生数=总生数—女生数,女生数=总生数—男生数。这三个相关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了对题意形成的具体表象,也对“其中”一词的含义得以领悟,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通过分析说理、掌握方法、把握规律的训练。
  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说理能力,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新学应用题理解、掌握的程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题中数量关系主要指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如:修一条水渠,计划8天修240千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0千米,实际完成任务需要几天?如果用分析法,可以这样启发:要求实际完成任务需要几天?必须知道实际修路多少千米,前者是已知的,若想知道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就应知道……已知推向已知条件为止;如果采用综合法来分析,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几划8天”和“修完240千米”可以求出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一直推向所要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用题教学要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有条有理,把握规律,保证学生思维有序。
  三、可逆性思维训练。
  小学教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运算思路、方法都具有可逆性。应用题的可逆“变换”有时把“逆叙”条件变换成“顺叙”,让学生逆转过来想一想,也会使题意显得更明确,便于理解。例如:“正方形边长3米,周长是多少米?”再想一想“正方形周长36米,边长多少米?”又:“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2/5比第二次取出的油多12千克,这是桶里剩下的油相当于前次取出油的7/13,全桶油重多少千克?”题中两次取油量的比较用逆向叙述,比较难以理解,容易出错。教学时我指导学生把“比第二次取出的油多12千克”改变成“第二次取出的油比第一次少12千克”变成顺向叙述,文字虽然多了些,单意义明白多了,再把剩下的油相当于全桶的7/13转化成剩下的油相当于全桶的7/20。统一了单位“1”来表示全桶的重量。问题就可以解决。这样就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四、一题多解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一题多解的练习中,教师应注意进行大量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之后进行梳理,保证散而不乱,真正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加深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一个修路队计划修120千米的路,前三天完成了计划的1/5,照这样计算,完成任务还需要多少天?要求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找出解题方案,学生按照常规思路可能列出以下算式:
  (1)(120-120×1/5)÷(120×1/5÷3)
  (2)120÷(120×1/5÷3)—3
  在以上的解法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把120米看成整体“1”,从分数的意义角度思考,这样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思维为十分活跃,可解列出以下几种算式:
  (1)(1—1/5)÷(1/5÷3)    (2)1÷(1/5÷3)—3
  (3)3×(1÷1/5)—3           (4)3÷1/5×(1—1/5)
  (5)3÷1/5—3                  (6)3×(1÷1/5—1)
  这样学生容易比较,从而找出较佳方法。
  五、一题多变的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一题多变就是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利用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技巧能力。(1)进行“条件不变问题变”的变式练习。例如:“某钢铁厂九月份产钢500万吨,十月份比九月份多产25%,十月份产钢多少吨?再练习,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变化会导致解法的不同。训练了思维的方向性和目的性。(2)进行“问题不变条件变”的变式练习。例如:“九月份产钢500万吨,十月份比九月份少产25%,十月份产钢多少万吨?”再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可将关键句变成“九月份产钢比十月份少产25%”,还可以变成“九月份产钢比十月份多产25%”等。通过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再加以比较,使学生获得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变化会引起解法变化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应用题练习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采用灵活多变的练习方法,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拓展学生解题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