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梅花魂》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5: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梅花魂》教学反思
                                南垸坊小学  何小红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本课的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梅花魂》中的魂,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注重以读促讲,融入真情实感。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文章。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 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在课堂上,我很投入,并紧紧抓住文中的一条主线索:外祖父的三次落泪进行教学。但是同学们的激情却并不高涨。课后,想想这样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为什么就没有激起那孩子的共鸣呢?平静下来后,我开始认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
1、没有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华侨老人常年旅居海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对于旅居海外的生活似乎和孩子们的生活很远,而一个孩子对年老的人落叶归根的思想似乎也无法理解。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和感悟外祖父的情感呢?按我的教学预设是通过朗读来感悟,在课堂上还是有很多孩子感悟到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融入到课文中去。这一点就说明我没有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更没有拉近外祖父与学生的距离。
如果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我”就是那个外孙女,外公就是“我”的外公,想象一下老华侨离开家乡几十年,眼看将要葬身于万里之外的异乡,会怎么想呢?或者可以创设“我”就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年少时为了求学漂泊海外,然后成家立业,多少次曾经站在海边向祖国了望,却回不了自己的家乡。年老后有了回乡的希望,但却动不了了。我认为教学效果会好些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如果老师的引导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何愁撬不起情感这个“地球”呢?
2、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错位?
当激情朗读时,我根据我的理解,说外祖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想不到学生立刻说,不是女儿,是外孙女。其实我没说错,当时我不知怎么说的,反正,让人听了觉得很生硬。我为什么不能用反问法含笑回答他的问题:难道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这样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我问从省略号中你想到可能还有哪些原因的时候,有的学生说可能有老年人常见的病,有的学生说:可能是因为星岛的生活他已经习惯了,回去太不方便了。我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有效地引导,而是非常专职而粗暴地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其实这个问题如果叫我来回答,我也回答不出。历史原因,文革的原因,学生更是不知道。当学生这样说的时候,如果我能耐下心来反问:如果你以后到外地读大学了,习惯了那儿的生活,你会因为路程遥远不方便的理由,不回来看望你的亲人吗?显然你是不会的。说明这不是理由。课堂有很多处,都流露处这样的霸气,使学生噤若寒蝉。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预设和课堂生成发生错位时,教师如何用自己从容的态度、灵活的机智,去化解、去启发、去引导呢?这永远需要通过课堂实践去磨练的。教学的真正价值,是在学生思维出于愤悱状态或者一时犯错之时,教师怎样有效地引导,纠正思维的偏差,达到更高的境界。
3、 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梅花魂》是一篇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字里行间渗透了外祖父以及作者对祖国深深地爱。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精妙的同时,应相机引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也正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改正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4: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