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参考 关于《少年闰土》一文“核心价值”的思考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 张新元
在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点很多,老师往往面面俱到,结果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而且找不到教学重点,所以研究一篇课文的核心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关注表达,习得方法”告诉我:我们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引领学生关于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引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使“输入”与“输出”和谐发展,让“人文”与“工具”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和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应该深入解读文本从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内容与目标的过程。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1.关注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理想的课程”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按照这个逻辑,为语文学习进行的设计,就应排减非语文的因素。比如要确定鲁迅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就应考虑我们为什么要学《少年闰土》这一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方面的知识?怎么教学生学?从哪几方面入手?其实,鲁迅的《少年闰土》写于上世纪20年代,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而课文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差异的。根据这样的建议,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老师在此课的教学中落实的是对少年闰土外貌的特点的体会──海边农村少年形象就比较合理。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即外貌、动作描写,去挖掘海边农村少年特有的特点──机智勇敢、健康可爱。所以,体会少年闰土的特点就成为本文主要的“语文价值”。同事,我们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要进行重新整合与删减,整合语言文字训练──对人物外貌的仿写,不仅“感情地朗读课文”,也要“有速度地默读课文”。这样教学目的很明确,切合了新课程标准修正版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了解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方面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扩大知识面,搜集信息”。
2.注重篇章结构。课标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我们要指导学生概括事件内容,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是显性的,一旦被解读出来,是能够被公认为的。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注重读写迁移,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主要是体现语言文字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且,要引领学生从外貌、动作的描写去感悟少年闰土的特点,这样做很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这样的课文才能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样板,其教学价值点也能为学生的后面的习作做好铺垫。
3.关注语言文字表达。即迁移运用──用于同一种语言现象进行仿写。新课标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相识部分后,要适时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迁移仿写,这就坚持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能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
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由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是教师应该和能够教出的体现“语文课程内容”方面的价值,即它对学生获得新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与价值。确定合理、合适的课文教学核心价值,能够使课文教学走出“只有课文内容理解,不见课程内容的学习”的误区,从而凸显课文教学的“语文性”,从而实现花费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合适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这才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
|